APP下载

人民的“另类面孔”:民粹主义的价值偏向及其中国应对

2023-05-30吴凯焦娇

理论导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人民民粹主义

吴凯 焦娇

摘 要:民粹主义是一种假借“人民”名义谋取自身私利的社会思潮,它在解读“人民”时存在制造抽象概念以解读“人民”含义、强调政治对立以解读“人民”矛盾、模糊理性因素以解读“人民”作用的价值偏向。中国共产党人民观从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逻辑、“两个结合”的文化逻辑、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实践逻辑三个维度,实现了对民粹主义误读“人民”的超越。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对我们应对民粹主义具有深刻的现实启示:坚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以引领社会思潮、建立预警机制以防范民粹主义变异、客观认识现实诱因以提升治理效能。

关键词:“人民”;民粹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民观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3)03-0055-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通机制研究”(19CKS03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吴凯(1988—),男,河南桐柏人,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精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焦娇(1998—),女,贵阳人,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思潮。

“人民”是一个不具有特定色彩偏向的概念,不同立场的政党对“人民”有着不同的理解,使“人民”呈现出不同的面孔。在民粹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视界,“人民”具有“两幅面孔”:民粹主义的“人民”是一种工具性概念,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是一种实践立场,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价值框定。国内学者立足“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民粹主义展开了差异性研究。从民粹主义及其实质来看,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民粹主义的社会根源、中国境遇、话语垄断、网络传播、风险治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普遍认识到民粹主义对“人民”的极端崇拜,认为它是根据自身需要制造了一个具有“主体性、抽象性、同质性、道义性”[1]特征的“人民”概念。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立场来看,其与民粹主义的“人民”有着本质区别,前者立足现实的个人,不仅具有人民的政治规定性,而且强调人民的现实历史性,超越了民粹主义将“人民”仅仅看作政治主体的这种抽象的人性论[2]。因此,本文将着重探析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所界定的“人民”与民粹主义的“人民”的质的区别,分析民粹主义对“人民”的价值偏向,阐释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对民粹主义的超越逻辑,提出中国共产党应对民粹主义的实践启示,进一步厘清中国共产党人民观与民粹主义的价值边界,增强人们抵御不良社会思潮的理论定力,夯实主流意识形态凝聚人心的执政基础。

一、民粹主义解读“人民”的价值偏向

民粹主义宣称对“人民的崇拜”,实际上是因为它需要一种理想化、模糊化的“人民”来满足自身的政治诉求。民粹主义在解读“人民”时,利用抽象概念、政治对立、模糊理性因素的方式来解读“人民”,暴露了民粹主义虚伪面孔之下的价值偏向。

(一)制造抽象概念以解读“人民”含义

民粹主义制造脱离实际的抽象概念来解读“人民”含义,存在将“人民”视为可利用工具的價值偏向。

其一,民粹主义制造的“人民”是与实际相脱离的概念。现实个人具有多样性,而民粹主义的“人民”却是没有个性差别的群体。民粹主义在想象中建构了单一性的“中心地区”[3],它是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的真空地带,将同质化的群体纳入其中,将异质化的群体排斥在外。同质群体在向中心聚集的过程中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对内表现为圈层观点的进一步同化,对外表现出强烈的对抗性和破坏性。民粹主义基于“中心地区”的概念制造了“人民”的概念,认为聚集在“中心地区”的同质化群体就是“人民”。换句话说,民粹主义的“人民”就是其自身以及与其性质相同的人。这就意味着,民粹主义以抽象的共性取代了现实的差异性,这是脱离实际确定的“人民”特征,而不是对现实人实际特征的客观描述。因此,民粹主义歪曲了“人民”的真实含义,忽视了人的现实差异性,片面强调人的共性,以特殊定义阐释“人民”,其主要目的在于将同质化的群体聚集起来,利用“人民”的庞大力量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其二,民粹主义以自身利益导向制造“人民”概念。民粹主义根据自身需求确定动员对象,赋之以“人民”的面孔,借助“人民”名义使其目的合法化,达到对社会政策和真实民意的裹挟。一方面,民粹主义需要“人民”的道德,民粹主义在政治上宣扬道德理想主义,通过赞扬“人民”的道德品质以动员“人民”参与政治,主张用“道德指导政治”[4]102-103,认为道德高尚的“人民”理应掌握政治主导权,并将政治道德化,以实现“人民”对道德力量的“占有”。另一方面,民粹主义把想象中的敌人伪装成“人民”的公敌,臆想精英和社会制度是阻碍其实现自身利益的敌人,强调“人民”与精英的对立性,制造“人民”对精英的排斥和不信任,目的在于利用“人民”对精英和政策进行施压,以实现民粹主义“人民”的政治利益最大化。

