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在电影中的表达和意义
2023-05-30彭朋郭轶淼
彭朋 郭轶淼
一、引言
饮食出现在电影中,最早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之年,即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关于一家三口共进午餐的短片《婴儿的午餐》放映开始。而拥有五千年文明传承的中华民族,关于饮食,亦有着深厚的历史积累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电影创作中,导演也给予了饮食极大的关注,影片中不仅常常出现各种饮食场景,甚至有一些影片直接以饮食为主题,把食物或者食物的制作过程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对烹制食物的场景进行奇观化的创制,为观众展现出中华饮食文化独特的魅力。与饮食相关的食物、餐具等在许多电影中不仅被用于表现本民族饮食文化特性,更被导演赋予了重要的内涵表征。可见,饮食文化在电影中的表现不仅能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成为影片的叙事载体,或者被创作者赋予更为深刻的含义。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中的食物、餐具、饮食环境等具体影像表达进行研究,分析其所表现的家庭、情感、伦理、文化等方面的独特内涵,这对增强观众对影片的认同感,提升中国电影创作民族性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二、饮食传递“家和万事兴”的家庭理念
中国传统社会最注重家庭观念,对和睦的家庭关系尤为重视。人们对这种“家和万事兴”的家庭观念的追求,从中秋、春节等传统民俗节日,宴席、聚会等形式上就可以体现出来。无论是佳节,还是婚宴、寿宴,抑或是亲朋聚会,都表现出一种“大团圆”的氛围,这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对于“团圆”的追求。在影视作品中也常常通过“饮食”的场景来传达这种团圆的观念。
(一)亲情与和睦的象征
饮食文化能够彰显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品质,中国人历来对家庭关系和亲情尤为重视,美好团圆的家庭关系几乎是每个中国家庭成员最简单、最热切的期望,而家人在一张餐桌上共食便是促成这种团圆关系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无论是日常相聚,还是佳节重逢,一张餐桌、些许菜肴,往往能够充当起很好的媒介,把一个家庭的状态和成员间的关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饮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符号,在电影中作为文化内蕴的表征存在,不同文化有着公认的不同的饮食象征物……表面上的食物与吃喝,暗含着文化的深意。” [1]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某些食物往往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比如“饺子”就有着“吉祥团圆、更岁交子、招财进宝”等寓意。在电影《喜盈门》中,“饺子”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符号。在四世同堂的家庭生活中,因为各种纠纷和一碗被藏起来的饺子充满了裂痕。大嫂强英给家人包饺子,却藏起来不给爷爷吃,事情败露后,爷爷气愤离家,强英挨了丈夫的打后回了娘家,本来象征着家庭团圆和睦的饺子,却成了破坏这种团圆关系的引子。随着情节的发展,强英慢慢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一家人相互解开心结,重新回归四世同堂的生活。结尾,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吃饭,一碗饺子从各自手里向后传递,最后又传回了爷爷的手中,亲情关系的修复、和睦的家庭关系,在这一碗饺子中彰显了出来。
(二)传统的大团圆观念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每在中秋、春节等传统佳节到来之时,人们对团圆的追求便更加强烈。中国特色饮食文化对于“大团圆”观念也有着独特的表达,大小宴席上,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大家围桌而坐,各种蕴含着美好寓意、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佳酿置于桌上,一片热闹美好的氛围。如电影《过年》,以中国傳统节日“春节”为背景,讲述了大年初一一个普通家庭里发生的琐碎故事。包好了饺子,满心期待与儿孙团聚的老两口,度过了一个冷清的除夕夜。大年初一,儿孙们终于回家,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家人们围坐在一起,纵使之前有再多的不快,这一张餐桌营造出的温馨氛围,还是让人难以忽略。拥有着最朴素的中国传统思维的程家老两口,精心准备了饺子和饭菜,对于团圆的期盼可见一斑。然而剧情的发展没有朝着传统意义上的大团圆而去,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随着话题的深入而显露出来。老人对于家庭团圆和睦的美好期盼,随着亲手端出的一盘装满钞票的“菜”而破灭。儿女们的小心思被父亲的这盘“菜”揭开,热闹的场景随着各种闹剧变得一片狼藉,“团圆”随着桌子被掀翻而破裂。这种前后的对比,为饮食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更能引起人们对团圆观念的思考,冲击着观众的心灵,也增加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三、饮食对情感的独特抒写
