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引领下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2023-05-30罗贯祥
罗贯祥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好的习惯。”尤其是在小学这一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除了要做好对小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与指导之外,还要充分认识习惯对于小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价值,并能够立足于此,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习惯培养进行有机融合,切实推进学生的全面素质成长。借此,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应首当其冲地展开教育调整与教学改革,这就需要教师在重视做好语文学科教学指导的同时,积极调整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切实带领学生们感知语文知识的魅力,使其可以在主动的学习与活动参与中,更高效率地积累语言文字知识,收获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就此,笔者立足自身的语文教学指导经验,在分析语文学习习惯培养价值和培养原则的同时,就具体的习惯培养策略展开论述,以供各位教育同仁参考、借鉴。
一、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价值
正所谓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身,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构建也是如此,其基本涵盖了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书写、阅读、听课、预习、写作等),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比较端正的语文学习态度,引导学生们以更加积极和饱满的状态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当中。比如,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引导学生们在提前了解课上教学知识的同时,明确自己的课上学习方向,使其可以在课上更快速地理解教师所讲、吸收教师所教。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则可以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知识的过程中,有效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能够在深入感知文学知识魅力过程中,切实收获写作能力的发展,真正推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还能充分调动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内驱力,使其可以在主动的学习过程中,跟随教师的教育指导更加积极地参与相关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在推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同时,更促成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构建。
二、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不管是生活认知,还是学习认知都处于正在学习与成长阶段,他们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上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也不能没有教师的引导。对此,针对小学生的成长特点与成长需求,教师在认知习惯养成价值和在积极构建好习惯养成策略指导的过程中,便要根据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和实际构建的语文教学活动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融合联系,制定一个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教育引导计划,让学生在自觉规范自身学习行为的同时,能够从识字、写作、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等多个方面,逐步建立大语文系统学习认知,从而真正践行循序渐进教育原则,切实引领学生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实践引导原则
实践性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突出特点,新课程改革理念引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期望可以引导学生们在学习、积累语言文字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顺利且高质量地使用语言文字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语文学科教学指导中,充分认知并切实遵循“实践引导原则”,除了充分把握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之外,还要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目标,构建实践性的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比如,在具体的作文书写中,教师要求学生们先列提纲,或者先设计思维导图,在形成大体的写作思路之后再进行书写。对此,学生们可以不清楚“列提纲”的好处,但是需要按照老师的意见去执行、去实践,从而使学生们可以在认真实践、坚持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写作习惯,以写出更加有方向、有逻辑的优秀作文。
(三)家校合作原则
家长是学生们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教师,并且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性深入,家庭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学生家长所承担的教育伙伴角色也越来越鲜明。因而,对于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们也要切实关注学生家长的教育地位,并能够在主动联系学生家长,在主动增进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家长们在关注学校教育、关注学科指导的过程中,切实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对于孩子身心成长的重要引领价值,并能够配合教师将养成教育拓展到家庭教育范畴。比如,在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时,家长们除了在家为孩子构建良性阅读环境之外,也要做好对孩子的阅读监督与指导;在教师关注学生书写习惯培养时,家长可以着重观察孩子的家庭作业完成过程,除了作业内容的保质保量之外,及时纠正孩子不端正的坐姿、不正确的握笔……切实践行家校共育理念的教育价值,持续性推进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具体策略
(一)教师做好带头示范
教师是学科教学的主要执行者,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教师的示范和引导有着不容忽视的联系。进而在实际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指导中,小学语文老师既要做好自己的学科教学,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还要有意识地优化自身的语言、行为,用自身素质的提升带给学生们正向、积极的引领,切实发挥自身教书育人的教育指导价值,使学生们可以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引领下,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书写行为、阅读行为、写作行为,为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小學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相对比较差,尤其是在一些需要他们自主支配时间的自习课或者课后服务活动当中,他们总是不能管住自己的言行,不能更好地计划自己的学习,单纯的语言说教对于他们来讲,有一时的教育效果,却没有长久的教育价值。对此,小学语文教师便可以尝试将自己的备课活动“搬到”教室中去,在自习课上坐下来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工作,用自己的专注、专心,给予学生们积极的行为引导。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一般都会在二年级左右,在学生们掌握一定的书写能力之后,建议学生们每天写日记,养成良好的日记书写习惯。但总会有学生不能坚持记日记,不是一次写出好几天的,就是断断续续地记录。对此,教师便可以尝试和孩子们一起写日记,并且不定期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日记内容,用自己保持的日记书写习惯给予学生们带头示范作用,使他们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坚持写日记,逐步优化自己,慢慢提升自己。
