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象中探寻小说叙事的逻辑力量
2023-05-30石飞燕
石飞燕
摘 要 在小说教学中,以物象为抓手,精读这一篇,整合“这一类”文本,使学生深刻体悟小说中物象与小说情节、人物、主旨的逻辑关系,从而领略作者的叙事匠心,感受艺术的逻辑真实,使小说鉴赏教学收到实效。
关键词 小说鉴赏 物象探究 情节 人物 主旨 逻辑关联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中,从叙事学视角入手,以小说中物象“风雪”为抓手,创设问题情境、语言情境,在代入体验中助力学生体验、认知、发现和领悟,由“风雪”见证悲剧小说在情节、林冲形象、文本主题等方面的逻辑力量,并通过对“风雪”的深入探究,联动融通必修下册小说单元中诸如“门槛”“大石头”“套子”等看似闲笔的物象,开展专题教学,通过聚焦“风雪”这一物,精读这一篇,整合“这一类”文本,使学生深刻体悟本单元几篇悲剧小说中物象与小说情节、人物、主旨的逻辑关系,从而领略作者的叙事匠心和智慧,实现情感共鸣。
一、思辨导入,初识“悲剧”——风雪前的印象
作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第二课时,在导入环节应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从而对林冲命运的悲剧性有初步的认识。要求学生在括号中各填一字概括林冲形象。这一教学环节能擦出了多彩的思维火花。学生填空有如下的表现:
有(志)酬不得,有(路)走不得,有(爱)守不得,有(友)帮不得,有(仇)报不得,有(国)投不得……
二、細读推敲,初品“悲剧”——风雪中的幸与不幸
由教头沦为罪囚之后,林冲依然在认真做一个好囚犯,积极改造,希望重新回到主流社会。可怎么就落草为寇了呢?是什么使这样的人生走向显得合情合理、合乎逻辑的呢?
小组合作断案:北宋末年,沧州一座“山神庙”前发现三具无头男尸。同学们如果是当时的提刑官,负责“山神庙无头男尸案”调查任务,将如何断案?
思辨推敲,合作断案。学生有上佳表现,精彩纷呈。
生1:本次事件案发在一个大风雪夜,现场勘查发现三具无头男尸,其中一人被剜了心肝,山神庙供桌上有三个人头,分别是陆虞侯、富安、差拨;这起血案因陆虞侯设计陷害而起,一行三人追踪林冲行踪到草料场并纵火所致;作案人员是林冲,因为知晓陆谦火烧草料场,要置自己于死地,忍无可忍愤而复仇;作案条件是林冲曾是禁军教头,武功极好,勇力无比。
生2:本小组对现场勘查部分收集了补充证据,三人中有一人被剜了心肝,而且凶器应该类似尖刀;附近草料场被烧,三死者有蓄意纵火之嫌,因为草料场附近放了10来个火把头;草料场被纵火之前,两间草厅应该先被大雪压倒了,林冲应该不在草料场了,要么去市井酒店沽酒去了,要么去山神庙避风雪了,因为草厅没有被火烧的痕迹,草厅中的火盆是被脸盆盖着的,而且老军留给林冲的酒葫芦不见了。
生3:林冲杀人最有力的条件就是那块大石头。因为风雪很大,山神庙的门关不严实,所以林冲将大石块移过来靠了门,能将大石头移过来堵门,一则表明林冲的力量之大,二则能阻挡陆虞侯三人进屋,从而让林冲听到了陆虞侯一伙的惊天阴谋。当林冲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处境,了无生路,死无葬身之地后,才奋起反抗,快意杀人。
总结起来,“风雪”有联结情节的重要作用。从林冲角度看,情节为“风大雪紧——身寒沽酒——途中遇庙——草厅坍塌——投宿庙中——大石靠门——知晓阴谋——雪夜复仇”。从陆虞侯一伙的角度看,情节为“酒店密谋——等待风雪——纵火害人——观火交谈——被林冲杀死”。经过上述细读推敲与归纳总结,学生明确风雪无处不在。风雪中的情节逻辑缜密,环环相扣。
三、勾连比较:解读“悲剧”——风雪中的抉择
在“风雪之于人物形象”讨论环节,抛出情境问题:“假如你是林冲,你忍无可忍杀了人后,会怎么做?”
情境问题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回答“上梁山”,也有学生回答“继续忍”,还有一位学生回答“毁尸灭迹”……学生不同观点碰撞,在个性化文本解读中探究林冲人物形象,提高了真实学力。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不同假设的合理性,也要质疑这些选择的可行性,以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与思辨性。由此,可以引导学生联读比较作者的叙事笔法:
(林冲)将尖刀插了,将三个人的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胳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的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学生借由“结”“提”“摆”“穿”“系”“吃”“丢”
“提”“投”等动作细节,充分认识了林冲“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金圣叹评)的形象特点。重重地杀戮,细细地善后,小说的张力不断增强。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林冲“熬”“把”“做”的性格形象,可以再次追问:能否将文末“投东去”三字换成“上梁山”?这一追问能引发学生深思。通过课堂探讨交流,师生一致认为“投东去”比立刻“上梁山”更符合林冲的性格形象。“投东”能清楚地说明,林冲选择了流亡,而他此刻唯一能做的只是规避追捕。
通过勾连探讨,学生能认识到风雪中林冲的悲情形象,他真的不想造反,是被“逼上梁山”的。
四、放眼全篇:探究“悲剧”——风雪中的余音
现实主义作品往往离不开它的批判性,施耐庵在林冲身上几乎完成了“批判性”的最大化。那一晚的“风雪”,究竟象征着什么?引导学生着眼全篇去探究,自然会领悟到是社会大环境的逼迫,林冲别无选择,最终落草为寇。林冲,一个被逼成英雄的英雄,身处那个时代,是不能不惨的。林冲不惨,就不知道社会的暴戾黑暗,不知道官场的沆瀣一气。林冲是不能不反的,林冲不反,就看不见百姓的水深火热,看不见顺民的走投无路。施耐庵借由“风雪”设置这样一个必然结局,是为了从一个侧面展现那样的社会现实——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这就是小说所要揭示的沉重主题。
五、联动融通:悟读“悲剧”——由“风雪”而“物象”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小说单元入选的几篇悲剧小说中,有许多看似闲笔的物象,而这些物象都是小说家叙事匠心和智慧的集中体现。如《祝福》种的“大雪、门槛”,《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大石头、葫芦”,《促织》中的“促织”,《变形记》中的“甲虫”……整合统筹这些物象之于小说叙事逻辑力量的意义,是非常有意义的,也因此才有了本文的写作机缘。
小说教学真正要谋求的就是悲剧背后的逻辑性,借由周围事物和自身的逻辑关系,在艺术架构中引起学生共鸣,以合乎逻辑的心理机制,探寻抵达文学的路径,在艺术的逻辑真实中产生真正的艺术审美力。
[作者通联:浙江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