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任梦茜第十三届全运会赛前竞技状态调适研究

2023-05-30任梦茜陈金霞

当代体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竞技状态全运会竞技

任梦茜 陈金霞

赛前竞技状态的调控是运动员提升竞技能力和取得优秀比赛成绩的重要环节。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女子撑竿跳高国际级运动健将任梦茜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赛前9个月竞技状态调适情况进行研究。旨在总结赛前调适的任务、方法,以期为我国女子撑竿跳高项目赛前训练提供有益的经验,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重大比赛前进行竞技状态有效调控提供借鉴。

1 前言

赛前竞技状态的调控,是决定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发挥自身应有的体能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一环。因此,科学且有针对性的对运动员竞技状态进行调控,能够促使运动员能够迅速进入比赛的最佳竞技状态,并对取得好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任梦茜作为我国优秀的国际健将级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个人最好成绩达到4.50M,曾获得多次全国田径比赛冠军,为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季军,并代表我国参加了第31届里约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因此,本研究以任梦茜第十三届全运会赛前竞技状态调适全过程为研究对象,从调适的阶段与任务、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探索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赛前竞技状态调适的思路与策略,为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安排提供鲜活的案例,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重大比赛前进行竞技状态有效调控提供借鉴。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女子撑竿跳高第三名任梦茜2016年11月(冬训段)至2017年8月比赛前夕(竞赛阶段)9个月的赛状态调适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进行检索,搜集硕博论文、期刊等相关文献资料共计50篇。整理任梦茜第十三届全运会赛前训练日记两本,并对内容进行梳理,为本文提供必要的材料支撑。

2.2.2 个案分析法

通过收集任梦茜训练日志等资料,整理出详细的训练手段与方法、训练负荷强度和负荷量,并进行针对性分析。

2.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软件对对任梦茜第十三届全运会赛前调适四个阶段力量、速度、技术、辅助练习的负荷量、负荷强度进行统计整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任梦茜赛前状态调适的主要任务

3.1.1 通过有效沟通,解决运动员与教练员观点不同的问题

任梦茜全运会赛前因专项训练情况不理想,专项技术训练课上频繁出现“空跑”现象,无法正常完成训练量,导致其情绪低落,甚至表现出“厌训”“害怕比赛”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心理上的迷茫和技术上的不稳定形成了恶性循环,致使其专项技术停滞不前。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任梦茜缺乏与教练员的沟通,导致其相关技术与心理问题无法准确的反馈到教练员手中。因此,赛前状态调适任务之一就是加强运动员与教练员“训练前—训练中—训练后”各个环节的有效沟通,建立起师徒双向“沟通——反馈”机制,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面对训练竞赛要求,从而有效解决运动员与教练员观点分歧、想法不同的问题。

3.1.2 通过针对训练,解决高水平竞技能力储备不足的问题

体能、专项技术是撑竿跳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速度能力薄弱及持竿助跑节奏感差是任梦茜体能层面的弱点,而这一弱点制约了其在专项技术上完成的质量。因此,要提高其竞技能力,解决由体能储备不足引发的技术发挥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必须进行针对性训练。

体能:通过强化臀大肌、腰腹核心肌群力量,利用中小力量的快速练习发展任梦茜快速力量,提高平跑速度能力,从而为有效的持竿助跑奠定基础;通过强化全程持竿跑、五步起跳跑、抬腿海绵格专项跑等专项化训练手段,保持助跑过程躯干整体的稳定性,改进其助跑过程中的节奏感。

专项技术:通过加强最后2步主动下压扒地意识和能力,解决最后2步“拉大步”的问题;通过强化持竿助跑与插竿起跳的衔接,提高起跳后的压竿控制能力,从而强化其整体技术的稳定性和合理性;通过强化悬垂摆体与伸展过竿动作的衔接,充分发挥人体的运动速度,充分利用撑竿的反弹力量,发挥应有的高度。

3.1.3 通过整合要素,解决竞技能力各系统协调不够的问题

任梦茜存在竞技能力提升愿望不强烈、技术发挥不稳定、技术能力有缺陷等问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依赖于其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交织和渗透。因此,提高其整体竞技水平,必须通过整合要素,强化力量优势,弥补速度、技术短板,实现竞技能力结构的补偿效应,从而解决竞技能力各系统协调不够的问题。

3.1.4 通过模拟比赛,解决比赛成绩不稳和信心欠缺的问题

全国运动会是4年一届的全国最高水平的综合运动会,相比一般的单项比赛,竞技水平更高、比赛难度更大。需要加强赛前模拟训练,从准备活动、场地器材,到起跳高度、免跳高度、冲击个人最好成绩高度和决定比赛名次的关键高度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训练和模拟比赛。

3.2 任梦茜赛前状态调试的手段

3.2.1 精细划分训练单元

任梦茜赛前训练时阶段划分主要包括4个阶段,每个周期均制订了明确的时间安排、目标任务、训练比重、训练负荷和技术要求。

第一阶段共计12周(2016.12.5-2017.2.28),由于受到伤病的影响,第一阶段训练时间进入的比较晚,正式进入训练阶段则主要以恢复身体机能,做好体能储备,改善短中程专项技术为主要任务;第二阶段共计9周(2017.3.1-2017.5.6,其中5.7-5.20为比赛阶段,故没有算入训练周期),考虑到伤病原因,2017年全程专项技术训练开展得较晚,因此在第二阶段任务是稳定全程助跑节奏,熟悉全程专项技术;第三阶段共计11周(2017.5.22-2017.8.10,其中6.24-6.27为比赛阶段,故没有计入训练周期),这阶段训练任务是加强全程技术练习,强化基础力量和躯干力量,突出强度,提高专项质量;第四阶段共计3周(2017.8.15-2017.9.1),属于恢复诱导阶段,该阶段逐渐降低训练负荷,调整竞技状态和心理状态,为比赛做好准备。