(二)做好课前预习监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教学组成,其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们在参与新知识学习之前,提前熟悉新知识,还能引导学生们在后续的课上学习中可以更有针对性,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习实效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关注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布置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培养,为学生们设计有针对性的预习作业,监督学生们完成预习任务,让预习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学习行为,更成为助推学生高质量参与语文知识学习的前提条件。
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讲,他们会听语文教师的指导,在课后实际践行课前预习活动,但是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限,并不是特别清楚课前预习需要预习什么?应该怎么预习?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安排预习任务的同时,为学生们点明预习的方向。比如,在教学《找春天》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布置比较清晰的预习作业:1.朗读课文,找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生词,并标注拼音;2.再次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3.说一说自己眼中、自己印象中的春天;4.尝试进行重点语句的仿写……借助详细预习任务的设计,让学生们可以在有针对性、有方向性的预习实践中,更有目的性、更有方向性,也助力其能够在持之以恒的预习行为践行中,逐步摸索出属于自己的预习方法,逐渐掌握语文预习技巧,从而使学生们在养成良好预习习惯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三)注重读写结合引导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两大重要组成,同时也是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两大难点。对此,教师便要根据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和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计划,在关注阅读和写作教学指导的同时,切实分析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融合联系,从而能够在读写结合教育模式的引领下,带领学生们一边读一边写,一边写一边思,在读中有写、读写结合的语文学习中,推进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践行与发展。
除了要求学生们准备一个阅读摘抄本,将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词句、段落摘抄下来之外,教师也要注意做好课上对学生的读写结合指导,比如,《将相和》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廉颇与蔺相如之间发生的三个事件,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文章中对将相之间“负荆请罪”这一部分的描写比较粗略,在做留白处理的同时,也为学生们预留了很大的联想与拓展空间。对此,教师便可以在课上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带领学生们以补写的形式对“负荆请罪”故事当中的重点情节展开想象描写,可以重点刻画廉颇与蔺相如在性格方面的特点和差异,也可以重点描绘二人的表情与动作变化……而在教学《摔跤》这篇课文时,教师则可以就课文结尾“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这句话,引导学生进行扩写填充,让他们想一想嘎子摔倒之后会是什么反应?两人是否可以就此成为朋友……从而为学生们寻找读写结合的契机,助力学生在主动的阅读思考与创作联想中收获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构建合作学习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环境引领下,非常推崇的一种学生学习方式,可以在优化学生学习模式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自主思维能力,使学生们可以在更加深切的生生与师生交流中,保持较长时间的学习热情,非常有利于推进学生语文学习成效与学习能力的发展。进而在培养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合作学习与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们在具体的合作探究中,可以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切实促成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构建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班上的学生进行科学分组,除了保证每组学生人数的均衡性之外,还要切实分析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力求保障各小组能力的均衡性、合作氛围的和谐性、合作过程的公平性。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实际的教学指导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们创造合适的合作机会。比如,在教学《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在熟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开展组内角色扮演活动,在有效的交流与互动中,优化课堂学习氛围,更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而在组织教学《少年中国说》这篇课文时,则可以组织开展组间朗读“竞赛”,看哪组学生读得流畅,看哪组学生可以读出当代中国少年的气势……切实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性,并不断深化学生之间的密切关系。
(五)家長做好教育配合
在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学生家长的作用不容小觑,小学语文教师既要就学生的学习问题,主动保持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密切联系,还要在做好校内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指导与监督的同时,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们也能够参与到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队伍中来。从而在切实增进家校联系、家校沟通的过程中,促进养成教育向家庭教育的拓展,携手推进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语文学习素质的发展。
例如,书写是低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指导中,会从学生的坐姿、握笔入手,展开对学生基本的书写教育指导。但是回到家之后的书写练习教师是鞭长莫及,这就需要学生家长的延续性教育指导,以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方式,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书写行为。而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师便可以将具体的习惯养成计划和养成目标及时分享给学生家长,请他们在家为孩子构建比较和谐的、整洁的、专属的阅读空间。低年级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帮助孩子解决阅读中的词句理解障碍;中高年级的家长则可以让孩子独立阅读,最好能在孩子完成阅读之后,与孩子交流阅读感想,了解孩子的心理认知。而在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则可以建议学生家长带孩子到图书馆阅读、借书,持续性地给予学生阅读习惯引导,切实推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效率与把握能力,更是助推学生身心素质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多方面的因素作为教育支撑,离不开学科教师的针对性教育指导,离不开小学生持之以恒的坚持,更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教育配合。相信在家、校、生三方的协同努力之下,小学生们一定可以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可以在持续性积累语文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收获各方面能力与素质的发展,真正学好语文、用好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