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创新并存

2023-05-30唐晨辉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3年3期
关键词:新课程词汇作文

唐晨辉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创新、优化、变革已成为各级课堂的主旋律。作文一直以来都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切实提升写作教学效果,也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研讨的核心课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求学生能够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文章,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

为进一步提升写作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秉持传承与创新并存的教学原则,遵循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生本”“民主”教育观,顺承传统的以字词积累为主的写作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时代接轨,创新写作教学观念,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从而全面创新写作教学模式,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小学生写出词汇优美、结构紧凑、情感丰满的作文。

一、遵循传统写作教学模式,夯实学生写作基础

写作教学是一个面向学生字词积累、语言逻辑、情感体验的全方位教学过程,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应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字词积累、素材积累,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用,并发挥出语文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传递给学生有效的作文技巧,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新,达到构建出更为高效的写作教学体系的目的。

1.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积累相关词汇

词汇是作文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字词、成语积累,就算掌握再多的技巧,学生也写不出优美的文章。为切实提升写作教学水平,语文教师应从词汇教学开始。思维导图是一种直观、清晰的记忆图层,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快捷地积累字词。比如在关于描写“心情”的字词教学中,给学生绘制写“心情”词汇的思维导图,将相关词汇分为不同的维度:开心的、乐观的、悲伤的、褒义的、贬义的、中性的等,如“哭笑不得”“惊心动魄”等,让学生在想到关于描写人物心情的词汇时,就涌现出多种词汇,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信手拈来”,为写作奠基。

2.注重摘抄、背诵,鼓励学生多读、多写

荀子在著作《劝学》中提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写作是一个层次化学习的过程,只有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达到期望水平。针对小学生群体,语文教师要遵循“多读、多背、多写”的传统教育观念,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摘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可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摘抄,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活中大量运用的知识进行摘录。其次,要勤加背诵,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说的就是要多读多背才能吃透。第三条途径就是多训练,多运用,为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教师要鼓励学生将积累的词汇、语句运用到实处,将其真正运用到作文中。

3.重视素材累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写作实际上就是指将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准确地表达出来,但由于小学生受年龄限制,缺少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其在写作时无物可写、无感可发,面对作文时苦思冥想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因此,教师同样要遵循传统的写作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让学生写作时有物可写、有感而发。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每周交一次,但不要一次性摘抄完成,而是每天记录一点,写好日期。其实这也可以叫灵感笔记本,不光可以记书本上的词句,也可以记任何激发灵感的东西,好的广告词、标志语、歌词,一两句影评、书评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及时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素材。

4.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教授学生写作技巧

教师是学生的重要引导者。从新课程改革的“生本”教育角度来看,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更应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指导和示范作用,不仅要通过“说”实现“教”,还要通过“做”实现“教”。在写作教学中要一边说、一边写,以此带动学生,传递写作技巧,助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如在教学“人物描写”时,教师可以先做示范,在为学生讲解写作方法时,自己也要进行即兴写作,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分别从人物的外貌、性格特征,再从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将人物形象一步步描述出来,在描述时要结合人物的身份、思想感情等,通过正面和侧面的融合,完整地描述出一个人物的形象。在教师的细致讲解和示范下,学生也很快掌握了写作方法,有了写作思路,落笔也能够一气呵成,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二、在传统作文模式上加以创新,提升写作教学成效

不管是新课程改革还是近期的双减政策,创新都是主旋律。新课改形势下的写作教学創新,是指在遵循传统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创新教师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工具、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写作教学体系的全面优化与变革,切实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展学生的写作途径,最终达到从整体上提升写作教学成效的目的。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传统的、基本的写作教学模式上进行再突破、再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1.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创新写作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是语文教师组织课程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核心依据。教师要将新课程标准研究透彻,明确语文学科的整体教学目标所在,并把握不同年段各自的教学目标,以此为基石展开教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传统写作教学的优越性,也要意识到其存在的短板,着眼于“生本教育”,紧扣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观念上与时俱进,在教学理念上推陈出新。只有基于教师教育观念的创新,才能有效推动写作教学方法、策略的全面创新,为实现“遵循与创新并存”奠基。

