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学视域下长江三角洲民间舞的再分类
2023-05-30刘晓甜
刘晓甜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研究人类文化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空间分布和发展规律[1]。现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出发,对长江三角洲上海、苏南、浙北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以地理因素进行再次分类。通过此项研究为今后长江三角洲民间舞蹈在文化地理学、艺术地理学维度的深度研究奠定基础。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部与黄海、东海相邻,地处江海交汇之处,沿江沿海港口众多。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41个城市范围。狭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汉唐以来形成的,长江携带的泥沙约有1/3~1/2沉积在三角洲前缘,导致长江河口位置从镇江—(蜀岗上的古道)扬州之间向海推进到了崇明岛及长兴岛外,推进了约310千米,并将其汊道淤塞,两侧的沙咀、沙洲、沙岛、沙滩等一一并列,成为向海展开的三角洲平原[2]。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平坦、江河湖海纵横交叉,适宜种植业、渔业、农业发展,所以自古以来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乡”的美誉。
从文化地理的角度看,长江三角洲基本与江南文化区相重叠,即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上海、苏南和浙北的文化相重叠。其中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长江三角洲前缘,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从上海地区民间舞蹈的流布轨迹,可看出此处的民间舞曾受到吴、越文化的影响。如果以松江(古华亭)作为轴起点,向东北依黄浦江作一横轴线,则轴线以北受到吴(江苏)文化影响较大,轴线以南则受到越(浙江)文化影响较大[3]。苏南主要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其中苏州、无锡、常州位于太湖平原,南京、镇江则有较少的低山丘陵,该区域方言主要为吴语和江淮官话。浙北位于钱塘江中下游,太湖流域主要包括杭州、嘉兴、湖州,该地区主要方言为吴语。在以太湖平原为主体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上海、苏南、浙北的民间舞风格上相对统一,虽然有“吴文化”“越文化”的差异,但作为肢体语言的艺术形式,在今天看来这种差异似乎也越来越小了。下面将这一区域内的传统民间舞依据地理因素重新进行分类。
河道纵横,以舟代车——“船舞”
“船舞”在中国汉族民间舞蹈中较为多见,在东北、华北、西北民间的“社火”活动中被叫做“旱船”“跑旱船”。而上海、苏南、浙北区域内有着中国最为密集的水上交通网,在苏南、浙北,尤其是在太湖平原上水道纵横交错的景观处处可见。文化地理学认为,文化的起源以及传播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宗教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4]。因而这一区域内的“船舞”则实实在在地透露着“水”文化,并且“船”类繁多,千姿百态。安徽省芜湖市地处长江之南,故有“划龙船”的民间舞蹈,而长江之北的合肥则称之为“旱地行船”,阜阳市以及蒙城县也称之为“旱船”。
著名的“荡湖船”是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地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上海宝山区、杨浦区、闵行区、闸北区、黄浦区、静安区、徐汇区、奉贤区、崇明区、青浦区、金山区、浦东新区均有存在。苏州昆山、无锡江阴、南通如皋、扬州靖江、浙江嘉兴及嘉善、湖州德清等地均有“荡湖船”这一民间舞蹈形式。1986年于丽娟老师创作的舞蹈《担鲜藕》,荣获了全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创作过程中于丽娟老师借鉴了江苏民间舞“挑花担”“荡湖船”“荷花舞”的舞蹈元素,尤其是在“藕”与“筐”的关系上。于丽娟老师大胆吸收了“荡湖船”中“人”与“船”之间的“荡”,将其恰到好处地运用到了《担鲜藕》中的“藕”与“筐”之间,使之实现了生活化、情趣化的动态之美。
除“荡湖船”,还有“荡河船”“小荡湖船”“摇荡湖船”“摇快船”“摇荡橹”“荡龙舟”“舞龙舟”“龙舟舞”“划龙船”“大红船”“花龙船”“采莲船”“采凉船”“盐婆船”等船类舞蹈,可谓是舳舻千里、百舸争流。江苏无锡市还有一种名为“剑桨舞”的民间舞蹈,即“剑”为桨,“桨”为剑,展现了太平天国时期水上练兵的场景,实则乃是这一区域地理环境下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生活实景。
物产丰美,鱼米之乡 ——“渔舞”
