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课外阅读,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2023-05-30顾晓梅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3年3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课外阅读材料

顾晓梅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很多语文教师开始重视多元化的课堂改造,对写作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将写作素材的积累工作局限在课内阅读中,这不但在数量上限制了学生写作灵感、思路和方法的获取渠道,也在质量上和情感上弱化了生本写作素养体系的构建。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课外阅读指导的优化力度,以之为重要抓手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显著提升,并在客观上起到“阅读+写作”双元教学模块优化构建的理想作用。

一、完善课外阅读材料的筛选标准

任何一项教学资源的开发都必须有一整套完备、科学的标准,这样才能真正将这些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基于这一基本认识,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应对标小学生群体共性、写作教学方向以及课程教学内容等不同项目构建课外阅读材料的筛选标准体系,從源头环节提升教学指导的综合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富有价值感和写作能力强化作用的文学养分,从而为后续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可靠保障。

1.确保课外阅读材料的生本发展性

每种教学思路、方法的价值体现都在于能对学生的目标意识、能力形成促进作用。据此,教师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首先要保证这些材料能够对学生的文学思维、写作意识、书面表达能力和社会情感等形成较强的正向塑造力,为学生提供更加直接、丰富的课程核心素养养分,进而在更高程度和更快效率上达成强化学生阅读能力、优化学生写作意识的理想目标。

例如,对刚刚开始接触书面表达训练的中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明确这些学生所面对的“积累字词”和“掌握简单表达技法”的写作发展任务,多选择诸如《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古希腊神话故事》《克雷洛夫寓言》《格林童话》等具有较多字词“出镜率”和修辞手法应用的中短篇故事集作为指导素材;而对于高年级中具有较强写作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朱自清散文集》《呐喊》《骆驼祥子》等具有较高描写、记叙和角色刻画水准的名家作品供学生阅读、学习。

通过对这一标准的设立和执行,学生能够在最基础的层面上实现“阅读”和“写作”两大模块的联动,实现个人写作意识、能力的多元发展。

2.确保课外阅读材料的课程服务性

课外阅读教学是以写作教学为服务对象的教学项目,二者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服从”和“被服从”的关系,因此对于课外阅读教学工作的内容、项目、方向设计也必然要体现对写作课程的服务性。基于这一基本认识,教师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要切实结合当前写作教学的主要内容、目标以及中远期的推进方向,保证这些材料在表达方法、主题内容、写作模式、行文结构和主要情感等方面和目前的写作教学项目存在更直接的联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产生明显的获得感。

比如在以“环境描写”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女儿绿》以及《白雪中的白桦林》这四篇以景色描写为亮点的文章,让学生从中了解优美的描写性语言和巧妙的比喻、拟人修辞例句;而在开展涉及“角色刻画”的写作教学时,教师则可从《格雷罗将军》《小飞侠罗宾逊》或者《孽海花》等小说作品里选择一些章节作为范本让学生积累素材。

3.确保课外阅读材料的生本吸引力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阅读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的有关工作才能开展得更有质量。据此,教师在筛选课外阅读材料时,要积极参考学生日常的阅读兴趣和经历,从中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富含“养分”的材料作为指导素材,让学生能够在阅读活动中形成更强的能动性,为教师后续的写作助力。当然,教师也不要对学生的主观兴趣表现出过度的迁就,而应以之作为前两点标准的补充,以免对自己的教学计划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扩大课外阅读材料的类型范畴

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要就阅读材料的类型做好扩充工作,分别围绕主题、文体、风格三大维度来开拓学生的阅读思路和文学视野,进而引导他们对后续的作文形成更加立体、多元的执行思维,从而确保学生避免出现“千文一面”的写作问题。

1.丰富课外阅读材料的主题类型

主题是一部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所有的内容和写作技法都是为表达作品的主题而服务的,因此对于不同主题的选择自然也要在本阶段的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基于这一认识,教师要以课文和当前的常规写作主题为基准,在保证这些主题的体现性和发展性的同时,构建以之为核心的辐射性主题框架,让学生借助“以点带面”的方式来接触、了解更多类似主题的内涵和具体的文学表达形式,同时从中获取更丰富的文学情感,进而在撰写同主题或类似主题的作文时拥有更多的思维角度。

比如在进行有关“自然之美”这一主题的写作指导时,教师不妨将这个主题做进一步的细化处理,分别选择《鸟的故乡》《一览众山小》《最后一片红树林》这三篇短文为材料组织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在“自然之美”的框架下提炼出“讴歌自然生命的和谐”“表现对美好的追求”以及“呼吁自然保护”这三个子主题,让学生在这三个主题的引导下具体比较、品味词句和表达手法的应用方向、效果。

