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片《满月》的镜头设计分析

2023-05-30巩至善

参花·青春文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李响故事片蒙太奇

一、引言

中国第三代导演谢晋认为,导演是运用电影镜头进行写作的“作家”。由此可见,电影镜头是承载导演思想、影片情绪的主要载体。镜头是组成画面的最小单元,每一个画面都是镜头的外在体现,因此,镜头作为一部影片中十分重要的存在,其表现得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到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以及影片思想情感的传达。电影作为一门影像化的艺术,其影视画面的呈现离不开电影镜头,故此,电影镜头的设计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满月》作为一部温情治愈风格的短故事片,通过镜头设计配合实际拍摄,将剧情中矛盾冲突的形成、激化,以及结局,通过画面的形式展示给观众。故事展现了两代人各不相同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待“陪伴”的同样渴求,并通过镜头展示细节、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最终向观众传达出相互陪伴、互相治愈的温馨主题。

本文主要阐释该片的镜头设计,包括前期准备环节的剧本沟通、风格确立、分镜头脚本的撰写,具体设计中对于景别、角度、构图等镜头语言的设计,以及对在摄制及后期剪辑过程中的调整进行分析,以探讨一部影片从构思到最终画面呈现的过程中,镜头设计的重要作用,并为此后的创作积累经验。

二、故事片《满月》镜头设计的前期准备

一部故事片的创作主要分为前期准备、实际拍摄,以及后期制作三个阶段,而作为故事片的镜头设计则贯穿影片从构思到完成的始终。在故事片的构思阶段,镜头设计也需要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与文学剧本内容相互配合,考虑拍摄时的画面内容和风格,在头脑中构思形成大致的镜头画面。

(一)沟通剧本内容

文学剧本是分镜头剧本设计的前提,只有精读文学剧本,与编剧进行详尽的沟通,并对剧本内容进行适当修正,才能将文字内容更好地转变为可见的视觉画面,从而将影片的思想感情顺利地传达给观众。故事片《满月》主要讲述了一个因租房而使两个陌生人由最初对彼此充满意見,到最终相互温暖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刘姨与李响二人由于在生活方式上存在很多差异,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矛盾,随着矛盾的解决,背井离乡、独自打拼的李响渐渐找到了归属感,而刘姨也不再因无人陪伴而感到孤独寂寞,两个人彼此温暖、相互治愈。

为保证影片顺利拍摄,《满月》在镜头设计的准备环节注重与导演、编剧进行沟通,从实际拍摄角度出发,探讨台词、道具、情节的合理性,以及拍摄的可行性,将文学剧本中不易于画面呈现的内容与情节进行修改。例如创作团队在经过多次探讨后,对一些不合逻辑的剧本内容进行了修改:在最初剧本设计上,第一场戏是刘姨儿子怀有歉意地打电话告诉母亲自己因工作繁忙而无法回家,并告知已将母亲独居的房屋出租出去。随即第二场戏是李响搬进刘姨家中。笔者在与编剧、导演进行多次沟通后,一致认为,这样的情节设计不足以凸显出刘姨的孤独与渴望陪伴的状态,且随意出租母亲的房屋也不符合生活逻辑,因此,对剧本内容进行了修改,具体表现为:刘姨找到了与儿子年龄相仿的租客(李响)并签约,儿子与刘姨的关系十分冷淡,从而为影片最终所要表达的——两代并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在打破了层层矛盾后,实现相互陪伴的主题做了铺垫;又如在道具和场景的设计上,起初在文学剧本编写阶段,并未对此进行充分思考,在与导演、编剧进行剧本内容沟通时,通过构思镜头画面,认为可以加入适当的道具以增强影片的真实感,因此,加入了儿子的照片以表现母亲对儿子的思念,并加入了毛巾、睡衣等道具,从而使其更加符合生活的真实面貌。

(二)确立作品风格

电影风格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出故事的整体基调、氛围,而镜头语言是表现影片风格和人物情绪最主要的手段。因此,镜头在风格的设立上应围绕着“温情”的主基调,并结合具体情节进行调整,通过景别、构图、角度等镜头语言的相互配合,形成具有“治愈、温情”等符合影片特点的镜头风格,从而配合故事主题的呈现。

