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博物馆文物陈列
2023-05-30丁一斐
摘要:历史博物馆是我国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博物馆。社会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对历史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也有很大的影响。有效的内容设计,充分体现了博物馆的文化特征,体现了地方的历史和文化,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使历史博物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陈列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在展示设计上的创新变革,既体现了博物馆的定位,也体现了社会的精神与文化需求。在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精神文化基地,正日益适应社会和文化的需要。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博物馆在文化、内涵、展示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探索。
一、博物馆文物陈列设计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也在不断地改变。很多博物馆的陈列都从传统的设计观念转变为以高技术为载体的陈列方式,在陈列方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与探索,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同时,博物馆陈列形式的变化,也使得博物馆呈现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社会视觉艺术的发展与进步,加之各种艺术形式,如灯光的作用,使人们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又产生了一种新的体验。人类视觉艺术的发展,也对博物馆的陈列形态、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其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受众的文化素质提升,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的文化程度和认同度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博物馆的文物陈列方式呈现多种形态,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会各界大众的心理和文化需要[1]。
在博物馆中,由于其所承载的叙述需求较大,对其设计的要求也较高。如果在设计创新过程中过分依赖声光技术,不但会影响展品的严肃程度,也会使观众失去对展品和艺术品的欣赏之心。所以,在进行文物设计创新时,要根据不同的文物形态,选取适当的陈列方法,使展览的主题得以最好的表现。对声光技术的过度重视,会使文物的审美趣味有所下降。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博物馆陈列的形式也在不断地改变。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博物馆在新形势下得到了发展。不少历史博物馆以新颖的设计手法,举办高品质的展览,吸引了众多游客。但由于目前国内很多博物馆陈列设计手法陈旧,呈现方式单调乏味,缺少个性化和艺术化的表现形式,难以引起大众的关注。人们对博物馆展示的最初印象是以感觉为主,所以要加强对其创意设计的研究。
二、文物陈列内容设计方法的研究
历史博物馆既是一座历史建筑,又是一座艺术建筑,它的陈列与设计直接影响游客的心理与行为。历史博物馆的陈列,既是设计者的工作,也是馆员的工作。对博物馆工作人员而言,要把对文物的认识运用到展览设计中,才能使其真正体现价值。在建筑的设计中,应注重文物的历史与科学价值,强调其美学与环境的协调。所以,文物陈列的设计和室内装修是不同的,文物陈列设计能够体现文物收藏、展示和研究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博物馆的职责与使命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如果博物馆采用传统的设计方式,不仅会导致展览内容僵化、缺乏个性,而且不利于提升游客的观赏积极性,所以,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展示内容的设计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2]。
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要注意主题与内容的一致性,注重主次之分。对有关资料的陈列与提炼,可以使文物与艺术品以处理与创造的形式得到呈现或运用。在博物馆的陈列設计中,要突出陈列的内容,突出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特征,把相关艺术和文化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博物馆的展品展示设计并非单纯展示,而是以精巧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历史文化的长卷,展示了历史的变化,使观者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感受历史、文化、生活的氛围。在有限的空间中,通过对文物的陈列设计,使其熠熠生辉。这既是当代博物馆的设计理念,也是当代历史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发展方向。
展览的内容与形式要紧密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设计时,往往要对图像、文本进行内容的更改。在修订时,要做到内容和形式上的和谐一致,才能使其得到更好的呈现。
此外,在历史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严格、严肃的表达方式,以受众的视角进行设计,使设计内容更易于理解。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要重视受众的体验与情感。受众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次展览成功与否。
展览的内容和形式的设计是密不可分的。若其外形设计通俗、高雅,而内容单调,则难以获得受众的青睐。所以,在陈列内容的设计上,要主动地与社会热点联系。这样的设计方式能很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主动性。内容的展示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没有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改造的情况下,新的形式难以与其内容相适应。也许一开始会让人觉得很新奇,但是不会让人产生共鸣,也不会让人动容。在历史博物馆中,展品陈列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展览的质量。
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应先确定主题,其次是对相关的文物进行安排。作为博物馆的核心,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文物来进行展览的设计。在展示设计中,突出文物的艺术特征、材质等方面的表现形式,是展示设计的一种重要手段。以一组文物为题材,按照年代先后顺序陈列,使观者能全面领略这些文物的艺术美感。这样的展览设计,不仅能让观众对一件文物产生好奇,还能从欣赏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同时,在博物馆的文物陈列设计中,也要重视与历史文化的结合。在文物陈列方面,可以考虑将文物与地方的历史文化内涵相结合,使特定的文物主题得到充分体现。在内容的设计中,要注意发掘文物特点,使主题升华,使观者进入观赏的过程。这一内容设计方式可以起到一种“先发制人”的作用,尤其是在序厅的整体设计中,充分展现它的内涵,给观者产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同时,在文物内容的设计上,也要加入与观众互动的内容,使他们能够亲身参与文物的制作,从而使他们得到更好的体验。在文物设计中,可以采用并置、对比等设计手法,或采用多种构架形式,使设计方法更加灵活[3]。