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的阅读情感变得更为细致,也能够在阅读中获取更为详细的写作指导思路,同时形成富有质感的思维对比认知,从而有助于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

2.丰富课外阅读材料的文体类型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那么文体则是文章的骨骼。小学生所能接触到的文章大多是记叙文,这自然是由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考查模式决定的,但是若能对学生的文体认知作出进一步的拓展,学生的写作能力框架也必然会得到更全面的塑造。因此,教师要引入更多议论文、说明文乃至散文篇目,将学生的眼界从记叙文的狭小天地中拓展开来,更多了解其他文体的写作脉络、行文结构和特色性词句。

这样一来,学生在后续的写作过程中就可以针对具体的题目选择出最为合适的文体,并快速从脑海中提炼出与之相对应的文章结构、行文脉络和词句体系,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效率。

3.丰富课外阅读材料的风格类型

和主题、文体相比,风格无疑是更难以通过语言来描述的一种文学元素。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不妨在确保主题和文体同一性的基础上,从具体词句选择和表达手法的应用风格着手,引导学生接触更为多元的课外篇目,帮助学生感受多元风格带来的迥异阅读体会,对学生的感性文学认知形成正向刺激,进而帮助学生更精准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表达模式和路径,最终促成学生个性化写作体系的构建。

比如同样是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记叙性材料,教师可以选择《静静的蜡烛》《我的“未成年”父母》以及《老窗》这三篇文章为范本,引导学生做对比阅读,分别从中感受到“诗意”风、诙谐风以及朴素风这三种风格的写作类型以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词句、技法应用套路,而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感受、主观兴趣和驾驭能力来选择最契合自己的写作风格。

三、完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的执行方式

小学生天生就有着追求新鲜的本性,对于一成不变的学习模式很容易丧失兴趣和动力,继而出现学习效率、质量下降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工作要在不断优化常规教学模式的前提下,适时引入活动性阅读和影視阅读这两种新鲜形式,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强的趣味性,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具有更强的代入感,还可以为以后写作指导工作的深层次开展做好铺垫,可谓是“一箭三雕”。

1.依托实践活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

小学生“喜动不喜静”,不仅对实践活动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同时也在活动中表现出更强的思维悟性。教师要有效利用这一点,将一些具有角色扮演和场景还原效果的活动代入到课外阅读指导工作中,鼓励学生深度还原、体会阅读材料中的场景、角色和事件、情感,进而生成更具真实性和融汇感的阅读认知,促进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结束了《安徒生故事集》这部课外作品的阅读后,教师可以让大家从中选择一篇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作为“蓝本”设计对应的剧本,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准备一些简单的服装、道具,而后按照“剧组”成员来分配角色和工作,再将目标故事以童话剧的形式表演给所有的师生。

这项工作的开展还能呈现出更强的多元属性,让学生结成不同的小组选择各不相同的童话故事,这样也更能够唤醒学生的竞争欲和表现欲,从而使学生的文学和写作意识形成更加快速、高效。

2.依托影视阅读开展课外阅读教学

从广义上来说,任何针对外界信息的摄入和处理过程都可以被视为是“阅读”的一种。据此,教师要在组织课外阅读时冲破对纸面阅读的拘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以及当前的教学目标选择一些高质量的影视作品,让学生在更具动感的光影作用下快速融入对应的文学世界中,对作品中的场景、角色和情感形成更真实、细腻的体会,并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更强烈的自我表达冲动,从而促成写作和阅读素养的提升。

四、依托“读写结合”模式完善课外阅读指导工作

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的开展是以服务于学生的写作素养提升为核心的,因此“读写结合”必然要成为教师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载体。据此,教师要将材料拓展性写作和常态化写作当作“读写结合”教学工作开展的主要抓手,从这两个角度切入密切阅读和写作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通过这两个支点构建起更牢靠、紧密的读写联动意识,为学生写作能力的强化开辟出一条更通畅的发展渠道。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高超的写作能力并不是凭空生成的,它的获得需要以广泛、精致的阅读为前提。教师要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并在日常教学中大力践行之,将优化课外阅读指导作为完善写作教学工作的重要项目,围绕多元主题设计、执行系统性的策略,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元的文学作品中汲取写作的灵感、素材,并学习一系列富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丰沛的人文情怀,从而为他们日后进一步的写作水平提升和综合语文素养的建立、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课外阅读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