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安全管理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3-05-30路翠华邓力宋超刘润华
路翠华 邓力 宋超 刘润华
[摘 要]弹药安全管理课程的内容与部队工作联系紧密,其内容较多,但相对简单。目前存在课时有限、教学过程中对学员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等的差异重视不够等问题。课程组在分析课程内容特点和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树立了信息化教学理念,将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技术应用到弹药安全管理课程中,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在自主创建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加深理解、课后思考巩固”三步走完成教学,实现了“以学员为中心的学习”,提高了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改革;弹药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3-0049-03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认知特点也在发生变化。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本文在分析弹药安全管理课程特点和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弹药安全管理课程开展了信息化教学改革,使信息化教学理念和信息化技术走进课程,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一、传统弹药安全管理课程教学分析
弹药安全管理课程包括建筑设备的布局与防护、防热、防潮、防雷、防爆、防静电,弹药运输管理,弹药存放管理,弹药事故管理等内容。课程内容紧贴部队需求,与部队实际工作联系紧密,是一门专业必修课。
传统弹药安全管理课程依托教材、PPT、黑板、粉笔等,采用精讲加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基本能够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研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弹药安全管理课程内容繁杂,课时有限,学员只通过课堂时间,很难全面掌握课程的知识点;二是授课过程中忽视学员的个体差异。学员知识结构不同,学习能力不同,但却需要学员在课堂上在同一时间学习一样的内容,忽视了学员的个体差异。结课考核时存在学员对知识点的掌握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有的学员能全面掌握知识点,对知识点的理解较为深刻,有的学员只能勉强通过考核;三是没有与时俱进,将信息化技术引进弹药安全管理的课程教学中。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式,被应用到各种课程教学改革中[1-6],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满堂灌”、对学员个体差异重视不够等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传统弹药安全管理课程中仍存在信息化技术融入不够的问题。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的弹药安全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信息化教学已经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弹药安全管理课程需在吸取其他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经验基础上,根据课程特点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实现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树立科学的信息化教学理念
弹药安全管理课程要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首先需要课程组成员树立科学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南国农先生在《信息化教学概论》中提出,所谓信息化教学模式,就是指在现代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师生之间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策略、结构和程序的活动范型。文献[7]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多种定义进行了分析,指出南国农先生不仅指明了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是在“现代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而且强调了“现代教育媒体”的支持作用。
课程信息化教学不同于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其充分运用了现代信息化技術,拓展了学习空间,延长了学习时间,使学员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教室、课堂和实验室,教员的授课也不仅仅局限于粉笔、黑板、PPT和讲台。教员通过录制微课、创建MOOC、下载相关视频等方式建立信息化教学资源,然后根据教学计划、学习任务、学情,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向学员推送信息化教学资源,指导学员课前自主学习,由此提高了学员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打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员通过分析学员完成作业的情况和提出的问题,掌握学员的学习情况,然后通过课堂精讲、研讨等方式使学员掌握重点和难点内容。信息化教学真正实现了“以学员为中心的学习”,体现了现代化教学思想的学生观、教师观和学习观。
弹药安全管理课程要开展教学改革,首先需要教员树立科学的信息化教学理念,用现代教学思想和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现代教育观、现代学生观和现代教学质量观。现代教育强调“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员需要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员的分数,而且要关注学员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
(二)建立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1.提炼知识点,制作微课
微课不是课,而是一种教育资源,围绕教学知识点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将知识点展现出来。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相对精少等特点,课程时间一般为5~8分钟,围绕教学中的一个知识点展开。微课不是简单地将传统课程拆分成微小的课程,提炼微课的知识点时要注意知识点的相对完整性,同时满足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需求。
课程组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梳理了弹药安全管理课程内容,提炼了洞库通风除湿、避雷装置的工作原理,干湿球温度表的使用方法等相对完整的知识点,并基于此制作了微课,丰富了教学资源。
2.优化课程内容,建立慕课资源
慕课是一种开放的在线课程,相对于微课,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高效专注时长为15~20分钟。依据这一理论,在制作慕课资源时,一般慕课的单位课时为15~20分钟,以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
课程组通过集中备课,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梳理、优化,并将课程内容根据本身的逻辑分解成几个模块,分工合作建立慕课资源,并将制作的微课融入慕课。
3.开发自主学习的信息化教学系统
传统课程学习模式是在同一时间、同一个地点,以教员为主体开展教学,教学过程是教员向学员传授知识的过程,学员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观,课程组对弹药安全管理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提炼,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开发学员自主学习的信息化教学系统。例如,弹药安全管理课程中的“弹药储存原则”,该部分内容的特点是内容没有难度,但各种储存原则相对比较烦琐,采用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教员讲台上讲,学员座位上听,会出现授课中学员走神、打瞌睡的现象。对于相关弹药储存的基本原则,部分学员仅仅是记住了相关储存原则以应付结课时的笔试,离灵活运用相关原则来指导弹药储存实际工作还有差距,所学的理论知识不能有效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开发自主学习的信息化教学系统,根据课程内容,教员设计一些弹药储存的基本任务,通过让学员完成任务,激发学员的推理、分析等高级思维,实现弹药储存基本原则相关知识的构建。