(二)强调政治对立以解读“人民”矛盾

民粹主义强调“以民为粹”,内在包含了民粹主义对立性的价值偏向。“以民为粹”用排除异己的方式确立“人民”的范畴,通过抬高己方、贬低对方来设置“人民”之间的界限。对立性的价值偏向内在决定了民粹主义解读“人民”矛盾的片面性,只看到矛盾的对立性而忽视矛盾的同一性,只关注外部矛盾而否认内部矛盾。

其一,民粹主义解读“人民”矛盾时只强调矛盾的斗争性而忽视矛盾的同一性。矛盾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斗争性和同一性是事物的矛盾双方,缺一不可。然而,民粹主义在解读“人民”矛盾时只看到了“人民”的斗争性,其根本出发点是利用矛盾,而不是解决矛盾,社会矛盾越激烈越容易催生民粹主义,民粹主义依靠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存在。因此,民粹主义通过不断强化这种对立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一旦社会矛盾被化解,民粹主义就失去了发展壮大的基础。民粹主义发端于社会矛盾并依靠激烈对抗扩张的特性,将“人民”矛盾解读为不可调和的、极端对立的形态,刻意塑造相互对立的两个群体,通过不断动员“人民”反抗“精英”,以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社会分裂,从动荡中获利。

其二,民粹主义解读“人民”矛盾类型时只强调外部矛盾。民粹主义的“人民”是以私利为标杆精心筛选出来的同质化群体,其内部分化程度低,与其他异质性群体差异大,因此“人民”内部矛盾被隐饰,而外部矛盾尤为显著。在民粹主义语境中,“人民”外部矛盾主要是指“人民”与“精英”之间的矛盾,民粹主义臆断少数精英霸占了多数底层平民的资源,使“人民”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挤压了“人民”的生存空间,抢夺了本该属于“人民”的就业机会,使“人民”生活更加艰难。也就是说,民粹主义自认为“人民”受到的一切不公正待遇,都是来自于同“人民”利益相悖的精英集团的压迫,故而“人民”需要一致对外解决外部矛盾。基于此,民粹主义进一步将这种矛盾归因为政治因素,认为是现存政策和制度的不合理赋予了精英压迫“人民”的权利,指出“人民”解决外部矛盾就要直接参与政治并成为政策决策者和主导者,其目的在于利用“人民”迫使政策向其倾斜,牟取不正当利益。

(三)模糊理性因素以解读“人民”作用

民粹主义将“人民”视为道义的化身,认为“人民”具有崇高的道义力量,应当成为社会的主人。但是,民粹主义在拔高“人民”形象的同时,模糊了人的理性因素,曲解了“人民”的作用。

其一,民粹主义错读“人民”作用,使人民无法发挥历史作用。民粹主义将“人民”视为牵制精英和政策的筹码,将人民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曲解为“人民”对政治制度的胁迫。民粹主义强调“人民”力量的道德性和正确性,善于利用“人民”的盲从、冲动、愤怒等非理性因素,煽动并利用“人民”情绪,使“人民”走向街头使用暴力表达自己的意见,用反抗破坏规则,以非理性手段达成某种政治诉求或目的。民粹主义以“人民”的需求粉饰自身欲望,以极具迷惑性的动员口号误导人们,使之缺乏对自身作用的理性认识,从而导致人们的行为因脱离理性轨道而无法发挥真正作用。民粹主义打着“人民”旗号破坏社会稳定,与人民真正向往的美好生活背向而行,不仅不能做到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而且使人民无法有效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其二,民粹主义刻意模糊“人民”的理性因素,試图将“人民”驯化为易控的工具。群众的负面情绪是民粹主义生成的必备条件,当社会经济、政治平稳运行,人们对自身生活状况感到满意时,以反抗为基调的民粹主义很难得到群众的支持。但是,一旦社会出现问题,人们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对社会经济、政治体制产生不满情绪,甚至企图通过变革社会制度以满足自身需求,民粹主义便有了滋生的土壤和空间。因此,民粹主义常常通过抬高“人民”、塑造领袖、指责“精英”等手段,扩大群众负向情绪对社会稳定的消极作用,以滋蔓自身的发展空间。同时,民粹主义模糊“人民”理性因素,消解了人的主体性,当非理性因素代替理性来主导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时,人们就更容易成为民粹主义操纵的对象。长期被极端的愤怒、焦虑、不满等负向情绪笼罩时,人们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会逐渐下降,容易被民粹主义“人民站起来”“精英在害人”“谁都能做得好”等言论煽诱,导致个体心理失衡及行为偏差,从而在非理智状态下成为侵害他人权利的工具。

