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干语文学作品译文中“叫”字句和“把”字句的同现句式分析

2023-05-30刁俊丽

参花·青春文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语文学省略谓语

20世纪初,出现了大批东干语文学作品,其丰富了东干语书面语的表达形式,是现今东干语的语法规范。本文针对东干语文学作品译文中的“叫”字句和“把”字句的同现句式进行分类分析,并与近代汉语中相关句式进行比较,以求能明晰此种句式的特点。在近代汉语语法中,早已出现表被动义的“叫”字句和“把”字句同现的语言现象,即两者同时在同一个句子中出现,用在谓语之前作状语,称为“叫”字句和“把”字句的同现句式。在东干语文学作品译文中,除了被动义的“叫”字句和“把”字句的同现现象以外,还有表使役义的“叫”字句和“把”字句同现的语法形式。本文将此种句式加以分类,并与“把”字句的关系加以探讨。

一、“叫”字句和“把”字句的同现句式产生的原因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与意义之间的排列组合是任意的。把任意性作为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指出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具有任意性和约定俗成性,语言之间的意义和形式具有对应,并按照一定的组合形式进行组合,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①在语言学领域,美国实证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皮尔斯借用Iconicity表示“成分相似性”,即句法上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表达相近的意义和功能。②东干语文学作品译文中“叫”字句和“把”字句的同现,就是因为这两种句式在句法成分上具有相似的语法功能。

(一)东干语文学作品译文中“把”字句和“叫”字句动词前后通常有别的成分,不能单独出现

例如:

(1)你把书好好念。(《指望》)

(2)那一天我可把我的老朋友碰见哩。(《你不是耶提目》)

(3)乡老巴格没听儿子的话,把媒人打发到我们家呢。(《你不是耶提目》)

(4)我望想的也写写话呢,叫念家们也念的记下。(《指望》)

(5)伊斯玛儿哭的,叫姐姐抱上找妈妈去呢。(《你不是耶提目》)

(二)在现代汉语中,介词“把”和“叫”都有表使役义的用法,同现句中“把”字的宾语不是受事,而是施事;但是在东干语文学作品译文中的“把”字的宾语是受事

(1)把妈妈叵伤损哩,啥事上给她帮忙。(《指望》)

(2)我想叫她快快的回来呢。(《你不是耶提目》)

(三)“把”字句一般表示处置义,虽然东干语文学作品译文中没有处置义的“叫”字句,但是表被动义的“叫”字句中的谓语动词是具有处置性的

例如:

(1)但不是你,怕我打早还怕叫……鸭子嘴就吃上了。(《指望》)

(2)汽车的门这呢开开,豁愣的一下叫“文明”青年围掉哩。(《你不是耶提目》)

(3)但是不走哩,叫打死呢。(《你不是耶提目》)

(四)东干语文学作品译文中的“叫”字句和“把”字句的主语经常承前省略

(1)他们言定要操心的,把它们往好呢教的。(《指望》)

(2)他害怕哩凯里哩,把这个他给尔里哥哥书信上也写过。(《指望》)

(3)法提麦儿带切瓜的,把头摇哩下儿。(《你不是耶提目》)

(4)我的夹帕拉套舊掉啦,连手们给我说的,叫买个新帕拉套呢。(《指望》)

(5)嫂子把男人的靴子拿来,叫小姑儿穿上。(《你不是耶提目》)

二、“叫”字句和“把”字句的同现句型

(一)使役义“叫”字句和“把”字句同现

江蓝生认为:“所谓使役,是指动词有使令、致使、容许、任凭等意义。”③本文将使役义分为使令义、致使义和容许义三类,下文分别探讨三种语义的“叫”字句和“把”字句同现的语法特征。

1.“叫”字句中套合着“把”字短语

(1)老婆儿泛常望想哩,叫穆萨儿把大学念完。(《指望》)

(2)妈妈咂咐的,叫把棉衣裳穿上呢。(《指望》)

(3)气疯的员外吩咐的,叫把儿娃子抓住,绑到柱子上打的审问呢。(《指望》)

(4)老婆儿说的叫老二把眼睛睁开呢。(《你不是耶提目》)

(5)叫我们把连手的媳妇儿看一下。(《你不是耶提目》)

(6)A.“我给索亚儿看哩一样子东西的呢。但拿来,把你爱死呢。叫他们把我的本事看一下儿。”