三国鼎立之际,吴国为江南地区的兴盛奠定了一定基础,随着隋代大运河的开通,江南地区的物产被运输到了北方,为南方经济发展再次提供了有利条件。至两宋以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重心进一步南移,致使江南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更加富足。太湖南、北气候宜人,丰富的水资源给农田灌溉、渔产捕捞、鱼类养殖、莲藕种植,以及蚌类、虾类、蟹类捕捞和养殖都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和保障。宋代有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就是说只要苏州府和湖州府大丰收,天下人便都有饭吃了。由此,也就诞生了诸多和“渔类”有关的民间舞蹈形式,比如各类情节性的“蚌舞”,以及民俗舞蹈中的“灯舞”,人们也惯用“鱼”的形象。
“蚌舞”在上海、江苏、浙江均有分布,整体来看大同小异,但是具体的表演形式与舞蹈情节又各有特色,所以在名称上就有了不同的叫法。“蚌舞”在上海的宝山区、杨浦区、闵行区、黄浦区、松江区、嘉定区、奉贤区、崇明区、青浦区、金山区、浦东新区均有存在。江苏省无锡市、南京六合区、南通如皋市、连云港市、淮安市淮阴区、淮安市泗阳县以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金华东阳市等地区均有“蚌舞”。
关于“蚌舞”,有上海宝山区、奉贤区的“鹬蚌相争舞”;苏州太仓市、常熟、南通海安市、扬州靖江的“河蚌舞”“蚌壳灯”;浙江嘉兴、湖州安吉的“蚌灯舞”,衢州市的“蚌壳舞”;浙江宁波鄞州区市、湖州市的“渔翁捉蚌”,其中湖州市吴兴区杨家埠镇戚家村百年非遗《渔翁捉蚌舞》最为有名。
“魚舞”则有上海闵行区江川传统舞蹈鲤鱼跳龙门,浙江金华武义县、台州市仙居县的鲤鱼跳龙门;江苏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的渔篮花鼓,宁波象山县的“鲫鱼灯舞”;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金华市浦江县、丽水市青田县、温州瑞安市、温州市瓯海区的“渔灯”,湖州市安吉县的“鳌鱼灯”以及温州瑞安的鲤鱼舞。
茶树种植,南方之嘉木——“茶舞”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经济作物。长江三角洲无高山,但有低山和丘陵分布,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水充沛、空气湿度较大,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长江三角洲地区名茶颇多,西湖、钱塘和越州的龙井茶,太湖洞庭山一带的碧螺春,南京中华门外雨花台山丘的雨花茶,浙江湖州市安吉县的安吉白茶等均在名茶之列。苏轼说“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茶不仅是一种日常饮品,更在杯茗之中蕴含着无限的情感。所以,因茶而舞在民间也颇为流行。
“采茶舞”在上海原南市区较为流行,南市区现已并入黄浦区、浦东新区,但采茶舞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依旧活跃。“担茶舞”在上海嘉定區、青浦区均有存在。另外,苏南地区的茶舞有很多,《采茶灯》《茶山会》《茶盘舞》《茶花担》《茶箱》,这些茶舞和江南许多地方是著名的茶区有关[5-7]。苏州昆山的“茶盘舞”也格外有特色。浙江金华磐安县的“乌龟端茶”,将戏曲丑角表演与端茶、献茶技术完美融合,使表演更具亲切感和幽默感。另外湖州的“谢茶舞”,衢州的“采茶灯”,丽水龙泉的“茶灯戏”,衢州开化、丽水及青田的“采茶舞”,丽水逐昌、台州黄岩、台州三门的“茶灯舞”均是以茶为文化元素的民间舞蹈。
除了以上各类“茶舞”,还有一种舞蹈叫做“卖盐茶”,曾流行于上海原来的南汇区。舞蹈来源于元代盐民迫于生活,私贩食盐的情景,舞者用篮子装上食盐后,上面用茶叶覆盖,名为卖茶,实则卖盐。“卖盐茶”虽然并不属于上文所说的“茶舞”,但是证实了茶在长江三角洲的普及性。
丝绸之乡,吴丝衣天下——“丝绸舞”
三国时期魏、蜀、吴均有丝织业,其中孙吴的丝织业尤为突出,并且远超两汉水平。吴国的造船业也较为发达,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随着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盛期和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鼎盛期的到来,长江三角洲的丝织产业也进入了鼎盛发展阶段。扬州港、上海港、青龙舶场、宁波明州港均成为重要港口,同时扬州港也是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点。
苏州吴江区是丝绸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素有“丝绸之府”之称。吴江盛泽镇的先蚕祠始建于1840年,是祭祀蚕丝行业祖师的公祠,更是见证长江三角洲丝绸业蓬勃发展的文化景观。另外浙江湖州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乡,尤其以双林镇最为著名,元代湖州双林镇便开设了绫绢商业市场。到了明清之际,以双林镇为核心的湖州地区已经成了长江三角洲的丝绸主要产出地。明末清初思想家、政论家唐甄说,“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8],真实记录了湖州丝绸商业贸易的繁荣胜景。
种桑养蚕的劳作与仪式——“桑蚕舞”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长江三角洲的纺织业、丝织业离不开本地域的“种桑种麻”“种桑养蚕”,由此也诞生了大量“桑舞”“蚕舞”。
