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语文写作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2023-05-30范丽君
范丽君
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备受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如何上好写作课是语文教师热议的话题。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推出,为我国教育领域的这一困境突破带来了曙光,在统编版教材的习作单元编排上,一改以往的零散化呈现方式,坚持以语文要素为统领,写作的资源更加密集、聚焦,可以实现写作训练的链条化,对于小学写作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统编版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策略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旨在总结出行之有效的习作单元教学方法,为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提供助力。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专题为核心素质教学内容,注重读写结合,实现了人文主题与语文能力的双线融合,将作文训练贯穿在单元主线之中,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每一册的语文教材中都有一个特殊的单元,我们称之为习作单元,其围绕单元主题渗透了写作方法与技巧,能够引领学生在单元文本的阅读中,感受语言魅力,掌握写作的奥秘,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相辅相成,以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渴望,写出优质的文章。习作单元作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新设置的单元模式,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需要教师掌握习作单元的编写特点,在实践教学中总结经验,以科学的习作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促进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继而生成语文素养,这是众多一线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一、掌握习作单元题材的独特性,明确教学设计定位
统编版小学语文的习作单元有其独有的特性,其主要体现在单元内部的六大板块均彼此联系,且指向不同的能力达成,但是最终又汇聚为一个中心点,即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语文素养。在习作单元的设计中,需要教师准确地掌握习作单元的独特体例,并以此为设计的导向,明确教学定位,使得习作单元教学设计体系更加完整。
首先,从单元内部结构分析,习作单元一般编排在每册教材的第五单元,由单元导语、两篇精选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以及习作六个部分组成,形成了一个内部层次分明的单元教学内容,整体呈现出了一个阶梯式的学习结构状态。在习作单元中,一方面说明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另一方面反映出了本单元的语文素养,以两篇与主题高度相关的文章阅读,带领学生品读不同作者在主题表达中的写作手法、情感抒发方式。“交流平台”的板块设置,也是围绕习作单元内的两篇精读课文开展的,目的是通过对两篇美文的交流、讨论,总结写作方法,明确写作的要求。在“初试身手”的板块中,要求学生尝试写作,将在习作单元中掌握的书面写作能力投入实践,学以致用,此时学生的写作并不是凭空写作,而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表达,侧重点在于语言的“用”。在“习作例文”的板块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批注式例文阅读的方式,获得更为直观的言语实践感受。最终,这五个板块均指向“习作”,要求学生将自身在本单元中产生的思想与感受完整地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发现”→“提炼”→“尝试”→“还原”→“活学活用”的不同发展阶段。
其次,从写作教学的纵向序列角度分析,统编版语文教材在习作单元的编写上,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情况,设置了符合学情的写作训练内容,能够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写作训练中,获得阶梯式向上的发展。如,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指向观察能力的培养,三年级下册主要是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四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把一件事写清楚,在四年级下册要求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五年级上册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说明方法,五年级下册要求学生运用描写方法写清楚一个人的特点,六年级上册要求学生围绕中心意思写文章,六年级下册要求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是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写作态度、写作能力的循序渐进的引导。
在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明确教材习作单元设计的特点,充分地了解新教材中的习作单元编排与普通单元教学之间的不同之处,从习作单元的特点出发,知晓习作单元编排的特点、意图与价值,从而有效地保证习作单元教学设计质量。
二、结合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写作教学目标
习作单元与普通單元的教学设计存在较大的不同,其主要体现在习作单元的教学设计目标指向写作,需要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写作经验、总结写作方法。因此,教师在习作单元教学中,要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
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教学设计为例,为了精准地定位教学设计目标,首先,需要教师研究习作单元的主要内容,在此单元中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对观察类作文内容的学习,教材中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以及两篇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通过课文以及例文的阅读,帮助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并且从中吸取写作经验,学会写观察类的文章,形成热爱生活、勤于观察生活的习惯。
