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清末民初地方戏剧抄本修复方案研究
2023-05-30袁玉斌侯娟娟
袁玉斌 侯娟娟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财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史和原生态的记忆传承。古籍修复技艺也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工艺门类,其通过“师徒相承,口手相授”的方式不断进行传承与发展。本文主要对甘肃省清末民初地方戏剧抄本的修复方案和过程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其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古籍修复;传承地方文化;修复技术;非物质文化遺产
一、修复剧本的意义
古籍是承载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历史的重要载体。对损坏的古籍进行原貌修复,能够让古籍得以有效保存,让后现代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研究以及为历史文化的探索提供重要科研线索与历史依据。古籍修复技艺也是一项实操能力较强的传统手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修复技艺有极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实施,以及国家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尤为重视,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高技能人才在传统非遗技艺等手工行业的引领支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在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意义非凡。
本次修复研究的古籍是收藏于甘肃省图书馆的纸质文物——清末民初地方戏曲抄本,内容主要以省内地方戏剧的唱词稿本为主,因其为抄本且又为珍贵孤本,从历史价值与文学艺术价值上来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修复意义,戏剧剧本的修复,能够为戏剧在文学艺术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历史依据。
二、手抄剧本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通过对古籍损害“病因”诊断,家族传承、师徒相授与奔走演出等原因使得剧本病害较为严重。因其流传度较高,翻阅使用频繁,整本古籍书页磨损严重出现大量的老化、絮化、书口开裂断裂等严重问题(原书一),书籍的霉变使得修复工作极为困难,修复难度增大。
本册书籍前后无封皮,无护页,仅有贴签显示其书名信息,装帧形式为四眼装订,书页有残缺,个别书页只留有书脑部位,油渍污染严重。
本册书页不同程度损坏的个体性差异明显,书页中间大部分位置断裂、粘连严重,局部位置有油渍污染,酸化等情况局部位置糟朽不堪(原书二)。整本书籍情况复杂,整体修复难度较高。从书页情况来看,大部分需要采取拼接、修补残缺、连口和裱托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修整。
内部个别书页有脆化现象,整本天头地脚位置均有水渍浸染,个别字迹模糊不清,书口位置与文字部分有红色点校批注较为明显。由于絮化粘连严重,局部位置出现残叶扭结呈绳状等问题,需要先将缺损的书页大面积修补,再从正面缓慢打开打结部位,修复时尽可能地保留原始信息。整体而言,整册古籍亟待修复。
三、修复方案的制定与影像的留存
在整册古籍修复前,需建立修复档案,对书籍原始状况做记录,如原书页数量、书名、版本、大小、装帧方式、破损情况等一一备案记录,同时定出破损等级。通过征得收藏单位的同意,与藏书单位专家共同讨论,根据书籍具体问题,装帧形式上采用“金镶玉”的方式来修复本册书籍。金镶玉是将原书页全部镶于新的衬纸内,衬纸洁白如玉,而原书页纸张因年代久远发黄呈金黄色,两色镶嵌,因此被称为“金镶玉”。这种修复方式增加了原书页的厚度,增强了书页的韧性和牢固度,在翻阅过程中减少对书页的再次磨损伤害,从而达到延长保存时间及使用寿命。金镶玉的方式改变了原书的装帧样貌,但保留了书页的原始形态。修复方式采用书页破损的个案分别予以修复。修复的过程中对黏合剂的选用,是否具有安全性和可逆性也要有明确纪录。考虑到装订中由于修复后原书籍加厚,不便翻阅与装订,因此将原书籍的一册装订,在不影响阅读内容的情况下,分上下两册装订。
