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见君子
2023-05-30汗漫
汗漫
一 自书斋进入广大田野
秋天了,成熟的事物满眼皆是。新播下的种子,则只有土地、耕犁和农人知道。
董作宾身穿粗布蓝裤、夹克,戴软边帽,斜背水壶和相机,手捏小笔记本,眯眼看着安阳郊区小屯村的一切。
玉米棒子已被摘过,谷穗低垂。白杨树叶子的正反面,在北风里时明时暗地翻飞,哗哗啦啦作响。洹河,在附近弯曲出一个巨大弓形。董作宾想到中原最南端故乡的景象,那一条白河在独山下也弯曲出巨大弓形,把南阳盆地里的才子与传奇,箭一样射向远方。南阳与安阳,风物大抵上神通形似。但此刻,远处,太行山用一缕淡烟般的轮廓提醒他,此地是中原最北端了。再向北,就是庄子《秋水》记载的燕国少年学习走路姿势、不得不匍匐离开的邯郸城。再向北,就是那一座盛大城阙,在“蓟”“渔阳”“范阳”“幽州”“燕京”“大都”“京都”“北京”“北平”等等名称间流变、切换。一次流变与切換,就是一次烽火与离乱。
这一天,一九二八年十月十三日,上午,董作宾明白,自己即将成为掀开中国现代考古学封面的第一人,用洛阳铲与鹤嘴锄这两只手,掀开黄土。北宋欧阳修、曾巩创立的“金石学”,随之画上句号。是年,董作宾三十三岁,带领七位同仁,摆脱书斋里二手性的收集与把玩,推门而出,进入广大现场,首度以“田野调查”这种现代考古形式,追问殷商时代的存在和甲骨文字的真实性。
身穿长衫的好友、南阳同乡、河南省教育厅官员郭宝钧,低声提醒:“作宾,可以开始了吧?”董作宾如梦初醒般拍拍头,笑了,用中原土语大声对众人说:“老少爷们,弟兄们,受累了,拜托大家了!咱们开始发掘吧,晚上请大家喝酒啊!”十一个劳工在学者指导下,开始小心翼翼发掘。周围拉出一条警戒线,十三个荷枪实弹的士兵站在那里。一大群看热闹的男女老少在议论:“挖宝了,这些人发大财了,还用兵守着哩!”“咱这里,宝地啊……”“断了多少人的财路呀。”“外乡人和咱们抢财呢!”“听那个头头说话,像咱本乡人,斯斯文文的……”
在持续十七天的第一期发掘中,小屯村田野,敞开怀抱了三千年的秘密,像母亲说出压在心头的累累往事,松出一口气,化作安阳城上空的日色与风声。甲骨、彩陶、青铜箭簇、玉器……次第出土,证明这一带就是商代都城遗址亦即殷墟。在一堆甲骨里,发现一副人体骨架。董作宾走过去端详,判断:“大约是守护甲骨的人,像档案馆馆员一样?”指示助手:“先别打扰他睡觉,埋回去,做一个标记。”助手笑了。一锹又一锹黄土,为中国早期的一个档案馆馆员,重新盖上被褥与长夜。
三个月前,中山大学副教授董作宾,回南阳度暑假,照顾病重的母亲。八月十二日,收到在广州筹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傅斯年发来的电报:“望速去安阳实地观察甲骨景况,再作决断。”遂骑马到开封,换乘汽车抵达安阳,进入安阳中学亦即欧阳修所写的昼锦堂,拜见友人、安阳中学校长张天骥。两人来到小屯村,在河边田野随意一走一踢,就露出龟甲和牛骨残片,其上有笔画清晰或模糊。挖掘“龙骨”亦即甲骨的人群,随处可见,时时有冲突场面发生,刀棍相向。看见衣装与气度不寻常的董作宾,他们警觉、试探:“收龙骨吗?价钱好商量啊!”
那天晚上,一陌生男子,来到董作宾和张天骥吃饭的餐馆,拿出一片龟甲:“先生看看,这么大,有字哩!”董作宾接过来。甲骨上的纹理肤浅紊乱。他笑了:“您的手劲,得再练一练呵。”陌生男子红了脸,挠头:“遇见高人了,露丑了。一个法国人,一个日本人,常年住在安阳城,收了不少俺这些龙骨呢。”董作宾给他让座、斟酒:“记着啊兄弟,这不是龙骨,是甲骨……”张天骥后来问:“咋看出来那甲骨文是假的?”董作宾答:“老祖先的笔画,有情感在焉,大小参差,牡牝相衔。好多甲骨文,今人虽暂时认不出,仍能感受到其中的美,拙朴有力,画一样啊……”
董作宾在安阳向傅斯年发电报:“甲骨未穷尽。迟一日发掘即有迟一日之损失。当速作决断。”随后去街头巷尾古董店里探寻,购甲骨数十片。与张天骥各骑一驴出城,去五十里外的万佛沟,勘察惨遭破坏的石窟群。日本文物商人看中哪一佛头,就指使当地人把它砸下来,一佛头的工钱是一百银元,半年辰光,佛头洗劫一空。董作宾抚摸那些空虚的佛肩,叹息。佛头缺失后的凹处,积累一层土、一汪水,长出小草,试图组成绿佛头……
傅斯年很快给董作宾回电,言明已获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支持,请董作宾离开中山大学、加入历史语言研究所,聘其为殷墟考察第一期负责人,并汇来一笔经费。董作宾通过恩师张中孚,与当地政府接洽,赢得支持。从河南大学请来若干师生加盟调查,以壮声势。安阳街头贴出“保护文物”的公告。于是,有了十月十三日小屯村田野大致平静有序的局面。若干人贼眉鼠眼,在警戒线边窥望动静,发牢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了,是不是?!”董作宾走上前,一一敬烟、解释:“国家立法保护了,地下古物都归国家了,不归个人,俺们也不是为自己发财,是为国家做事。要不,咋会有士兵来守护呢?”他不抽烟。前一日,在安阳城嘱咐助手买几条香烟备着:“香烟一敬一接之间,就不会有伤面子的事情发生,这是中原的人情风俗。”
多年后,傅斯年问:“彦堂兄,一九二八年,我这个刚开张的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为何力主您去安阳带队发掘,知道吗?”董作宾摇头。傅斯年用双手衡量着自己腰围的雄阔度,笑了:“一群秀才,走出书斋去田野里与强盗抢宝贝,是破天荒的新鲜事!如何能行啊?兄是中原人,家乡事情再烦难,也能乾坤在握、开启新局。”董作宾恍然大悟:“孟真兄啊,比我小一岁,那一年也不过三十二岁吧,少奸巨猾啊……”傅斯年哈哈大笑,戛然而止:“其实,你我皆笨拙,正适宜走学问这寂寞长途,容不得狡猾。当年,胡适先生启发我脱离政界,正出于对学生性情之了解。彦堂兄比我更笨拙,也就更杰出啊。然而,做学问,如何能与时代脱得了干系?我辈南渡复北归,完全像一场梦啊……”董作宾一时不知如何回应,搓热双手,去握傅斯年右手。这一只在五四运动中挺在最前头、举到最高处的手,有些凉。