(三)开展基于信息化资源的课程教学设计
1.基于微课和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以此完成对大部分教学内容的学习,课堂上教师通过问题辅导和有针对性的讲解完成重难点内容的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微课和慕课为弹药安全管理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课程组在信息化教学资源上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明确课前学习任务,为学员提供微课和慕课等教学资源,合理布置作业,以有效了解学员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其次,根据学员的自学反馈和作业情况,梳理重难点内容并进行课堂讲解;最后,布置课后学习任务,帮助学员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
传统授课模式下,学员在同一时间学习相同的内容,忽视了学员的个体差异。而采用翻转课堂,学员可以灵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比如,对教员提供的慕课教学资源,有的学员看一遍就掌握了其中的内容,而有的学员看一遍后,还有部分内容没有掌握,教员可将相关内容重复播放,使学员能充分地理解和掌握内容。在教员提供的教学资源基础上,学员还可以通过网络、期刊等多渠道获取相关知识,以完成课前教学任务。
2.基于自主学习信息化教学系统的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帮助和支持,促进学生自我知识的构建。
依据建构主义教学观,教员根据教学目标,在信息化教学系统平台上指定任务。学员通过完成任务,来实现知识的构建。为了解学员对知识的构建情况和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可让学员提交学习报告或进行单元测试。最后,教员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答疑。例如,在自主学习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上,建立一个库区的场景,根据弹药储存基本原则设置弹药储存任务,学员通过系统操作将各种弹药存放在不同的库房内,系统会对学员存放布局的合理性给出判定,根据判定结果,学员重新去做任务,直到任务完成为止。通过完成弹药储存任务,学员归纳总结弹药储存基本原则。对一直无法完成的任务,学员可通过平台提出疑问,为教员课上精讲提供依据。
三、弹药安全管理信息化教学实例
“防静电”是弹药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缺乏对静电产生原因、静电危害、静电防护措施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弹药技术保障中不符合防静电要求的操作时有发生,也曾发生过由于静电引发的弹药安全事故。为避免因静电引发弹药安全事故,需要学员掌握静电产生的原因、各种防静电措施的机理,对弹药技术保障过程中人体静电的量级有理性的认识。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课程组发现学员对“防静电”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对防静电措施的机理不够清楚、对人体静电的量级也没有理性的认识。因此,课程组以“防静电”为例开展基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了解静电的产生及放电方法,理解静电放电效应、静电的危害、防静电的内涵、防静电措施的机理,掌握静电防护措施,对人体静电建立理性的认识,提高学员防静电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员的安全意识和岗位责任感。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静电防护措施;教学难点是防静电的内涵、防静电措施的机理,切实提高学员的防静电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设计
1.課前自主学习
针对本次课程内容,课程组制作了MOOC课程,内容包含静电的产生、静电放电、静电效应及危害、静电防护措施。课前教员通过信息化平台推送学习资源,发布学习任务和作业。发布的作业包括两类:一类是MOOC中介绍的基本知识;另外一类是需要学员展开分析的内容,例如“穿防静电服防静电的机理是什么?”“防静电是防止静电的产生还是防止静电的积累?”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观看视频、完成作业,自主开展学习。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互动交流,提出疑问和分享收获。
2.课堂加深理解
学员通过观看视频开展课前自学,掌握静电的产生及放电方法、静电效应及危害、静电防护措施等相关的基础知识。教员根据学员完成作业的情况,分析学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组多年的教学经验, 学员通过自主学习“防静电的内涵”“防静电服、防静电手套、防静电鞋等防静电机理”,会出现理解不到位的现象。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员通过研讨加精讲的方式,使学员真正理解并掌握防静电的内涵和防静电服、防静电手套、防静电鞋等防静电机理;通过利用人体静电测量仪测量人体静电,分别测量未佩戴防静电护具时慢走、快走、搬运、脱衣服后人体静电的情况,佩戴防静电护具进行相关动作时人体静电的情况,加深学员对静电和佩戴防静电护具效果的理性认识。
另外,在利用人体静电测量仪测量人体静电的过程中,注重对学员防静电意识的培养,加深其对弹药安全管理规定的理解。例如“在弹药技术保障过程中为什么禁止嬉戏打闹?”有的学员说“不严肃”,有的学员说“影响形象”,教员要明确指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禁止嬉戏打闹也是为了防止静电的产生”。
3.课后思考巩固
教员可以留课后思考题:(1)列举典型的静电事故案例,让学员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例如某部运输装备,在开车门时装备瞬间起火的原因。(2)有线防静电手环与无线防静电手环的放电机理是否一样?(3)操作火工品时能否佩戴无线防静电手环?等。通过留课后思考题,既可以促使学员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点,又可以引导学员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员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结语
弹药安全管理课程内容与部队工作联系紧密,内容繁杂,课时有限,难以理解的内容相对较少。根据弹药安全管理课程内容特点,课程组树立了信息化的教学理念,通过集体备课,优化课程内容,创建微课、慕课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加深理解、课后思考巩固”三步走完成教學。课前学员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点,课堂通过精讲、研讨和实作等方式,加深学员对重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课后通过思考题,促使学员课后思考巩固所学内容。通过弹药安全管理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解决了传统课堂授课中存在的忽视学员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差异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员起主导作用,学员是学习的主体,实现了“以学员为中心的学习”,提高了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马俊英,王金凤.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1):47-49.
[2] 丁志强.教学信息化建设视角下教师教学信息化理念确立之我见:以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J].价值工程,2017,36(14):248-249.
[3] 马迅红.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如何开展智慧教学实践:以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英语教学为例[J].海外英语,2015(22):44-45.
[4] 白士刚,张宇亮,冯放.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大学物理实验BOPPPS教学模式[J].大学教育,2020(6):88-90.
[5] 段文忠,胡计虎,黄义兵.信息化教学视角下创业类课程教学设计探讨:以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作品为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4):77-80.
[6] 刘露,沈玉凤.基于信息化的材料力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J].大学教育,2018(1):63-66.
[7] 杜恺琳,朱丽丽,王恪.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定义与构成要素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4):372-376.
[责任编辑:苏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