3.2.2 合理分配训练比重

任梦茜于2017年6月底结束全运会赛前三场全国赛,2017年6月底至9月(全运会开始)共计9周时间,这9周的训练计划和目标完全围绕全运会展开,不受三场全国赛事训练目标和计划的干扰,故选用赛前9周的体能、技术的训练比重进行分析。

根据任梦茜赛前训练阶段划分可知:赛前9周涵盖了第三和第四两个阶段。其中前6周属于第三阶段,后3周属于第四阶段。因此,为了对赛前9周体能、技术训练有更精细化的研究,将赛前9周分成前6周和后3周。

从图1中可以看出:任梦茜在全运会赛前9周体能训练占总训练时间的百分比例较大,占比约高达68.1%。其中,前6周体能训练百分比的平均值为74.05%,后3周体能训练百分比的平均值为56.1%。前6周的训练处于阶段训练理论中的专门准备期,专项体能训练成为训练重点。而后3周处于恢复诱导阶段,体能训练负荷大幅度下降。

从表1数据得知:在前6周的专项技术训练安排上,每周基本安排3次专项技术训练课,负荷量较大。而后3周专项技术训练安排维持在1—2次。反映出前6周专项技术是训练的又一个重点。后3周随着比赛的临近,专项技术的训练次数有所降低,这阶段主要以积极调整为主。

3.2.3 严格控制训练负荷

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力量总量、速度总量、辅助练习总量,还是技术总量,均呈现一定的走势规律,具体表现为第一阶段训练总量最大,其次是第三阶段训练总量,再次是第二阶段训练总量,第四阶段训练总量最小,反映出超大强度到中等强度再到大强度的小“M”型发展趋势。上述训练负荷的安排在充分保证其专项能力的储备的基础上,确保其有足够的超量恢复时间,以便冲刺超大强度训练,使其竞技能力能够处在不断向上攀升的局面。

3.2.4 切实强化技术能力

任梦茜属于力量型选手,相对其他优秀运动员,在细节的处理和把握上还不够细腻,因此在完善技术细节方面,立足于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1)倒4步步长问题:强化后4步的助跑步长,最后4步步长情况直接反映最后助跑阶段的节奏,从而影响着最后助跑速度。通过缩小倒1步和倒2步步长的差异,稳定最后2步步长模式,避免出现“拉大步”和“降重心”的现象。

(2)倒4步步点问题:任梦茜技术训练主要是从短程6-8步助跑起跳逐渐增加到中程10-12步的步长。其中在中程助跑中发现一个问题,即后4步的步点偏近,影响了起跳环节,无法有效利用竿子的弹性,有将弯竿跳成直竿的趋势。因此教练针对步点提出了具体要求,利用海绵、锥形桶等标志物设置后四步的距离促使任梦茜做出相应的调整,加强助跑加速阶段的稳定性训练,以强化节奏感。

(3)后程加速阶段存在降速问题:随着步长的增加對左踝关节受伤的部位负荷也逐渐增大,后程降速也因此更加明显。对此,在训练课前,需要打上支持带,保护关节,以此来维持每堂课的训练量。教练员还会根据其踝关节的实时疼痛情况,适当减少其练习的次数、强度以及增加其间歇时间,以此来保障整堂课的训练质量。

3.2.5 逐步培养赛前状态

全运会前任梦茜的训练比赛安排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针对性。在整体时间框架的范围内,有机地安排训练、比赛时间以及阶段任务,通过对其技术和专项体能的综合分析,确定赛前的冬训体能储备阶段和技术磨合阶段。同时,任梦茜因受伤病影响,其训练计划上穿插安排了恢复性训练和物理治疗,确保机体得到有效的恢复,保持较高的训练积极性。进入比赛阶段后,通过以赛代练、训赛结合,积极地通过赛前反复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来调整其技术发挥的稳定性,逐步形成、最终达到赛前最佳状态。

4 小论

(1)根据赛前训练的特点,确定任梦茜赛前状态调适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有效沟通,解决运动员与教练员观点不同的问题;通过针对训练,解决高水平竞技能力储备不足的问题;通过整合要素,解决竞技能力各系统协调不够的问题;通过模拟比赛,解决比赛成绩不稳和信心欠缺的问题。明确了赛前训练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根据专项技术特征和个人训练特点,任梦茜赛前状态调适的主要采用了精细划分训练单元、合理分配训练比重、严格控制训练负荷、切实强化技术能力、逐步培养赛前状态等手段与方法。其主要特点是设立层层递进的4个训练阶段,合理安排各项训练比例,严格把握负荷节奏;广泛采用分解与整体相结合的训练方法,通过赛前模拟比赛促进训练效应向比赛能力的有机转化。

参考文献

[1]田野,王清,冯连世,张忠秋,洪平,赵杰修,郝为亚,王向东,肖丹丹.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J].体育科学,2008(09):3-11.

[2]周文福,崔鑫.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周期负荷安排特点及板块特征[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03):23-29.

[3]张玉泉.关于撑竿跳高项目分类归属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4).

[4]王保成.田径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与比赛能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4(01):51-56+95.

[5]王林,武雪莲.柏林世锦赛白雪赛前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09):110-112.

[6]翟丰,张艳平.中长跑运动员赛前训练的调控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05):75-78.

[7]黄昆仑,汪俊.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特点与调控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04):76-81.

(作者单位:1.浙江理工大学;2.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竞技状态全运会竞技
竞技状态“峰谷”模型探索研究①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竞技精神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第十三届全运会志愿者风采
完美闭幕
花与竞技少女
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培养与保持
竞技状态的理论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