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集《人依何为生》

2023-05-30黄中梅

新阅读 2023年3期
关键词:托尔斯泰道德小说

黄中梅

许海燕先生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外国文学教授,曾出版过许多俄国文学译著。《人依何为生》是他的又一精彩译著,文风质朴而又富有诗意。

提到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就绕不开他的三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三部史诗性巨著力透纸背,反映了19世纪俄国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急遽变化的历史现实,也呈现了作家的宗教救世思想和道德完善的世界观。与这三部长篇小说相比,托尔斯泰许多晚期宗教道德题材的中短篇小说,广大读者则不太熟悉。商务印书馆最近出版的《人依何为生——托尔斯泰道德小说选》就像一个个象牙微雕,篇幅短小精悍却又含蕴隽永,发人深省地提出了“人依何为生”这一人生的终极之问。

探索人生

人究竟依何为生呢?这是千百年来无数哲人智者都想参透的问题,也是托尔斯泰终其一生苦苦探求的问题。

托尔斯泰出生于俄国中部图拉省的一个贵族之家,他家的庄园雅斯纳雅·波良纳(俄文的意思是“明媚的林中草地”)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乡村生活给了托尔斯泰人生最初的滋养。虽然母亲在他两岁时亡故,父亲也在他9岁时离世,但他的姑姑塔季扬娜承担起了抚养几个孩子的责任。善良而又虔诚的俄国女性在年幼的托尔斯泰心中播撒下宗教信仰的种子。托尔斯泰13岁时,举家前往喀山投奔尤施柯娃姑妈。在喀山,他遭遇了人生的初次迷惘:一边是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生活的吸引,一边是对道德纯洁的渴望;一边是对赌博玩乐的沉迷,一边是对放纵堕落的忏悔。在迷惘之中,《马太福音》成了他生命中的一束光,使少年托尔斯泰不断反省。

托尔斯泰16岁进入喀山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学习,3年后因为对学校教育不满,退学回到自家庄园,开始了人生的探索和自我追寻。他的探索和兴趣非常广泛:在庄园里从事农事改革,为农民的孩子办学校、写教材,跟随大哥到高加索从军……青年时期的托尔斯泰孜孜不倦,浮士德一般永不满足地在各个领域探索人生的真谛。

托尔斯泰34岁结婚,美满的婚姻生活一度赋予他心灵的平静,让他得以安心经营产业,致力写作。然而,深思内省的性格和东正教强烈的忏悔意识又使他开启了新的追问: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般的贵族生活,是否有罪?他四顾茫然,遍寻不得人生的意义。他苦闷烦恼、痛苦彷徨,被轻生的念头纠缠着,甚至不能看见绳子、刀或是手枪等任何可以引发自杀行为的物品,已步入不惑之年的托尔斯泰一直处于思想和精神危机之中。为此,他去参观监狱、看望士兵、访问人民、研究宗教……他为百姓的不幸而痛哭流涕。

经过长期的走访、研究和思考,50多岁的托尔斯泰在思想上发生了一场“激变”。他决定与贵族的生活决裂,彻底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他在《忏悔录》中说:“我否定了我们这个圈子的生活……我应当去理解的……是这些创造生活的、平常的劳动人民的生活,以及他们赋予生活的意义。”于是,他逐渐形成以基督教义为基础,以仁慈、博爱和宽容为核心的“托尔斯泰主义”。

18篇宗教道德小说

《人依何为生》精选了托尔斯泰晚期的18篇宗教道德小说。这些小说以浅显易懂、充满教谕色彩的内容探讨了诸如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等问题,写出了人性之深刻与复杂,也诠释了托尔斯泰“爱”的主题。这些小说教諭人们要仁慈、博爱、不抗恶、道德自我完善,通过放弃财产、用最大限度压制自己欲望的办法来消除不幸,求得灵魂的安宁和幸福。

博爱思想。具体来说,这部小说中的博爱思想包括:人不是靠对自己的关心活着,而是靠对别人的爱而生存(《人依何为生》);爱不是抽象的,不只是对心中的上帝,而是要将善意实实在在地体现在身边人和陌生人身上(《哪儿有爱,哪儿就有上帝》《两个老人》);爱是不考虑自己,自我净化后再去净化别人,炽热自己的心后再去温暖别人(《教子》);爱是忏悔(《忏悔的罪人》);爱是远离贪婪(《一个人是否需要很多土地》)、诚实劳动(《鸡蛋大的麦粒》《两兄弟和金币》)……正是因为有爱,受伤的天使能够得到穷人的救助,没有爹娘的孩子可以得到邻居的抚养,丧子的靴匠能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幸福,为了帮助受苦的穷人而放弃去耶路撒冷朝圣的老人却被主所接受……总而言之,爱会让这世上的一切变得更美好。

仇恨与恶行。如果说爱让人们成为兄弟姐妹,相互同情,那么恨则会滋生恶意,让恶无限蔓延。托尔斯泰也描写仇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恶。《一个人是否需要很多土地》中的巴霍姆因土地问题与邻居结怨而背井离乡,最终因贪婪而送命。《纵火容易灭火难》中伊凡和加夫里洛这对好邻居也因为一件小事恶言相向,闹到纵火烧房的地步。《假息票》中的恶就像是蝴蝶效应一样,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一个叫米佳的中学生为了还债使用了一张假息票欺骗了店铺老板,老板为了降低损失,将假息票脱手给了一个卖木柴的农民,并伙同守院人一起诬陷农民,农民申冤无门,为了生计沦为盗马贼,守院人因为不义之财来得太容易而成为惯偷,退伍士兵在马失窃后打死了盗马贼因而入狱家破人亡……

用善去感化恶。托尔斯泰认为仇恨就像火焰一样,“灭火要在刚着火时”,仇恨也应该消灭在萌芽状态,否则会引发不幸的后果。对于恶,托尔斯泰的态度则是“勿以暴力抗恶”,要学会忍耐和宽恕,以善报恶,用善去感化恶。《上帝知道真情,但不立即说出》中的阿克谢诺夫因为被诬陷杀人在西伯利亚服了26年苦役,最终他用宽恕感化了真正的凶手。《纵火容易灭火难》中的伊凡听从了父亲的劝告,消除了对纵火的邻居的仇恨,他们重新变得和睦。《小姑娘比大人聪明》中的两个小姑娘忘记了吵架的事后又相亲相爱,也说明了爱比恨更有力量。在托尔斯泰的笔下,以恶抗恶是“毁了别人的灵魂,更毁了自己的灵魂”(《假息票》),“作恶,会有恶报”,“应该忍耐”(《蜡烛》)。

压制欲望,完善道德。此外,小说选中还有一部分作品提到了放弃财产、压制欲望的主张,就像托尔斯泰晚年身体力行、把钱和土地分给农民一样。他放弃贵族的奢侈,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为千百万农民做好事。《假息票》中丽莎·叶洛普金想分掉财产,改造马欣,虽然她被亲人视为“疯子”,但是长老却因为她的行为受到了真正的启迪。

为了压制欲望、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托尔斯泰在82岁高龄时离家出走。他的计划是去南俄或人烟稀少之地过朴素的生活。虽然他的生命在出走后10天就在一个小火车站画上了句号,但托尔斯泰的一生,正如《趁有光,在光中走》中的古代基督徒,不断探索追求人生的意义。他也用生命中最后的出走回答了“人依何为生”这一终极之问,那就是:永远心怀对他人之爱,逐光而行,依爱为生。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托尔斯泰道德小说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七颗钻石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忘记自己的人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