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易指数” 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全媒体矩阵建设路径

2023-05-30张学敏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3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

张学敏

摘  要:“易指数”是科学衡量高校易班建设成效的量化考核方式,是评价高校通过易班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影响力的关键指标。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受教育主客体角色的多元化、网络信息传播内容和载体的多样化、教育者的手段形式单一化等制约,出现了以教育者为主体的传统教育影响力下降、以传播主旋律的教育主导性弱化、被教育者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不高等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优化易班共建工作机制;提升内涵建设,丰富网络思政教育内容;融合平台建设,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形式;加强队伍建设,深化网络思政成果研究;聚焦校本建设,提升学生管理服务效能等方面,着力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感染力,顺应大学生信息传播规律,发挥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易指数;网络思政教育;全媒体矩阵;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9-0050-04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要求,“要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黏合度,切实增强易班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网络阵地的示范性、引领性和辐射度,重点建设一批高校思政类公众号,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1]。2021年5月,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对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评价体系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易指数”量化考核指标有所变动。如何在新的规则下将易班打造为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网络育人主阵地,营造风朗气清的网络空间,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课题。

一、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2]。目前,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00后”,他们是伴随网络成长的一代。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时期的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但理智、成熟、稳定的三观尚未形成,极易受到网络信息和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在这种大环境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

(一)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主客体角色多元化,以教育者为主体的教育影响力下降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递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过程。在传统网络环境中,教育者一般掌握着信息发布平台、媒介技术资源和权威信息,因而具有权威性,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3]。但是,随着互联网应用的爆发式增长,以微博、微信、短视频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成为“网络一代”获取知识、情感互动和传播信息的主渠道。“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网民达到8.02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98.3%”,“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4]。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以平等、自主的理念在网络中相处。大学生既可以是被教育者,也可以是主动发布自己观点的教育者,他们的某些观点甚至可以对其他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者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正能量;要不断增强人格魅力,以个人魅力引领学生践行正能量;要不断提升全媒体运营素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二)网络传播内容和载体的多样化,致使以传播主旋律的思政教育主导性弱化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张图、一段视频经由全媒體几个小时就能形成爆发式传播”“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4]一些不良信息通过全媒体渠道广泛传播,覆盖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者的发声和传播空间,导致教育的主导性不断弱化。青年学生历来都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争夺对象,谁抓住了青年学生,谁就把握了未来的主导权[5]。青年大学生虽然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去分辨一些事实,但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还没有完全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因此容易被个别非主流思想“带节奏”。这就需要高校在网络思政教育中直面挑战、主动出击,形成系统性育人合力,着力打造符合学生特点、满足学生需求、兼具教育性和安全性的网络媒体阵地。

(三)教育者的手段形式单一化,受教育者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不高

一些高校思政教育者拘泥于传统的教育方式,缺乏对学生核心价值需求的研判和分析,没有真正研究贴近学生、关照学生的“网络用语”,难以将自己掌握的部分抽象理论转化为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接地气”实际,与学生对热点话题的关注度和对新鲜事物的追求相矛盾,导致教育效果与教育初衷脱节,难以达到网络思政教育引领人、教育人、感染人的根本目的。

二、“易指数” 评价体系分解

“易指数”是科学衡量高校易班建设成效的量化考核方式,是高校通过易班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影响力的关键指标,包含“共建指数”和“活跃指数”。

(一)“共建指数” 评价体系

“共建指数”的评价体系分为三个大类七个小类,即网络思政优质内容建设(含网络思政工作成果报道、网络平台原创内容发布、网络思政学术研究成果)、网络思政主题活动开展(含大型网络思政主题活动参与、本校网络思政主题活动组织开展)、易班建设工作(校易班建设基础情况、易班平台应用研发)。