故事片《满月》在构思环节便定位为一部温情、治愈的短故事片,因此,此后无论是在剧本设计,还是拍摄剪辑中,也都围绕此基调进行设计。镜头作为影片基调的主要体现方式,其在设计上更应立足于体现温暖、治愈的风格,这便要求在声画配合、拍摄角度、蒙太奇等镜头设计的诸多环节上,都要坚持温情的主线。例如在镜头上借助不同景别的组合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声音上多采用同期声、自然音响增强真实感。尽管影片包含了许多小的矛盾冲突,但也正是因为这一个个小矛盾的汇聚才有了影片最终所要表达的“无论存在怎样的矛盾,我们都将互相包容,彼此陪伴”的主题,因此,在镜头设计上要始终秉持镜头风格不偏离主基调的初心。此外,《满月》的剧情设计较为贴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在镜头风格的设计上应尽可能生活化,在景别、角度、构图上尽可能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较少使用特殊镜头,多使用符合人眼视觉特征的中近景、近景镜头,多使用中心构图、水平角度拍摄,以带给人们更多的真实感。

(三)撰写分镜头脚本

一部影片的顺利拍摄离不开分镜头脚本的帮助,分镜头脚本的撰写是故事片能够顺利拍摄的重要依据,分镜头脚本实质上是将剧本的文字内容通过绘画、表格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使演员、摄像等创作成员能够清楚理解故事的内容和讲述方式,它是将文字转换为立体视听形象的中间媒介,它不仅对于影片的实际拍摄十分重要,在影片的后期制作中,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故事片《满月》在分镜头的撰写上,一是根据文学剧本划分大致的故事段落,《满月》以线性叙事模式将故事划分为:开端(介绍刘姨与儿子的矛盾及李响搬入刘姨家)、发展(用水矛盾、作息矛盾、居住环境矛盾等)、高潮(刘姨好心办坏事,洗坏李响衬衣)、结尾(关系缓和,李响陪刘姨过生日)四部分。并以拍摄场景和剧情发展为依据,将内容细分为二十六个场次,这些场次再具体划分为若干镜头,列出镜头总数,按照拍摄顺序,用数字1,2,3,4等排序。二是进行具体的场景和机位设置,确定每个镜头对应的景别,随后确定具体景别画面所对应的角度、构图,以及镜头运动的方式,此外,根据画面和台词,构思相应的音乐音响以及场景与场景间的转换方式,确保声画协调统一,转场流利顺畅。最后,还要对每个景别的画面内容进行文字解释,以及在特殊画面增添相应的备注以进行提示说明。

三、故事片《满月》的画面造型语言设计

画面造型语言的具体设计环节是镜头语言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画面内容的美感和故事内容的阐述。成功的画面造型设计不仅能够更好地展现故事情节,还能够有效渲染影片氛围、刻画人物心理、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故事片《满月》在画面造型语言设计中通过对于景别、构图等诸多镜头语言的设计,力求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现最精彩的故事内容,以吸引更多观众,从而更好地传达影片的思想感情。

(一)景别

景别作为画面最主要的部分,其在镜头设计中起关键作用,恰当的景别设计不仅能够营造画面美感,也是激化情节冲突,传递影片情感的最主要呈现方式。故事片《满月》在镜头设计上非常注重景别的设计,多使用全景、中景镜头表现人物生活的真实状态,通过近景、特写镜头细致地展现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情感变化。

1.远景

远景作为取景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在故事片《满月》中多用来起到场景转换和交代主人公所处环境的作用。影片中作为场景转换的远景镜头共有7个,主要负责白昼与黑夜之间的过渡转场,具体如:日出、日落、天空中流动的白云、夜晚在人行天桥上拍摄的车水马龙,这些镜头的使用能够有效衔接场景与场景间的过渡,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介绍故事发生背景的作用。此外,影片中还有许多远景镜头起到交代人物所处环境的作用。

例如在展现李响去药店为刘姨购买颈椎仪的段落中,第一个镜头使用了远景镜头,街道的环境和药店的灯牌同时录入画面中,既展示了外部环境,也在暗示观众思考画面中药店存在的意义,随后李响进入画面,并在药店前驻足抬头,从而使观众的思考得到了有效验证,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

2.全景

全景包含丰富的叙事信息,它的使用既可以展现人物的整体造型、动作,又可以塑造环境空间,以环境烘托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满月》中的全景镜头多用于人物出场,以及每个矛盾发生的开始阶段。例如,在表现李响因着急出门,撞到买菜回家的刘姨的情节中,运用了全景镜头交代李响开门下楼梯的画面,通过李响匆忙关门以及跑下楼梯的动作可以看出他着急的心情,随即画面切到单元门口,依旧使用全景镜头,全景画面中包含了单元门和小部分的道路,为刘姨被撞做了铺垫。此时李响位于画面右侧,他推开单元门跑出,与上一个镜头中李响关门下楼形成了连贯的动作。同时,提着蔬菜的刘姨从画面左侧入画,二人相撞,这样的全景镜头既交代了矛盾发生的地点,也通过人物的动作体现了李响内心的焦急和刘姨对于李响“毛手毛脚”的不满。