二、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对民粹主义的超越逻辑

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奋斗,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中国共产党人民观从实际出发,将人民视为党的一切行动的根本立场和价值遵循,在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实践逻辑层面实现了对民粹主义的超越。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逻辑

其一,以现实的人民超越抽象的“人民”。民粹主义将“人民”高度概念化、同质化,通过主观臆测塑造一个不符合实际的抽象个人,没有关注到现实的人,更无法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以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对抽象的人的崇拜”[5],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人民”不是抽象的主观臆测的人,而是真正存在于社会实际中的现实个人。中国共产党构建新发展格局,“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6]159。另外,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以单一的某类人为中心,而是立足中国国情,在充分尊重人民多样性的同时不断缩小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差距,坚持推进共同富裕,保障社会公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实践。“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7]这表明,党的政策制定和实际行动,都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统筹兼顾多元化的发展需要,为的是每一个生存在现实社会中具体的“人民”,而不是存在于口号中的空泛的“人民”。

其二,以对人民矛盾的理性分析超越主观臆测的人民矛盾。民粹主义将“人民”塑造为高度统一、缺乏分化的群体,以此否认“人民”内部客观存在的矛盾,并刻意强调政治对立,目的在于激化矛盾而不是化解矛盾。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的矛盾观,在认识到人民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心,不断提高化解人民矛盾的能力水平。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剖析人民客观存在的内部矛盾,不断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积极探索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途径,将人民群众团结在一起,更好发挥群众的力量。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透过人民需求抓住社会主要矛盾,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实践证明,在经济发展失衡、民主制度失灵、社会治理失效、人们缺乏理性引导的情况下,倡导人们直接参与政治并不能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矛盾。“社会矛盾是社会关系存在冲突的不和谐现象,它是社会问题的现实性存在”[8],化解社会矛盾必须立足实际。中国共产党立足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协同发展,更好地防范和化解人民需求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两个结合”的文化逻辑

其一,以开放超越封闭。民粹主义认为只有一部分人才能被称作“人民”,且“唯独民粹主义者自己才能合理地识别并代表真正的人民”[4]29。民粹主义声称的唯一正确性,就是其反对多元化的表现,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唯一正确的,否认其他任何理论的合理性,并在封闭中走向极端,最终导致失败。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正确看待中国人民的发展需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发展需要,科学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是其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的文化结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断从人类文明成果中汲取创新动力的开放品质。

其二,以包容超越排斥。民粹主义是“一种建立在拒绝之上的现象”[9],通常以反对和对抗的形式出现,主张彻底地排斥精英阶级和精英文化。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挖掘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相通性,将马克思主义为了全人类自由解放的理想追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人为本”“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有机结合,坚持人民至上,发展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10]这种理想社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万邦咸宁”的理想社会相通,都是对社会平等、人民和谐的向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契合。同时,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充分尊重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在融合中不断进步,彰显着包容开放的勃勃生机。

其三,以发展超越异变。民粹主义是“具有历史复发性的社会政治现象”[11],并与其他社会思潮杂糅延伸出新的形态,表现出更加广泛的影响力和破坏力。这种异变是民粹主义走向极端化、暴力化的消极变化,对社会稳定和民主制度造成极大威胁。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力量,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获得发展源泉,汇聚成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具有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优秀品质,其以更加坚定的立场、更加科学的观点、更加贴近群众的方法,焕发勃勃生机。

(三)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实践逻辑

其一,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民粹主义对人民的认识是脱离实际的,它对“人民”的认识始终局限于少部分人,无视生活在社会中的大多数人的真正利益,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民的生活。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和深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验,指出“什么是人民?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1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什么是人民”的问题进一步指出,“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1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指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14]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15]139,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6]63,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地位的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四个历史时期不断深化对人民的认识,深刻表明党的人民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团结带领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奋斗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完善的。