(二)“活跃指数” 评价体系

“活跃指数”的评价体系共有三个第一维度和七个第二维度,即思想引领(含日活跃量、发布量、互动量)、网络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综合育人)、服务建设(校本学工应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开展易班共建时的几个关键点:一要丰富网络思政内容,二要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形式,三要推动网络思政教育成果研究,四要促进易班网与高校校本服务管理网络的融合。

三、提升“易指数”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全媒体矩阵路径

“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4]高校可以加快推进以易班为核心的网络思政全媒体矩阵融合发展,促进校园网络资源共享共联,达到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网络思政教育目的。

(一)完善制度建设,优化易班共建工作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指出:“推动‘易班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国共建,推选展示一批校园网络名站名栏,引领建设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6]作为《纲要》中要求推广的网络思政教育新媒体平台,易班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高校党委要加强顶层设计,校内外多方联动,整合已有资源,突出学校特色。对易班网络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实施方案做好规划,保证易班建设有章可循,让共建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其次,高校易班发展中心要设计好学校易班各级机构的运行章程、考核和激励制度,指导各基层学院开展具体的建设工作。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充分结合基层学院学科特点,发挥专业优势,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易班网络文化建设制度;二是定期发布学校易班建设简报,内容包含各学院在一段时期内易班建设指数的排名、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情况、特色亮点活动、参与活动人数等信息,有效激励各基层学院关注自身的建设,调动建设动力;三是完善激励制度,定期开展集体评优、个人评先。集体评优制度中要加入在易班建设过程中的“易指数”总分和特色活动开展量化指标,个人评先制度中要加入学生参加易班组织活动的情况概述,并以个人经验值和网薪值在全体学生中的均值为参考。

(二)提升内涵建设,丰富网络思政教育内容

1. 构建好校园网络思政育人格局

首先,高校党委要善于打造网络思政育人“头雁”队伍,发挥“头雁效应”。“头雁”队伍主要由学校领导、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学工队伍、学生榜样等组成,主要负责线上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这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核心支撑与内容供给的重要队伍。队伍成员充分尊重和肯定学生主体地位,从平等沟通、网络互动中进行思想引导,有的放矢、生动活泼地开展工作。其次,高校易班发展中心要培育好各级易班工作站的师生采编人员。这支队伍主要负责网络思政教育内容的集成,对全媒体矩阵中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内容形式、发布时间等问题进行研判,围绕学生成长成才需求思考选题,找出师生的阅读喜好和关注焦点,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和功能定位主动发声、彰显特色,抢占网络思政教育的制高点,持续推动网络思政工作内容优化改进。第三,高校宣传部门要凝聚好网络评论员的精神动力。这支队伍由学校各级宣传组织和宣传员组成,负责引领正向的舆论,对学生中存在的模糊思想认识和误区进行解答和反馈,及时监测上报网络舆情,化解负面声音,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

2. 创新校园网络思政育人内容

首先,在“内容为王”的全媒体时代,校园网络思政育人内容要力求与学生同行,探索布局更合理的内容矩阵。具体方法如下:一是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重要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系列活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二是发布学工新鲜事,结合诚信励志、心理健康、公寓文化等主题活动月,引领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最新动向;三是围绕学生身边事进行策划编辑,可以资助政策、专升本(考研)、技能大赛、求职就业等内容为重点,打造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育人内容。其次,高校要把握“主题新、内容新、呈现方式新”的工作原则,运用互联网思维,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表达意愿,运用好“网络语言”与学生“对话”,充分使用视频、图文等方式,发布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视频、微电影、微创作等易班周边,提升思政教育的親和力和针对性,使学生产生共鸣、达成共识。