“采桑舞”在长江流域较为多见,从吴越文化区域到荆楚文化区域,再到巴蜀文化区域均有分布。透过大量出土文物上的“女子采桑歌舞图”,足以证实“采桑舞”作为一种民间劳作舞蹈早已存在了千年。汉乐府诗集中《陌上桑》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9]采桑这种非体力劳动往往由年轻女子来完成,情窦初开的女子在桑林劳作,自然免不了引来男青年,他们相互爱慕,甚至传情求爱。所以“采桑舞”在历史的嬗变中,也由民间劳作舞蹈衍生成为表达男女之间情爱的舞蹈。长江三角洲地区较为典型的“采桑舞”,至今在江苏省无锡江阴仍旧存在。
另外,“蚕舞”主要存在于民间仪式舞蹈和劳作舞蹈中。诸如,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民间歌舞“扫蚕花地”,便是当地蚕农为了祈求桑蚕生产丰收的仪式舞蹈。国家级非遗项目《扫蚕花地》传承人徐亚乐老师,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将“扫蚕花地”与民俗舞蹈“舞龙”相融合,创作出了新编歌舞《龙舞蚕花飞》。另外浙江省桐乡市的含山轧蚕花也是当地重要的民俗活动。
千年之前的吴国民间舞——白纻舞
追溯长江三角洲地区以纺织品命名的舞蹈,当属诞生于三国时期吴国的白纻舞。“纻”即纻麻,经过揉洗、加工、梳理后,制成耐磨的长纤维,并用此织成麻布,以供裁剪衣服。明代画家、诗人胡宗仁有诗云“茅屋野人家,种桑还种麻”。这里所说的“麻”便是纻麻。唐代诗人刘禹锡也在《插田歌》中写道“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可见纻麻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普及程度。白纻舞最早是织造白纻的女工用白色纻麻布跳舞而形成,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身穿轻白的纻麻料长袖舞衣的舞蹈形式。白纻舞作为吴地的民间舞,在历经了从民间到宫廷的历程后,在西域乐舞的冲击之下,在不断的嬗变中逐渐隐退。其真实形态与面貌只能通过《乐府诗集》所收录的《白纻舞》和观舞诗来进行研究。浙江音乐学院舞蹈系黄德俊、李佳雯二位老师创作的群舞《白纻舞·在水一方》,让千年之前的白纻舞再现于世。该作品获第十一届荷花奖古典舞展演提名奖,获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获第二届“浙江风格·江南舞韵”作品表演奖与作品编排奖,并入选首届中国舞蹈优秀作品集萃。此外,扬州大木偶剧团的人偶同台表演的《长绸舞》,木偶身上12米长的丝绸在空中舞动,更具艺术特色,更具丝绸文化的魅力。
民间信仰中祈福的民间舞——“祈福舞”
由于人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崇拜的对象也就不同。生活在山区的人崇拜山神,生活在海边的人崇拜海神,生活在大河边的人则崇拜河神等。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宗教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10]。长江三角洲濒临黄海、东海,该海域渔业发达,从全球来讲也是稀有的天然好渔场。如浙江省舟山市拥有1300多个岛屿,所以也被称为千岛之城。这里岛屿众多,港湾众多,有着“东方鱼仓”“中国渔都”的美称。浙江舟山岱山县流传着这样一首民间小调,“旧社会呀南峰山,三块沙滩呀三座山,男吃长工饭,女拎讨饭篮,捕鱼无鱼吃,尸骨泡沙滩,泡沙滩”[11]。可见在旧社会,长江三角洲老百姓生活在这“鱼米之乡”,也不是完全富足安乐的。大自然在赐予长江三角洲丰富的渔业资源的同时,出海打鱼的渔民也面临着海上捕鱼的各种危险。在江苏崇明嵊山岛,遇上大风浪,“渔夫家人,皆集庙跪祷,祈神默佑”[12]。面对苍茫的大海,在海边生活的人仅靠自身的经验知识“不能消除疾病和朽腐”“不能抵抗死亡”“不能有效地增加人和环境间的和谐”[13],因此需要神明的救助。如浙江省温州洞头区的妈祖民俗文化,浙江象山、岱山的渔民开洋、谢洋节等都是根植于海洋与岛屿这种地理环境之下的民间信仰,所以,在江、浙、沪各地的各类神庙众多。以舟山为例,民国初年,舟山人口达到30多万,拥有各种祠庙、寺院和道观等近700处,“这种信仰场所的密度,可能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14]。虽然今天这些庙宇已不多见,但是今天长江三角洲的民间庙会文化以及以庙会为载体的各类“龙舞”“麒麟舞”“狮舞”“灯舞”依然很兴盛[15]。
神兽的信仰和崇拜——“龙舞”“麒麟舞”
《山海经》记载:“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16]所以在南方多雨多水的地区,人们更加信仰和崇拜龙。江苏省高淳“望娘湾”,浙江温州的“龙母庙”,均是龙文化信仰与崇拜的衍生。
“龙舞”在我国各地民间舞蹈中普遍存在,但是长江三角洲的各类“龙舞”“龙灯”更具“应龙去南方处之”的特色。江苏省南京、苏州、昆山、吴中、常熟、无锡、江阴等地均有各类“舞龙”“舞龙灯”。起源于水乡泽国的龙舞,和上古图腾信仰有关,吴地曾流传着大量关于龙的传说。江苏的许多龙舞,至今舞者在表演龙舞时仍然会保持虔敬、庄肃的神情,这大约是一种图腾主义式的心理反映。因此它的艺术生命力也特别持久[17]。
再如,上海的“小苍龙舞”“龙舞”“草龙求雨”“布龙”等民间舞蹈,浙江杭州、湖州、嘉兴等地的“稻草龙”“舞龙”“舞龙灯”,均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因地理因素所形成的龙信仰、龙崇拜的民间舞蹈形式。另外,“阙之所成兮,得应龙之伟力”,相传鲤鱼跃龙门,便会得到应龙的法力,能够在空中盘旋。所以,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鲤鱼跳龙门”的灯舞,除了“鱼”的形象之外,其实也存在着龙崇拜的因素。
