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塔里木垦区枣园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研究

2023-05-30任洁赵玉李卢涵王小留杨明禄

果农之友 2023年3期
关键词:发生规律

任洁 赵玉 李卢涵 王小留 杨明禄

摘 要:近年来,南疆多地枣园零星发生的一种食心虫突然大量发生,严重危害我区的红枣产业发展。经2021、2022两年研究,确定塔里木垦区暴发的可致红枣流胶、大量蛀果的食心虫为桃小食心虫,该成虫5月中旬在枣园始现,9月中旬越冬,6月底数量达到一个高峰,8月中下旬出现第二个高峰。

关键词:塔里木垦区;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

基金项目:兵团财政科技计划资助(2019DA001、2020DA003)

近年来南疆喀什[1]、阿克苏[2]等地报道,有一种蛀食红枣果实的食心虫类害虫突然大量暴发,果实被害率可达24%,达到严重危害水平,经2015年新疆农业大学的病虫害专家鉴定该害虫为桃小食心虫[3]。在过去的研究中,红枣上的病虫害相对较少[4],传统生产中主要防治枣瘿蚊、介壳虫等,枣实蝇及桃小食心虫是南疆近年出现的新害虫,针对桃小食心虫的研究仅限于张勇[3]、何稳稳[4]等人发表的一些综述类文章,尚缺乏系统扎实的试验数据印证。

红枣在新疆种植面积大、品质好,干枣产量占到国内近50%,其中70%的红枣产自南疆[5],成为南疆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认识和了解塔里木垦区桃小食心虫的发生情况,可为当地红枣产业科学防控害虫提供依据。

笔者在本研究中以塔里木大学枣园为调查地点,明确该虫种类,调查该虫发生动态和发生情况,为确定当地桃小食心虫的关键防治时期、及时开展预测预报工作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种类鉴定

1.1.1 试验工具 体视显微镜、解剖针、枝剪、镊子、酒精(90%无水乙醇)、培养皿。

1.1.2 试验方法 将枣园采集到的食心虫的幼虫、蛹存放于皿中饲养,待发育为成虫时,用体视显微镜进行观察,拍摄清晰的图片。通过参考相关文献中食心虫各虫态的形态特征描述,对比资料中拍摄的各种虫态图片,鉴定采集到的食心虫的种类。

1.2 塔里木大学枣园桃小种群动态调查

1.2.1 调查时间 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

1.2.2 试验地点 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的调查在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园艺实验站枣园(40°38'N,81°16'E,海拔1012米)进行。枣树株行距配置为3米×4米,所选枣树高3.5米左右,枣园地势平坦,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树体长势一般,管理水平一般。

1.2.3 试验材料 性诱芯(缓释载体:天然脱硫橡胶塞,有效成分:顺-7-二十烯-11-酮和顺-7-十九烯-11-酮)、粘虫板(长22厘米,宽17厘米)、铁丝(长50厘米,粗0.5厘米)、三角形诱捕器(底部长24厘米,宽18厘米,横切面18厘米),均购自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4 调查方法 采用桃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法在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园艺实验站枣园,选取一块远离其他果树的长方形枣园。将三角形诱捕器固定悬挂于枣树树冠外围侧枝距地面1.5米树荫处,架子顶端中部有一根细铁丝穿透,用于悬挂性诱芯(中捷四方的桃小专用诱芯),架子两端有铁丝用于悬挂树上,底部置有一张粘虫板。设3个诱捕器重复,按照完全随机排列,诱捕器之间相距不少于20米。

逐日监测发生动态,从诱捕到第一头成虫开始记录,在无虫口日停止,每日下午8时检查粘虫板,记录各诱捕器捕获的桃小食心虫成虫的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桃小食心蟲种类鉴定

查阅相关文献中关于桃小食心虫形态特征和危害特征的介绍,结合调查中的观察和照片影像,鉴定所采集的标本为桃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又名桃蛀果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蛀果蛾科(Carposinidae),是我国落叶果树生产中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为普遍的食心虫类害虫[6],主要特征描述和图片如下(图1)。

卵:初产时橙色,后渐变为橙红乃至鲜红色。近球形,表面密生刻纹,顶端环生2~3圈“Y”状刺毛。

幼虫:体短圆形,初龄淡黄色,末龄桃红色,体长13~16毫米,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臀板均褐色。

蛹:体长6.5~8.6毫米,黄白色,近羽化时呈淡灰黑色,复眼红色乃至红褐色,体壁光滑无刺。

茧:越冬茧(冬茧)扁圆形,质地紧密,长约4.5~6.2毫米;夏茧(蛹化茧)纺锤形,质地疏松,一端有孔,长7.8~9.8毫米。

成虫:雌成虫体长7~8毫米,翅展16~18毫米;雄成虫体长5~6毫米,翅展13~15毫米。体灰褐色。前翅灰白色,在翅中央靠近前缘部分具有蓝黑色、近似三角形的大斑1个。

2.2 塔里木大学枣园桃小种群动态调查

根据图2可知桃小食心虫大致发生2代,该成虫5月中旬在枣园始现,9月中旬越冬,6月底数量达到1个高峰,6月28日成虫诱捕数量达70头,8月中下旬出现第2个高峰,世代重叠严重,2022年8月第2代成虫数量明显小于上一年,8月底该虫虫口数量锐减,9月中旬后,该虫入土越冬。

3 讨论与结论

桃小食心虫发生存在世代重叠,一代幼虫发生期,即5月上中旬是该虫的重要防治时期。

之前调查越冬虫态时,在枣园土层、树缝、杂草等处没有发现桃小越冬老熟幼虫,成虫自红枣花期后(5月15—20日)出现,虫源迁入,随果实膨大成熟虫口数量逐渐增加。原因可能是枣园种质圃周边还种植了桃、梨、扁桃等树种,对桃小食心虫生长发育会产生一定影响[7]。不和桃树、梨树等树种混种,可以适当降低枣园桃小食心虫的虫口。

通过前期调查得知,桃小食心虫在2015年前一直在枣园零散发生,近年来的大暴发可能是由气候小环境的改变(如气温的连年攀升)、常年不科学的用药造成该虫已产生抗性、一些外地虫源带入、本地树种改变、田间管理不当等造成,还需未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  金红伟.新疆喀什枣园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4(12):31-32.

[2]  毛尼亚孜·依马木,崔燕华,张新浩,等.阿克苏红枣上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及防治技术[J].农村科技,2017(2):49-50.

[3]  张勇,刘正兴.阿克苏地区枣园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J].农村科技,2018(4):38-39.

[4]  何稳稳,尚北晨,热孜宛古丽·艾力,等.桃小食心虫在新疆枣园发生危害风险分析[J].新疆农垦科技,2018(4):28-30.

[5]  包艳丽,程红梅,张利召.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1):151-152.

[6]  蒋天小.桃小食心虫产卵行为观察与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7.

[7]  李定旭,雷喜红,李政,等.不同寄主植物对桃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昆虫学报,2012,55(5):554-560.

作者简介:任洁,女,蒙古族,四川蓬溪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研究工作。电话:1399965577,E-mail:rjzb@taru.edu.cn

*通信作者:杨明禄,男,汉族,山东德州人,在读博士生,教授,主要从事害虫综合治理研究。

猜你喜欢

发生规律
关于安阳县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探讨
江西猕猴桃主要病害种类和防治调查
黑绒金龟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双叉犀金龟在豫南的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清原地区枣疯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的研究
烟草黑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辽宁省锦州棉区棉铃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阿勒泰地区杨十斑吉丁虫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