B.“那就好的很。”姐姐高兴的说的。(《你不是耶提目》)

在以上语例中,前四例是表使令义的“叫”字句和“把”字句的同现句式,这类句式的特点是:1.由于东干语文学作品译文具有强烈的口语化特征,根据语境的丰富性和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句子中经常会出现使役主体或者使役客体的省略现象。这种省略分为两种情况,分别是承前省略和对话省略。承前省略如例(1),前文已经出现了主语“她”,后文承接了前文的主语,所以此“叫”字句中省略了主语“她”。对话省略如例(6),句中省略了主语“我”,指说话者;2.“叫”具有强调意味,其后通常只加人,强调其后的介引成分;3.句中的谓语成分都为动补结构,无光杆动词出现的情况。第(5)例是表容许义的“叫”字句和“把”字句的同现句式,容许义的整体句式语义为:使役主体允许、任凭使役客体实施某种行为或动作。这类句式的特点与上述句式的第二点和第三点的特点相同,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如果省略使役客体,整个语义结构相对来说就会不完整,因此,容许义“叫”字和“把”字句同现句式不能省略使役客体。

2.“把”字句中套合着“叫”字短语

(1)他把女亲家也没让的叫坐下喝茶,也没问当,起来走掉哩。(《你不是耶提目》)

(2)他把你的儿子拿银子钱哄的叫娶他的女儿呢。(《指望》)

(3)巴格把儿子疼怅的家呢啥都不叫做。(《你不是耶提目》)

(4)把娃调养的叵叫走坏路,叵叫跟上不学好的娃们走哩。(《指望》)

(5)把女儿安顿的叫睡下哩。(《你不是耶提目》)

在以上语例中,前两例为表使令义“叫”字句,例(3)和例(4)为容许义“叫”字句,例(5)为致使义“叫”字句。这种句式的特点是:1.“把”的介引成分就是句中的使役客体,所以“叫”所引进的人或物会被省略;2.介词“把”与其后的谓语动词构成状中结构,所构成的状中结构和“叫”字结构共同修饰谓语中心语。比如例(2)中,“把你的儿子”与“拿银子钱哄的”构成状中结构,省略了“叫”字结构宾语“你的儿子”,两者共同修饰谓语中心“娶他的女儿”。

(二)被动义“叫”字句和“把”字句同现

石毓智认为,判断该词是否为焦点标记的方法,就是将其字去掉,如果去掉之后句子仍然能够成立,则该词为焦点标记。④在东干语文学作品译文中表被动义的“叫”字句式中,以下两种同现句式都具有省略焦点标记的现象,且在语义上都表示为某种“不幸的遭遇”,被动义“叫”字句和“把”字句同现的语例如下。

1.“叫”字句中套合着“把”字短语

(1)这儿风把一切云刮到一搭呢,叫把太阳遮住哩。(《指望》)

(2)我把你拿上走呢,叫她把你撞的拾当一下儿。(《指望》)

(3)叫阿爷带阿奶把你惯韶掉哩。(《你不是耶提目》)

(4)叫一个斜眼子买燕把他抠到手底下,给的发冷发烧的。(《你不是耶提目》)

(5)叫儿子把他的思想打断哩。(《你不是耶提目》)

(6)他害怕叫巷子呢的人把眼泪看见。(《你不是耶提目》)

这种句式的特点是:1.主语与“把”后的成分是复指或隶属关系。例(1)中,省略了主语和“叫”字后的宾语,根据句义可以得知省略的“叫”字后的宾语是“一切云”,省略的主语是“太阳”,那么“把”后的成分和主语就构成了复指关系;2.“把”后的成分与动词结构关系更直接;3.“叫”字起强调作用,并且“叫”字可省略,但省略后强调意味会被削弱,整个句子由被动句转化为处置句;4.它凸显的焦点是介词“叫”后的宾语,侧重表达的是一种遭受义语义特征;5.“叫”字后的宾语是施事,“把”字后的宾语是谓语动词的受事,谓语动词与“把”字后的宾语在意念上常常存在一种动宾关系,从而使谓语动词具有表处置或处置影响的意味。

2.“把”字句中套合着“叫”字短语

(1)把伊思玛儿带卡勒塔威同志们衣裳的几坨子,可价叫火烧掉哩。(《指望》)

