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中“打趣”的赏析

2023-05-30张文芬

参花·青春文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刘姥姥贾母贾宝玉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故事情节丰富,人物灵动鲜活,语言妙趣横生,令人百读不厌。作为一部描写古代世家大族生活的作品,其中,人与人之间的玩笑、打趣自然是不可缺少的。笔者从《红楼梦》中“打趣”的类型和作用进行赏析,品读这部经典作品中的妙语雅谑。

一、长辈对晚辈的打趣

翻开《红楼梦》,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打趣,莫过于贾母评价王熙凤的一句“凤辣子”。这个打趣出现在全书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一节。初入贾府的林黛玉刚刚认识了长辈、姊妹们,一个重要人物“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地登场了。她的到来让整个气氛都活跃了起来,才止住泪水的贾母也不禁笑逐颜开,用打趣的方法为黛玉介绍了这位十分讨她喜欢的孙媳妇——王熙凤。文中写道,“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这样一句玩笑,让王熙凤的形象一瞬间就建立起来了。其实在王熙凤尚未正式出场之前,作者已经对其进行了侧面描写。例如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就已经点明,自贾琏娶了婶娘王夫人的内侄女做夫人后,“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说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这样一段话,不禁让读者对这位“男人万不及一”的女子产生了好奇心。接下来,在大笑着出场后,贾母的一句“凤辣子”更是让人将她的形象与之前的侧面描写进行了对照,因此,读者对这个泼辣的、雷厉风行的女子有了初步认识。在这一基础上,曹公接下来对凤姐的刻画也都围绕这个“辣”字展开,其中有设相思局的冷酷、有协理宁国府的冷静、有弄权铁槛寺的贪婪、有借刀杀人的残忍……这一切都让读者对人物的“辣”有了更深的了解。

当然,在贾府众人中,作为辈分最高的长者,贾母身上有着浓浓的人情味,这一点是通过她对晚辈的打趣体现出来的。还以贾母对王熙凤的打趣为例,在一次元宵节上,贾母用一个“十个儿媳妇,其中最伶俐的那个是因为吃了猴尿”的笑话,让众人捧腹大笑,活跃了元宵佳节的氛围。同时,从笑话中也可以看出,贾母对王熙凤掐尖卖乖、聪明伶俐的性格不是不了解的,甚至对众人对王熙凤的怨恨也是知晓的,但是她依然包容,甚至宠爱这样一个孙媳妇,因为这是一个有着缺点,却聪明伶俐、鲜活可爱的人。再如在给薛宝钗过生日一节,贾母带着众人外出取乐,各位纠结按照辈分顺序点戏时,贾母是这样说的:“今日原是我特带着你们取笑,咱们只管咱们的,别理他们。我巴巴的唱戏摆酒,为他们不成?他们在这里白听白吃,已经便宜了,还让他们点呢”,这位安享富贵的老人为了让宝钗点自己喜欢的戏,为了让家庭氛围不那么森严无趣,以看似无礼的方式打破众人的推让,让过生日的氛围平添了无尽的人情趣味。还有,在贾敬去世后,一次荣国府中秋摆宴,尤氏前来陪坐,贾母为了让她回去夫妻、母子团聚,不禁打趣:“使不得,使不得。你们小夫妻家,今夜不要团圆团圆,如何为我耽搁了”。在賈母眼中,尤氏是“小夫妻家”,而自己是老骨头,跟着晚辈,她们容易放不开,这就是贾母身上的人情味。

二、平辈之间的打趣

《红楼梦》中平辈之间的打趣随处可见,其中包括兄弟姐妹之间、姑嫂之间、妯娌之间,等等。这些打趣、玩笑,让豪门大院之中、森严的道德规范下、人情倾轧之间平添了诸多趣味,也让整个故事妙趣横生。林黛玉和贾宝玉情投意合,彼此间的打趣十分常见。例如最有趣的是“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宝玉为了解黛玉的午困、逗黛玉开心而讲的小耗子精偷香芋的故事。这个情节发生在元妃省亲后。贾府费尽心力才将大观园中一应陈设、动用之物收拾停当,由此,宁府组织阖府上下看戏、放花灯,以示庆贺放松。一日,贾宝玉去探望林黛玉,看到她在床上歇午。原来黛玉刚吃了饭,觉得浑身酸疼,便打算“略歇歇儿”,不想理睬他,贾宝玉见此情形,担心林黛玉乏困,怕她“睡出来的病大”,便将黛玉唤醒后,替她解闷,特意编造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宝玉特意强调故事发生在苏州的黛山林子洞,时间是腊八,世人都喝腊八粥,在这里,原著中有一句脂砚斋的批语,“难道耗子也要腊八粥吃,一笑” 。可见,宝玉的这个笑话十分精彩。当然,最后的落脚点就是耗子精想要变成香芋,却变成了林黛玉。黛玉回过味来,翻身爬起来,按着宝玉笑道:“我把你烂了嘴的!我就知道你是编我呢!”在这里,小儿女之间两小无猜的情谊展露无遗。而作为读者,不妨对这个笑话做一次发散延伸。宝玉说自己之所以想起这个“典故”,是因为之前闻到黛玉袖子里有香气,而想到“香玉”,但是“香玉”并非真玉,不过木质,“宝玉”也非真玉,不过顽石,如此看来,木石姻缘在这一个玩笑中也得以印证。

