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文化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印记

2023-05-30王洁

书城 2023年1期
关键词:南宗孔氏家庙

王洁

衢州的孔氏南宗家庙,不仅是一座孔子嫡裔在宋时孔氏大宗南渡后的祖居之地,也是近年衢州这座浙西小城成功以“南孔圣地·衢州有礼”为城市品牌打响全国知名度的一张文化名片,已成为各界诚心拜谒的文化圣地。怀着对古圣先贤的敬仰和治学读书的求知,笔者到访素有“东南阙里·南孔圣地”之称的浙江省衢州市。踏进衢州孔庙,漫步城市街角,在这座“最有礼”的浙西现代小城找寻孔子文化的当代印迹。

普天之下孔氏家庙有两处,北在山东曲阜,南在浙江衢州。衢州孔氏南宗家庙是一所仿制曲阜孔庙规制修建的院落,内有孔庙和孔府两部分,在东侧另有孔氏家塾一处。单从占地面积与建筑规模来看,这里是比较小的,远不及号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的曲阜孔氏家庙之规格。

孔氏南宗家庙对衢州的历史文化名城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始于衍圣公孔端友随皇室南迁,本质源于國家的战乱与政局的动荡。就孔氏嫡裔家族史来说,孔端友扈跸南渡是背井离乡的悲伤之事。宋、金对峙,朝廷无力,宋高宗寓居江南,赐孔氏衍圣公“权以州学为家庙”,这一个“权”,就此没了北归之路。南宋联合蒙古灭金,但却失北地于蒙古,遂“舍北而南”,兴建衢州孔氏家庙,仿制曲阜,“去国以庙”。元兵南侵,衢州孔氏家庙毁于兵乱,之后迁建衢州城南。未几,孔洙让爵,孔氏南宗与平民无异,苦于支撑,无力修葺,家庙渐毁。永乐五年(1407)请皇命修家庙。元正德元年(1506),孔洙六世孙孔彦绳被授予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减免祭田税。正德十五年(1520),明武宗朱厚照允重建衢州孔氏家庙,也就是今天衢州孔氏家庙旧址。后经过明、清两朝的多次修葺、扩充,衢州孔氏家庙有了相当规模。

简言之,孔氏衢州家庙始建于宋绍兴六年(1136),在衢州四易其址,历经南宋孔氏南渡后,以衢州州学权以为家庙,宝祐年间菱湖之滨仿宋曲阜家庙,元时孔洙让爵后迁建城南道贯巷南端,明武宗孔彦绳五经博士时新桥街东端县学旧址新建庙府为一体,在道光初年拓建而留存于今。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的起落沉浮,突显出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政治局势的动荡安定。就连现在矗立于世的衢州孔氏家庙的由来,都与此紧密相连。

自孔氏南渡到元朝孔洙让爵的一百

五十多年间,共经六世衍圣公。在南宋若干年里,衢州孔氏家庙受到皇室关注。元、明、清对于孔庙祭祀仪式都各有规制。历代的衢州当地官员对于衢州孔氏家庙的保护和建设是应尽之职。所以,衢州孔氏家庙虽为“家庙”,却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些许“官庙”性质。衢州孔氏家庙也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孔崇儒在华南地区的一个象征地。

衢州孔氏家庙除了有对孔氏先祖的祭祀,还有对衢州孔氏祖先的供奉,也有对山东曲阜孔子故里的怀念。居衢州成家乡,把曲阜作故乡。

远离帝都皇权、远离曲阜官庙的衢州孔氏家庙,在八百多年的时光中大多时候是静默的。时光荏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衢州孔庙开始被重修,到一九九○年才有了新中国第一篇关于衢州孔庙的报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衢州孔庙即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曾为当代衢州孔庙主理人的孔祥楷先生(1938-2021)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人物,作为孔子第七十五世嫡长孙,他是民国时期最后一位孔氏南宗奉祀官,也曾是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管委会主理人。一九九三年他应邀回到家乡衢州,承担市政府安排的主理重建孔氏家庙工作。他主持修葺衢州孔氏南宗家庙,重建孔氏南宗府,庙府内陈设一一亲力亲为;革新祭孔仪式,改弃陈规旧俗,主张现代人以现代方式祭祀孔子;发动浙江及周边学者,开启孔氏南宗学术研究之路。他一手创办的孔府文艺文化机构,如孔府文学社、书画社、印社、诗社、摄影社、艺术团等,成为衢州市的一个重要文化交流平台。

