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实践探究

2023-05-30潘瑜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3期
关键词:艺术类实践

潘瑜

摘  要:高校学生党建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艺术类大学生是未来的美育工作者,对该类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求和实施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文章从理论分析、基层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意义和工作现状,分析了艺术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艺术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项目化开展的生动实践,提出艺术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厚积薄发。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9-0169-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1]我国高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高校,抓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基础。2019年5月,《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颁布实施,要求党组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引导党员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党性,提高素质,认真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任务、主要方式等进一步明确,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基本遵循[2]。当前,高校党建工作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既要把好党员入口关、认真完成党员发展环节,又要注重发展质量,强调党员入党后“不变色、不掉色、不掉队”。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作为一个极富特色的高校學生群体,要求党务工作者掌握了解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一、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要真抓实干,真正把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搞上去,使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得到增强。党员教育工作不是一项短期的任务,而是一项党的建设中常规性的任务,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需要重视的[3]。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在青年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学生党员起着重要的示范带头和价值引领作用。高校学生正处于道德品质、社会认知、人格修养、价值取向等综合素养培根铸魂的关键时期,具有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创新创造力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抓住党员教育管理的重点,特别是党员素质、理论水平等薄弱环节,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艺术类大学生比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更活跃、个性更鲜明、情感更丰富。艺术类党员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成效突出,对基层党支部建设至关重要,对党员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是激发党员学习实践热情的有力推手,可使支部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4]。

二、艺术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理论学习缺乏热情

艺术类大学生对专业以外的知识重视程度很低,对概念的片面化、主观化认识比较多。由于艺术类学生大多是通过艺术类招生考试进入高校的,文化课成绩相对要求较低,不少艺术生在思想上有“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文化基础课层次也偏低。进入高校后,缺乏对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积极性,甚至出现排斥、厌恶心理。作为群体中的一部分,学生党员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专业特性使艺术类专业技能训练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造成党员投入党的理论学习时间、内容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其对理论的学习方式显得简单粗放,多数停留在“应付性学习”表面,无法用自己的深入思考和理解将学到的知识片段有效融合,更谈不上熟练运用到实践中,学习的获得感缺失也影响了学习积极性。

(二)党性修养面临考验

艺术类专业教学强调的是“自由与个性”,艺术创作往往也需要凭借个人经验或灵感独自完成。这就使艺术类大学生性格上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生更具独立性,也更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这种个性特征使他们缺乏清晰的人生规划,缺少客观的自我评价,对集体和他人的概念也更加模糊[5]。近年来,随着“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不断加强,成为党员的艺术大学生经过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和部分专业教师的学科融合灌输,能够打破固有的“艺术生印象”,综合素质和党性修养明显提升,但与大学生总体比较起来,他们的规则意识、组织纪律性比较差,集体主义精神比较淡薄,自由散漫的性格比较明显。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再次出现新的交融和碰撞,就业升学压力等现实因素让大学生党员思想价值和理念也受到同时代的巨大冲击,经受着各种严峻的考验。

(三)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弱化

由于艺术专业学生经济条件差距较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虚荣心和攀比心,“务实主义”和“唯我独尊”倾向明显。在入党申请阶段,部分学生就存在投机心理或从众心理,入党动机不纯。一些党支部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将党员发展环节流于形式,推优入党只是根据学生专业成绩或综合测评成绩等显性条件选拔,忽略了对学生思想觉悟、群众评议现实表现等深层次条件“刨根问底”,导致个别入党动机不纯的申请人也进入了党员队伍。这类学生在入党之后便认为万事大吉,思想行为出现松懈波动,加上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层面缺乏对学生党员的科学评价体系,例如对那些找借口不来参加党员活动的党员缺乏具体的奖惩措施,而仅限于党务工作负责教师的批评教育,未能在学生中起到应有的正面作用。动机不纯的个别党员在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表现,让党员整体形象和威信在同学心目中打了折扣,受到影响。

三、艺术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一)艺术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基层队伍薄弱

目前,艺术专业有入党意愿的学生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党员比例已近10%,但从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基层队伍专业力量不足。学生党支部书记基本由专职辅导员或高年级学生党员兼任,虽有工作热情和激情,但每个辅导员班级管理人数都在一两百人以上,工作职责和工作量都很大;大四学生党员还面临着实习毕业、升学考试、准备就业等现实挑战。这就造成队伍党务工作经验少,理论学习不够扎实,对党支部建设投入精力不够,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引导往往有心无力,教育管理党员的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

(二)艺术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针对性不强

目前,在党员教育管理统筹安排上,绝大多数高校的艺术类大学生党员受教育的模式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党员没有太大区别。虽然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教育管理方式方法有了较大更新,但是在党的理论学习上,仍以灌输式的集中学习方式为主,大部分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都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学生党员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少、被动参与、任务式参与的占比较大,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党员的心理特点、成长经历、专业实际等方面制订专门的集中教育培训方案很少。学生党员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随意性很大,而且其受教育的时间往往因为专业学习时间或其他活动冲突而压缩或化整为零,实际效果不佳。

