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的格调(外一篇)
2023-05-30方华敏
方华敏
春分已过,德国小城魏玛还沉浸在冬天的意象里。雪花扬落,渐渐隐没埃特斯山清晰的轮廓,留出蜿蜒的伊尔姆河尽头的锌白。红顶房屋不见缥缈的雾,白茫茫大地美好如斯。
魏玛大剧院门前那尊青铜雕像——歌德和席勒,傲然挺立冰雪之中,携手默默凝视远方,成功地搭建起帝国文明的高度,不动声色地将一个文化黄金时代呈现眼前。也许,当春风拂过大剧院的时候,整个小城都可以聆听到这里上演歌德、席勒的剧目:《浮士德》《威廉·退尔》。古典的叙事、宏大的乐团、深情的旋律,奏响一个伟大的时代。它自成的诗歌体裁,吟唱着特立独行的浪漫主义史诗……
这座风景优美、古色古香的城市,曾经被誉为十九世纪崛起的魏玛共和国。歌德和席勒于魏玛,如同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行走歌德广场、席勒大街,无不让人感到剑将出鞘的隐隐光芒,以及撼动世界的内在力量。
悠悠古意中,深情跨过歌德故居大门,仿佛进入一个太平盛世。宽敞的房屋,豪华的装饰,雅致的花园……透过书柜的藏书和矿物标本,依稀可见主人读书、写字的身影。壁上条幅、油画褐色边框光致而古旧,犹如一本本大辞典,濃缩一个时代的影像,徐徐打开。倚窗侧耳,便可听到嘚嘚的马蹄声,还有广场多情的圆舞曲。后院斜倚的草木,深掩春日的宁静,那些细细密密含苞的花蕾,淡雅而深远,像歌德隽永的文字……
风吹起窗纱一角,从寂静的一本本馆藏书前走过,侧目便看见那本熟悉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顿然欣喜莫名且悲不自胜。那一瞬间,一种无言的感动,一种文明厚重又轻盈质感萦绕心头。它曾经载着我的往事,陪伴走过经年。至今仍然隐约记得候浚吉的译本《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能给你带来幸福的,也能给你带来不幸。”“漠然于世吧,一颗微微激动的心。是这个摇动的大地上,痛苦的财富。”作者以书信方式的逐步深入,给我打开另一个世界,呼吸到不一样的新鲜空气。维特的内心独白将他的敏感、狂热、脆弱跃然纸上,读来为之愕然。他鄙视逆来顺受与循规蹈矩,崇尚自然、渴望自由、向往纯洁的爱情……这一切予以我最美的启蒙。然而,年少的我哪里知道,当时这本书初版正处德国文学启蒙运动“狂飙突进”时期,书中的文字竟然如救世主般挽救那么多压抑的个性、深陷黑暗的灵魂。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不仅表现十八世纪中期德国青年对社会的愤懑,也露显鲜明的时代精神,因而被视为文学界最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在岁月渐长的后天教化里,这份阅读的新奇被我小心翼翼地珍藏,成为串串记忆的宝物。今天来到这里,再次解读《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宽泛意义,以及深层、丰富的意境与内涵,逐渐明悟人的成长并非易事,从“天真”走向“成熟”的过程如此艰难。我以为,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以其笔下成长者的同构性与互文性,除了探究,更有文化之间的相互打量和融入,所以才如此亲切可感,生动可读。尤其作者亲身经历的体验与理解倾注文本之中,注定最为契合青年本质,并隐藏年轻人的视角,亦形成年轻人主题交流的逻辑支点。“人们总是在逃避命运的路上与命运撞个满怀。”从年少初读到现在深读,面临人生起伏,这种超越性的故事,告诉我如何理解自己曾急于成长又难忘少年的复杂情感。而真正动念深情的,是贯注现实和历史两种时空里交集的力量。如此,细细端详这本书,从而深入自己的成长世界,唤醒美善,启示向往,回望信念。
