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城红色文化融入本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析

2023-05-30马睿婷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马睿婷

摘  要:新四军重建后,盐城是军部所在,很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各级指战员曾奋战于盐阜地区,留下了丰厚的红色文化成果,意蕴深厚,对本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红色文化融入当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实现红色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实践,融入校园文化,达成大学生的文化浸润,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因此,盐城本地高校需充分认识、了解盐城红色文化,并从理论层面明确盐城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关系。

关键词:盐城红色文化;本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9-0038-04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1]。红色文化有着厚重的时代性、革命性和先进性,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重要途径。以盐城市为例,其有着丰厚的红色文化,因此在当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不但要融入红色文化的普遍性部分,更要注重继承和弘扬具有盐城市地域和历史特征的红色文化,继承与弘扬盐城的地域文化、革命精神,引导大学生不忘初心跟党走,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

一、盐城红色文化概述

红色文化不是“红色”和“文化”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形态。

盐城红色文化的主体是新四军文化,又名“铁军文化”。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部队在今天的盐城地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抗争,成为我国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目前,盐城市内有红色遗址212处,以各种遗迹和纪念馆为主,如新四军纪念馆、华中鲁迅艺术学院烈士墓等等。保留着众多的红色文献,如《盐阜报》等报刊,也包括相关的文艺作品,民间流传的各种革命故事,新时代对红色文化的学术研究,如《盐城·红色记忆》等出版物。还有传统媒体、自媒体的宣传,比如电视剧《新四军》、长篇小说《盐狐》、人物传记《陈毅颂》等等。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忠诚、奉献、团结、英勇、创新的铁军精神[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3]。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我们更要做好思政工作,继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用鲜血铸就的红色文化,砥砺自身、坚定信念、苦练本领,在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用红色精神鼓舞自己。

二、盐城红色文化融入本地高校思政工作的价值

(一)有助于建立文化自信,传承与弘扬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中国的近现代史是落后的,甚至是屈辱的,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压迫。中国人民不断奋进、不断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依然存在着个别缺乏文化自信,甚至崇洋媚外,文化傳承不力的现象。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用红色文化影响学生,用艰苦卓绝而光辉伟大的红色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传承与弘扬文化。

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其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始终与盐城红色文化相关联。1958年,陈毅元帅亲书校名,铁军精神即成为盐城师范学院育人的基本宗旨之一。比如盐城师范学院特有的“新四军与铁军精神图书资料室”,收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海内外史料,数量超过10万册[5]。丰厚的文献资源,不但为该校研究红色文化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成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资源。以史料为依据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历史,从文献中获取精神力量,感受人民胜利的来之不易,感受中华文明的优秀传承,建立文化自信,传承红色文化;另外,该校学生自主发起了“大学生新四军研究会”,说明红色文化的思政教育价值已经凸显,能够吸引学生自主了解红色文化,传承与弘扬文化。

(二)有利于培养爱国思想和奋斗意识

首先,爱国思想。盐城红色文化扎根于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而活跃于盐城地区的刘少奇、陈毅等新四军杰出代表人物,并非盐城籍,这对来自天南海北的盐城大学生来说,同样是很好的教育,引导他们热爱祖国的文化、历史、英雄和每一寸土地。

其次,奋斗意识。纵观新四军史,就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不论是在盐城地区的抗战,还是北伐乃至日后的解放战争中,新四军指战员面对无数磨难,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这种精神渗透到大学思政工作中,有助于鼓舞当代大学生,面对生活、学业以及就业中的困难时,发扬奋斗精神,攻克艰难险阻。

以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该校专门创作了《铁军艺苑》雕塑,供学生瞻仰、参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直接走进历史,体验“铁军精神”,为其感动,培养自身的爱国思想与奋斗精神,并将这种思想带入未来的教学工作中,传递给下一代。