(三)专业教师在艺术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发挥作用不足

目前,艺术类院校的很多专业教学中还沿袭着传统的“师徒”式教学方式,专业教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影响力很大。艺术类专业教师群体中的中共党员人数所占比例尚可,但专业教师与党务工作者配合发挥作用尚未能形成最大合力,作用不明显。部分党员专业教师只注重专业教学和科研实践,对自身党性修养的提高和党员引导作用的发挥重视不够,甚至对“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一体化的理解不到位,探索不足。另外,少数党员教师接受党务工作培训时学习不到位,在担任学生入党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期间不够重视或未能严格履行培养要求,不能很好地履职尽责,他们的言行对学生影响更为广泛和长远。

四、艺术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实践探究 ——以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建项目实施为例

在发展党员方面,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委严格对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贵州省党员组织发展工作规程(试行)》,从新生入学启蒙、鼓励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接收预备党员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全方位考查学生的政治思想、专业实践、群众基础等综合表现,加强共青团的“推优”力度,积极引导优秀学生向党组织靠拢,确保党员发展质量。

为了破解艺术类学生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比较困难和作用发挥不够突出的实际问题,2016年起,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委在全院学生党员中启动实施党员教育“星海”成长计划,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党委积极拓宽项目实施群体,持续6年在全院学生中实施大学生“星海”成长计划,效果明显。

(一)因院制宜拓思路,探索工作模式,夯实党建基础

2016年,音乐学院党委按照“夯实基础、深化内涵、创新载体、强化机制”的工作思路,认真申报党建创新項目“党员大学生‘星海成长计划”,积极探索实施“3333”党员教育模式,即立足学院新生、中高年级、毕业班级三个阶段,抓好“起航教育、明志教育、行知教育”三个层次教育;建好“网络学习阵地、文化展示阵地、实践育人阵地”三个学习阵地;完善“志愿服务、示范展示、创新激励”三个实践平台。进一步用好组织资源、发挥组织优势、激发组织活力,为实现学院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因生制宜促发展,推动专业融合,突出党建引领

不论是2018年、2019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还是在人民大会堂表演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大型文艺演出《奋斗吧 中华儿女》,都有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子的靓丽身影。临时党支部成为音乐学子参加重大活动排演时不畏困难、确保表演精彩绽放的有力保障。而师生排演的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黄河》、大型红色经典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色主题实践乐团专场演出等艺术党课的成功展演,更加彰显音乐学院党员教育紧扣时代主题,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开展党员学习教育的行动力,帮助学院师生在艺术实践中正确树立并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引导其以实际行动争做合格共产党员。

(三)因时制宜谋创新,服务项目成果,提升教育质量

项目的初心榜样是被毛泽东称为“人民音乐家”的冼星海同志。终其一生,冼星海都在为音乐奋斗,为中华民族奋斗,用音乐振奋民族精神。音乐学院党委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开展党员教育管理以来,以新生入学启蒙教育、学生工作大会、毕业生党员大会、毕业生“最后一堂思政课”为抓手,对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在活动中树立典型,表彰先进,鼓励上进,让学生从进校开始,学会扣好大学生活“第一粒扣子”,学会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具有感恩之心,离别前站好最后一班岗。

通过选树身边典型、建立表彰机制实施榜样激励,用政治荣誉激发学生党员干部的学习工作热情。通过以项目形式开展党员教育管理,音乐学院考研人数、应征入伍人数逐年上升,其中学生党员成功保送研究生、考上研究生及参军入伍的人数占学院同期党员人数的70%以上。学院学生参与竞赛的名次数也实现不断突破自我。

五、经验与启示

(一)艺术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实施要“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

党务工作者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明确艺术类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主体地位,结合专业特点实施教育管理,提高党员教育方式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用好舞台、讲台、社会实践平台等阵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凸显党员成长的学习教育主题,引导学生党员从被动参与成为主动参与,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将专业发展与锻造党性、服务人民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党员积极作用。

(二)艺术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要聚焦“痛堵点”,打好“组合拳”

一是从制度层面加强完善对艺术类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力度,探索构建学生党员先进性、入党积极分子成熟度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堵点”的奖惩机制,做好分流处置工作。二是充分激发专业教师在艺术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对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认知的培养,对党员教师的党务能力针对性开展提升培训活动,打好党务工作队伍、专业教师的“组合拳”。

(三)艺术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效果不是“急行军”,而是“厚积薄发”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效果非一朝一夕之功。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党员培养教育中存在的状况和挑战,耕耘在艺术类院校一线的党务工作者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艺术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形式多样的系统工程,真正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较长的周期,必须坚持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的精神去探索艺术类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从而开创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六、结语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艺术类大学生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是相关院校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培养出优秀的艺术专业领域的党员中坚力量是艺术院校抓好党建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艺术类大学生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党务工作者、专业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时代同脉动,与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設紧密结合起来,依托专业优势推进艺术类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实践创新,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党员与院校党建工作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光明网. 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EB/OL]. (2022-05-16). https://m.gmw.cn/baijia/2022-05/16/3573 5953.html.

[2] 共产党员网.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EB/OL]. (2019-05-21). https://www.12371.cn/2019/05/21/A RTI1558449177626771.shtml.

[3] 杨志聪. 提高高校党员教育针对性有效性问题研究[J]. 人生与伴侣,2021(34):92-94.

[4] 任艳,刘思广. 基于“3+1”模式下高校党员教育实践研究[J]. 理论观察,2022(01):69-71.

[5] 孙愻. 艺术类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探究——以天津美术学院为例[J]. 青年与社会,2020(11):173-174.

(荐稿人:项君,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党委组织员,副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

艺术类实践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