3.中景

中景镜头是影视作品中最为常见的景别,它具有很强的叙事功能和日常性特点,它既善于描绘人物的神态和肢体动作,表现人物之间的交流关系,又能够展现人与环境的关系,使观众对画外空间产生联想。由于故事片《满月》的情节较为生活化,因此,使用了大量的中景镜头进行叙事,以逼真再现日常生活。

在故事开始部分,影片使用中景镜头展现刘姨坐在床上给儿子打电话的情节,从刘姨小心翼翼拨打电话的动作以及电话拨通时刘姨夹在双腿之间的左手可以看出她内心的不安,随着电话中儿子“冷漠语气”的传出,刘姨露出了痛苦的表情。这一系列动作既交代了刘姨与儿子之间的疏远,也表现了刘姨对儿子的想念以及心中的苦痛。又如李响在客厅质问刘姨的情节中,使用了大量的中景镜头表现刘姨与李响之间的关系,李响伸手指着刘姨的动作、愤怒的神态,刘姨皱眉的神情、甩瓜子的动作都通过中景镜头展现了出来,二人之间的小矛盾彻底激化成大矛盾,矛盾冲突也在此刻达到了最高点。

4.近景

近景的运用能够使观众清晰地看清人物面部表情或肢体动作。故事片《满月》中多使用近景镜头表现人物的表情、动作,从而更易于使观众进入人物的感情世界。例如在表现刘姨愧疚地摸着李响湿漉漉的衣服时,镜头将画面聚焦于刘姨的腰部,刘姨伸手握住李响的衣服,把手放下,后又将两手握紧放于腰前,这一系列的动作以近景形式展现,使观众能够立即注意到刘姨的微小动作,感受到她内心的愧疚与着急。

5.特写

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认为特写镜头是一部电影中最具有特色的表现手段。特写镜头作为介入感最强的一种镜头,它的出现往往有着某种特殊寓意。例如在《满月》开始部分,刘姨与李响签订住房合同时,给予了合同一个特写镜头,此处的特寫镜头与落笔的动作相互配合,以提醒观众影片即将开始,有效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片名的出现起到了场景转换的作用;在表现李响写纸条放入颈椎仪的情节中,特写镜头将李响所写文字清晰地表现了出来,给予观众充分的时间读完字条内容。在字条中,李响不愿透漏是自己所买,可以看出他其实是一个细心的男生,不仅能够发现刘姨的不适,也能注意到刘姨的节俭,而写纸条的行为也反映了李响脸皮薄,不好意思当面道歉,却又心存歉意的心理,从而将李响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鲜明,也表现出李响与刘姨的关系正逐渐缓和。

(二)角度

《满月》在镜头拍摄角度的设计上,主要通过对于物理角度与心理角度两方面的设计来推动情节发展、展现人物心理,由于故事片《满月》在题材上十分生活化,因此,在角度的设计上也多使用常规角度进行表现。即便是在非常规镜头的使用上,也多是用以表现人物的实际空间位置或视点。

1.物理角度

镜头拍摄的物理角度主要分为平视角度、仰视角度、俯视角度,在故事片《满月》中,大部分镜头均使用平视角度以增加生活的真实感。例如刘姨对着镜子系围裙时使用了背面平视角度,刘姨的视线对着镜子,镜头将焦点聚焦于前方的镜子,从而在客观上使观众将视觉注意的焦点落在景深上,使画面在还原真实的同时却不乏味。

2.心理角度

镜头拍摄的心理角度是指创作者赋予观众的视觉角度,即镜头模拟的视点。根据视点的不同,可大致划分为客观镜头和主观镜头两种。故事片《满月》中主要使用客观镜头描述人物、交代情节,以增强真实感,使观众自己去感受参与剧情发展。此外,在部分情节中,影片使用了主观镜头以模仿剧中人物视点,增强了观众对于剧情的介入感。例如在表现刘姨无意间看到李响杂乱的卧室时,主观镜头模仿刘姨看向李响卧室的情景,使观众感受到刘姨内心的无奈以及产生了对李响“不讲卫生”的印象,随着剧情发展,刘姨在打扫完李响卧室后环顾四周,此时再次使用了主观镜头模仿刘姨的视点,可以看到,房间已焕然一新,两次主观镜头的对比不但可以体现出刘姨的劳动成果,也体现了刘姨的善意。