穿过一条街向北,即到达席勒故居。行走期间,不禁思如絮下。歌德与席勒这两位文学大师之间生死相依的旷世情缘,给后人留下多少动人的故事。他们初遇卡尔学堂,歌德被邀请为获得三枚银质奖章和医科结业证书的席勒颁奖。领奖时席勒亲吻歌德礼服表示感激,因不敢抬头,歌德的目光越过他的头顶而无交集。如此生动场景,至今想起还觉遗憾呢。而机缘却以“吾谁与归”之时迎来“引为同调”。1794年的某一天,席勒步行这条小路来回蹀躞,踟蹰不前的内心亦无定见。因为他写给歌德的那封热情洋溢的信,以及对其作品难以企及的理解,而受邀与之见面深谈呢。此时歌德如同魏玛公国的文化轴心,无疑也是吸引席勒前往的最好“万有引力”。神奇的友谊是有顿悟的,终以为然。就这样两人凭借文学感知相识相知,相得益彰。在创作上思维碰撞,生出灵感火花,双双达到巅峰。共同完成著名剧目:《华伦斯坦》三部曲,经典诗据《浮士德》第一部等等。可谓:莫逆之交,惺惺相惜。因而也成就了魏玛古典主义。这座三层小楼,不仅记录了两人印象深刻的启程,同时也见证了文学带给小城的影响力。
缓缓步入三楼,墙壁低调的浅绿维持空间的平稳,营造出一种明媚清新的色调。这里是文学爱好者不容错过的朝圣小屋------席勒曾经的工作室和书房。初春的太阳透过黄色窗帘,散发明亮的光,很多古旧的细节都复活了。就连靠窗书桌上的羽毛蘸水笔、墨水瓶、镇纸、烛台、鼻烟壶也灵动起来。席勒俊美的形象也栩栩如生。我仿佛看见他端坐书桌前,细细啜饮小杯咖啡,经过陈化的香气从他流于笔尖的书稿中弥漫,立体而有厚度。我仿佛看到他斜靠病榻小床,忍着病痛,坚韧地写完《墨西拿的新娘》《威廉·退尔》......温善的目光,美好的心声,似乎都可通过空字符串传递应答。那首熟悉的欢乐颂:“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力量是我消除一切分歧。”从两百多年前荣耀至今,不仅颂扬人间高尚的感情升华,同时也是文学史上最庄严的礼赞。
徜徉魏玛小城,真正感受到它的无穷魅力。那些掩映树木丛中的中世纪建筑,以及富有田园诗风味的公园,还有矗立街头的雕像,都有一个典故和说不完的故事。那些博物馆,以及包豪斯大学、李斯特音乐学院,无一不赫赫有名。魏玛成功地融合了历史,并使之成为一个有现代化功能的历史名城。
夕阳西下,我沿原途返回。脚下这条路,留下多少朝圣者的足迹只有路知道。想起一句禅语:你来过,风知道。哦,一群大学生放学,其中有我的女儿呢。她选择魏玛,也让我对德意志精神之都多了景仰和向往,而了却心愿的畅然,不淡忘。
在年轻背影中,我看到了歌德。噢,歌德欢迎你!我朝着他的塑像手指方向望去,便看到一束如炬的光。冥冥之中,好像听到他的声音:“在一切德行之上的是永远努力向上,与自己搏斗,永不满足地追求更伟大的纯洁、智慧、善和爱。”
“人在一生收获得再多,莫过于得到上天的启示。它如何使物质化为精神,它如何呵护精神之创造。”……
城堡的醉红
初春,布拉格还沉湎冬的肃然,只有城堡的红,给人慰藉和力量。