三、文物陈列设计的创新方法研究
博物馆是为大众服务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展览的时候,要充分认识人们的心理和文化需要。当代大众的兴趣各异,有自己的思想。对他们而言,博物馆已不仅是一个文化的载体,更是一个历史文化启蒙、提供知识乃至娱乐的地方。历史博物馆是我们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对于培养人民正确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博物馆有自己的特殊任务,所以在展览设计中,应该把最珍贵的文物呈现给参观者。博物馆的展览必须顾及大部分人的需求。观众如果不能完全了解展览的内容,他们会感到难以接受。运用新颖的设计手法,使展品更具美感,可以更充分地展示博物馆的艺术创意。
越王勾践剑出土于湖北省荆州的望山楚墓群中,剑上刻了八个字:“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专家通过解读,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此剑历时千载而不锈,且具备金属记忆功能。
博物馆的陈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观念的革新。它不仅可以体现博物馆的特色和主题,还可以吸引参观者,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这样不仅可以起到陈列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博物馆的人流量。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不管是文物陈列,还是科技美术,博物馆都要通过设计革新来拉近二者与观众之间的关系,让观众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体会文化和艺术的魅力,从而丰富心灵。
在博物馆的设计创新中,应注意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博物馆内陈列的展品主要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社会大众,而非专业人员。在进行创意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以实现服务受众的社会化文化功能。如果博物馆在展示设计上仅受到专家的称赞,却无法将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传递给观众,那么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在展示设计的创新过程中,要正确地把握其内涵与主题,以达到其服务社会文化的目的。历史博物馆的设计者们接受过相当高的历史教育,但是他们的历史知识比较薄弱。因此,在进行图像语言教学时,应加强对图形语言的研究。图像语言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接收的信息也是视觉上的。就历史文物而言,其蕴含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借助影像语言,可以凸显作品,体现历史形态,体现展览的主題。但是,在表现的过程中,历史遗迹常常是孤立的、零散的,这些都是对历史片段的记载。所以,在陈列设计中,要充分利用文物的形态、色彩、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细致的组织,才能更好地体现文物的历史价值[4]。
唐兽首玛瑙杯1970年10月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高6.5 cm,长15.6 cm,口径5.9 cm。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等细微处皆刻画精确。唐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唯一一件唐代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中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为了更好地吸引大众来参观,我们可以在设计创新的同时,加入一些新的服务功能,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媒介。在文物陈列方面,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以“主题”的名义陈列精品,吸引游客参观。在展示方式和思想上,可以选择灵活多样的展示方式,定期调整展示主题,缩短展示时间,让展品呈现崭新的面貌。在文物陈列设计中,设计一个现场陈列区域,使观众和文物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比如设置雕塑版画展示区,让观众更好地认识这些文物;同时,还可以进行文物的复制品制作展示,让观众亲身体验,增加展品的趣味性。该博物馆的藏品以历史手工业品为主。在陶艺博物馆里可以设立一个专用的陶艺场所,让人们能够领略中国悠久的陶艺文化,并通过接触、感受来丰富观众的观赏方式。这种新型展示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人们对文物的兴趣,增加其观赏价值,使其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作用[5]。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的造型仿照骑马的游牧民族储水用的皮囊,上口敛而底部呈扁弧形,周身看不到焊缝。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特别精美。
四、结语
博物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和文化存在形式,它是一种人类文化展示。为使博物馆在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社会各界的不同文化需求,特别是以大众为中心的展品,会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加强对博物馆文物设计的创新研究,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博物馆的展品,更好地参与博物馆的展示,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简介
丁一斐,女,汉族,山东栖霞人,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及文物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志辉.博物馆文物陈列与文物保护意识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2(18):197-200.
[2]王蓓.博物馆文物陈列的重要性探析[J].收藏与投资,2021(11):46-48.
[3]王蓓.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设计的思路分析[J].收藏与投资,2021(10):44-46.
[4]孙颖,王月.山东博物馆文物陈列与保护工作浅谈[J].东方收藏,2021(11):76-77.
[5]袁晓梅.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博物馆文物陈列与保管策略研究[J].艺术品鉴,2021(1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