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南子》中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3-05-30高琦王磊

音乐生活 2023年3期
关键词:淮南子礼乐内容

高琦 王磊

一、概述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由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他的门客们集体撰写完成,以“道”为主,吸纳百家思想之精华而成。以道家为主的典型篇章有《原道训》《俶真训》《道应训》等,以儒家为主的篇章有《主术训》《汜论训》《人间训》《精神训》等,是对先秦时期百家思想的一次大范围融合。近年来《淮南子》在哲学、美学、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再次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然而对音乐教育思想领域的关注则甚少[1]。对《淮南子》中提出的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教育的教学原则、音乐的学习方法等问题展开讨论,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汉代音乐教育思想的特点,而且还能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纽带、顺应时代需求的渊源宝藏,使其实现对传统音乐教育思想精华的继承和发展。

二、音乐教育目的

对于音乐教育的终极目的,《淮南子》的描述似乎是有些矛盾的,主要表现为既肯定“无声之乐”又肯定“有声之乐”[2]。“无声之乐”以道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音乐审美观点为基础,反对任何人为干扰。“大音”和“大象”就是指艺术的本源“道”,而“道”的特点恰恰就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因此,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音乐美的最高境界。《淮南子》在上述基础之上,提出了“无声之乐”,认为有声之乐出于无声之道,有声之乐出于无形之声,无形是一切有形的根源。正所谓“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音者,声之大宗也。……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下贯九野……是故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循之不得其身。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五音鸣焉。无味而五味形焉,无色而五色成焉。”(《原道训》)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无声之乐为根,有声之乐为末,推崇无声,否定有声。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至乐无乐。“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 原道训》)

一方面,《淮南子》否定有声之乐。如“耳目淫于声色之乐”(《精神训》)反对过度沉浸音乐享乐的行为。“夫声色五味,远国珍怪,瑰异奇物,足以变心易志,摇荡精神,感动血气者,不可胜计也。”(《本经训》)认为有声之乐使人的精神轻浮躁动,能改变人的心志。由此观之,《淮南子》否定的是当时多数人对待音乐的错误态度,并没有否定有声之乐本身。

另一方面,《淮南子》又吸收儒家思想,认为雅颂之声能够正风气、善人心,肯定了有声之乐。如《泰族训》中提到:“民有……喜乐之性,故有钟鼓管弦之音,……故先王之制法也,因民之所好而为之节文者也。……因其喜音而正《雅》《颂》之声,故风俗不流”。又如《济俗训》云“: 且喜怒哀乐,有感而自然者也。故哭之发于口,涕之出于目,此皆愤于中而形于外者也。……情发于中而声应于外”。认为人的喜怒哀乐之情从内心发出,而声音在外应和,从而形成声音与感情的完美结合。这些描述具体地客观地看待了音乐的存在,对“有声之乐”的价值进行了肯定。

从音乐教育的角度来看,肯定“无声之乐”又肯定“有声之乐”的观点并不矛盾,“有声之乐”和“无声之乐”共同指向音乐教育的目的,即“原心反性”,指使人回归纯洁质朴的天性,造就“真人”,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会风尚,达到理想的和谐社会。所谓真人,其本性与“道”融合一体,注重内心修养而不受外物诱惑,无为而归返朴质,逍遥于宇宙初始混沌状态,所以他既有形而又无形。

三、音乐教育的教学原则

《淮南子》批判儒家“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之人”无法教化的观点,认为人之教化就像马之驯化一样,人人皆可。正所谓“世俗废衰,而非学者多。人性各有所修短,……此自然者,不可损益。吾以为不然。夫鱼者跃,鹊者驳也,犹人马之为人马,……故其形之为马,马不可化;其可驾御,教之所为也。马,聋虫也,而可以通气志,犹待教而成,又况人乎!”(《修务训》)認为人之教化就像马之驯化一样,人是具有可塑性的,人只有通过教化才会实现人应有的社会价值。为此,《淮南子》提出了三种教学原则:

其一,“循民之性,因性而教”。该教学原则是基于道家尊重人性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清净恬愉的,因此教学应该要顺从人的本性。如《泰族训》中提到:“故先王之制法也,因民之所好而为之节文者也。因其好色而制婚姻之礼,故男女有别;因其喜音而正《雅》《颂》之声,故风俗不流;……时搜振旅以习用兵也,入学痒序以修人伦。此皆人之所有于性,而圣人之所匠成也。”先王之所以用《雅》《颂》之声施教是因为该音乐是表现民之平和性情的雅颂之乐,是符合人的人性的音乐,不会让欣赏者纵欲失性,改变人的意志。而音乐教学要“因性而教”顺应人性,顺其自然最终达到“原心本反”使人回归纯洁质朴的天性。

