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3-05-30沈明宏徐德明
沈明宏 徐德明
摘要 本文结合“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对凤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了其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凤阳县;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示范建设
中图分类号 S96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03-0135-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下简称《农机促进法》)是关于农业机械化建设的1部重要法律,于2004年6月2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自2004年11月1日起实行。18年来,通过地方政府强力推动和县乡两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落实,《农机促进法》对推进凤阳县现代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机械强农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1 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情况
凤阳是农业大县、农机大县,为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是安徽省35个小麦主产县之一和江淮地区水稻、玉米、大豆种植大县,全县农村实有土地面积10.80 万hm2。其中确权面积10.13 万hm2左右,粮食种植模式主要为麦—稻(玉米、大豆)两熟/年,常年种植面积水稻、小麦均为6.30 万hm2左右,玉米1.00万hm2左右、大豆0.87万hm2左右,2021年粮食种植面积14.72万hm2。截至2021年底,全县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3.95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132 kW,其中拖拉机87 600台、收割机3 678台、插秧机1 844台、高效植保机337台(含无人飞机)、烘干机396台;建成农机化示范大院(农事服务中心)43家、育秧工厂68家、烘干中心46家。2021年全县完成机耕作业面积15.93 万hm2、机收面积14.27 万hm2、机播面积12.93 万hm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9.33%,其中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05%。2020年成功创建为国家级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受到农业部、安徽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
2 主要经验做法
2.1 推进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引领农机化水平全面提升
2.1.1 抓好农机化大院建设。凤阳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化发展,2017年出台《凤阳县农机化大院建设实施意见》(凤政〔2017〕28号),制定了全县农机化大院建设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布点意见和建设内容,明确了一系列工作措施。特别是围绕“一院一心”建设探索开展的“六个在大院”和“四位一体”创新做法,得到了安徽省(市)农机主管部门的肯定,受到了农机大户、种粮农户的欢迎与认可,安徽省农机局和滁州市政府先后在凤阳县召开现场会、观摩会与经验交流会。通过“一院一心”建设,凤阳实现了大中型农机具停放、农机维修保养、先进农机具展示、农民实训、机具演示、农事服务邀约签订“六个在大院”,农机化示范大院建立了以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育秧工厂、烘干中心、植保中心为主导的“四位一体”服务模式,为种粮农户提供了“耕、种、管、收、烘”全程专业化服务。
2.1.2 抓好农业机械化示范建设。全县建立了11个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面积达3 366.67 hm2,其中府城镇、枣巷镇、黄湾乡、小溪河镇、总铺镇5个小麦示范区面积达2 333.33 hm2;小溪河镇小岗村、齐郢村、红心镇七里村、岗代村、蒋庄村、大庙镇薛李村6个水稻示范区1 033.33 hm2。通过示范区的耕作、种植、收获、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环节展示,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优越性得到了直观显现,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2.1.3 抓好新技术培训推广。积极采取以会代训、现场会、观摩会、田间课堂等方式,坚持科技强农与机械强农深度融合,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实施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轉化行动。2021年,全县举办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培训班10期,召开小麦赤霉病防控现场会2场、小麦机收现场会5场、秸秆处理现场会10场、水稻机抛秧现场会1场、“稻虾共作”现场会1场、水稻植保现场会5场等,为全县的农机化事业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2.2 推进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增强农机化助力现代农业建设能力
2.2.1 建好服务主体。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1年底,全县注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335家,开展托管、代耕代种的服务组织115家,围绕沿淮优质小麦品牌粮生产示范基地和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2021年,完成小麦耕、种、管、收全程化服务4 533.33 hm2,受益农户2 532户,实施全程化服务的小麦实现“双增”,据调查,平均增产750 kg/hm2、增收1 800 元/hm2。
2.2.2 管好经营运行。抓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规范化管理,是农机服务组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突出“三个环节”进行管理,第一,健全组织管理机制,依法规范章程、内部结构、民主管理、财务管理等运行制度,逐步提高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管理水平;第二,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增强服务组织的内生动力;第三,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完善服务组织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明确服务组织与社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加强业务公开、财务公开。
2.2.3 树好示范典型。选择一批规模大、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突出、运行机制完善和管理较规范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每年表彰奖励1次。对于农机化示范大院,每年组织1次“三看三比三提升”参观活动,即:看农机大院建设规模和功能、看农机装备数量和质量、看农机作业面积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参观后进行评比树典型,探索总结新型综合服务模式,拓展农业生产全领域、全要素社会化服务。
2.2.4 融好作业技术。深入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全面开展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和土地经营托管服务开展,实现农技+农机>2的效果。2021年,全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面积50.49 万hm2,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34.67 万hm2,统防统治覆盖率达68.65%。落实水稻侧深施肥面积0.48 万hm2以上,种肥同播技术面积0.23 万hm2。特别是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运用和农作物病虫草害统防统治,进一步促进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的开展。
