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机制构建

2023-05-30周艺钟浪如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3期
关键词:协同机制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周艺 钟浪如

摘    要:文章以“中国近代史”课程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围绕学校各级领导干部与教师合力育人的意识、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合作交流、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协作效果评估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等着力点,从完善学校党委领导的育人组织体系、构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交流制度、建立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制度、确立协作效果评估制度与激励制度4个方面构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机制。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3-0063-04

收稿日期:2022-01-06                                                          修回日期:2022-03-17

思想政治教育是國家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抓手,是需要多方合力完成的复杂工作。近年来,各高校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开课数量逐步递增,优秀示范课的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具有共同的育人目标,但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将二者有效结合、协同育人的健全机制。为达成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构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尤为重要。文章以历史学专业课“中国近代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探讨如何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具体阐述机制的组成架构及运作方式,切实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必要性

(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是党的教育培养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在办学方向上坚持根本立场,培养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才,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和为人民服务的人才。因此,我国的课程建设始终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理解和信心,进而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为“纲要”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加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2]。专业课程则更多地以隐性的方式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如学习“中国近代史”课程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富强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探索和斗争,继承和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对于把握历史发展趋势,自觉承担历史使命、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3]。专业课程将理论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能力。“纲要”课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有明显的政治立场和观点。“中国近代史”课程属于历史学科的专业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可见,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目标上具有一致性,都落脚于培养服务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的人才,协同推进育人工作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校立德树人的职责要求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党以“教育为本、德育为先”为育人理念,将德育置于首位。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德育既是学生入学的第一课,也是学生离校前的最后一课,必须贯穿学生学习始终,贯穿学校工作各方面各环节”[4]。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德育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面对各类社会思潮冲击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人才强国的战略需要,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必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该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政治素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正如“纲要”课在带领学生回顾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革命精神等,培养学生成为有情怀、有信念 、品格端正的人。同样的,专业课程作为实现高校立德树人职责的又一重要领域,开展课程思政可有效解决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问题,根据学科专业特色挖掘其中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如“中国近代史”课程带领学生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毅然决然中感受其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精神,此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的内涵是一致的,是当下仍需继续发扬的。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专业操守、人文情怀等,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重要渠道。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兼具育人育德的功能,二者协同育人无疑更有利于高校履行立德树人的职责。

(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孤岛”局面对发展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意识形态斗争来看,资本主义国家一直企图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企图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思想腐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而科学技术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又进一步加剧了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程度,因此,高校必须高度警觉西方在意识形态上对学生的渗透。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更多注重于传递知识,缺乏价值引领。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十分紧迫,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5]。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既可增进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使思政课程更贴近和吸引学生,也可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在专业知识中灵活融入思政元素,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纲要”课教师在给历史系本科生上课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历史知识向其抛出“近代中国的经济状况、政治状况、社会阶级结构变动”“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等问题,引导其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及为什么完成历史任务的使命落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该做法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自然地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原因,达到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而开展“中国近代史”的课程思政,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健全自身人格,成为具有责任心和优秀品质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搞懂“为谁学”的问题,为找准自身定位、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价值引导。概言之,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二者关系紧密,能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能切实发挥出“1+1 >2”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着力点

(一)学校各级领导干部与教师合力育人的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各级领导干部与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党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学校各部门、各学院的领导与教师是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关键。然而,现实情况是:校方与教师未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问题上形成共识,部分专业课教师思政意识不强, 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不关心课程思政[6]。有高校历史专业课教师指出,教学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人文精神,缺乏对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视[7]。实际上,学校各级领导干部与教师都有育人职责,形成协同育人的意识是构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机制的重要前提,是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关键要素,是培育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的重要保障。

(二)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有诸多互通或相互补充的地方,理应保持一定频率的交流与合作。而现实情况却是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各扫门前雪”。究其原因:一方面,授课教师未达成协同育人共识,相互沟通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合作交流机制不健全,授课教师分属不同学院,开课时间不同,少有交流机会。如“纲要”课与“中国近代史”课都包含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内容,两门课程教师的教育背景也相近,具有交流合作的前提和优势,然而,授课教师分属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历史学院,各自备课,沟通甚少,未能有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因此,建立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日常交流制度尤显迫切。

(三)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

开展课程思政需要专业课教师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及能够有机融合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的能力。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把课程思政上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或生硬拼接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都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既耽误专业知识的传授,也无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表现而言,部分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不高,对思政元素敏感度不高,硬挖思政内容,又或者缺乏将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自然融合的能力。以“中国近代史”课程中“太平天国起义失败”讲解为例,开展课程思政能力不足的教师可能会忽略农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也会忽略引导学生将农民置于历史客观条件下评价其局限性,只是纯粹讲解知识点,无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也无法引导学生树立唯物史观,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专业课教师需要具备开展课程思政的基本能力才能够进一步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

(四)协作效果评估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

协作效果评估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都是维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机制长效运作的制度保障。评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推进的效果是为了考察各方交流协作、课程设计及实施、学生价值观提升等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发扬优点,达到协同育人的最佳效果。当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处于试点阶段,相关的教学评价也处于摸索阶段,未形成规范评价机制。激励约束制度是增强育人全员动力、监督实施情况、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制度。目前,各高校多采用评选并以物质重奖教师的单一激励方式,未在荣誉评选、职称评审、人才推荐等方面凸显优秀课程思政教师的优势[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参与到协同育人体系中的每位教师都应受到重视,并且应在物质、精神、岗位考核和评选等多方面予以奖励,肯定其在育人育德上所做的贡献。相应的,缺乏育人意识、倦怠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应受到相应惩罚。以评估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的现状来看,仍需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进而提高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机制运作的可持续性。