我和女儿沿着伏尔塔瓦河前行,湍湍流波激起的晨风,裹挟着温暖的诗句,在我的衣履上写满抒情的文字,并散落下可爱的音符,仿若斯美塔那的交响乐《伏尔塔瓦河》,梦幻般地奏起。脑子里形而上的意识随着涓流归海的曲子,引我走向查理大桥。逆光中,桥两侧的雕塑直指苍穹,好似置身另一个风日,远古之声不绝于耳。站在被誉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博物馆”的桥头眺望,城堡耸立蓝天下,哥特式、巴洛克式的尖塔,远近交叠,异常地深沉凝重。白云水袖般缓缓舒开,时而漂浮桥面,时而化作长长绫罗绕着桥墩转动……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怀旧感油然而生。文学大师卡夫卡三岁就翩旋这座桥上,与桥一道融入风景。桥下流水汩汩,载着少年的沉吟随雕塑的经典故事而迂回绵延。内心深处的清寂,无不暗合他与大桥相处的细节,就连睡梦中也充溢着小作家的呓语呢。他的智慧启蒙和写作灵感一定来自于此吧?古老的大桥不仅包容他的敏感、脆弱、彷徨,也包容他的人生。所以他深切地赞叹:“桥在晚上展现着奇特的夏夜之光”。我承泽卡夫卡心中的那份明亮,目送大桥向对岸延伸,并朝着“守护神”圣约翰的雕塑而去。岁月斑驳的印记,暗淡了褐色的边框、墨色的匾额,却掩饰不住圣约翰头顶的金星闪耀,风蚀中永不凋零。沉重的目光划过,历经千年。我虔诚地伸手触摸,祈愿带来好运……
穿过赫拉德恰尼广场,巍峨的古城堡矗立眼前。自古以来,城堡就是沧桑厚重的史话经典。从它的开建,到王宫教堂塔楼的叠加,大如城池。它不仅是历朝历代君王的居住地,也是宗教的高地,因而城堡的主教大殿魁然独存、令人瞩目。时代氛围虽不复曾经的雍容,但仍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品读正门的精美壁画:瓦尔德斯坦伯爵的族徽,仿佛聆听悠长时光的律音。它神秘的标记,如一面铜镜,折射除血缘之外的另一种密切联系。并引导人举心向上,以福音精神为生活基础和方向。它的宗教意义,远远不止认同而产生的信念和身心的皈依。殿内那些藏书、仪式器具等的建筑空间,大概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墙壁式、镶嵌式大型图书馆的源起吧。由此我想到那些明清时期到我国的传教士,他们将西方教义与中国儒家思想相融合,教化百姓,传扬平等仁爱,并在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使“异途同归”的两种思想学说达到至善的境界,这在当时也不啻为一种“新文化”吧。
然而,细细揣摩卡夫卡的《城堡》,却大相径庭又别有意境。它是一部充满寓言性的作品。指涉了人的一种荒诞的生存困境,并以其努力的姿态超越了现实层面。就像开篇:“城堡的那个山岗笼罩在雾霭和夜色里看不见,连一星儿显示出有一座城堡屹立那儿的亮光也不见。”其寓言就在于用虚构的纪事来书写真实的现实。文中的城堡居高临下,象征集权和权威。主人公K竭尽全力也未能进入城堡,就像卡夫卡寻找回归家园的路那样艰难,却又不言放弃。也许,K的奋斗只为真理,只为实现某种理想。而“真正能够把握的东西……神秘和黑暗,上帝就住于其中。”或者更深切地表达了卡夫卡对神性的渴望吧。
徜徉城堡,一步一景,美轮美奂。圣乔治教堂外观独树一帜的红,被我视为心中最鲜亮明丽的建筑。它墙面像杏红与深红的融合,又像魔幻紫水晶葆藏着高贵神秘。它包容古典和现实的先锋色泽,浸沉历史册页里,别有一番情致。精巧的拱门上面镶嵌玲珑的窗,红色的窗口圣约翰雕像,仿佛亘古存在的图腾,与查理大桥那尊圣约翰雕塑相映,碰撞出不肯熄灭的火花。它的双塔犹如《城堡》里K·的回忆一样:“城堡由下而上越来越细、越来越尖,均整有致”。从这里的红砖、红壁、红顶等变化重叠的曲面里,我看到年轻的卡夫卡就行走其间,隔世经年。他孤独的身影投射于红色墙面,如一位清逸的隐士。具有重叠的层次之感,又有莫名的虚幻诡异。如此,触发卡夫卡写作的点对应着这里的日日所见,一生一世……