(三)融合平台建设,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形式

第一,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全媒体平台融合建设,打造以易班机构号为核心,以微信公众号为重点,以视频号、抖音、微博、B站等为新阵地的层级递进式全媒体矩阵,积极参与易班网的全国共建。第二,高校可以认真实施易班优课建设工程,为学生打造优质的在线学习课程,形成易班优课课群系统,方便学校师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互联网+教学”。第三,高校采编人员要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内容供给,对文本、图片、音视频媒体等各种素材进行编辑,在搭建媒体组织架构上下功夫。同时,要结合网站、手机客户端新媒体的不同特点将资源与运营配置好。第四,高校各级易班工作站需结合主题教育所需的不同方式开展活动,可以通过易喵喵开展“好习惯养成”等打卡类型活动;通过轻应用快搭开展留言、点赞、送花等谈感悟类型活动;通过优课开展主题教育知识竞赛类的活动等。第五,高校要发挥好微信公众号在网络思政教育中的主力作用,打造最新、最全、受众面广的资讯信息全矩阵;发挥好短视频在网络思政教育中的拓展作用,找准突破点,将校园文化、校园活动中的热点转换为短视频形式,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四)加强队伍建设,深化网络思政成果研究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开展以易班为核心的网络思政教育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高校要抓好指导教师的选拔、使用和培训工作。具体做法如下:高校要以高标准选用在宣传方面具备相关专长的青年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并根据所在学院及专业特长开展工作;高校要引导指导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科研、指导学生、服务社会的各个环节,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成果研究,促进教师本人的职业发展、专业成长,起到全员育人的良好效果;高校要重视对指导教师的教育培训,可以参加教育部及各个省级易班发展中心举办的培训,开拓工作视野,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增强工作感染力。

“一个好汉三个帮”,具备了优秀的指导教师,还要选拔好学生骨干,学生骨干能起到非常关键的朋辈引领效应。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各级易班工作站广泛选拔在媒体运营等方面具备技巧或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根据学生特点配置到不同媒体部门进行锻炼,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其次,高校易班发展中心要对学生骨干在媒体设备使用技巧方面进行培训与实战,增强学生基础编辑和运营能力。第三,高校需组织学生骨干参加教育部和各省级易班发展中心的培训及校际交流和团队素质拓展活动,提升团队协作意识。

促进易班网络思政教育成果转化机制的形成。一要促进形成多样化的校园网络教育成果形式,可以开展大学生校园网络文化节,通过短视频、摄影摄像、轻应用快搭、校本应用设计等形式,组织师生创作优秀网络作品。二要积极推进易班网络思政教育特色项目建设工作,鼓励和引导辅导员、思政教师积极申报特色项目,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品牌建设。

(五)聚焦校本建设,提升学生管理服务效能

首先,高校应着力搭建一键式易班网上办事大厅,完善易班校本应用开发和建设,突出易班校园本土化特色,不断探索学生组织形式、管理模式、服务机制改革,将易班打造成线上的“一站式”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实现校园生活服务全口径集成,构建管理服务育人的新平台,提升学生对学校实效服务的体验度和满意度。其次,根据《意见》要求,各高校应按照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的标准设立网络思政工作专项经费[1]。高校需做好专项经费保障工作,立足学生工作实际,加大在易班全媒体共建共享、融合发展等工作方面的经费投入,建设各级易班工作站点,使易班团队有基础的工作环境和硬件支撑。

四、结语

高校要紧扣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工作目标,创新建设以易班为中心的立体化网络思政教育全媒体平台,形成点面结合、同频共振的网络育人全媒体矩阵,做到“学生兴趣在哪里,我们的阵地就建设到哪里”。同时提升网络教育亲和力,真正把易班做成当代青年学生思想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场所,令其影响青年学生的观念和行为,不断推动网络育人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EB/OL]. (2020-04-22)[2022-04-22].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5/15/content_5511831.htm.

[2]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9-333.

[3] 任昊,傅秋野.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22(02):9-16.

[4]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6-319.

[5] 中国教育报. 創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DB/OL]. (2015-02-05)[2022-04-22]. http://edu.people.com.cn/n/2015/0205/c1053-265 12328.html

[6] 中共教育部党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EB/OL]. (2017-12-04)[2022-04-22].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荐稿人:李耀辉,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
官方微博舆论引导方式探究
刍论“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本质及危害
网络空间无政府主义思潮审视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