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站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制订课时教学目标

2023-05-30张苾菁

中国教师 2023年5期
关键词:试商运算新课标

张苾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课程实施”板块中建议 “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具体有三大要求:一是教学目标要体现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二是要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的关系,三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整体性和阶段性。这三点是引导教师科学制订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先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关乎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等重要内容,因此,有必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学目标做整体、细致、合理的把握,从而以科学的目标导引教学。

一、挖掘单元内容的核心素养价值,凸显课时教学目标

新课标强调探索单元整体教学的要义,加强知识间的联系,通过知识的学习,促进思维的发展,培育核心素养。课时教学目标是单元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比单元目标要求更明确。教师要从课标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以及教学提示出发,通过对同一版本教材同一主题单元的研读,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同一主题单元编排的比较,分析知识的产生和来源、本质和规律,厘清知识间的逻辑关联,梳理不同知识间的关系和结构,凸显不同知识的价值,将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序列结合起来,对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做到分阶段表达,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每节课中,也使课时之间、单元之间、学科之间的教学目标相互关联,一脉相承。这里的单元既可以是教材编写的自然单元,也可以是基于一定目标和内容构成的有关联的知识单元。本文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四年级上“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自然单元的“四舍五入试商”这一课时为例,设计教学目标分析表,引导教师通过以下方面对整个单元内容进行梳理,突出不同课时之间的联系与发展(见表1)。

通过梳理教材自然单元的内容,厘清了教材编写的逻辑顺序,凸显了例题之间的关联及进阶关系。在此基础上,将本单元的知识学习整合成四个小模块(见表2),整个单元围绕“探索并掌握多位数除法,感悟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的内容要求逐步推进,组织多项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建构,理解算法和算理之间的关系。本单元表面上看是在不断学习除法,经历探索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形成算法,显性目标有比较大的共性;但是,对于隐性的体验,每个模块都围绕“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促使学生的数学体验和思考不断进阶。

基于单元视角的目标重构可以突破原有课时内容的限制,以学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的发展为主线,课时目标服从单元整体目标,并凸显课时重点,课时内容与单元整体内容统分结合,形成整体—部分—整体的知识组织形式,目标朝向一致且能关注细节。

二、关联单元内容的基本概念原理,回归课时教学目标本质

要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必须从知识点的教学走向基本概念原理的回归,以最本质的内容统摄思维的发生与发展,多角度体会不同层级知识间的联系,做到纲举目张,促进结构化知识体系的建立。本单元所涉及的数学基本概念或原理隶属于“数与运算”主题,在理解算理、探索算法时,仍要基于“运算意义”与“计数单位”这两个基本的概念展开讨论。例如,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尝试从96里连续减去3个32,即96-32-32-32=0,以及想乘算除的方法:( )×32=96,本质都是对除法意义的再体会。一方面,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表现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另一方面,既然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那么除法可以从相反的角度理解,看作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相同数的简便运算。这样的探索是回到了运算原点的思考计算方法,对乘除法运算的意义和相互关系的理解都有好处。学生在探索中从多个角度获得了关于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本质理解,体现了立足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制订的必然要求。

三、遵循单元内容的整体进阶规律,规范课时教学目标表述

新课标指出,要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不同学段的主要表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全面分析主题、单元和课时的特征,基于主题、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目标,围绕单元目标细化具体课时的教学目标。叙写教学目标,也就是将比较内隐的、高度概括的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的具体化表述。基于新课标的理念要求,可以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转变:一是从“如何教的目标”转向“如何学的目标”,关键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即学习的主体需明确;二是从“笼统、空洞”的表述转化为“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的表述,关键是让学习过程看得见、能操作,即学习展开的条件要充分;三是将“随意、模糊”的用词转化为“精确、分层”的表述,关键是让学习结果可评估、可检测,即学习后的表现程度要具体。

将“四舍五入试商”这一课时修改前与修改后的教学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修改前的教学目标:

① 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初步学会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初步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基本算理,明确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步骤和方法。

② 使学生了解“四舍五入”试商方法的普遍价值,在练习中提高除法笔算技能,发展除法运算能力。

③ 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学习习惯。

首先, 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不是教师,应以学生作为第一人称描述学习行为,因此,在目标的叙写中要转换视角,避免出现“使学生……”这类句式。其次,目标中使用了“了解、经历、提高、发展、理解”等行为动词,大致意思正确,但与新课标中推荐使用的行为动词相比仍有进一步修改的空间。最后,行为条件缺失,上述目标不能反映出学生经历了哪些数学活动,借助何种数学情境达到怎样的学习水平,应补充完善。对教学目标的制订根据以下框架(见表3)进行思考,做如下改进。

① 学生通过任务驱动、题组比较、说理解释,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本算理,在尝试中感悟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便捷,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无需调商)的计算方法,能进行正确计算。

② 学生经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活动,积极探索试商方法,感悟如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形成初步的推理意识。

③ 在此过程中,养成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态度和灵活思考问题的习惯。

整合前文表格内容的A、B、C部分,便形成了一张基于单元视角的课时教学目标分析表。依据这张表格的内容,教师便可以思考如何站在单元的视角分析教材教法,同时,也可以结合学生学情前测和预学情况,制订课时教学目标。站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高度梳理和重构每一个单元、每一个课时的目标,是教师在步入课堂进行教学前首要做出的转变和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善耕教育集团善耕实验小學校)

责任编辑:胡玉敏

猜你喜欢

试商运算新课标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分类试商
有趣的运算
试商妙计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五入法”试商教学实录与解读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