自二○○四年开始,每年的九月二十八日,孔氏南宗家庙都会举办独特的祭孔典礼。其祭孔形式多样,主要分为社会各界公祭、祭孔大典暨文化节和学祭,三种方式轮流交替。这种“当代人祭孔”活动不断扩大参祭的主体,不仅内容丰富,有持续性,而且致力于平民百姓、不同社会群体的参与。

孔祥楷主持的“南宗祭孔”分别在二○○五年和二○一一年被列为浙江省与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间孔氏南宗不仅在衢州,在国内,而且还致力于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和沟通,有六十多个国家的教育文化人士参加孔氏南宗家庙举办的活动。

笔者在孔庙之外走过衢州市的一些街道、文化场所、公园和店面,见过一些人,有过一些交流,获得一些体悟。笔者尽可能去领略这个城市的风采,找寻孔子文化在这里的影踪。

衢州孔庙所在的街道是一条古香古韵的老街,前些年统一改造过后成为当地有名的文化一条街。路边上的台阶都做上了复古的雕花纹,路面的地砖也很有复古韵味。

孔庙东临仅一墙之隔的是衢州市博物馆。这是一座反映衢州市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衢州城市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物。该馆一九八五年建成,但三年后才以孔氏南宗家庙为馆舍对外开放。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本馆与南宗孔庙有很多联系和合作,与孔子文化有关的展览大多在隔壁的孔庙和对面的中国儒学馆举行,本馆内是没有固定陈列展品的,但是会不定期举行一些相关的综合性展览。比如在二○一九年初就引进了宁波博物馆的清代宁波府制孔庙祭祀礼乐器,并临时开展“国之祭典—清代孔庙祭祀礼乐器展”。

博物馆对面就是中国儒学馆。这个展览馆是在二○一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诞辰日正式对外开馆的。整个建筑外观与内景都崭新如洗。位于一楼的“东南阙里·儒风天下”是中国儒学馆的核心展览区域,分为四个部分:儒源·孔氏、儒脉·弘道、儒学·教化和儒泽·流芳。馆内还展示有部分孔氏南宗家庙的文献档案、资料和印章等。相比于衢州孔庙和衢州博物馆来说,中国儒学馆内陈列品的展示方式更为多样,不仅有实物、雕塑、图表、文档,还有多媒体技术、光影声像呈现、动静态模型等。馆内还专门设置了“儒家文化知识答题角”以增加青少年接触了解儒家文化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走出中国儒学馆向西步行,不远处就是孔子文化公园,紧邻街边开放式入园,高达九米的孔子塑像矗立在内,走在街边一眼望去便清晰可见。

总体而言,这条文化古街展现了非常明显的城市功能分区,以孔氏南宗家庙为中心展开的布局,到处充满着孔子文化的相关印迹。

实际上,短期的到访看到的都是表象皮毛,只有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才能感受到真切的气息。漫步在衢州的城市街头,很想知道走出这条文化街,孔子文化的相关印迹是否也会鲜明地存在于市民生活中。

在不断的面对面交流中,面对笔者的疑问,很多人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不过很明显他们感兴趣的不是南孔或孔子,而是一个北方姑娘对于孔子、对于衢州孔庙的兴致和好奇,眼神中似有疑光。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很热情地与笔者交谈、耐心解答问题。

早餐店里热情的服务员介绍,她女儿在学校学习到的作揖礼,这位服务员在店里不厌其烦地给笔者做演示,并耐心讲解这个作揖礼的手势摆放、动作幅度等。一口浓重衢州味普通话的店老板指着店墙上张贴的衢州市官方宣传贴画说,上面写着衢州有礼新风尚“八个一”的具体内容:一座“车让人”的城市,一座“烟头不落地”的城市,一座“自觉排队”的城市,一座“使用公筷公勺”的城市,一座“不随地吐痰”的城市,一座“拆墙透绿”的城市……每个“一”的内容都有具体的卡通配图。说到衢州市近些年的变化,店老板大为感慨,拿自己店面所在的这条街举例,详细介绍前些年的脏乱差和坑坑洼洼,说看到现在的市容市貌就高兴,最大的感受就是变干净了,道路整洁了,就连来店里的顾客都不随地吐痰了。他还兴致勃勃说起自己老家所在的那个乡下小村子也干净了不少。这个店老板在此处开早餐铺十多年了,他告诉我的这些事情很平常,很细微,很真实。