当然,宝黛二人正是因为心意相通,在打趣的过程中常常失去分寸,导致二人矛盾不断。例如在共读《西厢》后,宝玉一时动情,便说了书上的一句:“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登时发起怒来,薄面含嗔,指责宝玉这种轻薄行为,并作势要去告诉家长。吓得宝玉连连发誓,甚至愿意在死后变大王八,给黛玉驮一辈子的碑,黛玉听后转嗔为喜,也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打趣他,“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还有“潇湘馆春困发幽情”一节,贾宝玉面对体贴懂事的紫鹃,再一次口无遮拦地说道:“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气得黛玉再次哭泣,并怨怼宝玉:“看了混账书,也来拿我取笑儿。我成了爷们解闷的。”最后宝玉因为没有及时安抚好黛玉,还引出了接下来的误会,将情节推到了“黛玉葬花”这一高潮。从这里可见,宝玉对黛玉的打趣,常常因为二人过于亲密而导致失去分寸,变成了冒犯,让黛玉发急发怒。这是曹公为人们展现这对两小无猜的人物关系时,采用的一种有趣的手法,同时,也是制造人物矛盾、推动人物关系的重要方式。[1]

王熙凤作为红楼梦中最为鲜活的人物,她同众姊妹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因而常常打趣她们。例如在贾宝玉和林黛玉因为“金玉良缘”闹矛盾和好后,王熙凤作为迟到的说和人,打趣二人之前的吵架就像是“乌眼鸡”,这形象的比喻有着嫂嫂对小孩子的责怪劝慰,从而让二人细细回想一番,也会感觉自己之前的行为有多幼稚;接下来,王熙凤在回贾母话时,将宝黛二人和好的过程比喻成“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通过这个打趣,展现宝黛二人之间并不嫌隙的状态来让贾母宽心,众人听后也是一笑。这里王熙凤的语言质朴爽利,有着管家奶奶的风范,也有着嫂嫂的包容,让读者跟着她的描述不禁会心一笑。

史湘云是红楼女子中最为豪爽的一个,当她遇见了言辞尖利的林黛玉时,不仅没有落得下风,甚至让“唇枪舌战”变得妙趣横生。由于史湘云是个“咬舌子爱说话”的,将对贾宝玉的“二哥哥”叫成了“爱哥哥”,黛玉用这个打趣她,她倒也不生气,只笑着回她,这辈子我固然是这样,改不了这毛病的,比不上你,但是我天天念佛,希望你将来嫁给一个林姐夫,像我一样说话,每天都在你耳边厄来厄去。众人听了也是捧腹大笑,黛玉听了追着湘云打。这样的姊妹嬉闹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也让曹公笔下的人物更加鲜活。当然,平辈之间打趣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王熙凤打趣黛玉,“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李纨打趣王熙凤是“水晶心肝玻璃人”,尤氏借贾母的笑话打趣王熙凤,“咱们这里谁是吃过猴儿尿的,别装没事人儿”,晴雯打趣袭人是“西洋花点子哈巴儿”……这些戏言生动有趣、充满生活气息,是读《红楼梦》的一大乐趣。

三、主人对客人的打趣或客人的自我打趣

主人对客人的打趣或客人的自我打趣集中体现在一个角色身上,那就是“刘姥姥”。作为来到贾府“打秋风”的小人物,她与贾府众人在身份、阶层上有巨大的落差,而这种落差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喜剧性。同时,作为人情练达的老者,刘姥姥在接触到贾母后,很快意识到了自己作为“女篾片儿”即被取笑者的角色定位,并坦然接受,配合王熙凤、鸳鸯共同制造宴席间的笑料,同时,也让整部书进入了最为欢乐滑稽的部分。