(三)构图

电影构图是结合被拍摄对象和摄影造型元素,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有重点地分布、组织在一系列活动的电影画面中的,形成统一的画面形式,画面的巧妙构图能够有效表达人物情感、突出作品主题、体现影片风格。例如在刘姨拉窗帘的画面中使用“框架式构图”能够使观众迅速将注意力聚集到前景中的刘姨身上,随着刘姨走出画面,背景中的楼房迅速成为主体,从而有效表现刘姨早起的生活习惯;又如在刘姨做好饭等儿子回家的画面中使用“均衡构图”,刘姨位于画面左侧,右侧放置饭菜,以避免画面关系过分失衡,又因左侧刘姨主体较大,能够使画面重心偏向刘姨,从而使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刘姨身上,真实体会其此时的焦虑不安。此外,李响陪刘姨过生日时运用了“对称式”的画面构图,四块桌布形成的中线将李响和刘姨平分到画面的左右两侧,二人面对面吃饭,形成一种“和谐、稳定”之感,暗示二人关系已经缓和,从最初的冲突关系变为了如今稳定的陪伴、治愈关系,从而有效配合主题呈现。

四、故事片《满月》的场面调度与蒙太奇运用

纪实美学和蒙太奇是电影美学理论中探讨电影与现实之间关系的两种理论流派。纪实美学强调电影本质是真实的艺术,影片要保存时空完整性,这主要通过镜头内部场面调度来实现;蒙太奇美学则强调影片剪辑、拼接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原本时空的完整性。这两大理论看似完全对立,实则相互依存、相互帮助。故事片《满月》在镜头设计上既围绕“纪实风格”的主基调进行设计,通过场面调度的方式,尽可能地贴近现实,还原生活的本来面貌,同时使用蒙太奇手法,在符合故事线性发展的前提下对部分镜头、场景进行“拼剪”,以强化故事的矛盾冲突,增强戏剧性,使情节发展连贯流畅。

(一)场面调度

纪实风格最主要的特征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讲述故事”,这主要是通过镜头内部场面调度来实现的。场面调度是指导演以剧本提供的拍摄基础,通过对场景设置、演员表演和摄影机运动的安排或调度拍摄出富于动态和造型效果的影像。故事片《满月》在镜头设计中主要通过场面调度的方式增强影片的纪实风格。以摄影机运动的安排和调度为例,《满月》中大多使用固定镜头,以旁观者姿态展示故事发展状态,以强化故事真实感。

此外,在表现“用水矛盾”的情节中,使用了固定镜头进行表现,通过固定镜头,能够看清此时已是傍晚,刘姨正在厨房做饭;随后李响拿着苹果自右向左入画,时间、地点、人物及行动目的均通过这一个固定镜头得到表述,在完整的时空中连贯地展现了“用水矛盾”,强化了影片的真实感。另外在部分情节中,影片有意使用运动镜头以形成某种特殊寓意,配合影片主题的呈现。例如李响在清晨被刘姨吵醒,崩溃地从床上坐起的情节中使用了快速的移镜头跟随李响起身的动作,确保人物始终处于画面中心,将人物崩溃起身的瞬间完整记录下来。通过人物动作和面部表情能够使观众深刻体会到李响此时的心理,增强观众对于角色的代入感。

(二)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矛盾冲突、强化人物情绪、推动情节发展。蒙太奇指影视创作过程中的剪辑组合,蒙太奇在发展的过程中具备了叙事、表意这两大功能。以电影表现手段的结构功能为划分标准,蒙太奇手法主要分为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两种。故事片《满月》正是在遵循“影片要真实反映生活”的前提下,通过对叙事及表现蒙太奇的设计,增强影片的节奏性、强化戏剧冲突、增强故事看点的。

1.叙事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主要包括线性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以及重复蒙太奇四种。叙事蒙太奇是影片使用最为广泛的蒙太奇方式,在大部分情节冲突中,均使用线性蒙太奇手法,将画面以时间顺序或剧情发展实际顺序组合在一起,以逐次交代信息进行叙事,引导观众理解剧情。