那个喧闹的中午,一地白晃晃的阳光。握着《城堡》,我和女儿找到黄金小巷对面一家小小咖啡馆。倚窗而坐,心中流过三月的芬芳,杯中弥漫淡香。侧目便看见卡夫卡书屋深邃的目光,让我觉得经过这里,犹如蹚过百年绵绵岁月。手中朴实无华的书页已然发黄,旧式装帧如此地郑重与呆板,却又如此自尊。我不时地翻阅着,追想着。八十年代当兵时的阅读嗜好,如今身处故事发生地的城市,用一个暮年的心境重新阅读,是不是有着时间和空间的重逢呢?是不是经历穿越时空的旅行呢?不同国度的邻座者,好奇地打量着我,用会说话的眼睛看我呢。这种古老时代的奢侈气息,让我感受到乐趣。彼此会心地点头微微一笑,权当不同文化的交流吧。旅行的确可摆脱樊篱,此时我隐去自己的日常角色,尝试着另一种人生。
黄金巷22号,卡夫卡曾经居住和写作的地方。门面不大的小屋,浅浅的淡蓝,冷色的格调。阳光透过窗斜洒在摆满卡夫卡的书籍的橱柜上,满满的都是回忆。那张轮廓鲜明、眼神忧郁的照片,始终看着来往的游人,仿佛时间停驻,魔性而有趣。那些留有卡夫卡痕迹的烛台、旧邮票等,带给书迷们念想,也平添神秘和传奇色彩。
时光的镜头追寻卡夫卡的身影,记录他沿着坡道缓步而行,身后留下的串串足迹。一个个大雪的黄昏,他回到黄金小巷22号,弯腰进入低矮狭小的房间。在恐惧和孤独、压抑和迷惘中写下带有寓言和多层含义的文字。我真切地感受到他写《乡村医生》时心跳和呼吸,以及透明可见的人物故事。面对这个连转身都让人觉得局促不堪的小屋,面对卡夫卡的写作环境、生存状态,我顿然明悟他的名言:“笼子在等待着一只小鸟,而我这只鸟却在等待一只鸟笼。”所饱含的深意。在他的世界里,总有无形有形的牢笼始终追逐,并使其为自由所累,而自由往往却被自己困在了无法触及的远方。
伫立黄金巷22号门前沉思良久,不忍离去。抬头看见城堡默默俯视山下,含容无尽。如此宏大建筑,聚集时代所有繁华与富裕之地,这是怎样的历史云烟啊。转身这间平实的小屋,如此寒凉,巨大的反差无以可及。然而透过低矮的窗,我却看到了卡夫卡笔下的神秘世界。青山绿水之间,小屋与城堡因缘而合,相互相生,一直见证着。这条小巷也因卡夫卡的名字,闪耀着黄金般的光芒。就像他的好友说的一样“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
这样的旅行,阅读与思考,不被喧闹所影响,不被气氛所动容,漫步景中,默为静。所谓:“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大概即为这般场景吧。初春含苞的花已令我看到绽放的喜悦,也让我读懂《城堡》的深刻以及莫大的伤悲,同时也有他乡遇故知的慰藉。穿越时空,我得以贴近那个敏感的心灵。于是,我记住了卡夫卡说的:
“他的眼睛望着前方,不再凝神深思。孤立于所有人之外,但是自由且冷漠。”
“不要失望,甚至对你并不感到失望这一点也不要失望。恰恰在似乎一切都完结的时候,新的力量来临,给你以资助,而这正表明你是活着的。”
卡夫卡飞扬的字体,有着无限的清秀,以及纵情的旷达。那是他留给的箴言,和着这份親切的“遇见”,这个初春,更有我携程而归的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