其二,“循序渐进”。教学本身是有规律的,按照规律施教则事半功倍。如《淮南子·说山训》中提到:“染者先青而后黑则可,先黑而后青则不可;工人下漆而上丹则可,下丹而上漆则不可。万事由此,所先后上下,不可不审。“万事均有先后、上下的次序,各有所宜也”。音乐教学更是如此,正所谓“欲学歌讴者,必先徵羽、乐风,欲善和者,必先始于阳阿采菱。”《淮南子·说山训》先后顺序,深浅难易,都要依次而行,不可任意为之。

其三,从提倡遵循规律、顺应自然的无为观出发,提倡“无为、不言之教”,推崇一切自然而然。如《淮南子·修务训》提出:“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乃得道之像。”吾以为不然。尝试问之矣:若夫神农、尧、舜、禹、汤,可谓圣人乎?有论者必不能废。以五圣观之,则莫得无为,明矣。”虽名“无为”,但其实是一种“有为”,但这种“有为”强调要因民随俗,给事物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其自然化育,自然发展,所以它又表现为“无为”。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无为”,不是消极静止、毫无作为的无为,而是指不乱为,是顺应天地万物自然之理,遵循客观规律。由颇具积极意义的“无为”推及到音乐教学原则中是“不言之教”。如《道应训》中重复《庄子·天道》篇中所记桓公读书的故事,认为掌握技艺全靠“应于手,厌于心”的体验,不可教授。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感悟音乐,使学生接近音乐之美和自然之美,让音乐之美和自然之美对学生发生感化作用。此外,教师还要靠反观内省,也就是加强自我修养去引导学生向善,从而“原心反本”造就至真至美之人。

四、音乐的学习方法

《淮南子》强调音乐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正所谓“假舆马者,足不劳而致千里;乘舟楫者,不能游,而绝江海。”(《主术训》)其提到的音乐学习方法如下:

其一,学习音乐要刻苦训练、精细有加。《修务训》中提到:“夫鼓舞者非柔纵,而木熙者非眇劲,淹浸渍渐靡使然也”。意思是说,舞蹈、杂技表演者的精妙的技艺是在长久的刻苦训练中形成的,并非生来就柔软、强健、敏捷。音乐学习者要想在音乐表演中取得“不可胜听”的艺术效果,刻苦精细的训练必不可少。又如《淮南子·修务训》中说:“学不可已,明矣。今夫盲者,……然而搏琴抚弦,参弹复徽,攫援摽拂,手若蔑蒙,不失一弦。使未尝鼓瑟者,虽有离朱之明,攫掇之捷,犹不能屈伸其指。何则?服习积贯之所致”。盲人经过刻苦训练,也能娴熟地弹琴。学习音乐必须经过刻苦、精细的练习,才能达到“不失一弦”的娴熟效果[3]。

其二,学习音乐要提前进行有效预习。“同日被霜,蔽者不伤;愚者有备,与智者同功。”《( 人间训》)指做事应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具体到音乐学习方法来说,在音乐课前,把将要学习的音乐知识进行预习,提前了解音乐的作品想要表达的内涵、作曲手法、风格倾向等,把预习过程中不能理解的问题整理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请教。这样可提高音乐学习效率,节省音乐学习时间,培养自身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开拓听课思路。

其三,重视音乐学习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淮南子》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知人无务,不若愚而好学。自人君公卿至于庶人,不自强而功成者,天下未之有也。”有了兴趣,愚笨之人也能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又如“: 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著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 原道训》)对音乐的兴趣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前提,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如果缺乏对音乐的兴趣,就像聋子听歌,装模作样,不会有良好效果。

