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学校思政教育,培根铸魂塑造新青年

2023-05-30战农刚张建梅

中国教师 2023年5期
关键词:莱州育人思政

战农刚?张建梅

思政教育应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中小学应扎实开展好思政教育,毫不含糊地全面贯彻好思政教育。莱州一中以校本研究为支撑,基于现状积极整合资源、研究策略、开发路径,积极构建学校思政教育,通过丰富多彩、有趣有乐的思政教育实现培根铸魂的伟大使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学校思政教育的内涵及价值

莱州一中基于现实,整合多方力量,重组多种资源,构建出学校思政教育体系,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1. 学校思政教育的内涵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学校思政教育,就是莱州一中秉持“诚·勇”的校训和“行胜于言,自强不息”的校风,基于地域特点及文化底蕴,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重组、整合校本资源,打造全员参与、全程浸润、全方位覆盖的“一方水土”,以培育“一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系列化思政教育。学校通过文化熏陶、榜样励志、红色课程教育、探寻生命意义等路径启迪学生智慧、浸润学生心田,带领他们冲破思想荒芜,建立灵魂高地,理解民族精神,感受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走得更好、更高、更长远。

2. 学校思政教育的价值

坚持思政教育活动化,探索学校思政教育的构建策略与行动路径,解决思政教育的真正问题,就是为学生“培根”—去认识和解决“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的人生问题,为学生“铸魂”—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而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与人民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的理想信念,培养富有民族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校思政教育的构建策略

1. 以时代精神为纲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相继颁布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等一系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纲领性文件。一方面,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思政教育;另一方面,将时代精神贯穿于整个思政教育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覆盖,促进学生向好、向善、向上全面发展。

2. 以人的发展为本

人是发展的主体。一方面,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尊重他们的发展需求,提供丰富的、有温度的环境,引领他们成长;另一方面,把学生作为社会独立的个体,引领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处理与社会的关系,促使学生发现自己、锻炼自己、发展自己,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教育。

3. 以社会生活为基

坚持实践育人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社会考察、劳动体验等,引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现思政教育立德、增智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奋斗、奉献的时代精神。

4. 以学校资源为支撑

基于地域特点,尊重学生发展规律,聚焦学校现实困惑,发挥学校自身优势,科学整合校本资源,开发系列化思政教育课程,开展育人、育才的思政教育。

三、学校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

人的精神成长是一个由外向内、循序渐进的过程。莱州一中以培育具有文化底色、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优秀公民为目标,开发了“文化丰盈、灵魂熏陶、课程浸润、生命体验”的“四位一体”同步推进的系列化思政教育课程,以活动为载体,引领学生经历“体悟—内化—践行”的具体过程,指导学生“以身体之、以心悟之”,提高他们的实践力、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他们道德的觉醒、认同和内化。

1. 让图书“动”起来,开眼界拓视野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近年来,莱州一中持续推进“让图书‘动起来”文化工程,优化图书资源配置,研发阅读课程,倡导“乡土文学”创作,不断拓宽学生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凸显思政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内涵。

第一,为学生敞开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精神大门,采取思想性、多样性、实用性的资源配置策略,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历史、地理、军事、哲学等多领域的文化全方位呈现给学生。同时,坚持开展学生每日“读党报党刊—观新闻联播—评社会时事”一体化活动,突出思想建设的引领作用,增强学生洞察世界变化、理性分析社会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坚持“深度阅读”理念,跟进课程建设,研发同类阅读和对比阅读材料,为学生开启融时代特性、历史深邃于一体的社会画卷,让学生在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

第三,为植根乡情奠基学生家国情怀,学校广泛开展“乡土文学”创作活动,促使学生从文化输入到思想输出,培养能写好家乡事、赞美家乡人、唱抒家国情的优秀学生,帮助学生实现从“服务家国”到“建设命运共同体”的精神飞跃。