2.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写作教学工具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与学的理念重塑、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和模式重建。”新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电子白板技术、微课教学技术等信息化手段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使教师更容易获得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多元化教学内容,将其运用在写作教学中,能够创设真实的写作氛围,展示更多的写作素材,传递高效的写作技巧,进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1)利用信息技术传递写作技巧

在写作课堂中,语文教师可利用信息手段展示PPT或者微课,借助于微课的“精讲”功能,让学生有效掌握写作技巧,灵活运用写作技巧写作。比如在进行记叙文类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制作成微课,微课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六个要素,记叙文“叙述、描写、议论”的三种表达方式,及“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等。另外,在记叙文选材上面要避免选用的材料低幼化、陈旧化,如果选材杂乱只注意材料的表面不注意内在,将会导致思路不清晰,中心不突出,这就需要学生在选材上寻求新颖、真实、动情,才能写出富有生命力的文章。在微课的精细化讲解下,学生也能快速理解和记忆,然后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将所学技巧运用于实际写作中。

(2)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当代小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写作基础,也逐渐形成了逻辑思维,为此,教师可以结合网络技术索引丰富的写作素材,如生活情境、人物叙事、社会时事等,含有大量的讨论话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看素材后进行复述。学生在口头复述时,心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写作体系,这时就会更容易接受写作。写完之后或者自己批改之后,再将作文交给同学相互修改,让学生互动起来。

(3)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写作氛围

多媒体技术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运用最为广泛的手段之一,具备“可视化”功能,可以将任意事物直观放大在电子白板中,营造写作氛围,让学生直观地观察人物、事物,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写出更具真情实感的文章。比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_____即景”时,教师可以将《四季之美》《鸟的天堂》等作为范文,利用多媒体在互联网上搜集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观看、了解之后,再进行写作训练,通过营造写作氛围,有效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叙述,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仅言之有序,而且言之有物。

4.以生活为原型创设情境,创新写作教学方法

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与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此环境中情感更加丰富、思维更加活跃,写作灵感也会大幅度增强,从而达到提升写作教学效果的目的。为此,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形式达到创新写作教学方法的目的,让学生在贴身情境中实现灵感的迸发,写出更加贴近生活的文章。比如,在“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的教学中,部分学生会写“老师”“同学”或者“母亲”,但在写人时通常会写“我妈妈是一个很特别的人,她个子瘦瘦的,看上去十分柔弱,但是性格……”如此平铺直叙地写妈妈外貌特点、性格特点,缺少“情感”和“血肉”,不能让人产生深刻的共鸣。因而,教师要善于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如可创设“妈妈做饭”的情境,老师先让学生想想妈妈做过哪些菜,妈妈做饭时有哪些动作,当妈妈端着热气腾腾的饭出来时,爸爸和自己又有哪些感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仿佛回到妈妈做饭时候的场景,在随后的写作中,也能一气呵成,且所写作文融合了情感、生活,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5.重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创新写作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强调结合交际训练、阅读训练及读写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力求做到全面开花。为此,读写结合是创新写作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主要以阅读和写作之间的紧密连接为基础,让阅读为学生的写作铺路,让写作再反过来帮助学生更加流畅、高效地阅读。阅读与写作本身就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按结合方式可分为仿写、续写及缩写。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具体特点采取合适的结合方式。

6.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创新写作教学思路

小学生还处在比较贪玩、爱动的阶段,为此,语文教师也可以围绕着小学生的兴趣需求,创新写作教学思路。如,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一些趣味实践活动,既增添写作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够在无形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多重发展。

一直以来,语文课程都承擔着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任务。作文不管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初中、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既要创新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不能摒弃传统的写作教学手段,要围绕“遵循与创新并存”,在顺承的基础上再度优化和创新,进一步提升写作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猜你喜欢

新课程词汇作文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