例如在表现作息冲突的两次矛盾中,使用了交叉蒙太奇的方式进行画面组接,在表现李响熬夜影响刘姨休息的情节中,将李响打游戏、刘姨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画面迅速而频繁地交替进行表现,而在表现刘姨早起打扫卫生吵到还在休息的李响时,将刘姨涮杯子、擦桌子、拖地的画面与李响用被子捂耳朵、左右翻身等画面快速交替表现,连续两处交叉蒙太奇的使用将二人在作息上的冲突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不仅增强了二人之间矛盾冲突的尖锐性,也能够有效调动观众的情绪,使观众感受到作息不同给二人带来的矛盾与困扰。

另外,影片也使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方式进行叙事,例如将李响下班在街上看到药店去买颈椎仪的画面与此时刘姨正在家哼着小曲做饭的画面并列表现,分头叙述,两件事情在此时看似没有联系,但实则暗示着两人关系的缓和,并为最终李响陪伴刘姨过生日的情节进行铺垫。为使镜头画面既能按照叙述顺序组接,又能使组接的镜头内容自然连贯地表达,影片多次使用蒙太奇手法进行场景之间的转换,从而尽可能确保情节真实、流畅、连贯地表现。以片中作为过渡镜头的空镜头为例,在部分剧情中,由于段落与段落间联系较小,如果直接通过情节串联,容易使画面产生突兀感,为此,采用了空镜头进行过渡转场,如日出日落、夜晚的小区、路灯。此外,原本的空镜画面由于背景音过于嘈杂,十分影响影片美感,因此,在这些画面中配以与画面内容相吻合的音响,如鸟鸣声、车流声。

2.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主要指通过相连或相叠镜头在形式或内容上的相互对照冲击,产生单个镜头所不具有的丰富含义,表现某种情感、心理或思想。本片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蒙太奇手法,应该是对于隐喻蒙太奇的使用,通过对于道具的摆放,以及呈现特殊的画面以产生隐喻效果。例如刘姨在卧室对着丈夫的照片自言自語以表现对儿子的思念时,使用特写镜头表现照片中的丈夫。照片中,丈夫十分年轻,与此时刘姨的年龄相差甚大,由此可推测丈夫已离开多年,再配合刘姨对着丈夫照片的独白,使观众能够联想到刘姨与儿子的关系也已僵化多年,暗示了刘姨对儿子的想念以及对能够有人陪伴的渴望。

此外,为使影片情绪效果更加饱满,《满月》在部分关键情节予以特殊的声音设计,通过声画配合,力求使故事呈现出更加完美的效果,从而能够自然地引导观众情感,烘托场面气氛,深化主题。例如在刘姨帮李响收拾房间的情节中,整个场景中,刘姨没有一句台词,如果只是纯粹使用画面进行表现,不免会产生乏味之感,而在此处插入轻快的音乐,不仅能够打破枯燥的氛围,而且能够强化人物动作性,使刘姨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也有利于暗示二人关系的缓和。

五、镜头设计在摄制过程中的调整

镜头设计不应仅停留在影片的构思阶段,而应贯穿于影片的创作始终,根据拍摄剪辑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影片的最终呈现效果。对于故事片《满月》而言,镜头设计在实际拍摄和剪辑过程中都进行了适当调整。

(一)拍摄过程中的调整

在拍摄过程中,由于演员对拍摄时间有一定要求,因此,影片在拍摄时对演员的拍摄时间以及拍摄场景的顺序进行了调整,而拍摄顺序的调整使自然光线的使用上出现了变化,因此,应在镜头设计上重新调整部分镜头的光线设计,以尽可能还原剧情实际发展中的光线效果。例如在刘姨买菜回家的情节中,原本的镜头设计应是在第二天上午拍摄,但由于调整了拍摄顺序,先拍摄了菜市场买菜的情节,又因刘姨做晚饭的戏份不能更改,为避免道具穿帮,便将刘姨买菜回家的戏份调整为下午拍摄。然而由于太阳光线照射方向与上午不同,且拍摄时间已较晚,光线没有上午那么强烈,因此,对光线重新进行了设计,在相机左上方进行补光,并使用银色面反光板补充太阳光线,增强画面亮度,从而尽可能营造出上午的自然光效。

(二)后期剪辑中的调整

著名的电影导演普多夫金说:“在导演开始把各种片段连接起来的那一刻,电影艺术才真正开始。在众多素材中,通过不同的片段剪辑组合,导演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由此可见,剪辑在影片的创作环节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后期剪辑也离不开镜头设计的帮助。在剪辑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夜晚的戏份由于摄入光线不足,导致画面中出现了许多噪点。对此,一方面,影片借助插件在剪辑软件中进行降噪处理,另一方面,重新修改了镜头设计,对于部分视频素材予以舍弃并重新组接素材。