(三)有利于优化教学方式

高校思政课程以理论授课为主,其他类型的教学方式相对较少。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这意味着说教意味浓厚,相对枯燥。而地域红色文化如果能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结合,则能提供更加多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不同方式中自主选择红色文化、亲近红色文化。

首先,实现实践教学模式。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其前身为盐城师专,20世纪起就注重利用盐城红色文化优化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学方式,曾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沿着新四军的足迹,学习铁军精神,甚至曾经鼓舞学生参与到当地地基、下水道、“一鉴湖”等基础设施建设当中[6],真正让红色文化与教书育人融为一体,为学校做出贡献。

其次,实现科研教学模式。对本科生的思政教育,多以课堂授课为主,很少涉及更深层次的学术研究。但盐城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一些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到红色文化研究中,如盐城师范学院就吸纳学生参与新四军相关的课题研究,不但有力推动了文献整理和学术研究工作,更是以红色文化滋养了学生。

红色教育还可作为学生第一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内容,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沉浸式”的爱国主义教育,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特别是革命教育基地、历史展览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能够解决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中遇到的认同感不深等问题,让他们通过展馆内的实物展示、史料讲解以及影像资料,充分了解红色历史,加强认同,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以思想意识引领行为,通过红色文化渗透传承红色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技术过硬、思想过硬的专业化人才。红色文化被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有利于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实现教育目标,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增进他们对爱国主义的认知,坚定报国意志、践行爱国行为,让大学生走进历史,关怀当下,以红色文化为桥梁,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

(四)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目前,大多数高校使用的思政教材都是全國通行的统编本。但是,部分高校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或特色,对大学生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盐城作为革命老区,其思政教育的内容更加广泛,有很多具有历史和地域特色的资源,都可纳入教学范畴。比如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具有专门性的“新四军研究”“盐城乡土史”课程,同时也将盐城红色文化融入“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等具有普遍性的课程中。并且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各种讲座,介绍红色文化与盐城地域发展的关系、介绍相关研究成果,等等。

目前,盐城的几所高校大多开设了具有盐城红色文化特征的思政课程,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这种课程的内容不是枯燥的,而是实地的、亲切的、活生生的,甚至课程内容中的一些人物就生活在自己身边,能够激起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思想、历史以及文化的兴趣,真正将理论与实际结合。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提升了思政工作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三、盐城红色文化融入本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路径

(一)盐城红色文化与思政理论课有机结合

思政理论课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替代的,盐城红色文化资源与盐城本地高校思政教育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互相配合度、契合度极高,两者的有机结合更加利于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7]。因此,应该将二者积极结合,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针对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政理论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四门课程中,不断夯实理论性和思想性,同时,要渗透盐城红色文化案例,如刘少奇、陈毅等人的事迹、本校与红色文化之间的渊源等等,以案例阐释理论,提高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高校思政教师也应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增强校外实践对网络媒体的应用,提升对爱国主义知行合一的教育探索。

其次,可以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开发盐城红色文化校本教材,继而设置相关选修课程,如盐城师范学院的“盐城乡土史”“新四军研究”等课程,另外,要注意这类选修课的多学科结合特征,如文学、历史学、政治学、哲学等等,从不同角度切入,阐释盐城红色文化,满足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不同层面需要。以红色文化为桥梁,使高校的思政课程不再单调、枯燥,逐步帮助学生接触、了解、热爱盐城红色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二)盐城红色文化与网络思政教育结合

网络思政教育“顺应了网络环境下育人工作的时代需求、符合育人工作的多元化要求以及有利于全环境育人的实现,从而推动‘大思政格局的构建”[8]。从这个角度来看,盐城红色文化与网络思政教育的结合势在必行。

首先,积极建设网络平台。如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等都已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定期推出一些盐城红色文化相关的内容,或邀请相关人员、团体讲解红色文化,开通网络公开课,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相关网络平台应进一步扩大,涉及微信、微博、抖音、知乎等多平台,对青年人乃至全社会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如“盐城师范学院”公众号推出的“盐城老故事”栏目,涉及很多当年的新四军历史,充满历史感、故事性和正能量,很受学生喜欢。