对所修复的古籍要在修复前一般对书籍的封面、封底、书口、书籍、天头、地脚以及局部特殊位置拍照录像等方式,全方位留存相关数码影像资料,方便在修复完成后做前后比对。
四、修复方法与修复过程
据以上书籍损害病因,制定相关修复方式修复书籍。
(一)配纸
配纸是修复前较为重要的步骤之一:配备修补用纸,测量好原始书页厚度(可采取多点测量,选取平均值的方法),在样纸中选取颜色、厚度最为接近的纸张做补纸。
(二)染补纸
由于本册书籍颜色上无法选取最优配纸,为了达到修复的最佳效果,决定通过染纸方式来为书籍配补纸,选取厚度相似、纸张类型相似的纸张作为染纸的材料进行加工浸染,等待所染的补纸晾干后,选取颜色最为合适的纸张做修补用纸。
(三)揭页、标序与去污
原书因浸水、发霉等各类损害原因,导致书页粘连严重,修复前需将书页揭开。根据书页粘连情况,对这本书采取了干揭的方法。书页在揭开过程中,为防止其前后顺序混乱,在书脑位置标序,方便修复完成后按顺序装订书籍。如遇各类污染及明显污迹时,则采用水洗、浸泡、刮除等方法尽量去除。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品试剂来去除污迹,以免药品对书籍进行二次伤害。
(四)补缺与除酸
书籍红色点校批注较多,在修复过程中先选取局部进行湿水实验,如点校位置容易洇开,有晕染情况时,不再大面积清洗书页,简单处理书页灰尘,采取小面积刷浆填补缺页,或在补纸上刷浆粘接补纸,尽可能地减少书页大面积遇水,减少晕染程度,一旦补上缺页,立即用吸水纸吸走多余水分。红色污迹在修复过程中如有不慎则全书页均有可能被红色污迹晕染,导致书页全篇泛红,增大修复难度。因此取修复法中的干补方法来修复。
(五)修补
书页修补,先补大后补小,补纸与原书页搭口应不超过3 mm,整册书页修补书页大小应大体一致。
油渍污染使得被污染位置酸化发硬,且书页内部红色批注遇水晕染原因,无法对书页作大面积清洗处理,根据这种情况,最终决定书页油渍位置采取局部热水清洗,毛笔蘸热水在油渍位置刷洗后,即刻用吸水纸吸走多余水分和溶于热水的油渍,虽然这种方法无法全部去除油渍,但基本能够解决纸张的酸化问题,最有效地保护了原始书页,对书页的伤害降到了最低。
装订待书页修复完成后,经喷水压平、折页顺页、锤平、齐页修剪、蹾齐、齐栏、穿捻、镶衬、裁齐书册、包角、扣皮、订线及贴书签等十三道工序完成本册书籍的装订。
五、修复原则与操作规范
古籍修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古籍修复的操作规范完成修复。在选用的修复用纸上面,所选纸张在材质、纹理等方面要与本身书页近似,颜色上遵循“宁浅勿深”原则。
在修复过程中遵循“最小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与规定,以保留原有文物的历史信息为出发点,对书籍按具体工序进行逐步修复,且保证修复的“可逆”原则。
六、修复安全保障措施
古籍修复工作对于场所環境要求较高,室内温度应该控制在15~20 ℃,相对湿度控制在50~55 ℃。室内应采用无紫外线的光源或LED照明。清洗古籍用书应为处理后的纯净水为宜,修复时产生的废水,均不能含有害排放物;清洗毛笔等工具用水,都为正常用水,可通过污水排放系统进行排放。
修复过程中尽量避免化学药品,如不可避免使用化学试剂,在使用后及时收回,无法再利用的化学试剂,必须经处理后再排放。
操作危险性动作时,应有专业人员操作或辅助进行,确保修复人员在保古籍修复中的安全。
七、总结
戏剧抄本的修复基本完成了修复的重难点工作。在过程中针对大多数书页的不同破损程度,需按个案处理,耗时耗力,经过此次保护修复后,本册书页强度得到提高,柔软度和平整度适宜,色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装订均按原始装帧形式,包角完美,齐栏整齐,各个方面都基本能达到预期理想效果。地方戏剧抄本的修复为我国传统戏剧、民俗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基金项目
2022年度高等学校古籍整理重点研究项目“甘肃地方文献一清末民初戏曲剧本版本研究”。
作者简介
袁玉斌,男,甘肃兰州人,助教,学士,研究方向为古籍修复与书画修复。
侯娟娟,女,汉族,甘肃秦安人,助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纸质文献修复。
参考文献
[1]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文献修复师[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2]张金玲,方岩雄.浅谈古籍文献修复技术的传承与发展[J].兰台世界,2011(18):60-61.
[3]易雪梅.甘肃明清戏曲抄本初鉴兼论甘肃戏曲文化背景的历史成因[J].兰州大学学报,2003(6):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