自划时代的一九二八年十月十三日,到里程碑般的一九三七年六月十九日,九年间,在小屯村,历史语言研究所共开展十五期殷墟考察,大致在每年春秋。李济、梁思永等等从海外归来的学者,相继加盟并领衔。其中,董作宾为第一、五、七、九期负责人,第二、三、四、六期参与人,第十一、十三、十五期监督人,从广州、北京或南京,屡屡奔赴这片田野。特别是一九三一年的第五期,恰逢九·一八事变爆发,蔡元培亲书“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八个大字,派人自北平送至小屯村挖掘现场以示激励。董作宾大声念诵罢,停顿良久,低声言语:“家国艰虞,我辈惟有自强不息,无论战场、田野与书桌……”众人继续挥动洛阳铲与鹤嘴锄,似挥动刀戈、雪耻复仇。那一张纸、八个字,董作宾携带终生,就一路处于风雨鸡鸣,就只能成为大地般厚德载物的君子。
从小屯村共获得一万三千零四十七片甲骨文,涉及三千余字,至四十年代,已辨认出其中一千余字,拼图般呈现出早期中国的新面目、新声息。以此为基础,一九四五年春,在长江边的四川李莊镇,董作宾完成描叙殷商变迁的《殷历谱》,将中国信史向远古推进二百七十三年,为抗战胜利在望献上一个学者的礼物。但也付出严重代价:田野冷饭造成严重胃病,血压起落不定;腰腿关节时时作痛,妻子熊海平用药酒擦涂缓解;四十岁就满口牙齿脱落,对一副假牙说出的话语自我质疑,遂有了口头禅:“对不对呢?再想想,再作判断不迟……”
回到一九二八年十月十三日,小屯村。结束了第一天工作,全体工作人员在田野合影留念。劳工们蹲于第一排,手持长杆的洛阳铲;学者们站第二排,身穿长衫、西服或夹克;士兵们持枪挺立两侧。起风了,吹散头发,掀起衣角。一棵大白杨树作为背景。董作宾眼睛细长,笑起来像闭着,远眺这片田野的过往和未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在无名氏《诗经》、曹操《苦寒行》、向秀《思旧赋》的次第吟诵中,殷商、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一一闪现复叠印,以不同土色,加深安阳的狂喜与哀伤。董作宾在照片中瞻望复思量,大约不会看见我,一个平淡无奇的同乡后生。
新世纪初,某年夏,我来安阳,在那七个朝代之上,看见中国汉字博物馆、殷墟遗址公园,游客如云。也似乎看见新月派诗人、考古学家陈梦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个黄昏,走进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小屯村考古工作站,门房间师傅递来一封他妻子、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赵萝蕤的信。他急忙打开,站在一丛紫藤下默默读完,把那些热烈的话,在脸上贴了一贴。信中附带几页惠特曼《草叶集》的新译稿,陈梦家嗓音发颤地念诵:
我歌唱自己,我歌唱饱含热情、脉搏和力量的广阔生活,心情愉快,支持那些神圣法则指导下形成的、最自由的行动……
当代安阳游客,大都不知道陈梦家、赵萝蕤、惠特曼,一概饱含热情、心情愉快。他们像我一样盯着殷墟内的人工池塘,其中,用青石板铺成的巨大龟甲,刻有董作宾以甲骨文书写的诗句:“日在林中初入暮,风来水上自成文。”日在复风来,这神圣法则指导下形成的自由景象,让后人与前贤魂魄相通。
于是,我再次看见一九二八年十月的那一天。安阳城星辰高悬,董作宾设宴请客。烩菜、灌肠、道口烧鸡、血糕、扁粉菜……摆满桌面。董作宾一一敬酒,酒量小,一口一口浅酌,额头渗出细密汗珠,脸色醉红。郭宝均站起来替酒:“俺是他哥,应该替他一替。”董作宾搂了搂郭宝均的腰,仿佛两个南阳少年,搂腰走在独山下、白河边。
在旅馆,董作宾翻开日记,用毛笔写下一句很抒情的话:“自今日始,看见不一样的中国。”
二 贞人,在中国文章源头处
刻刀的形态,是一尾鱼、一头老虎或毫无装饰的三棱状玉雕或铜铸。
手捏玉刻刀或铜刻刀,一群古人,俯首于龟甲或牛骨,先刻下占卜时间、占卜人名字(即“叙辞”),再刻下向神秘上苍咨询的事体(即“命辞”),置于火焰灼烤,待吉凶迹象渐次浮现:纵向裂纹如春日细雨,吉;横向裂纹如沟壑深渊,凶。接着,他们把这些预言刻在裂纹处(即“占辞”),送给君王将相审视。一个充满未知性和畏惧心的时代,需通过占卜以决断的事件,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征伐、出行、捕猎、宰杀、营建、会晤、婚配、生殖、祭天、求雨、乐舞、种植、丰歉、疾患……无事不卜,无日不占,乌龟与牛所需数量之巨大,可想而知。安阳城外,甲骨遗存之浩瀚也就顺理成章。
占卜者在不安中等待着,让时间对某一占辞,予以确认或否定。门外,池塘中养满乌龟。相信这种长寿、缓慢、隐忍的灵物,能够揭示命运与未知。隔壁仓房里堆满牛骨,隐隐散发腥臭气。牛,与田野劳作密切关联,最懂得人的重负与欢悲。
半日、一日、多日,乃至数月经年后,关于一次占卜的灵验与否,终于有了一个结论,刻在相应叙辞、命辞与占辞的旁边或背面,就是“验辞”。若灵验,验辞就刻得巨大,且涂以红色,像现代书刊中的套红印刷,张扬成就感,这也说明殷商已有最早的“笔”“墨”,笔乃树枝或草茎,墨水由朱砂研磨而得。若占辞不灵验,验辞就刻得微小,显出占卜者的愧色和幽默感。比如,某一验辞,记录两辆车在占卜后出行途中发生相撞事件,一辆车的车辕折断,这“车”字就刻得破碎,另一“车”字则刻得完整结实。必须真实生动地记录一切光荣与失败,连商王武丁亲自占卜失灵,验辞亦详加记载、毫不掩饰。且看一份“天气预报”,记录“商王外出田猎是否遇到大雨”这一占卜应验与否的全过程——
中日至,昃不雨。食日,至中,日不雨。
自旦至,食日,不雨。
弜田,其遘,大雨。
“商王外出下午有没有雨?上午会不会有雨?占卜结论是全天都没有雨。狩猎时却遇到大雨。”一篇写在甲骨上的文章,起承转合间,雨中商王的失败感鲜明浮现。正是这些早期预言家与记叙者,奠定中国书写的基本伦理:“修辞立其诚”,“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辞者,心之所表也。文者,纹理也。辞与文,以龟甲牛骨为源头,潺湲复澎湃,汇就千秋万古的汉语江河。安阳城外,甲骨组成一个个深坑,就是最初的档案馆、图书馆、文献资料室,储藏早期中国的痛疾与狂欢。
董作宾将甲骨文字条分缕析,缝缀成章。书桌外,窗外,城墙、江河与旷野间,民国在离乱中剧变,外寇蠢蠢欲动复咄咄逼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相继在广州柏庐、北平北海公园、南京鸡鸣寺、昆明龙头村、四川李庄镇之间,迁徙复迁徙。在不安的时代里,如何安顿自我和远方?一个难题。董作宾及其同仁,做出“与龟甲牛骨间的古中国日夜唔对”这一回答。放大镜像望远镜,跨朝越代,辨认每一条纹理中的秘密,为一个民族厘清来路,方能定神聚魂。