2. 让百年校史“活”起来,耳濡目染育情怀

活化尘封的校史,唤醒沉睡的记忆,浸润学生的灵魂。百年一中,学子们振兴中华的赤诚追求始终未改,为人民服务的忠贞初心始终未变。他们坚守含有“勤恳、敬慎、朴实”与“艰苦、进取、果毅”意义的“诚·勇”校训,濡染“行胜于言,自强不息”的校风,将本土化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谱写成一曲曲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人生赞歌,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能激励人、感化人,更能帮后学者立心、立命。

让校园每一处风景都能“说话”,都能焕发出校史的力量。学校把凝聚一中精神的校风、校训、校歌,印在校旗、门牌、仪容镜和学生用品上,让学生时刻牢记“诚·勇”精神。为了让校园建筑活化成精神的记忆,学校借用知名校友的名字为道路、楼宇、广场、操场命名,让学生在民族大义和历史沧桑中熏陶和净化灵魂,叩问生命的真谛,寻到人生的方向。

为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小我”和“大我”的关系,明确个人命运前途与国家社会发展的紧密关联,学校先后研发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善举群芳谱”等30多种校友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行胜于言,自强不息”的含義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坚持。

让校园每一个角落都“歌唱”,都激荡着生命的不息与昂扬。历经百年、紧扣时代精神而诞生的三首校歌,每一首都蓬勃着“行胜于言,自强不息”的精神。

3. 让课程“红”起来,入脑入心启智润心

莱州一中基于区域特色,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定位,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整合多方力量,开发了“营养、特色、套餐、自助”的多元化校本红色课程,突出思政教育的前瞻性、实践性、交互性、开放性。课程通过打卡、交流、行走、创作等多样化体验,让学生接受可听、可视、可闻、可交流的思政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道德修养,启智润心,铸魂育人。

学校坚持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坚持“学科思政德育一体化”,凸显红色基因传承,将大社会融入小课堂,用人民的伟大实践、鲜活的社会现实将枯燥生硬的理论转化为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思政“营养”,让生命的真善美扎根学生心田,茁壮成长为中国人的尊严与骄傲。

巧用身边的鲜活资源,編制学校和班级两级校友课程,为学生成长提供鲜活的特色力量。

学校打造了以思政教育为核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专题化、沉浸式德育“套餐”课程。既有效整合了资源,科学解决了德育随意化、碎片化等问题,又满足了学生的精神发展需求,助力了学生的精神成长。

为弘扬时代精神,张扬青春活力,学校开发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每月一次的自由辩论课程。集文化、思考于一体,及时聚焦社会热点,学生自由报名,自愿结合,生生竞技,师生同台。课程不仅提升了学生思政审美、判断和交流能力,而且引领学生与时代、与社会对话,增强了他们红心向党和奉献祖国的决心。

4. 让学生“行”起来,知行合一做时代新人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实践是一个人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检验一个人思想觉悟高低的关键。让学生“行”起来,引领他们积极参与研学、考察、劳动等多种实践活动,将思政教育由单一的接受式变为包括体验、实践、探究和交流在内的多种方式,引领学生发现“行”起来背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思政教育与生命成长融为一体,开启思政教育的无限可能。

莱州一中开发了20多个校外实践基地、60多个社区服务基地和90多个校内劳动基地,为学生搭建了多元化综合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触摸,在活动中感悟,在生命的灵动和智慧的交流中成长。

近10年来,学校每年开展的“远足行走家乡寻根”课程,融思政、语文、历史、地理、生物学等多学科于一体,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走、去看、去学。

莱州一中的思政教育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将不同资源科学整合,让“一方水土”养育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学子,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州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

莱州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根深才会叶茂源远方能流长
上市公司拟出资1950万美元整合莱州矿山及石材产业
山东莱州三个饰面用花岗岩项目顺利通过评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做让党放心、市民满意的权威媒体——以县域纸媒《今日莱州》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