《淮南子·墬形训》中记载:“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麒麟生庶兽,凡毛者,生于庶兽。” 中国民间相传麒麟口不食生物,足不践生草,更可“麒麟送子”,各地木版画中均有“麒麟送子图”。《公羊传》中说道:“麟者,仁兽也。”所以,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信仰中,麒麟也被视为保佑平安的瑞兽,上海黄浦区的“送麒麟”舞、江苏常熟的“跳麒麟”舞均属于祈求平安的民间舞蹈。另外,与“麒麟舞”较为相似的“狮舞”,也是用于祈福的舞蹈。根据相关研究,“狮舞”应该来源于古代西域。唐代《乐府杂录》也有“五方狮舞”的记载,后又衍生出各类不同形式的民间“狮舞”,也被视为驱邪避害的吉祥之舞。如著名的南方醒狮、北方瑞狮。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地均有风格各异的“舞狮”,因其来源于西域,并非苏南、浙北地区特有,所以在此不再赘述。
光、火的信仰和崇拜——“灯舞”
起火做饭是安家乐业的日常,洞房花烛更是人生大喜事之一,对火的敬仰更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远古时期人类就有了对火的崇拜,我们经常说的“灯火通明”“万家灯火”都寄托了对家人团聚、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民间各类“灯舞”也颇为流行,尤其是隋唐、两宋之后达到鼎盛的元宵灯节。“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笙歌十里岩前去,灯火千门月下归”,大量诗词记录了古时元宵灯节的繁华景象。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灯舞”异常丰富,并在灯的造型上突出了本地特色。如上海的“荷花灯舞”“鲤鱼灯舞”“盾牌马灯”“花篮马灯”“狮子灯”“老虎灯”,苏州昆山的“生肖灯”,无锡的“调彩灯”,南京、镇江的“龙灯”“花灯”等。再如浙江杭州的“草龙灯”“龙灯”,嘉兴的“跑马灯”,湖州的“马灯舞”,青田的“鱼灯”“百鸟灯”等均属于“灯舞”。
现以地理因素对长江三角洲的部分民间舞蹈进行了分类,其中还存在着较为模糊的界定,更遗憾的是很多较为典型的民间舞蹈形式未能归纳其中,也希望在之后的研究中能够对其进行弥补。
同时,笔者认为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未来长江三角洲的民间舞蹈还会随着区域空间、城乡格局、文化景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断发展和变化。但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发掘民间舞蹈文化的精髓,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长江三角洲的民间舞蹈文化定会绽放出更为璀璨的艺术之光。
参考文献
[1]王恩涌.文化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2]杨达源,张永战.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委.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上海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4.
[4]陈雄.文化地理学[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8.
[5][17]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上、下)[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88.
[6]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90.
[7]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上、下)[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5.
[8]潘锡恩.大清一统志·嘉庆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9]郭茂倩.乐府诗集:傅增湘藏宋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10]周尚意,孔翔,朱竑.文化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1]吴凯丰.岱山渔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12]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13]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14]陶和平.舟山海神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15]汪湛穹,小田.近代江南庙会演艺与岛滩人文生态[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03):183-192.
[16]无名氏.山海经·大荒北经[M].王海燕,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