“贞”,这一个字,在视野中反复出现。同仁讨论,猜测它大约是地名或一种官职。董作宾的口头禅又冒出来:“对不对呢?再作判断不迟……”他眯着眼睛观察,发现:这“贞”字的线条,就是“卜”与龟背形象“贝”的联结!翻读《周易》《论语》等等源头性经典,追寻这一字眼的早期意义。“元亨利贞。”“贞者,事之干也。”“贞固足以干事。”“贞者,正也。”“君子贞而不谅。”……“贞”,一个美好端正的字眼,如树干般挺立于大地。他推断:“贞”,就是占卜!甚至买来乌龟,取下甲骨,模仿古人刻出纹理,复于火上灼烤,听到它发出“卜”字的清脆声。大叫一声,喊来隔壁的傅斯年、李济、梁思永:“听啊!听到‘卜’字的读音了吧?就是这烧出来的声音啊!我的老天爷啊,祖先们是这样发明读音的啊……”傅斯年、李济、梁思永愣愣看着董作宾的激动神态,对望一眼,哈哈大笑或呵呵微笑。从此,“我的老天爷啊”,成为研究所同仁表达强烈情感的常用语。这一中原民间的感叹句、祈祷词,意义类似英文中的“My God”。
一日,傅斯年对李济感叹:“安阳啊,小屯啊,太让人惊喜!午门档案整理那一组,进展慢,很失望。”李济擦燃一根火柴,问:“为什么失望?”傅斯年把自己坦克一般在李济面前开来开去:“没什么重大发现。”李济瞪着眼睛吼道:“什么叫做重大发现?难道您盼望在档案中找出清兵没有入关的证据吗?!”傅斯年一愣,停下坦克,大笑不止。李济深吸一口香烟,才幽幽缓缓笑起来。
董作宾令人心懷期待。“老天爷,有什么新发现?”傅斯年时常大喊一声,蓦然出现。董作宾从纷乱书籍和拓片中抬头,将新判断道出,复迟疑:“对不对呢?再想想……”某日,他突然一个激灵:“贞”字之前缀,那不断变化的词,或持续一个阶段没有变化的词,应是占卜者名字!可命名为“贞人”。中国考古学乃至现代汉语词典,因董作宾而出现这一新名词,指代汉民族早期那些占卜者、巫、诗人、作家。这些贞人,董作宾辨认出一百二十八人:“宾”“殻”“争”“亘”“古”“品”“永”“韋”“内”“允”“共”“师”“子”“午”“出”“行”“何”“彭”“历”“黄”……同一片甲骨,若多位贞人并列,彼此年龄差不会超过五十年。由此可推导出殷商自盘庚至纣王之间的代际划分!这一重大发现,使董作宾进入“甲骨四堂”之巨擘地位。时在一九三一年,三十六岁。郭沫若自日本发来电报祝贺:贞人之说,“遂顿凿破鸿蒙”。
汉字的光,士子之心的光,让一个古老国度被照亮、看见、爱,摆脱黯淡与绝望。
所谓“甲骨四堂”,指四位表字含“堂”的学者。彦堂董作宾,以“区其时代”立功。其他三堂,业绩亦彪炳史册:雪堂罗振玉,“导夫先路”,在文物贩子隐瞒甲骨来源之情势下,出巨资雇一英俊小生,与文物贩子及其家人密切交往,终获得“安阳小屯村”这一地名,使董作宾们有了奔赴田野的方向;观堂王国维,“继以考史”,在龟甲纹理间阐幽发微,与古代史相对照印证,推断其为殷商时期卜辞;鼎堂郭沫若,“发其辞例”,借甲骨文透视商代社会世相变迁。“四人固已极一时之盛”,嘉兴人、历史学家唐兰如此赞美。“今山川效灵,三千年一泄其密,且适我之生,所以谋流传而悠远之,我之责也。”罗振玉如此自叙,成为中国现代学人的共同心声。
“甲骨四堂”之前,京城有一奇人,乃甲骨文最早发现者:王懿荣,系金石学家、国子监祭酒。
一八九九年,某日,王懿荣有疾,请一老中医上门号脉观舌,药方上有“龙骨”赫然入目。好奇。遣仆人去药店买回所有未捣碎的龙骨,见骨头上布满纹理,完全不同于既往所见青铜器铭文,遂倾尽家财,自药铺、药材贩子和文物贩子那里,收购千余片龙骨。继而穷尽想象力和辨别力,最先认出“日”“月”“天”“雨”等等象形字,接着认出一个大人背着小孩的“保”字,人在树下乘凉的“休”字,长鼻大耳、四腿粗壮的“象”字,右手拿着猎物耳朵的“取”字,手执牛尾庆祝丰收的“舞”字……王懿荣泪水滂沱,认定:这并非什么龙骨,乃苍颉创造的最早文字“甲骨文”,导致雨粟鬼哭,成为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这一系列字体的源头,奔流至今,化血入心。八国联军进北京,王懿荣将甲骨交付知己、小说家刘鹗,转身带兵迎敌,死于城门下。刘鹗不负重托,将王懿荣所藏甲骨及研究成果,以《铁云藏龟》为书名出版,属第一部甲骨文研究著作。
以甲骨文入书法,董作宾是先行者。三十年代,其墨迹风行坊间,上门求字者多多。当下文物拍卖会,偶尔惊鸿一现,落款一概是“南阳彦堂”。比如,“东边日出西边雨,一鸟不鸣山更幽。白下门东春已老,今来风雨又维舟。”前三句,集自刘禹锡、王安石诗篇,最后一句自作,三人洽和为一、兴慨不二,实因汉语的美感贯通古今。董作宾以甲骨文写过元代冯尊师名句:“南山赤凤,北海乌龟,坚志用心求得。”凤与龟,以及其他种种意象,因形而生意,托象而含情,使汉人拥有了情感对应物,不至于陷入孤穷失语之境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曾有废除汉字、走拉丁化文字道路之设想,“以图摆脱历史重负、重塑民族命运”。甲骨文恰好在此一时期出现,大约感知人间有异,遂以劲拔纹理启示子孙:好源头,永远支持而不会断绝中下游的长河与大海。
在研读和临摹甲骨文的过程中,“武丁逐鹿”情节,屡屡浮现于董作宾眼前:“王其往逐鹿,获?”“丁亥卜,王:我其逐鹿,获?允获十。”“壬午卜:王其逐在万鹿,获?允获五。”……这一个优美“鹿”字充满欢跃感,画一般,毫无辨认难度。他对妻子熊海平感叹:“那武丁,多么爱逐鹿啊——逐鹿,逐鹿,自古中原多艰难,回不去了……”熊海平抬头,看丈夫脸色黯淡,遂软语宽解:“别忘了,自古中原出圣贤呢,有圣贤书在,心就能回去。”
武丁追逐的对象很广泛,鹿之外,还有异性、贝壳、珠玉、云霞等等一切珍奇绚烂事物。豕,猪也,成为武丁的追逐对象并不持久。大约因豕奔跑速度慢,外形美感不足,占有难度小,不足以彰显王者之气。但董作宾最爱临摹某一版“武丁逐豕”,那一块牛胛骨的骨臼、骨面、骨背三处,完整记载了一次逐豕事件。一九四六年秋,自四川李庄归南京,董作宾即赴芝加哥大学任客座教授,与两年前来校任教的陈梦家相逢,共同讲授中国古文字学。一九四八年受聘于台湾大学。一年后,才发现还乡路途断绝,家乡惟有梦中见。创办《大陆杂志》。他曾经以朱砂拓“武丁逐豕”骨版,作为杂志第八卷第六期的封面,红绿交加似中原盛夏。
热爱这牛胛骨上的豕亦即猪,董作宾反复临摹。抬头,隔一道海峡,恍惚看见盛产黄牛和汉砖陶猪的故乡。
三 风起南阳城
一九一二年,夏天,紫桐花一串串开满南阳城。