现实生活中,情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而电影无疑是一个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爱情片里美好的爱情,战争片里的家国情、战友情,家庭片里的亲情,青春片里少年时期的朋友情,等等,人类社会中方方面面的感情都能通过电影找到它的影子。在影片中,表现情感有多种手段,而本身就有着深刻社会内涵的“饮食”,无疑是重要的手段之一。自古以来,在中国,饮食就承载着表达情感的深刻使命,并且为特定的食物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
(一)食物和餐桌对亲情的凝聚
“特定的食物、饮食器具和饮食行为在仪式活动或日常生活中可充当媒介或载体,通过类比、联想等直观而形象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表达个体或群体内心深处的欲望、愿望、情感、情绪、个性及相应的价值观,并能传递信息、沟通人际关系。”[2]对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隔阂和疏远,食物或者是同桌共食往往能起到比较自然的修复作用。食物、餐具、餐桌等的环境氛围布置,能够起到充当缓和媒介、传递信息、拉近彼此距离的作用。
如影片《唐山大地震》,因为地震失去了丈夫和女儿的母亲和多年未见的儿子重逢的时刻,选择在一家火锅店里见面。存在隔阂并且多年未曾谋面的母子,加上陌生的儿媳妇,三人之间的关系略显尴尬。随着各自落座,餐桌上的美酒、火锅和各式菜品,成了这场尴尬相聚的润滑剂,在各自斟酒、夹菜之间,话题随之而来,母子之间血浓于水的关系自然重新热络了起来。沉浸在家人离去的事实中久未走出的母亲,虽然和儿子说话依然冷淡,但是言语之中对于唯一的亲人回到自己身边的喜悦,想和儿子缓和关系又不知如何自处的心情,都通过那不停夹菜的手显露了出来。围桌共食是维系家庭关系的重要手段,而无论是四周菜品的摆放,还是中间火锅的放置,无疑又是团圆、团聚的象征。热气腾腾的火锅,配上佳酿美酒和丰富的菜品,母子间的距离就在这般环境下被慢慢拉近了。
(二)饮食对于爱情的独特表达
追求“含蓄美”是中国电影创作的一大传统,含蓄也成为中国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所在。中国电影创作者们在影片中对于爱情的表现往往是含蓄的,不同于直白的“我爱你”,含蓄而富有意蕴的电影语言,能够给观众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提升观众的审美能力,并且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而对于爱情的含蓄表现,食物有着其独特的作用。
根据鲍十的小说《纪念》改编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讲述了母亲招娣与父亲骆长余的爱情故事。在他们的爱情故事中,食物成了招娣向骆老师传达爱意的重要工具。喜欢又羞于言说的招娣,把自己的爱意装在祖传的青花瓷碗里,为心上人送去了一碗碗最好吃、不同花样的派饭。暗恋总是充满着美好和羞涩,让自己喜欢的人吃饱、吃好,也是对爱情最朴实真挚的表达。电影《芙蓉镇》中,对于胡玉音和秦书田爱情关系变化的表现,饮食同样起到了关键作用。承认对秦书田产生感情的胡玉音,借一碗米豆腐表达了自己,书田问:“你的病都好了?”玉音点头回答。书田:“那我待会就走”,玉音:“不!”随即放进书田碗里一勺辣椒,“吃吧,趁熱”。字里行间没有提到任何关于情感的字样,但是一举一动和一碗米豆腐却把玉音对书田的感情完全表露了出来。饮食对于爱情的含蓄表现,其巧妙之处、魅力之处便在于此。
四、“食礼”与习俗的具体化实践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于饮食非常注重,不仅注重食物的色香味,更加注重饮食中体现出的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饮食作为承载中华文化的载体,表现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饮食不仅是维系生命健康的保证,更体现出了中国人的礼仪精神和风俗习惯。
(一)饮食礼仪在影视中的直观体现
