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杨十斑吉丁虫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2016-03-15努尔兰·哈斯可尔
努尔兰·哈斯可尔
摘要:通过对阿勒泰地区杨十斑吉丁虫生活习性的观察和研究,总结了杨十斑吉丁虫的发生规律。同时结合多年防治经验,从检疫措施、物理措施、药剂防治及生物防治方面,提出了杨十斑吉丁虫的具体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杨十斑吉丁虫;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1.寄主、危害与分布
杨十斑吉丁(Melanophila picta Pallas)属于鞘翅目、吉丁虫科的主要蛀干害虫,以幼虫为主危害树木蛀干和枝干。幼虫蛀食枝,在树皮下及边材之间蛀食,形成不规则的宽大虫道,当虫道围绕树干一周时,输导组织被切断,上部枝杆易干枯被风折断。阿勒泰地区主要以过熟、生长衰弱的杨树枯立木、濒死的树木受害较重,活力木较少发生,幼树较多,幼虫危害严重时每株虫口密度为30-70头,有的甚至高达百头。杨十斑吉丁虫成虫危害树叶片,但较轻。全地区山区生长衰弱的枯立木上普遍发生此虫害,对阿勒泰地区林业发展带来较大损失。
2.形态特征
(1)成虫。成虫体长11~23mm,紫褐色,触角锯齿状,前胸背板紫褐色,有均匀的刻点,鞘翅褐色,黄色斑点5~6个,2个鞘翅共有斑点10个,腹部腹面5节,最后一节末端两侧有1个突出的小刺。(2)卵。卵圆形,长约1.5mm、宽约0.8wan,初产时为淡黄色,后变为深灰色。(3)幼虫。体长17~21mm,黄色大头扁平,口器褐色,前胸背板黄色,其中央有一近倒“V”字形纹,腹部12节,无足。(4)蛹。裸蛹,长11~19mm,淡黄色、触角向后、胸足3对、翅芽2对,腹部可见9节,气孔6对。
3.生活史习性
该虫在阿勒泰地区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杆木质部内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化蛹,6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并交尾产卵,7月上、中旬出现幼虫,幼虫进入木质部蛀食危害,老熟幼虫于9月中、下旬开始越冬。成虫有假死性,但无趋光性,交尾产卵之前需补充营养,食害树叶。一头雌虫产卵量为20~25粒,成虫寿命20~30天,卵散产于树皮裂缝、伤痕、节疤等处。初孵幼虫在卵壳附近侵入树皮内危害,树皮外表变色,大约20天后钻人到树皮与木质部之间危害,7月下旬钻入木质部内危害,虫道似“L”形。老熟幼虫在靠近边材处,长12~19mm,蛹期15天。危害严重时,被害后树皮翘裂,继而剥落,有些木质部被蛀后引起腐朽。成虫取食叶片、叶柄及嫩枝树皮部分。成虫交尾后3~4天开始产卵,雌成虫每次产卵1粒,产卵量20~25粒,初产时淡黄色,多隐蔽树皮裂缝中一般不易发现。
4.发生期的测报
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6℃,卵期有效积温常数为199日度。杨十斑吉丁虫始蛹在4月中、下旬~5月上旬,蛹期15~20天,于5月初开始每天解剖虫害木(侵入孔),观察10头以上老熟幼虫,直至找到第一头蛹,确定始蛹期,利用物候进行预报。
5.防治指标
小直径木(胸径10cm以下),虫口密度0.8头/株为防治指标,超过此标准需化学防治;大直径木(胸径10cm以上),虫口密度2头,株为防治指标,超过此标准的需化学防治。
6.症状检查
树皮外表变色,似击伤或疤;虫孔处有酱褐色胶液及细小粪粒;树皮大块脱落,剖开木质部可见到“L”形虫道,在木质部表面可见有椭圆形、圆形羽化孔;在树冠向阳面枝干上可捕捉到成虫。
7.防控措施
7.1林业防治
加强和保护天然河谷林的管理,严禁采伐、林区采金、开矿、开荒地以及林区内打幼苗、挖药和林区旅游等破坏行为。通过封河育林、禁止打草、保护幼苗等各种方式,尽快恢复和发展天然森林资源,创造有利于自然界各类天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使其充分发挥自然消灭害虫的作用。争取达到全地区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天然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的水平,同时也达到预防和自然的抑制杨十斑吉丁虫等各种害虫的目的。
7.2人工防治
营造混交林,选择抗虫树种,及时抚育管理,加强检疫。人工捕杀在成虫发生期于早晨水未干前振动树干,踩死或网扑落地假死成虫。
7.3物理防治
灯光诱杀成虫可以减少虫害来源,同时也可以用粘虫黄板除掉成虫。
7.4生物防治
主要保护大斑啄木鸟、小斑啄木鸟、绿啄木鸟等鸟类,人工制作鸟巢等,为啄木鸟提供栖息的环境条件。
7.5化学防治
在成虫未破孔飞出前,即羽化盛期前,用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喷涂树干,毒杀幼虫和成虫,防止成虫飞出,在成虫期喷用噻虫啉减少虫原,成虫羽化期比较集中,对药物敏感,6月底7月初,用8%绿色威雷200~300倍液喷洒树干和树冠,毒杀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