少年董作宾伏在长春街边家门前的小桌上,刻印章。附近,就是北关城门——由此可以推导出东关、西关、南关的存在。城门开,八方风雨汇南阳。“文明在宛”“光照宛南”“控制秦关”“中原冲要”等等石刻门额,醒目高悬,让进出城门的人仰脸一望、心身一震。内城,大致构成一个正方形。外城,则因城墙蜿蜒呈现出五瓣梅花状,故南阳也被称为“梅城”。此时,一阵阵南风,自白河方向吹来,先吹外城,再吹内城,紫桐花而非梅花落在小桌上,董作宾视若无睹。周边街铺熙熙攘攘,有“老凤祥银楼”“大发大玉器店”“福聚恒烙花筷子铺”“福和绸缎庄”“志和永布匹百货店”……
父亲、小杂货店店主董士魁,置下这四间临街门面房的家业,撒手而去。董作宾比同龄孩子显得老成,寡言,竟有了密集的抬头纹,像大风吹动河面。从玄妙观内的小学堂放学后,董作宾回家搁下书包,学着邻居刻章师傅的样子,用母亲纳鞋底的锥子,在萝卜或木块上,刻篆體、隶体、宋体的字,有板有眼。十二岁以后,家贫辍学,董作宾买了真正的雕刻刀,在独山玉石上操作生意,一枚章可赚四元钱,补贴家用。多病的母亲看着儿子,很心疼,流眼泪。
这一个北关少年身后,靠墙立着小书架,面向大街。摆满《新青年》《时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古文观止》《乙瑛碑》等等报刊书籍,吸引来往行人驻足、翻阅、购买,也能增加些微收入。晚上,把书架搬进屋内,董作宾在煤油灯旁临帖、作诗。如果小学时期的玩伴、升学到南阳师范的郭宝均,气喘吁吁闯进门,那是董作宾最开心的事。两人彻夜说着开封、北京、上海和全世界。困了,挤睡在一张小床上。天亮,郭宝均仍呼噜呼噜打鼾,董作宾已轻手轻脚起床、洗脸、刷牙,干干净净坐在街边,刻章或读书。东来西往的轿子、马车、挑夫、流氓、兵卒、乞丐、翩翩公子、俏丽女子……如潮起潮落,没有吸引他的注意力。一方小桌,像被少年双腿之铁锚咬定的一叶舟,在风浪中停泊于岸边。桌面,那些摊开的笔墨、纸、字帖、雕刻刀,似乎在预示他未来一系列桌面上的大致风景。
此时,紫桐花继续随风落下来。一个高大长者,悄然出现在少年身边,像是准备搬起铁锚,推动这一方小桌、一叶舟,到更广阔的大海上去。
长者俯身,看少年缓慢运刀刻章。直到刻毕,才轻声招呼:“孩子啊,好字好刀法!认识我吧?”少年抬起头,梦中惊醒一般慌忙站起来,恭敬回应:“张先生,您……我……”长者笑了:“我知道,你叫作宾,整个南阳城,都知道‘刻字北关董少年’!”张先生即张中孚,诗人,官员,中州女学堂、南都学堂、国医学校、南阳师范、北仓女子中学、南阳图书馆等等机构的创办者,住在北关一处高墙深宅内。时常头戴礼帽、着长衫、手提黄色皮包,步行,或者坐一辆南阳城少见的汽车,越过长春街边的这一少年和小桌。董作宾曾随着郭宝均去南阳师范,听高台上站着的张中孚演讲,记着他的一句话:“咱南阳,一方宝地,古有张衡诸葛亮,今有汝辈少年郎。不论世道如何变幻,终应以才学和肝胆成为堂堂君子,贡献家邦……”
张中孚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玉料,递给少年:“我想请你刻一方闲章,三个字,‘风起兮’,字体随意,就像今天的风一样,不拘谨就好。”少年连连点头:“谢谢先生……”张中孚又说:“你有才,不上学可惜了。能见见你母亲吗?我想和她商量商量,希望能同意你去上学。学费不必发愁,跟着我,做一些杂事就行了,好不好啊,孩子?”少年眼睛一下子涌出泪水,用双手去擦,点头,说不出话。张中孚搂了搂少年肩膀,像北关城门外的独山,搂了搂瘦削但前景无限的白河。
这一日之后,南阳北关消失一个十七岁少年,中国现代考古史将增加一种辨别角度、一种叙事方式。
一九四八年,南阳北关又消失一个少年,中国现代文学史增加一种认识“母亲与故乡”的角度、一种抒情方式。他,就是被国民党裹挟去了台湾的高中生王庆麟,亦即诗人痖弦。他家位于长春街以南的左营,早年清兵安营扎寨的地方。在台湾,每次梦回南阳城,走到北关就路不通了。醒来,一脸泪水。九十年代还乡,他发现,从北关转到左营的那一条巷子,被封堵成一道高墙。董作宾长痖弦三十七岁,一九六三年去世。在台湾,这两个南阳人是否有交集?倘若读过痖弦的诗,那些关于故乡风情的《红玉米》《盐》《坤伶》,也会让董作宾一脸泪水吧。
少年董作宾跟随张中孚,进入当时省会开封,在河南育才馆读书,知晓甲骨文的存在,随即沉迷其间,研读临摹之。课余,帮张中孚誊抄文稿、整理事务。“事务很少很轻,先生只不过以此让我心安而已,我懂……”晚年,董作宾向妻子熊海平回忆这段生活,仍会眼眶发红。一九二二年冬,张中孚就任国会议员,移居京城,给当时已在开封女子中学教书的董作宾写信:“来吧,再读读书、开开眼界,终究有益无弊。师母已为你备好棉衣。”董作宾进入北京大学当旁听生,后考取国学门研究生,成为蔡元培、王国维、胡适等人的弟子。毕业,赴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与傅斯年成为挚友,小屯、南京、昆明、李庄等等地名,随之进入一个南阳人的履历和心灵史。
大风起兮云飞扬。正是张中孚、蔡元培、王国维、胡适、傅斯年,这一场场夏日热风的吹拂,使董作宾的长衫如风帆一般鼓满,渐行渐远渐永恒。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南阳,没有长春街的小桌与刻刀,没有张中孚这最初、最关键的一场大风,董作宾会成为怎样的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某些篇章如何书写?
我曾看见两张黑白老照片。第一张照片:一人戴礼帽,骑驴,身后跟随一个戴鸭舌帽的青年、一个戴草帽的青年,手提饭盒或工具包。面目模糊。照片注释:“张中孚先生带领董作宾等人考察汉代画像石的路上。”具体时间、地点不明。张中孚,自然是骑驴的那一个长者。两个青年,哪一个是董作宾?辨认不清。拍摄这张照片的第三人,可能是郭宝均、孙文青,也可能是杨廷宾,亦即鲁迅临终前念念不忘为他邮寄汉画拓片的那个南阳人。第二张照片,文字注明:“一九二九年八月,董作宾、孙文青在南阳草店调查汉墓画像。”我一眼认出董作宾:白衬衫,风吹乱头发,站立在六个男子中左二的位置。脚下,一场大水冲毁古墓露出的石头,浮凸出龙凤狂舞景象。可见,从事甲骨文研究之外,董作宾参与了南阳汉代画像石的发现和保护。