例如在李响去厨房洗水果的情节中,原本设计的固定镜头时长要长于现在,但由于噪点过高,影片缩短了画面时长,并相应地减少了景别数量,选择从其余角度拍摄的中景、近景镜头进行替换,以减少噪点画面的时间;在剪辑过程中,原本设计的画面节奏过慢,叙事拖沓,因此,在部分情节上删减了镜头画面。例如刘姨到菜市场买菜的情节中,原本的设计画面还包括刘姨进入菜市场以及挑选菜品、扫码付款的画面,但是在实际剪辑过程中,发现这些画面存在的意义不大,反而会影响整部影片的效果,因此,针对这部分画面,在镜头设计上调整了时长和先后位置,对于多余情节画面则选择直接删除。

镜头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影片的流畅度,关乎影片整体的叙事节奏以及人物情感的表现。镜头设计是将文学剧本转变为可见的视觉画面的“桥梁”,是创作者对整部影片的总体设计和施工蓝图,影片的创作无论是在實际拍摄还是后期剪辑中,都要以镜头设计为依据。也因此,镜头设计应根据拍摄和剪辑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镜头设计更好地与画面拍摄、后期剪辑相配合,从而使影片在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中呈现出最佳效果。

六、结语

在故事片《满月》的剧情设计上,打破了对于视觉特效、剧情奇观的追求,将焦点聚焦于当下两代人的矛盾之中,以生活化的方式和最真挚的情感向观众传递出对于代际矛盾的理解,并尝试从两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出发,还原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小矛盾,最终向观众传递出“陪伴、治愈”的主题。因此,就镜头设计而言,这部影片可能在视觉效果上是较为平淡的,但实际上,每一个画面的呈现、每一个声音的传递、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衔接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尽可能还原生活的真实面貌,带给观众更多的亲近感、真实感,从而使观众能够放下戒备之心,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情节,感受着、思考着剧中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最终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到影片所想要传达的陪伴、治愈的观点。

参考文献:

[1]李爽.悬疑类剧情片《局》创作阐释[D].长春工业大学,2021.

[2]吴姗.亲情类微电影《养老院》的创作与摄制研究[D].扬州大学,2019.

[3]刘一辰.影视作品中镜头语言分析——基于专业学习的角度[J].西部广播电视,2019(02):84-85.

[4]董文津.剧情片《琥珀色的时光》作品阐释[D].吉林大学,2016.

[5]王珂芸.如何用镜头语言讲故事—剧情片《丢丢》创作阐述[D].西南交通大学,2018.

[6]储菲菲.影像语言结构的梦幻与神奇——析电影《迷墙》的镜头语言[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08):42-44.

[7]孙碧雪.浅析镜头语言在剧情片《路》中的运用[D].辽宁大学,2014.

[8]张方平.剧情片《醉酒美人》作品阐释[D].吉林大学,2018.

[9]张勇,赫聪.动画电影分镜头画面台本的创作研究[J].电影新作,2013(01):73-77.

[10]孔成.电视镜头语言的艺术特色解析[J].中国电视,2016(11):109-112.

[11]凌远.镜头语言的无限魅力——摄像如何在新闻和影视作品中发挥作用[J].电视指南,2016(12):80+82.

[12]张煜翔.纯粹之爱与悲美之情:电影《情书》的镜头风格和人物形象分析[J].青年文学家,2020(15):166.

[13]张栋梁.浅谈怎样用镜头讲故事——以张艺谋的作品为例探析[J].明日风尚,2018(09):269.

[14]吴月涵.《夏洛特烦恼》叙事风格与镜头语言的关系[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9):218-220.

[15]杨加.分镜头脚本在微电影创作中的应用分析[J].传媒论坛,2019,2(09):117+119.

[16]朱俊威. 论纪实风格电影的蒙太奇思维及其艺术特征[D].内蒙古大学,2011.

[17]贾丁.《森林之歌——雪域神木》拍摄体会[J].现代电视技术,2009(03):42-44+59.

(作者简介:巩至善,女,硕士研究生在读,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影视理论与批评)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李响故事片蒙太奇
PLC技术在煤矿提升机控制系统的应用
浅析测量不确定度及评定
错位蒙太奇
《老阿姨》喜获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历史文献纪录片中蒙太奇的运用
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在影视编导中的应用实践
从叙事的角度谈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
小勺子的故事片段
小勺子的故事片段
小勺子的故事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