其二,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在实践中践行。民粹主义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本质性错误导致当民粹主义政党执政后,无法兑现他们所承诺的未来理想生活的蓝图,而是直接陷入权力之争。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右翼民粹主义代表人物特朗普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成为美国总统,但“共和党在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就陷入混乱了,并且在思想上也已经破产了”[16],他上台后作出的“建墙”“退群”“脱钩”等一系列反智主义决策使美国经济和社会更加动荡,不但没有使美国经济复兴反而使美国陷入更深的泥潭。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在实践中回答中国共产党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一是相信人民。中国共产党充分相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7]。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二是依靠人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是执政能力和水平的最终评判者,明确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5]70。中国共产党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三是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人民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全方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制约人民幸福感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三、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应对民粹主义的实践启示

近年来,民粹主义以其破坏性、鼓动性和反抗性,对世界的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稳定、文化交流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对我们应对民粹主义具有深刻的现实启示:坚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以引领社会思潮、建立预警机制以防范民粹主义变异、客观认识现实诱因以提升治理效能。

(一)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以引领社会思潮

其一,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先进理论引领社会思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首先应明晰民粹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展开实践。民粹主义在中国具有隐蔽性,人们很难在主流平台看到民粹主义明目张胆地宣传自己的思想。但是,在遇到一些特殊事件时,尤其是民众负面情绪高涨的时候,民粹主义就会利用人民的情绪发表具有误导性的言论,进一步刺激人们的反抗情绪,使人们长期处于非理性状态,并乘虚而入传播自己的思想,产生巨大危害。中国人口众多,社会情况复杂,这为民粹主义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佩洛西窜台事件后,两岸具有民粹主义特征的言论和行动重新露头,民粹主义者利用人民的爱国情绪扩大国家与民族、政府与人民、人民内部之间的对立,刺激部分人采取非理性的暴力行为破坏社会秩序。针对民粹主义隐蔽性的特征,要在提高辨别力和治理民粹主义的实效性上,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論成果为指导,把符合时代特征的正确理论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贴合人民的真实生活,增强人民对党的信任和认同,使人民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更加理性地思考和分析问题,避免受到民粹主义的干扰。

其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发展成就回应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存在。西方民粹主义政党通常以渲染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来凸显精英与人民的对立,从而赢得一定的选票和政治地位。由资本主义的制度弊端而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生活不平等、社会贫富差距大等问题,使大众对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强烈的不满情绪,民粹主义往往利用社会矛盾和民众情绪对资本主义国家政策进行施压。然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忽视生活在底层的人民群众,从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实现共同富裕,党始终以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为己任,始终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也从根本上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和支持,这是民粹主义在中国存在却无法形成大规模影响力的根本原因。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用发展成果造福人民、赢得民心,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回应民粹主义的不实指责,使民粹主义不攻自破。

(二)建立预警机制以防范民粹主义变异

其一,建立社区预警机制,防范民粹主义干扰基层工作。党的基层组织是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的窗口,是党与人民最为密切的纽带,最能够快速而深入地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建立社区预警机制,一方面是对现实的个人的关注,将数量庞大的人民群众根据社区范围划分为数量较小的小群体,明确社区基层组织负责的具体群体,切实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通过定期与社区内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人们的动向和需求,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民粹主义倾向,为人民提供合理合法的诉求路径和监督途径,从而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防范民粹主义鼓动人民群众。同时,社会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辖区内民生状况,避免民粹主义利用诸如房屋拆迁、楼房买卖等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聚集群众,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另一方面,社区预警机制对基层人员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提升基层群众工作的质量,督促基层开展自我监测,展开专项学习,帮助群众提高辨别民粹主义的意识和能力,防范民粹主义利用认知漏洞干扰基层工作。

其二,建立高校预警机制,防范民粹主义荼毒青年思想。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关注青年的思想动态,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高校预防民粹主义对青年的侵扰,一要关注思想传播的主渠道主阵地,以主流价值观引领青年思想。“用科学理论构筑青年一代的精神支柱”[18],办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传播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开设社会思潮相关讲座,提升师生辨别和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能力,引导学生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榜样学习、红色文化学习等积极正向的活动,以主流价值观引领非正式群体的非理性交往,营造积极正面的校园环境,避免民粹主义思潮在学生中蔓延。二要重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与学生交往最为密切的群体,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要避免具有民粹主义倾向的人混入教师队伍,趁机动员大量心智不成熟的学生参与民粹主义活动。三要深入贴近学生群体。通过导师、辅导员、班干部等了解学生当前的需求和关注点,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及时解决学生问题,加强学生对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信任感,特别关注网络和校园危机事件爆发时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心理状况,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分析事实。