经董作宾之手,四十年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已收藏三百余幅南阳汉画拓片,将其作为该所研究方向之一。拓片中,既有神话叙述,也有日月星辰意象,更有豕、牛、羊、驴等等动物现身其中的烟火景致,构成繁嚣人间。傅斯年为此而惊呼:“我的老天爷呀!后汉人文,果然以宛都为盛。瞧瞧,如此雄迈,完全在赓续甲骨文精神嘛!且去南阳看一看!”当下,南阳是闻名世界的肉食品养殖加工基地,商标图案均采用汉画风格,以证明本地生活之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追随张中孚求学的那些年,每逢寒暑假期,董作宾就奔回南阳。与郭宝均、孙文青、杨廷宾相约,白天去田野寻访汉画石,晚上在玄妙观开设扫盲班。他带回成箱的《平民识字课本》,面向全城商铺店员和作坊工人招生。大殿里坐不下,一些人就站在门口和窗外听课。郭宝均、孙文青和杨廷宾,也来帮助董作宾上课。课程有识字、计算、唱歌、猜谜。董作宾自制许多谜语,让学员猜,猜中有奖。“聂少霞还俗唱戏。打两样日常用品。”这谜语在玄妙观悬挂一个月,无人猜中。结业前,学员追问,董作宾公布谜底:“瓷罐,灯台。”众人不解。董作宾问:“聂少霞是谁?”众人答:“这玄妙观从前的主持啊。”“还俗了,不就是辞观、瓷罐了嘛,唱戏不就是登台、灯台了嘛……”笑声掌声一片。
在一夜夜的马灯下,在读书声、歌声与笑声里,底层人民的脸从蒙昧中抬起来,看见新自我和新未来。
假期结束,返回开封或北平前,董作宾都会举办一个扫盲班结业仪式,让这些店员和工人站起来亮相,听他们结结巴巴表达心声:“这辈子,头一次这样说话呢,以后能挺起腰杆做人了,有文化了。”“识字了,就不是睁眼瞎,觉得活着有意思了!老祖先造的字,有趣,好看。”“俺还要继续学,不光等董先生回来教,自己也要学。”……董作宾一次又一次鼓掌,眼睛里闪烁泪光。从这些人身上,他看见从前一个北关少年,看见一个引导少年上路远行的长者。
一九四一年,在李庄,得到张中孚去世的消息,董作宾丢了魂一样走到江边,于无人处嚎啕大哭。不让妻子熊海平动手,自己一针一线缝黑纱,在胳膊上戴了它整整半年。谁也不敢问。谁若一问,董作宾的泪水就滴滴答答落下来,屋檐上的水一样……
董作宾儿子董敏,表字“宛仁”,这也是一个父亲的抒情方式。“宛”,南阳也,盆地宛如粗陶大碗,故有此简称。“仁”,爱也,义也,人也。
四 掀开门帘看见她
门框被轻轻敲响,董作宾就知道是谁来了。从书桌上的文稿中抬头,看见门帘掀开,出现熊海平那一朵牡丹般的圆脸、齐耳短发、蓝裙子、黑布鞋。
“熊同学好啊,久违了!”董作宾细长的眼睛像闭上一样。熊海平咯咯笑:“董老师好啊!两天没见,是够久的啦,一日三秋嘛!”扬起手中饭盒:“猜一猜,我带来啥好吃的?”董作宾抽抽鼻子:“鼻炎啊,闻不见,一吃就治好了!”熊海平嘴唇一努、眉毛一扬:“胡辣汤,烙饼!”董作宾故作一惊:“哇!跑回河南买的?一来一去,这可够快的!”熊海平笑弯了腰肢:“就是!跑到一个河南饭馆买的,也算是跑回老家了!”两人对坐着,吃着。湖面上吹来的风,像在练习熊海平的手势,微微掀开门帘。
这是一九三五年初夏的一日,正午,北平,北海公园东北角的静心斋。
自广州北迁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就在此地办公,六年了。这里曾是先蚕坛遗址,明代皇家每年春天举行亲蚕礼的地方。皇帝与嫔妃,风吹云散去。一群现代学者静心以致远,埋首于故纸旧物中,春蚕吐丝般生发新知。台灯光亮度比较微弱,便于向“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的意境趋近、致敬。门前满湖碧波,周遭一堵红墙。碧波与红墙之外,中日间各种事变相继爆发,为两年后中华民族决绝抗战而蓄势。此时,研究所人员已分批迁往南京鸡鸣寺。书桌、资料、文物、赤子之心,暂时分作南北两地,倾力存续华夏精神火种。
因“贞人”说而功成名就的董作宾,这一年,四十岁了。熊海平二十七岁,是董作宾在开封女子中学教过的学生,读书、谋生于北平多年,爱上从前的老师,屡屡来北海公园这一角,为董作宾洗衣服、煮饭、熬中药。董作宾衣饰干净起来,额头皱纹舒展。每每自安阳田野归来满身倦态,几天后,振作一新。独自沿湖水散步,看白塔,轻声哼唱豫剧:“十里湖堤好风光,南风送来菜花香……”
傅斯年观察到熊海平的娇小身影带来的奇迹,对董作宾开玩笑:“彦堂兄啊,成了董西厢啊!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啊……”董作宾呵呵笑,眼睛像闭上一样。其办公室与卧室合二为一,位于西侧小花园深处,故有“西厢”之称。傅斯年在东厢办公,刚离婚复新婚,娶了沪江大学英文系学生俞大彩,遭母亲谴责,被胡適戏谑:“孟真疯了,热昏了,少年郎又回来了!”傅斯年看见董作宾,像看见疯了、热昏了的自己,抱以理解和同情。他们,都有一段父母做主、夫妻关系名存实亡的婚姻史。
前一年,《中央日报》发表了董作宾与钱氏的离婚声明。正在北平读书的女儿玉珠,回南阳北关长春街看望母亲。钱氏在院落里用棒槌捣衣,梆梆梆梆作响,说:“离就离呗,还要啥子声明,嫌弃俺不识字哩。你奶不在了,你大了,俺也没啥挂念了……”玉珠眼里涌出泪水。钱氏一边捣衣,一边问:“有人照应他?”玉珠点头。钱氏又问:“那人对你爸、对你,恶不恶?”玉珠摇头。钱氏说:“那就中。也委屈他了,一个人,孤零零四野里跑。俺想不起他啥模样了。”继续梆梆梆梆捣衣,似声讨,意难平。十年后,钱氏因病去世。许多年后,北关邻居们才知道,董玉珠早就是中共党员,奔赴延安后牺牲于抗日战场。这一院落门口,后来挂着两块标牌:“董作宾故居”,“中共豫鄂边临时省委机关旧址”。院落里设有夹墙、暗室和地道。
回到北平初夏这一日的正午。北海湖面上吹来的风,大起来,门帘像恋爱中的心在颤抖。
吃完胡辣汤、烙饼,两个人的胃,充满同一个热辣辣的中原。熊海平提着饭盒去门外洗刷。树上鸟儿叽喳问答,如学术辩论。董作宾看熊海平掀开门帘走进来,笑了。熊海平嘟囔:“董老师笑得有深意,学生不懂,请解释解释嘛。”董作宾说:“你每次来,掀门帘,我就想起在北大读书时收集的歌谣,《看见她》。”熊海平的脸腾一下红了,像牡丹在五月腾一下开得更明艳了。扭过头不看董作宾。她知道那些歌谣,言辞灼热如胡辣汤,句子结实如烙饼。
一九二二年,在蔡元培和胡适推动下,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意在采风于野,从民歌中汲取活力,建设汉语的现代性。周作人和沈兼士担任歌谣研究会主任,创办《歌谣周刊》,常惠、顾颉刚和董作宾先后为责任编辑。歌谣研究会在各地共收集一万三千多首歌谣。董作宾一边对其整理研究,一边在《歌谣周刊》上推介。