五、音乐教育内容

《淮南子》中的教育内容继承与发展了儒家的“六艺”,因此音乐教育内容包括“礼乐”。“礼乐教化”萌芽于上古时期的宗教文化,周公“制礼作乐”,形成礼乐制度,开创了西周文化与教育事业的繁盛局面,其礼乐教育思想被儒家继承与发展为中国传统乐教思想的正统。“礼”包括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礼仪规矩等。“乐”是指音乐、诗歌、舞蹈,负责调和人的性情。人的喜怒哀乐之情,都可以通过乐来表达,同时也可以在乐声中化解。据《周礼·春官》记载,“乐”传授的内容有乐德、乐语、乐舞,即音乐内容、演唱、舞蹈。在《礼记·文王世子》中提到“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下移,不少儒家学者办私学,其中孔子最为著名,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课程设置,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教材,其教育内容与宗旨基本是对西周礼乐教育思想的继承。《淮南子》吸收了儒家的思想,认为“六艺异科而皆同道。温惠柔良者,《诗》之风也;淳庞敦厚者,《书》之教也;清明条达者,《易》之义也;……六者,圣人兼用而财制之。失本则乱,得本则治。其美在和,其失在权。”《( 泰族训》)不同门类的六艺,本质却是一致的。但这六种经典要兼取并用,掌握本旨才能得到治理,失去本旨则会发生混乱。而《淮南子》与儒家观点不同之处在于注重音乐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关注的重心由统治者转向人民群众,音乐教育内容的制定要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礼乐教育必须是有利于调节和保护人的天性的,因此《淮南子》强调了“因时变而制礼乐”的重要性。这里提到的“因时变”主要是指因民情而变,即“循俗”,要求依民情之需而制礼乐,这与儒家的“移风易俗”相反,“循俗”要求音乐教育要依民情动而动,以民情的需求为出发点,如《淮南子·汜论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苟利于民,不必法古;敬周于事,不必循旧。……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因此,应当顺应民情之需甄选适合时代、国家、社会、个人发展的教学内容。在当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下,反对儒家默守陈规的音乐内容,主张音乐内容要根据不同社会、不同时期的人们的审美情趣的变化而变化难能可贵。

六、《淮南子》中音乐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淮南子》中的音乐教育思想尽管博大精深,但难免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淮南子》中普适性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方法。让其更好地为人所用,成为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其一,音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陈之以礼乐,风之以歌谣”音乐使人们获得心灵上的沟通,进而和睦相处,互相依赖。因此,音乐作为良好的媒介,在教化民众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经训》中曰“: 随自然之性,而缘不得已之化,洞然无为而天下自和,憺然无欲而民自朴,……泽及后世,不知为之者谁何”。认为通过音乐艺术魅力可以给人以积极问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而音乐教育可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自信。这种影响在于“润物细无声”,使人们受教育于不知不觉中。

其二,从《淮南子》音乐教育内容中可以看出注重音乐教育内容的时代性。音乐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不同时代的社会情况和民俗民心的变化而变化。《汜论训》中曰“: 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这就启发我们在选取音乐教育内容上要顺应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选取多样性的音乐内容,开阔艺术视野。

其三,《淮南子》中的音乐教学原则为当代音乐教育建设提供了新思路。要特别指出“循民之性,因性而教”的音乐教学原则对人性的重视,每个学生都是多种智能在不同程度上组合的有机体,因此教师应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音乐教学设计的前提,尽可能地为所有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避免形式单一。对人性的重视,有助于深人探讨音乐教学与人的人性之间的关系,培养出各具特性的人才。此外,“无为”的教学原则也为当今音乐教学原则提供了重要价值,为了避免技能训练的固化思维,古人采取感受、感悟音乐的方式,塑造“自然感性”对自然拥有亲近感,使学生接近音乐之美和自然之美,让音乐之美和自然之美對学生发生感化作用。这不仅对我们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还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无论是学生的音乐表演或音乐欣赏都必然伴随着创造性的表现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例如道家美育提倡“大音希声、无声之乐”认为真正的美往往是无形的,所有并未规定音乐的形式,可让学生在一种无限的遐想中感受音乐的真谛,使审美取向不再局限于现有的一切,而是超越形式,追求一种“象外”的无限神韵。

其四,《淮南子》中的音乐学习方法启发我们,学习音乐“快”而不得,音乐表现力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日复一日的刻苦、精细训练中逐渐展现的。此外,课前预习可让音乐学习事半功倍。《淮南子》中的音乐学习方法,不仅教人如何学会音乐,更是启发当代音乐教师先探讨怎样学习音乐,然后由学论教,强调从学的方法出发寻找教的方法。

结语

《淮南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以“道”为主,吸纳百家思想之精华,贯穿百家思想而成。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资源,其中“原心反性”的音乐教育目的,“循民之性,因性而教与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注重音乐内容的时代性等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有及其必要的借鉴价值。

高琦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王磊 博士,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崔健)

猜你喜欢

淮南子礼乐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礼乐》系列刊物述论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嫦娥奔月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主要内容
传承与转化:《淮南子》核心价值理念探析
国外首部《淮南子》英语全译本研究
南风吹梦,礼乐重光
《淮南子》生态伦理中的因循思想及其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