(2)把你叫雷的响声吓的不住的嚎的呢。(《你不是耶提目》)

(3)把院子叫葡萄架棚掩掉哩。(《你不是耶提目》)

(4)把它也叫燕唧儿拿果子打哩,它还嚎哩。(《你不是耶提目》)

(5)把哈三叫飞子儿打傷哩。(《你不是耶提目》)

这种句式的特点是:1.凸显的焦点在介词“把”后的宾语,侧重表达的是一种处置或致使语义特征;2.“把”字可省略,原句语义不变,但削弱了其强调意味;3.这类句式中的谓语动词和“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特征相同,都不能是光杆动词。

三、近代汉语与东干语文学作品译文中“叫”字句和“把”字句同现句式的比较

蒋绍愚认为,“叫”是由“给1”的给予句发展到使役句“给2”,然后由使役句转化为被动句“给3”,最后发展为被动义的“叫”字句的。在近代汉语中,很少出现使役义“叫”字句和“把”字句同现的现象,出现频率较高的是“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同现句式。

(1)合吕祥去赶狄监生,赶到淮安没有赶上,被吕祥把骡子都拐去了。(《醒世姻缘传》)

(2)那妖精被行者一铁棒把根枪打做两截,慌得顾性命,拨转风头,径往西方败走。(《西游记》)

(3)可怜好个毛云龙,又为忠言,被狠心的毛文龙把他斩于岛上。(《樵史演义》)

(4)你父亲吃胡家下了蛊药,哥也吃他害了……(《遇恩录》)

对比来看,近代汉语与东干语文学作品译文中的“叫”字句和“把”字句同现句式有以下不同之处:1.近代汉语中同现句式中“被”“叫(教)”“吃”都可用,但东干语文学作品译文中多使用“叫”字,其他的字很少见;2.近代汉语中的同现句“被”可用“叫(教)”“吃”代替,同现句式中“被”用于书面语,“叫(教)”“吃”用于口语,但是由于东干语具有口语化特征,在不同语体下都使用“叫”字;3.东干语文学作品译文中具有使役义和被动义的“叫”字句和“把”字句同现现象,而近代汉语中以被动式和“把”字句同现现象为主,很少出现使役义“叫”字句和“把”字句同现现象;4.近代汉语的同现句中,介词“把”后的句法成分通常为名词、名词性短语、代词,构成介宾结构作谓语中心语的状语,而东干语文学作品译文中同现句“把”字可与其后的谓语动词构成状中结构与“叫”修饰谓语中心语。

四、结语

本文以东干语文学作品译文《你不是耶提目》和《指望》为研究底本,以东干语文学作品译文中“叫”字句和“把”字句的同现句式为研究对象,通过与近代汉语中的相关句式进行比较,分别从语法和语义角度对东干语文学作品译文中的“叫”字句和“把”字句的同现句式结构进行探讨,以期达到探明此种句式的语法特征;丰富近代汉语域外方言变体语料,利于学者研究;促进知识传播,加强民族交流。

注释:

①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0-102页。

②翟丽霞,刘文菊:《皮尔斯符号学理论思想的语言学阐释》,济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③李正群:《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材“叫”字句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9年,第11页。

④石毓智:《汉语语法》,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参考文献:

[1][吉尔]阿依沙·曼苏洛娃,著.姜晓红,编译.你不是耶提目[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

[2][哈]Э.白掌柜的,著.马辉芬,马海龙,编译.指望[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

[3]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4]蒋绍愚,曹广顺,主编.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79-416.

[5]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36-247.

[6]王虎,黄蓉.近代汉语被动式研究综述[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06):44-49+109.

[7]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8]陆俭明.有关被动句的几个问题[J].汉语学报,2004(02):9-15+95.

[9]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0]王泽鹏.刘叔新先生和现代汉语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0(02):133-137.

[11]刘继超,高月丽.“被”“把”同现句与“被”字句比较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3):152-155.

(作者简介:刁俊丽,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北方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责任编辑 王瑞锋)

猜你喜欢

语文学省略谓语
“阐释”与“训释”——中国古典阐释学的语文学形式
非谓语动词
非谓语动词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学生学语文学做人的帮手 教师教语文教做人的助手
学生学语文学做人的帮手 教师教语文教做人的助手
Teaching methods in a Chinese Classroom
中间的省略
非谓语动词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