在“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贾母带着刘姥姥来到大观园,李纨拿来了新掐的花献给贾母,贾母拣大红菊花簪于头上,凤姐则招呼刘姥姥插了一头鲜花,逗得众人哈哈大笑。刘姥姥拿着自己打趣,笑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这里的主人打趣客人、客人自我打趣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在宴席上,主人和客人之间共同制造笑料的默契让整个氛围异常欢乐。在宴席开始前,王熙凤和鸳鸯就已经为刘姥姥确定了角色,让她为贾母取乐。刘姥姥接受了这个任务,也不负众望,一开始就说出了一个令人捧腹的笑话。书中写道,“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这样质朴,甚至有点粗俗的笑话十分符合刘姥姥的身份,也让这些整日安享富贵的太太、小姐们仪态尽失。接下来,刘姥姥身上的笑话一个接着一个,夹鸽子蛋、吃茄鲞、用乌木镶银的筷子、说酒令、用套杯喝酒,可以说,说学逗唱无所不能。她使出了浑身解数,通过自我打趣的方式,把贾府之人逗得前仰后合,笑成一堆。即便是后来刘姥姥走后,对她的打趣也没有停止,林黛玉用“母蝗虫”精准概括了刘姥姥在大观园中的行为,甚至还将惜春即将创作的大观园画作命名为“携蝗大嚼图”,这让众人重新回忆起了与这个富丽壮观的院子格格不入的刘姥姥,因此再次大笑不止。[2]

在围绕“刘姥姥二进贾府”展开的故事中,曹公为人们展现了一个人情练达、质朴真实、活泼有趣的农民形象。身为客人,对于主人的打趣,刘姥姥没有将其看作一种屈辱,反而用自己的格局和情商,把这种原本很难堪的局面扭转了过来,既没有伤害主人的面子,也没有让自己下不来台。这种智慧,需要生活的历练;而拥有了这种智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财富。这从贾府众人对刘姥姥的丰厚馈赠中得到了体现。

四、主人对下人的打趣

《红楼梦》中描绘的贾府是一座森严的贵族府邸,这里不仅居住着众多主子,也有着数不清的下人。原本身份的尊卑让他们之间难以平等对话,但是在女眷众多的内宅,主人对下人的打趣和玩笑却十分常见。例如在“撕扇子作千金一笑”这一章节中,贾宝玉因为晴雯跌坏了扇子而发怒,两人拌嘴后又牵扯到了袭人,正在三人不可开交、忍不住落泪的时候,林黛玉来到了怡红院。面对这样的场景,林黛玉用打趣的方式来解围:“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把大家逗得破涕为笑。接下来,开始打趣袭人:“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们两个拌了嘴了,告诉妹妹,替你们和劝和劝。”“嫂子”这个玩笑的称呼让原本尴尬焦灼的气氛缓和了下来。

再如在探春组织大观园诗社活动这一情节中,史湘云做东,宴请贾府众人吃螃蟹。在螃蟹宴上,面对贾母,王熙凤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服侍贾母等人吃螃蟹,而服侍贾母的大丫鬟鸳鸯,以及服侍凤姐的丫鬟平儿,反倒安安稳稳地坐在席上吃螃蟹、喝酒、聊天。期间,王熙凤抽空走了出来,来到平儿这里准备讨点螃蟹吃,却被鸳鸯打趣了一番。凤姐便趁着这个机会调侃起她来,并声称“知道你琏二爷爱上了你,要和老太太讨了你作小老婆呢”。这句话让鸳鸯又羞又恼。鸳鸯作为贾母身边的大丫鬟,虽然身份低下,但是却与王熙凤这位管家奶奶关系密切,两人之间有着打趣,也有着密切配合,在管理贾府、服侍賈母方面可谓是十分默契。此外,还有李纨将平儿比作王熙凤的“一把钥匙”,以此肯定她的地位;有薛姨妈打趣紫鹃“想要找个小女婿”,等等。这些趣味十足的语言,读者可以耐心寻找、细细品味。

五、结语

综上,《红楼梦》中“打趣”类型多种多样。这些打趣来自不同的场合,出自不同人物之口,趣味十足,令人或会心一笑,或捧腹开怀,既是作者塑造人物、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是突出主题、完善故事的手段。读者在品读《红楼梦》时,不妨从这些“打趣”着眼,细细体会其中的深意奥妙。

参考文献:

[1]金光.《红楼梦》中的“打趣”之妙[J].名作欣赏,2021(26):29-31.

[2]程文菲.论《红楼梦》中笑话的多重功用[J].昭通学院学报,2021,43(01):58-63.

(作者简介:张文芬,女,湖北省天门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研)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刘姥姥贾母贾宝玉
刘姥姥吃鸽子蛋
刘姥姥
论荣国府演《八义记》八出和贾母对“热闹戏”的态度
贾宝玉:暖男的爱仅仅如此
重识贾母
跟贾母学养生哲学
贾母并非真心喜欢鸳鸯
试论贾宝玉待花袭人“与别个不同”的原因
西门庆与贾宝玉女性观的比较
论贾宝玉之本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