“饮食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构成要素,除了满足人们基本的生理需要以外,还在社会中起着规范人们行为活动,加强人际关系的媒介作用,饮食文化具有的这些社会功能使得它本身包含着特定社会的某些伦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3]《礼记·礼运》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记·玉藻》载:“先饭辩尝羞,饮而俟。若有尝羞者,则俟君之食,然后食,饭,饮而俟”“凡尝远食,必顺近食”“君未覆手,不敢飧。君既食,又饭飧,饭飧者,三饭也”。在《礼记》中,对于就餐时的座次排序、上菜顺序、菜品餐具的摆放、用餐顺序等饮食礼节有着明确的记载强调。饮食礼仪形成的“食礼”,是中华民族道德修养、精神内涵的重要体现。
座次排序、上菜顺序、菜品餐具的摆放、用餐顺序等是中国传统饮食礼仪的重要直观体现,这在影视作品中就有着直观的体现。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多次出现一家人围桌吃饭的场景,对于用餐礼仪以及影片所表现的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有着明显的表现。座位排序能够显示出不同成员的地位高低尊卑,陈老爷、太太和三房姨太太都在场时,陈老爷坐在主位,太太居右,二姨太太居左,其他两房依顺时针排座,陈老爷不在场时,太太坐主位。桌上的菜品摆放、就餐顺序、两旁佣人的站立等也都有一定的意象体现。在影片中,饮食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尊卑观念、家庭地位的体现,如太太和几房姨太太单独就餐时,颂莲和二姨太太关于“菠菜豆腐”和“粉蒸肉”之争,食物此时就被赋予了权力争夺的象征寓意。
(二)饮食习俗的奇观化表现
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各族人民在共同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中华饮食文化既有讲究美感、四季有别等共同特点,又有着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生活实践不同而产生的饮食文化差异特点。由于不同民族的习俗、饮食习惯不同,导致其选料、刀工、烹饪手法、菜品、菜系等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利用电影的视听艺术手段,将不同菜品的制作过程呈现给国内外的观众们,能够创造一种“陌生化”的视听奇观,引起观众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兴趣,促进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播。
中国饮食文化在食物制作的选材、配料、烹调,甚至是食用上都有所讲究。如电影《蛋炒饭》开篇炒饭的场景,鸡蛋、青椒、洋葱、黄瓜各自被制作成了不同的形状,笼屉上红、橙、黄、绿、青不同颜色的食材以白米饭为背景分装排列。一碗平常的炒米饭,其制作的精细、食材的搭配让人眼前一亮。在《蟹蟹侬》中,对每只螃蟹八两八钱重量、每只蟹只取蟹鳌的精细要求、食用蟹黄包时的独特吃法,“蟹香橙”“青笼蟹菊”“神蟹过江”等用螃蟹做出来的各式菜品,一只小小的螃蟹,演绎出了丰富的烹调、食用方式。又如《烟花三月》里各式精雕细琢的淮扬菜,“春暖花开”“竹风梅影”“风花雪月”等菜品共同组成了“春江花月宴”,搭配湖上美景,让人拍案叫绝。饮食习俗的表现,在各种宴席中尤为突出。如在《黄土地》中,影片开篇的喜宴,拜天地时,桌上摆的枣、花生、桂圆等食物,有着“早生贵子”等习俗寓意,还有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吃的流水席等,都带给观众丰富的审美感受。
五、结语
中华饮食文化有着深刻的内涵。相较于文学作品而言,影视艺术作品由于其影像的直观性,对于饮食内涵的表现更加生动直观,并且能够为观众带来审美上的享受。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的电影创作者们,更加注重影片的现实性和民族化特征,饮食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影片深化内涵、彰显民族化特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影片通过饮食表现出的具有独特东方气韵的家庭、情感、伦理、文化观念等具有深层内涵,接受者乐于接受影片表现出的奇观化饮食影像,并且能够产生认同,从而发挥想象去理解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参考文献:
[1]孟灵.电影中饮食的符号学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
[2]瞿明安.隐藏民族灵魂的符号:中国饮食象征文化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3]瞿明安.中国饮食象征文化的深层结构[J].史学理论研究,1997(03):116-124.
(作者简介:彭朋,男,硕士研究生在读,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视听文化研究;郭轶淼,女,硕士研究生在读,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电视编导)
(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