其次,充分利用现有的高校思政教育平台。最典型的如“学习强国”App,有大量关于盐城与新四军主题的内容,高校思政工作者不但要让自己从这些平台中汲取营养,还要学会推广平台的内容,将网络平台与大学生党建、作风问题结合起来。

最后,学会利用高校网络平台传播红色文艺作品。文艺作品的宣传效果不容低估,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有着很好的作用,可通过各网络平台播放相关影片、话剧等现代化方式进行红色爱国主义教育,跟紧青年人的时代潮流,借助时代优势大力创新教育方式。

(三)盐城红色文化与实践体验结合

首先,组织参观红色遗址。盐城200余处红色遗址就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第二课堂,与理论授课相比,更加亲切鲜活,更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最典型的新四军纪念馆、华中鲁迅艺术学院烈士墓等。但作为高校思政工作人员,需要有系统的规划,不能以单纯的观光游览为目的,要引导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总结,必要时还需形成文字实践报告。

其次,引导学生组建红色文化社团。如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红色书法协会、“轻舞飞扬”舞蹈团等,都创作、表演了一定量的红色文艺作品,使“铁军精神”在校内广泛传播,获得了校内外的诸多肯定[9]。但要注意发挥教师的引导、监督作用,避免作品的盲目性。

另外,盐城红色文化可与高校科研活动结合,比如盐城师范学院的新四军研究就有相应的科研反哺教学机制,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参与科研,不但能够推动学校的科研工作,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在亲身实践中,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四)盐城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隐形教育,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盐城高校应结合地域特色,将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充分融合起来。盐城师范学院的模式值得借鉴,专门创办了“新铁军协会”和大学生德育创新基地,几乎从新生入学伊始到毕业生毕业,相关实践活动贯穿了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包括“铁军”军歌的合唱、军事书籍的阅读、国防教育的引领、重要遗址的参观、老战士和专家的讲座,以及相关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等[10]。

从本研究的案例可以看出,盐城師范学院的模式有着充分的制度保障,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并且寓教于乐,更容易为大学生接受,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让盐城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校方、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但正因如此,校园文化的特殊性不容忽略,盐城本地高校应进一步深化“铁军魂、盐城红”红色文化特色,把弘扬新四军革命精神与开展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结合起来,依托各类纪念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广泛开展具有庄严感和仪式感的主题教育,充分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红色文化融入盐城红色文化正是当地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四、结语

以“铁军精神”为核心的盐城红色文化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品格与初心,对当代大学生的三观塑造与未来发展有着很强的推动力。因此,作为盐城本地高校,有责任将盐城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以红色文化为桥梁,让当代大学生树立责任心、爱国心、报国心,投身到未来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 编者. 新时代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J]. 党建,2019(05):16.

[2] 徐成,乐进,蒋德诚. “文化+”视域下江苏盐城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研究[J]. 大众文艺,2021(07):218-219.

[3] 颜晓峰. 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N]. 解放军报,2013-08-01(01).

[4]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 方忠. 大力加强新四军研究 构建红色文化研究高地——关于盐城师范学院新四军研究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8(05):1-3.

[6] 贾宗荣. 盐城师范学院新四军研究概况(1958—1999)[J]. 盐城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05):16-18.

[7] 李艳.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8):38-40.

[8] 李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 江苏高教,2021(02):108-111.

[9] 傅娟. 盐城红色历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及途径分析——以“铁军精神”为例[J]. 汉字文化,2019(06):12-14.

[10] 王骅书. 传承铁军精神 矢志红色教育——盐城师范学院坚持铁军精神办学育人实践探索[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8(05):4-6

(荐稿人:沐金华,盐城师范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对当代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互联网+模式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探析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党政工作中的长效性分析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分析
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方法和途径探索
浅析大学生宿舍人文环境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