当地一家承接教育部门委托的中小学生研学机构负责人表示,现在当地中小学的历史文化课业研学活动非常多,主要是依托于衢州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衢州孔庙所在的这条文化街。她说各个学校的研学活动是近些年才开始的,衢州市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就那么些个,孔庙和中国儒学馆是必到的,其他的还有不远处的水亭门等处。这支研学队伍有五个班级的学生,除了四个带队的学校老师,研学机构的主要工作人员只有三个,包括一位解说员。笔者很好奇这个研学机构的总体规模和工作人员组成等情况。她说,因为公司是新创立的,所以人手有点不足,现在入职的都尽量要求是大学生,会经过简单的培训,虽然现在机构还不是太专业,但是她对研学机构的未来前景很有信心。笔者跟随这支队伍从中国儒学馆到孔子文化公园,再到孔庙,全程近两个小时的研学活动,感觉这个研学机构的讲学内容和实践课业还是偏粗线条的,内容不够细致之外,机构解说员对于历史文化知识的讲解存在很多错误之处;准备工作明显不足,形式大过内容。在孔府内宅后屏门上的“戒贪图”(贪壁),被讲解成了“麒麟图”。对这个差之千里的错误,笔者实在是没忍住便向前加以纠正。“贪”与“麒麟”两者形似但绝不是一回事。“贪”是贪婪之兽,“麒麟”为祥瑞之兽。孔府内宅的这幅“戒贪图”,是从孔府内宅外出必然会看见的,衍圣公特将此图作于屏门之上就是为了提醒孔氏裔孙不要贪得无厌。

每个城市的出租车司机都很健谈,当得知笔者是第一次来衢州时,司机热情地介绍了这个城市的历史。笔者问了一些关于孔庙和衢州的事情,他也耐心地一一作答。他说自己在节假日会带着家里的小孩子到孔庙游玩,就像去公园一样。提及衢州这些年的变化,他大为感慨,创文明城市之后的衢州真的是变干净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平实朴素,不乏见地。他们亲眼见证着自己置身其中的城市的变化,亲身参与着这些变化的过程,看着这个熟悉的小城一天天变好。

近年,“礼”成为衢州的城市风尚,慕名而来者众多。将孔氏南宗家庙为代表的南孔文化和当地的现代化城市品牌打造相联系,凸显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现代化利用。孔氏南宗家庙成为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独特底色。对于传统文化资源中“礼”之概念的具体化和务实化,则使得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含金量大为提升。

礼,本是被高度抽象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独有的概念存在,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礼的历史形成和文化意义都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历史源远流长。依《大戴礼记·五帝德》载,古礼可以追溯到五帝时期,经过夏、商、周三王时代整合演进;在西周时期基本定型,成为完备的社会生活制度。周公作《周礼》规定官职次序,“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礼记·明堂位》)春秋时候,礼日渐废弛,成了一套可有可无的繁文缛节。此时,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并根据传述、记载整理《诗》《书》《礼》。《论语》里面对于礼文化的推崇,也成为后世的思想指导,一再被古往今来的学者考证和诠释。人们对于礼的考证诠释、取舍利用,无不体现出了它的社会价值。到汉代以后,随着大一统帝国的实现和昌盛,政治统治模式中的“礼”随着中央集权政权的稳固获得了根深蒂固的威权力量。自此以后,礼制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用,融化在治国政统、社会教化、儒学文脉、个人修养等方面,备受重视。

长久以来,众多古圣先贤都在寻找“礼”中那些带有永恒意义的东西,并努力把它们抽象出来加以概述。他们从各个层次、内容、属性、源流上论证着“礼”的存续。礼,始终是人们从未放弃的文化追寻。

在新时代,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城市文明建设和社会价值观实践的滋养成分和内部逻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那么被应用到打造现代城市文化品牌实践活动中的“礼”又该是怎样的一种内涵和外延存在?在不断的历史回望与现代实践之间,当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化和现代化利用,不仅是對历史的唤醒,也将联通文化脉络的未来。

猜你喜欢

南宗孔氏家庙
孔氏南宗儒风不坠,文献渊薮集为一编
孔氏家学
20世纪以来讨论中的“南宗”
试论董其昌早期绘画的“不和谐”感
荒家庙
南宗余脉——苏州博物馆藏清初正统画派四王吴恽及其传人山水画展
宁化红军医院 旧址焕然一新
鲜为人知的满族家庙兴庆寺
衢州风物志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