犹似后来从甲骨纹理中捕捉“贞人”之存在,面对这些民间歌谣,董作宾已显现出归纳、推理、发现的能力。从中拣选出的四十五首爱情歌谣,虽“产地”不同,主题、结构与叙事,却惊人相似,被他统一命名为《看见她》。其中,陕西版:“你骑驴儿我骑马,看谁先到丈人家,丈人丈母没在家,隔着竹帘看见她。白白手儿长指甲,樱桃小口糯米牙。回家说与我爹妈,卖田卖地要娶她。”北平版:“太阳出来一点红,人家骑马我骑龙。海东有我丈人家,丈母娘下炕烧碗茶。一碗茶,没喝罢,风吹门帘看见她。银盆大脸月白袄,小红鞋绣着喇叭花。回家告诉我爹妈,典房卖地也娶她。”镇江版:“辫子拖到脚后跟,骑着花马拜丈人。丈人丈母不在家,掀开门帘看见她。樱桃嘴,糯米牙,小小金莲绣红花。等我回去告爹妈,弄来银钱就娶她。”……
董作宾写出《一首歌谣整理研究的尝试》,发表在《歌谣周刊》,胡适读罢,击掌赞叹:“完全是一篇关于歌谣研究的名作!”文中,董作宾描述不同地域男性凝视中的理想女性形象之共通与差异,尤其是“门帘”或“竹帘”,这一关键意象统摄南北歌谣,表明:间离与阻碍,更能焕发爱意与美感——追慕女子,掀起门帘或竹帘,看见她;回溯历史,掀开黄土与册页,看见她;依恋一个国度,掀开烽火、霜降和风雨,看见她。
少女熊海平在一个老师身上,勾勒出理想爱人的形象:才华、见识、情怀,三者兼备。她隐匿身份,用笔名写信。董作宾读信,未明白字里行间的雀跃心迹,只喜欢随信所附、采自中原的歌谣。当他走出北京大学,成为学者,反复进入安阳田野,熊海平也开始研究甲骨文,用笔名发表多篇论文。董作宾对这场日益严重的暗恋,一无所知。直到若干年后某日,熊海平走进北海公园静心斋,掀开门帘,让董作宾看见她,于是,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三个月前,即一九三五年二月,第十一期殷墟考察开启,收获巨大:发掘大墓四座,小墓四百余座,出土大量的甲骨文、石盘、铜鼎、玉器、象牙碗、鸟兽形仪仗……某日,董作宾与梁思永作为监督人,正在小屯村田野视察发掘情况,忽听执勤士兵呼喊:“董先生,有客人找——”抬起头,看见一个娇小身影,站在远处警戒线外的大路边——熊海平来了!董作宾愣一下,笑了,急忙拍打身上泥土。梁思永向那一位热烈的女子招招手,低声对董作宾说:“彦堂兄,陪她看一看,就先回驻地休息吧,这里有我操心就行了。”在众人意味复杂的目光里,熊海平脸红着,跟在董作宾身后,看那正在发掘中的深坑与大墓,惊叹不断。董作宾为她拍照留影。两个人坐三轮车进了安阳城。第二天,熊海平独自回北平。
一场风波随之而来。被指“违背中央研究院职员不得携家眷参加考察活动之规定”,董作宾深感惭愧,提交辞职信:“虽事先不知熊女士去安阳,但我视其为亲人,于考察现场接待之,实悖离于院规,惶恐无比,惟辞职以谢贤明。”傅斯年自南京匆匆奔回北平劝阻,表示理解熊海平安阳之行,承担“引领不周”之责。董作宾倔强:“我心已决。”北海公园与鸡鸣寺,一概议论纷纷、阴云沉沉。西厢里,熊海平哭泣:“我的错。放我离开吧。你离不开甲骨文的,那是你的命……”董作宾只说一句话:“你,甲骨文,我都不放。”傅斯年沮丧之至,亦提出辞呈。蔡元培、胡适只得出面谈话,一人说:“孟真与彦堂,皆为栋梁,正值国家危难之时,何去何从须细细斟酌——研究所天塌了,于心何忍?”另一人说:“一件小事,错了,改了,是美好的事。屁股一拍走了,是不美好的事。”
谈话后,董作宾邀傅斯年来西厢谈叙至深夜。两盘小菜,一壶酒,傅斯年喝大半壶,董作宾抿小半壶。都不再提辞职的话,讲故宫和中央研究院重要文物南迁,说董作宾开启写作的《殷历谱》。忽然,傅斯年又想起《西厢记》:“彦堂兄,您喜欢董西厢,还是王西厢?”董作宾一愣,想了想,说:“还是董解元本吧,更可爱一些?”傅斯年点头:“董西厢含蓄,反而更显浓烈——董家才子,自古以来皆如此啊!好好爱您的姑娘吧……”董作宾搂了搂傅斯年的肩,眼睛突然发红。湖边道别,傅斯年用昆曲韵调吟诵:“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啊……”仿佛一头大象缓慢而去。
再次回到一九三五年初夏这一天。北海湖面的荷花,開得鲜艳。闷热,大量蜻蜓在门帘外飞舞,预示阵雨将至。熊海平说:“唱一支老家的《门帘歌》给你听,好不好?”董作宾点点头。两双手握在一起,分不清手温和归属了。
一放门帘五尺长,上面花草绣得强。
上绣金鱼来戏水,下绣牡丹落凤凰。
左绣鸳鸯成双对,右绣喜鹊闹春光。
绣上狮子把球滚,二龙戏珠在两旁。
这边绣的红芍药,那边绣的白海棠。
绣上水仙开花早,再绣九月菊花香……
这一年冬,历史语言研究所搬迁至鸡鸣寺毕。董作宾、熊海平结为夫妻,一副绣着两朵小牡丹的新门帘,挂起来,在南京的风中微飏。
次年亦即一九三六年,秋天,男孩董敏初次睁开眼睛,看见汹涌的长江和人间。
五 殷墟燕子与长沙一夜酒
在上海城隍庙前的一系列旧书摊边晃荡,寻寻觅觅,我的姿态与心境,像一个田野考察者。发现一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第十五期殷墟考察照片集》。封面泛黄。照片黑白,注释文字为繁体、竖排。大约为民国时代内部资料,未注明出版社。买一本回家,细看从前那一代知识者的面影与身姿,也是一次小规模的精神考古行动。
照片集扉页,以数列文字展示第十五期殷墟考察概况:
发掘年份与日期:一九三七年三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九日。
发掘地点:小屯。
主持人:石璋如。
工作人员:王湘,高去寻,尹焕章,潘愨。
临时人员:王建勋,石伟,魏鸿纯,李永淦。
视察者:董作宾,梁思永。
监察者:舒楚石。
参观者:燕京大学参观团叶公超、闻一多、陈梦家及学生数名。
收获:发掘YM331、333、338等多个墓葬,得甲骨文、青铜器等共计一万余件。
这是民国最后一期小屯殷墟考察活动。至此,历时九年、由董作宾肇启的田野行动落幕了,等候新一代人、新剧情,在多年后登台演绎。
十八天后,七七事变爆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学者们,携带数百箱珍贵文物,经长沙、桂林,而至昆明、李庄。北还南京,已经是一九四六年夏天的事情。八年中日对决,四年内战,安阳与中原风紧云暗。直到新中国建立,梁思永、陈梦家等等学者及弟子,接力奔赴小屯村,重启殷墟考察事业,相继发现司母戍方鼎、司母辛方鼎、妇好墓……“何谓中国”,“何以中国”,有了新判断、新回答。
在彼岸,董作宾把主编的刊物命名为《大陆杂志》,有爱意、惆怅意在焉。该杂志某一期封三,有他以甲骨文书写的一首诗:
依依朝日上林初,长对幽花酒一壶。
为问归来新燕子,可犹省识旧人无?
