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2016-12-15李春雨
李春雨
摘要:农业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植被、天敌、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呈现出小麦蚜虫问题,因而在此基础上,于4-5月份15-26℃环境下,为了实现对蚜虫发生现象的控制,要求农业工作人员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应注重把握抽齐穗关键时期,处理蚜虫发生问题,就此从根本上规避蚜虫的产生危害小麦的健康成长。本文从小麦蚜虫发生规律分析入手,旨在推动当前小麦种植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可实现对蚜虫发生现象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小麦蚜虫;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蚜虫又可称为腻虫、油汗,繁殖力惊人,即一头成蚜1代可产70头仔蚜,1年可繁殖10多代,同时蚜虫在24h内可吸食其体重的79倍鲜物质,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对小麦嫩叶、花蕾等部位蚜虫的处理,应结合小麦蚜虫分布较为广泛的特点,制定小麦蚜虫防治方案,且注重在防治措施实施过程中,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达到最佳的蚜虫处理效果。以下就是对小麦蚜虫相关治理问题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小麦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利参考。
一、小麦蚜虫发生规律分析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蚜虫广泛分布于小麦花蕾、嫩叶等位置,而其中麦长管蚜,体长3.1mm,宽1.4mm,腹部有6-8节,端部具有15行横行网纹。同时,从小麦蚜虫发生规律角度来看,其发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麦蚜虫主要发生于小麦出苗后,如,禾缢管蚜等均出现于出苗期,同时在出苗期间,蚜虫数量可达到112头。而春季至麦收期间,主要发生麦长管蚜。此外,二叉蚜主要出现于4月初,且在4月下旬蚜虫数量将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而待5月上旬,蚜量亦将激增,如,翅蚜数量将上升至177头左右,蚜株率达到100%。但在小麦成熟期间,蚜量将随之下降;
2.从温度、湿度等角度来看,麦二叉蚜主要形成于15-25环境下,而麦长管蚜发生于10-20℃环境下,麦双尾蚜发生于1000℃以上。为此,在小麦蚜虫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可结合其发生规律,展开系统性防治计划。同时,由于瓢虫、草蛉等是小麦蚜虫天敌,因而通过“天敌”的利用亦可遏制蚜虫形成过程。
二、小麦蚜虫的具体防治技术
1.基础防治技术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蚜虫的发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小麦产量,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对虫害现象的有效处理,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应注重针对小麦蚜虫问题实施基础防治工作。即首先在防治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利用蚜虫捕食或寄生天敌,如,瓢虫、草蛉、食蚜蝇和花蝽等,对蚜虫问题进行处理,且注重在蚜虫防治作业环节开展过程中,保障麦田益害比>1/150,就此达到高效性蚜虫处理目的。其次,在基础防治技术应用过程中,为了突出安全、经济特点,应注重引进小麦蚜虫抗源,如,郑麦9023、败农64等品种,就此实现对小麦生长环境的有效控制,规避小麦蚜虫生成现象的凸显。再次,在小麦蚜虫处理过程中,强调对氮肥的合理化应用亦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2.化学防治技术
当蚜量品种达到1000头时,应针对小麦蚜虫应用化学防治技术,即在3-4月份小麦蚜虫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需喷洒灭蚜药剂控制蚜虫形成现象。而在抗蚜威中药剂应用过程中,为了达到最佳的蚜虫防治效果,需将药剂用量控制在10g/667m2,并将抗蚜威与25g水进行融合,均匀喷洒于蚜虫分布区域,达到蚜虫治理目的。此外,在蚜虱净化学药剂应用过程中,为了满足蚜虫处理需求,需将用量控制在10-20g/667m2,并与20-30l(g水进行融合,而后展开喷洒行为。同时,在化学防治技术应用过程中,万灵可溶性粉剂的应用亦可达到蚜虫防治效果,但在药剂应用过程中,应将药剂浓度控制在90%,且按照45kg/667m2的喷液量展开均匀喷洒行为,达到高效性蚜虫处理目的。
3.农业防治技术
在农业防治技术应用过程中,为了达到高效性蚜虫处理目的,需针对田间蚜虫状态进行鉴定。如,某地区在小麦蚜虫问题处理过程中,即选取10种高抗小麦品种,20种中抗小麦品种,50种抵抗小麦品种进行了分析,而后发现平均蚜量为1529头/50株,而小麦开花期蚜量少于500头,就此依据鉴定结果,在麦蚜形成初期进行了防治工作,同时依据麦芽种群增长状态,控制成、若蚜形成,就此达到了最佳的蚜虫防治效果。此外,在农业防治技术应用过程中,需注重加强栽培管理环节,如,保证冬麦采取早播方法,并于麦收后,结合深耕,控制夏蚜量,规避蚜虫现象的凸显影响麦苗生长。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小麦蚜虫处理过程中,注重农业防治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强化对其的落实。
三、结语
综上可知,小麦蚜虫具有高危害性,同时繁殖能力较强,因而在小麦种植过程中,为了实现对蚜虫形成过程的控制,需结合小麦种植初期、小麦成熟期、麦收后蚜虫量分布状况,处理蚜虫现象。此外,在蚜虫处理过程中,为了实现对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麦双尾蚜等不同蚜虫的控制,需结合蚜虫危害习性,合理化应用农业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基础防治技术等,就此规避蚜虫形成现象的凸显,打造良好的小麦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