(三)客观认识现实诱因以提升治理效能

其一,正确认识民粹主义生成的现实诱因,把握治理方向。民粹主义“是一种折射抗争性群体心理的社会思潮”[19],受到社会物质条件的制约,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状况,其中经济因素是导致民粹主义产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的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占有,易造成民众心态失衡,部分民众在自身利益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会对政府和他人产生不满情绪,当具有相同情绪和认知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就很容易滑向民粹主义的深渊。这意味着,治理民粹主义要从经济和群众心理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资源公平公正分配,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用高质量发展消解民粹主义滋生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要强化群众心理建设,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通过及时回应和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减少人们的不满情绪,以理解代替误解,以支持代替反抗,避免个人负面情绪长期积存而滋生抗争性的心理,以开展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消解民粹主义生成的群体基础。

其二,客观认识民粹主义的数字化可能,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加强数字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数字技术在提升信息传播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为民粹主义数字化变异提供了可能。民粹主义通过数字技术,以具象化和娱乐化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使民粹主义在数字空间更具隐蔽性。民粹主义由线下走向线上,聚集在监管相对薄弱的虚拟空间中,借助云计算等技术向潜在用户精准识别和推送相关内容,以扩大其渗透力和影响力。防范民粹主义数字变异带来的潜在风险,一要从用户端入手,提高数字空间用户认证的精确度,确保虚拟用户与现实个人的精准认证。重视数字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使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及时抢占数字空间。二要运用好数字技术提升治理能力。利用大数据记录、储存、分析用户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轨迹,实时关注异常动态并作出快速反应。利用拓展现实技术将物理场景完整投射于虚拟空间,打破民粹主义营造的幻象,引导人们回归现实以理性思考问题。三要加大平台对用户言论发表和传播的监管力度。通过技术和法律手段避免民粹主义言论的扩散,预防和化解民粹主义对数字平台的渗透与威胁。

结语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民粹主义窥见人民蕴藏的巨大力量,企图以“人民”之名谋取自身利益,罔顾现实的人的特征和需求,误读“人民”的含义、矛盾和作用,蛊惑“人民”聚集在其周围,体现了其把“人民”当作向政府施压的筹码、工具的价值偏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超越了民粹主义为自身谋取特殊利益的私念。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从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实践逻辑三个层面彰显了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根本立场,超越民粹主义以“人民”为工具的自私做法。客观认识民粹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外在表现,剖析民粹主义的价值偏向,防范民粹主义异变,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应对民粹主义的实践效能。民粹主义解读“人民”存在一定的价值偏向,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应更好地洞悉民粹主义行动的内在邏辑,把握民粹主义的思想动向,避免民粹主义在网络空间肆意渗透,要在凸显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价值立场和根本宗旨中,不断超越民粹主义“人民”的价值偏向,向世界展示“今日之中国”追求的人民性和全人类共同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红.西方民粹主义的话语政治及其面临的批判[J].政治学研究,2018(4):68-79.

[2]王代月.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民粹主义人民观的差异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2(3):82-89.

[3]保羅·塔格特.民粹主义[M].袁明旭,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28.

[4]扬-维尔纳·米勒.什么是民粹主义[M].钱静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2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34.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7]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2-03-01(01).

[8]陈建斌,侯丹丹.基层政府社会矛盾治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视角[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29-37.

[9]林红.驯服民粹:现代国家建设的漫漫征程[J].社会科学论坛,2013(11):163-173.

[10]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424.

[11]林红.民粹主义全球性再现的根源:民众与政党的双重维度[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2):95-103.

[1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5.

[1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5.

[1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8.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6]马克·里拉.分裂的美国[M].马华灵,顾霄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143.

[1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18]金德楠. 略论习近平青年思想[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19-23.

[19]林红.当代民粹主义思潮的孕育、生成与有效应对[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7):54-66.

【责任编辑:未央】

猜你喜欢

人民民粹主义
网络民粹主义对高校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民粹主义研究的概念泛化问题及其辨正
西方民粹主义专题研究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说
新民粹主义:中东欧政治现象的解读
关于李大钊与民粹主义关系的辨析——重读《青年与农村》
西方在滥用“人民”概念
一种巴洛克式的民粹主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