眼前这一照片集内,是一九三七年春天的燕子,在小屯村上空飞翔,对中日间战争气氛累积加重,充满不安预感。殷商人认为自己是玄鸟亦即燕子的后代。这些民国时期的燕子,欢喜于发掘活动的密集热烈,快乐于田野午餐遗留在地上的面包屑和残羹冷炙。从第一期只有数十人,到最后几期达三五百人,现场发掘规模持续扩大,改变了殷墟燕子的世界观和生活水准。它们绝不会剧变为海燕飞越大海,再复归为燕子,去访问那一座孤岛上望乡生愁的旧人。而他们,只能从记憶中挖掘殷墟燕子的成分,安慰视觉与听觉。
田野里,董作宾与石璋如伏身盘一个简单灶膛,以加热食物。远处,是著名的七孔安阳桥,有两艘船处于河面。这一照片的拍摄者,注明是王湘。在石璋如拍摄的照片中,王湘,董作宾的这个表弟,屡屡现身:用毡帽盖着眼睛,躺在挖出的深沟内午休,像在模仿一个等待被发掘的古人;用水平仪对着远处的地平线测量,腰半躬,酷似一头随时准备腾身而起的豹子;爬在一架跨越巨大墓穴、呈“A”形状的木梯顶端,手举相机俯拍,如同一只燕子俯瞰大地。
照片集内其他场景如下:三月十九日,六人裹头巾或戴草帽,高高挥起钉耙挖掘;四月一日,九人站在堆成台阶形状的土坡上,自下向上传递土筐;四月六日,一群人在平坑,即完成发掘后,将土坑回填以恢复原来地表;五月十八日,午休,石璋如坐在一棵大树下,仰脸向天,不知入睡没有,周围其他人或坐或卧姿态不一;五月二十九日,石璋如、尹焕章和高去寻,赴清河寺考察,千手佛指出一千种可能性,让这些年轻人仰脸神往;同一日,途中,被一个土匪强行留饭后合影于路边,那土匪一直扭头盯着他们的脖子,据石璋如晚年回忆录所叙,土匪用这一奇怪姿势警告“小心脖子”,不要触动其利益范围;六月二日,小屯村墙壁张贴的《第一五二保保甲规约》,第三条明确禁止本保村民盗挖古物;六月五日夜,安阳城冠带巷办公室,石璋如、王湘、高去寻、尹焕章、潘愨、李永淦围着玻璃罩油灯,查阅资料;六月九日,堆积如山的出土文物旁,王湘和高去寻在埋头分类整理……
董作宾身影在照片集内出现不多。他、李济和梁思永,在第十期殷墟考察以后,大都以视察者或监察者身份,通过电报或电话,远距离指导小屯村田野里的行动,关键时分才会来到现场定神赋能。这表明,新一代学者已传薪续火、负重前行。其中,“十兄弟”脱颖而出,像“甲骨四堂”一样,进入中国现代考古叙事话语。他们按长幼排序如下:李景聃(安徽舒城人,逝于南京),石璋如(河南偃师人,逝于台湾),李光宇(湖北钟祥人,逝于台湾),刘耀(河南滑县人,逝于北京),尹焕章(河南南阳人,逝于南京),祁延霈(山东济南人,逝于新疆),胡厚宣(河北望都人,逝于南京),王湘(河南南阳人,尚健在于北京),高去寻(河北安新人,逝于台湾),潘悫(籍贯不详,逝于台湾)。彼此互称“老大”“老二”“老三”……手足之情,在田野与书斋间结成,于苦难和寂寞中淬沥。
从十兄弟阵容可以看出,河南籍学者占四人,此情形与殷墟地处中原有关,与董作宾引领有关。他们人生归宿各异,大致上是由一九三七年的“长沙夜宴”决定的。
那一夜,湘江边,清溪阁酒楼内,傅斯年召集自南京刚抵达长沙的全所人员聚餐。菜肴简单,酒瓶却密集如手榴弹,黄酒、红酒与白酒的力量,在隐忍中等待迸发。几张酒桌,洋溢着出生入死般的战场气氛。田野调查造就大部分考古学者的好酒量,以酒精缓解周遭荒凉,用醉意渲染发现之喜悦。而此刻,气氛沉郁。傅斯年手端酒杯站起来说:“各位同道,十年前,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时,我就有一个梦想:沿平汉铁路、陇海铁路,设立若干考古据点,便于运输装备和文物,上穷碧落下黄泉,跑来跑去找东西。不能满足于前朝二十四史,那不过是二十四个家族的家谱而已!为民族重叙史章,乃吾辈志命。然眼下,大敌已至,猛虎立我前,国家集中资源于抗战,供养学术之财力日显困窘。这些天,反复斟酌,痛下决心:拟对咱们所精简分流。此举实属万不得已,望同仁谅解并慎重抉择。若留下,须耐得一路困苦和案头寂寞,卧薪尝胆,静待巨变;若离开,赴战场报效家国,亦光荣无限。将来中华光复,我等再欢聚一堂、从长计议,可好?”一派寂静,稍后掌声响起,如秋雨凛冽含悲。
夜宴持续至凌晨。一批年轻学者当场决定从军。他们一次次向前辈鞠躬,一次次与同辈拥抱,一次次以歌唱般的音调举杯敬酒,敬一次,干一杯:“敬苍颉……”“敬司马迁……”“敬历史语言研究所……”“敬殷墟……”“敬先生……”“敬未来……”先生与后辈飞泪言志,长沙一夜酒,中国万古荣。
次日,十兄弟中的石璋如、王湘、刘耀、尹焕章、祁延霈,启程奔赴延安。火车、汽车、木船与马车,朝着北斗星方向迢迢而去。五人行至临汾,入八路军办事处。石璋如一身西装、面目精致,遭一位首长拒绝:“延安很艰苦啊,先生,请回去吧。”怏怏转身,归河南,忽接董作宾电报,即赶往昆明重归历史语言研究所。王湘等人着装简朴、神情憨厚,得以参加八路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或牺牲于抗日烽火,或成为考古事业领导者,在五十年代重返安阳田野。晚年,王湘回忆,当年做出“北上”这一重大选择,征得表哥董作宾同意。这同意,暗藏一个父亲对远方女儿的理解和思念。
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第十五期殷墟考察照片集》的最后,我看见两个场景:
一九三七年六月十五日,一个巨大木箱,原封不动装进去无数甲骨和泥土,由六十余名壮汉协力抬起,走走歇歇,用两天时间送抵安阳火车站、运往南京。因时局紧张,来不及清理龟甲,且担忧土匪来袭,故有此奇特雄壮之举。
六月十九日中午,田野里,数百人面对镜头和未来,面孔与身份模糊,一概洋溢着悲壮郁勃之气象。
当晚,暴雨冲洗中原。一列火车吼叫着冲出安阳站,向南方疾驰,像猛士与哀兵刺出去的最后一剑。
六 我东曰归,我情依迟
从后院一角暂时栖身的家,走进前院巨大花厅改成的教室,只需两分钟。董作宾站在讲台,看三十多个小孩起身鞠躬,也鞠躬回礼。“今天这一课,我们继续认甲骨文,学着‘画’一句话,好不好?”孩子们欢呼:“好,喜欢画——”十岁的董敏仰望父亲,眼神羞涩,完全没有了在家中翻天覆地的躁狂。
此时:一九四六年三月的一天。此地:四川,宜宾,李庄镇外四公里处的板栗坳村,张氏望族七个院落的主院“牌坊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子弟小学。此景:阳光从镌刻梅花、仙鹤图案的窗棂间射入,斑斑驳驳,落在孩子们和董作宾身上,长江上的轮船汽笛声和栗峰鸟鸣隐约传来。此情:喜悦、期待、畅想……
自长沙、桂林、昆明,一路辗转,一九四〇年末,历史语言研究所迁徙而至,次年春即開办小学,使职工子女及板栗坳村的孩子得以就读。学生六岁至十岁左右,五个年级在同一教室上课,轮番站起来诵读答疑,像同一块田野里套种的不同庄稼,轮番拔节抽穗、扬花灌浆。李庄到处传颂:“板栗坳有一个好小学!”七位学者的妻子成为教师,其中,熊海平教国文,俞大彩教英语。学者们也客串教师,偶尔来讲一次课,就会让这些孩子铭记终生。
某日,傅斯年肥猫一般霸气地晃进教室,孩子们顿然寂静,像老鼠。傅斯年笑了,猫一样抖擞胡须:“我可怕吗?仁轨,我可怕吗?”那一个名叫“仁轨”的男孩,与董敏同桌同龄,是傅斯年儿子。其名,为致敬在朝鲜与日本人作战的唐代名将刘仁轨。傅仁轨看着父亲,噗嗤一声笑了:“不可怕,大肥猫一样可爱!”孩子们轰的一声笑起来,摆脱了老鼠般的危机感。傅斯年响亮击掌:“对呀,我很爱你们哟!平时很少看见我,就觉得陌生、可怕,对不对?那是因为我在重庆啊、香港啊、昆明啊,到处跑,像猫一样,捉日本鬼子这些老鼠!”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像风中的庄稼。“你们可能觉得,傅伯伯这么胖,能上战场吗?这就需要你们学好乘法,将来学好物理,就懂得一个科学原理:体重乘速度,可产生巨大能量,撞死那些日本鬼子!”傅斯年攥拳、前倾身体,做出撞击姿态,孩子们手拍课桌大笑。