三、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机制构建

(一)完善学校党委领导的育人组织体系

高校育人组织由学校各级党委及其领导的各部门组成。高校党委是高校组织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责任人,而各级领导干部及教师也都有育人的责任,完善高校党委领导的育人组织体系既能够形成全体教师共同推行课程思政的意识,又能推进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首先,高校党委要引导各部门和各学院明确党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进而强调推进构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机制的必要性,在思想层面达成共识,形成育人合力。其次,党委与各部门、各学院集思广益,从顶层设计层面讨论如何构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明确具体分工。具体分工要与各部门职能相符:人事处要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对不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予以一定惩罚;后勤处要保障教师集体备课场所等物资供给;学院作为与任课教师联系最密切的单位,既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又要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目标。例如,历史学院将培养具有唯物史观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纳入培养方案中,“中国近代史”课程设立“让学生科学认识中国近代史,了解国情,激发爱国热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课程目标。最后,高校党委领导的育人组织要定期开展工作会议,反馈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具体情况,并指导下一步工作,维持机制的长期运作。总之,学校党委必须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作为牵头人领导建设好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机制,明确各学院和各部门的职责,提升全体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

(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交流制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交流制度包括集体备课、互相旁听和总结反馈三部分内容。第一,集体备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交流合作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特色、专业属性介绍自己常用的教学方法、课程目标、教学手段。“纲要”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理论轻叙事,重宏观轻细节,注重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多采用讲授法及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中国近代史”作为历史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历史的基础知识,教师针对重点内容较常采取讲述法传递知识,对于争议性内容则常采取讨论法让学生各抒己见,对具体历史事件、现象及人物采用比较法掌握其中规律。两类课程各有特点,也有相通之处,都是基于中国近代历史事实进行教学,专业课教师可通过共同分析课程的共性与个性,挖掘思政元素、学习借鉴部分教学方法。第二,相互旁听是改进课程设计的关键。“纲要”课教师可以旁听“中国近代史”课程,深入了解专业课的特点,加深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在教学设计上更注重结合学生专业特色,采取学生更感兴趣、更易懂的方式教学。“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师通过旁听“纲要”课 ,加深对思政元素的理解,再回到“中国近代史”课程设计中挖掘和自然融合思政元素,并调整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三,总结反馈是合作交流制度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回顾集体备课及旁听的经历,总结有效经验,就问题和挑战进行討论,不断改进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主体,有必要加强合作交流,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发展。

(三)建立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制度

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对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机制建设有直接影响。为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及有机融合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的能力,高校必须建立起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制度。第一,高校要关注全国各地开展的课程思政能力培训班,从经济、时间等方面支持教师参与培训,并鼓励教师将所学知识及心得体会分享给更多教师,在交流中获得更深的理解。第二,高校应定期聘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邀请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者或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党员干部讲授理论知识,组织学习党的最新精神,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聘请具有丰富课程思政经验的教师讲解实用的技巧、方法等。第三,建立一支课程思政专家队伍对在实践中学习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师进行专业指导,为其答疑解惑。该队伍中应该包含校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突出的教师及校外课程思政专家。专家队伍通过定期开展线上或线下会议的方式解决当前开展课程思政的突出问题,并且建立即时沟通的群聊系统,以“多对多”的方式随时解答开展课程思政教师的疑惑。概言之,从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两方面着手,培养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四)确立协作效果评估制度和激励制度

为持续平稳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运作,必须建立协作效果评估制度和激励制度。评估的作用是反馈、监督和改善。高校要建立专门的评估队伍,将学校各单位部门、各学院、教师、学生等作为评估对象,通过他评、自评,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多元评价标准,评估学校各部门配合程度、教师协作交流频率和深度、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专注度、教师授课内容和方法的恰当性、学生课程前后思想政治素养的变化程度、学生满意度等。完成评估后要形成相应的报告并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完善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工作。

激励约束制度是建立在评估制度基础上的。高校根据评估结果,对参与度较高或执行效果较好的教师予以奖励。如此,既能够调动教师持续育人的内在动力,又能约束部分教师不作为的现象,促进全员育人氛围的形成。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应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可在工资绩效、教学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性支持。精神层面可选树一批先进教师,发挥其引领示范作

用,并且加大荣誉表彰力度,激励其他教师模仿学习。此外,可将教师协同育人取得的成效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评优奖励、职务晋升等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

高校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必须坚定政治立场,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推进机制作为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方式,必须不断加以完善, 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翟博.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DB/OL].(2019- 09-17)[2022-03-17]. http: //www.jyb.cn/rmtzgjyb/201909/t20190916_260568.html.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9.

[3]  《中国近代史》编写组.中国近代史:上册[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1.

[4]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650.

[5]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79.

[6]  杨启莲,郑艳.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构建[J].高教学刊,2021,7(16):26.

[7]  胡忆红.高校中国近代史课程内容改革的四个维度[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1(5):54.

[8]  蒲清平,何丽玲.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堵点、痛点、难点与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5):108-109.

编辑∕李梦迪

作者简介:周艺(1976—),女,广西玉林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中共党史。

基金项目: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历史观教育的演变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20VSZ136);2021年广西师范大学第三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2019 广西师范大学一般教改项目“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機制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高校历史专业课程为例”(2019JGB03)

猜你喜欢

协同机制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