通过对习作单元的内容分析,了解到《搭船的鸟》一文通过第二和第四自然段,着重地描写了翠鸟的外形和动作,通过“冲”“飞”“衔”“站”“吞”等动作词汇,向读者展现出了活灵活现的动物形象。通过对本文的阅读,可以引领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事物,掌握观察动物动作的前后顺序,认识到观察动作要注意细节;在《金色的草地》的一文阅读中,需要学生掌握观察事物变化的方法,能够在观察中收获快乐;在《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例文中,作者通过多感官描写了动物和植物,作者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心感受,通过例文的阅读,促进学生在多感官观察身边的事物基础上,能够将感知到的内容描述出来。
通过对习作单元内容的分析,可明确习作单元教学目标可包括:(1)识读“父”“鹦”“鹉”等11个生字,会读会写“搭”“沙”“翠”“嘴”“钓”等26个生字,并能够组词运用;(2)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文本的描写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或场景,感受其中人物的快乐,能够紧扣关键词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从中体会到作者对事物观察的细致之处;(3)紧扣关键词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掌握事物观察的方法,学会通过外形描写、动作描写等方式表达;(4)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感受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能够在写作中表达出热爱自然的积极情感;(5)选择生活中的某一个具体的植物或动物进行观察,将观察到的变化与同伴分享,尝试写一个片段,形成乐于观察、乐于表达的学习习惯。由此,教学目标更加清晰,为后续的习作单元教学活动组织提供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开展针对性训练
绝大部分小学生在面对一个全新的作文命题时,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开始写作,对于如何选择题材表现得比较迷茫,这就需要教师在习作单元教学设计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促使学生在模拟的真实生活情境中,获得身临其境之感,在适宜的教学情境中开展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9、10月份,正值秋季,在三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又有一个单元专门描写了秋天的景色,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秋景”主题,担任秋日小报的编辑,在上学的路上感受秋天,在游戏中感受秋天,闻一闻秋天的气息,看一看秋天的落叶,听一听秋天的风声,触摸秋天的雨水,让学生在多感官体验秋天之后,学会记录秋天,描写秋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有人说,秋天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你不经意间来临,染黄了树叶,带来了清凉,在你眼中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你是否认真地观察过秋天”,在情境的驱动下,学生开始联想自己最近看到、听到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将自己生活中观察的、体验的、感悟的写出来,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篇美文。
又如,教师在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单元教学设计中,可以组织“我最爱的萌宠”写作活动,先让学生分享自己养宠物的经历,若是没有养过宠物的同学,也可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宠物,喜欢的原因,曾经在哪里看到过这个宠物,是怎么喜欢上它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视频中展示小动物与小主人游戏、小宠物保护小主人等画面,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将生活经历迁移到文章写作之中,并指导学生在写作中从外形特点到细节描写,做到观察有序,表达有条理。如,一名学生将自己对小白兔的观察写入了作文中:“小白兔可真是一个乖巧的动物,你瞧,它像一个小雪人,全身都穿着雪白雪白的衣服,红红的眼睛像一颗颗亮晶晶的红宝石,毛茸茸的耳朵,仿佛时刻都在听一些有趣的事。它还有一个肉嘟嘟的小尾巴,俏皮又可爱。”
在习作单元教学设计中创设情境,开展针对性的作文训练,有助于学生掌握写作方法,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贴近现实生活的文章,是帮助小学生攻克写作难题的有效途径。
四、完善习作单元评价设计,促进语文素养形成
评价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在以往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在习作单元教学设计中注重评价方法的创新,实施多元化评价手段,对于写作教学的良性发展有着推进的作用,能够促使学生在有效的评价中通过修改与完善,进一步提升作文质量。
首先,结合单元要素评级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写作学习中渴望被关注、被夸奖,教师应多使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以鼓励与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做到鼓励与批评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正面的改进,同时又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持或强化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其次,多角度关注作文评价。在作文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作文结构安排、修辞手法以及描写方式的运用做出评价,还需要關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关注学生的自我修改过程发展情况,能够从多角度、多方位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促使学生在自我修改中强化自我审视能力,促使学生在不断的修改与反思中,获得写作学习能力的提升。
另外,应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丰富评价内容,完善评价标准,以有效的评价促进语文习作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化,成为学生写作学习中的润滑剂。
总之,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应充分地掌握习作单元的编写特点,在此基础上明确习作单元设计目标,优化习作单元教学过程的安排,并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手段运用,优化习作单元教学设计方案,保障习作单元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