2.3 推进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有效落实,促进农机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3.1 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加快农机化发展,凤阳县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19—2021年,共实施中央购置补贴资金5 316万元,补贴机具3 638台。在项目执行中,严格落实购机补贴政策,按照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实行“自主购机、带机申请、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户”的操作程序,实现了公平、公正、公开。
2.3.2 精准实施政策补贴项目。重点向购置薄弱环节机具的农户倾斜,确保应补尽补。积极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实行“三个重点倾向”装备农机,即重点倾向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农机化示范大院和农机大户,重点倾向购置大型、科技含量高农机具,重点倾向农机深翻耕整地和社会化服务项目,2021年,发放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资金1 116万元,补贴机具432台,受益农机户268户。
2.3.3 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县财政部门大力支持农机化发展,从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化大院、育秧工厂到农机化项目等,在财政紧张情况下,尽量落实配套,把资金筹措到位。县政府2021年出台的《凤阳县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奖补办法(试行)》(凤政〔2021〕4号)明确规定,对获得国家、省、市级包括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内的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奖励。每年从运行良好的农机化大院中评选5个县级示范农机化大院,每个给予3万元奖补。近年来,县政府用于农机化建设投入的各项财政资金达1 000万元以上。
2.4 推进农机化建设管理机制建立,营造平安农机创建氛围和良好秩序
2.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组织和指导农机大院、农机服务组织等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定期开展农机库棚、机具等安全隐患、锈蚀损坏等检查,杜绝带病运营、作业,降低事故发生率。在高标准农田整治中,把机耕路作为关键环节进行治理,确保农田路路相通,沟渠、桥涵配套,让农机下得了地、上得了路,并做到建设与管护并重,作用发挥长效,破解农机作业下田的“最后一米”难题。
2.4.2 加强农机市场监管。农机销售部门是农机部门监管对象,维护好农机市场秩序,打击虚假产品,是确保农民使用放心机械,保证广大农民利益的重要工作。多年来,县农业农村部门积极联合市场监督、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建立农机经销商档案清单和销售台账,常态化组织开展农机交易市场监管和机械性能调查、鉴定,年均10次以上。
2.4.3 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结合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强化了农机执法职能,完善了农机安全监管设备,增强了农机执法手段,锻造了一支懂农机、爱农机、会驾驶的农机管理队伍,做到有将“挂帅”、有兵“打仗”。充分发挥公安、农机联合执法中队的作用,突出源头管理,集中整治拖拉机违法载人和酒后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遏制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通过农机平安乡镇、平安村居示范创建与氛围营造,为乡村治理工作增添了内容与手段。
2.4.4 加强农民机手的培训。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每年培训农民机手不少于4 000人次,提高了农机手下田能耕作、上路懂法规、有病会诊治水平。利用巡回车辆、展板等多种形式深入乡村、集市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围绕农事环节和农忙作业,在中小学校开展“大手拉小手”农机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宣讲农机安全要领,反过来以学童监督大人,效果明显。
2.4.5 加强牌证户籍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一年一度农机年度检验制定不动摇,保证机有户、人有证的安全管理溯源不出现断链和盲点。
3 问题
3.1 特色农业产业机械化水平偏低
主要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水产养殖等高效农业的农机具应用水平还不高。
3.2 农机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队伍老化以及新的专业人员进不来等原因,执法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始终难以提高。
3.3 农机安全检测手段比较落后
目前全县尚没有专业的农机安全检测场所,也没有系统的农机检测设备以及农机手考核设备。
3.4 农机管理服务人员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突出表现在因历史原因造成的部分自收自支农机人员工作经费、福利等有效保障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农机化事业建设。
4 建议
4.1 实施农机应用补短板行动
全面梳理农机发展需求,编制农机装备需求。依托省农机装备创新研发推广联盟、农产学研定期对接会商机制,培育农机使用一线部、省、市级“土专家”,创建省、市级农机专业合作社。认真落实科技计划(专项)、首台套补贴和首台套保险等政策,大力推广印刷播种育秧成套设备、稻麦茬高畦降渍集成技术装备应用,开展葛根等特色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农机装备示范应用。
4.2 实施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
巩固完善国家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成果,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和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快农机更新换代,全面提高全县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占比。进一步扩大育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等关键农事服务基础设备建设规模,实现乡镇全覆盖。打造小麦、水稻全程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和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推动农机服务现代化。统筹机械设施设备和畜牧业协调发展,依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生猪、肉牛、肉羊、家禽等主要畜种养殖工艺和设施设备集成配套,在畜禽养殖、自动喂料、自动饮水、环境控制、粪污处理、喷淋消毒等重点环节,加大自动化机械投入力度,提高畜牧生产全程机械化率。
4.3 实施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行动
优化农机装备资源配置,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按照现有情况,应该新增农机化示范大院3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5个,才能实现乡镇全覆盖。加快全县农机社会化主体培育发展,组建农业生产和农机作业联合体,引导村级组织参与农业生产“大托管”,做好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农机手培训,推进“机械换人”。进一步完善“六个在大院”运行模式,强化“四位一体”服务机制,提高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收、卖、烘”全程专业服务能力。
4.4 实施农业“标准地”改革行动
探索农业“标准地”改革,合理布局县域农业生产用地,强化土地经营者对土地的投入与管理责任。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科学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推行“一户一块田”改革。推进小田并大田、弯变直、坡改梯、路相通、渠相连,提升农田宜机化水平。围绕农业“两区”和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村推进工程,建设千亩片、万亩方集中连片永久基本农田。
4.5 实施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建设行动
加快建设冷链设施,打造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圈。推进蔬菜、瓜果等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产品适应市场需求供应能力,促进农产品增值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责编:王慧晴)
作者简介 沈明宏(1974—),男,安徽凤阳人,本科,工程师,从事农机技术推广和管理服务工作。
收稿日期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