对孩子们而言,瘦削的董作宾伯伯,还是比肥壮的傅斯年伯伯可亲。能常常看见他在牌坊头这一院落里开会、接待客人,甚至知道他的绰号“老天爷”。
董作宾对熊海平说:“在这板栗坳望江看山,倒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境地。可食物匮乏,委屈了你和孩子。”熊海平安慰丈夫:“不委屈。忍耐一番,终究会好起来……”沈从文自昆明来信写到:“生活维艰,闻一多先生刻印章卖。彦堂兄可寄一些甲骨文书法,我助销,或许能换钱补贴家用。”董作宾读完信,叹口气。出门,去江边与山坡上散心,也像是开展一次小规模的田野调查。没看见一棵板栗树,“板栗坳”“栗峰”这两个名字如何生成?橘子树满眼皆是。某日,傅斯年来访董作宾,坐在用一块木板和两摞砖头搭起的“书桌”前,吃一枚新摘的橘子,汁水溅到脸上也不去擦。董作宾说:“孩子们的国文教材,可加上屈原的《橘颂》,在此时此地讲,最动人心魄。即便懵懂,将来会受益一生。”傅斯年吃罢橘子,翻看越来越厚的《殷历谱》书稿:“彦堂兄定夺吧,我赞同,拜托了。” 傅斯年外出期间,委托董作宾代理所长之责。全所职工和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以及被蛇咬伤之类事务,均需董作宾操心照拂。
自一九三九年起,中国营造社、金陵大学、同济大学等等机构,从北平、南京或上海迁徙至李庄,科学家、教育家和青年学生达一万余人,被当地百姓称作“下江人”——长江下游溯流而来的人。中央研究院数百箱文物在李庄上岸时,人体标本散落在地,遂有“下江人吃人”谣言流传,发生围攻“下江人”事件。傅斯年、董作宾向官方寻求秩序维护,组织学者开展科普教育。一日,石璋如站在李庄街头,指着一具人体标本讲解:“这个人腰椎不直。医生对他的骨骼进行研究后,就懂得在哪个关节处动手术。咱李庄有了同济大学办的医院,能做这样的手术了!懂科学,生活就能好起来!”一个牵牛男子问:“我这腰疼半辈子了,也能治?”石璋如回答:“大叔啊,牛的腰治不了,咱人的腰,能治!”听众欢笑鼓掌。渐渐的,“下江人”被认同为李庄人。五个当地姑娘,与历史语言研究所的青年相爱。成婚前,女方父母要求出具“担保书”,傅斯年和董作宾代表男方家长,一一写下承诺:“人品端正,前途无量。”
一九四三年六月,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访问李庄,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等等大师云集小镇,在当地士绅腾出的庭院里安家,以寺庙为教室、实验室、医院,为中华赓续道统和文脉,深感震撼:“如此困苦,如此卓绝,中国必赢得最后胜利!”在板栗坳,面对那些甲骨、汉画拓片、青铜器、竹简,李约瑟心动神迷。与学者座谈,获悉中国古代的许多细节,如:公元一〇七六年,北宋开始禁止向鞑靼人出口火药,苏东坡在贬谪途中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边患与内忧,在这一年叠加互动,显露出剧变前的征兆。李约瑟为之感叹:“太有意味了……”到傅斯年家做客,两人长谈一夜,主题仍然是“何谓中国”“何以中国”。次日,王玲研究员被傅斯年喊来,接受李约瑟面试,不久即赴剑桥大学留学。九年后,她成为李约瑟出版的七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合著者。李约瑟在此书序言里写到:“中国曾经保持着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毕竟是“曾经”,昨日之日不可留。又一代知识者,如何从头收拾旧山河?
从北平,到李庄,对于董作宾《殷历谱》的写作进程,傅斯年殷殷在怀、望之弥切。在“板栗坳之夜”,他曾向李约瑟谈到这部书的意义。每每自重庆或成都回来,总会给董作宾提一桶买来的煤油:“支持《殷历谱》,彦堂再加油!”煤油灯比普遍使用的桐油灯明亮、无烟,不招惹蚊虫。夏夜,青年们聚拢于董作宾门外庭院,借着透窗而出的灯光,讨论学术或散漫聊天。熊海平切西瓜、端茶。谁说话嗓音大,就会有人提醒:“小一点,老天爷用功呢!”董作宾听见,笑了,掀开那绣着两朵小牡丹的门帘:“快!来两个人打算盘!”算盘珠拨动声骤雨般响起,董作宾感叹:“咱这研究所,快成数学研究所了!”
一九四五年春,《殷历谱》彻底完成,以手写、石印的形式在李庄出版。它由一个总谱、九个别谱组成,集历史、天文、历法、礼制为一体,填补殷商历史二百七十三年间的空白,震动中外。新书运到板栗坳,那一天,董作宾请全所研究员聚会庆祝,喝李庄白酒,吃熊海平用一口大锅烹饪的中原美味——猪肉鸡蛋捞面条。傅斯年喝着、吃着、讲着:“彦堂兄爱临摹‘豕’字,这猪肉嘛,果然滋味非凡!”大家笑。傅斯年感慨:“完成这一巨作,须天资高迈,更要苦心孤诣。这十年,我常与彦堂兄抬杠,无理犟三分,就为了破解彦堂兄上下求索之寂寞。所以呀,对于《殷历谱》问世,本人略有贡献哟——老天爷呀,面条真好吃!”笑声一片。董作宾向大家鞠躬:“谢谢孟真兄勉励有加,谢谢年轻人打算盘,谢谢同仁们惠我良多,风雨如晦,而鸡鸣不已……”李济回应:“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梁思永亦回应:“夜如何其?君子至止。”掌声久久不息。熊海平和俞大彩互相为对方擦眼泪。
回到一九四六年三月这一天,板栗坳小学课堂。风摇动树枝,像是在窗子上即兴作画。
每月为孩子们上一次课,董作宾已持续五年多。从最简单的“日”“月”“天”“地”“人”开始,教孩子们认识汉字之美,他反复说:“中国的魂魄藏在这汉字里,汉字活着,中国就活着!咱中国人做人与做事,像这汉字,端端正正,自然而然。”
此时,董作宾用粉笔写下或者说画出四个字,“山”“高”“水”“长”。“你们看哪,‘山’是不是像三座连着的山?”“是——”“‘高’是不是很高呀?”“是——”“‘水’呢,是不是能看见波浪、听见哗哗啦啦响声啊?”“是——”“‘长’呢,是不是无边无际呀?”“是——”董作宾沉默片刻,说:“这四个字,连在一起,‘山高水长’,就不仅仅是四个画面了,是表达一种心情,一种对人、对民族的爱与依恋。”孩子们的小脸肃穆起来。“去年,抗战胜利了!今年,你们大部分同学要随父母回南京。咱这小学还会办下去,新聘请的老师马上就来了,板栗坳的读书声会绵延下去。”一些孩子开始抹眼泪。“将来,不管走到天涯海角,你们都要记着板栗坳、李庄、四川。不管干啥职业,都应全力以赴,以免国家重蹈水深火热之境地。大家这一刻的心情,就是‘山高水长’,懂不懂啊?”孩子们回答:“懂——”董作宾笑了:“好,咱们开始写、开始画吧……”
五月一日,牌坊头前耸立起一块新刻就的巨大石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留别李庄栗峰碑铭”。碑额,正是董作宾以甲骨文体书写的“山高水长”四字。碑文,由历史语言研究所学者陈槃撰写,劳幹手书:
……本所因国难播越,由首都而长沙、而桂林、而昆明,辗转入川,适兹乐土,尔来五年矣。海宇沉沦,生民荼毒,同人等犹幸而有托,不废研求。斯仁里主人暨地方明达,其襄助尤不可忘。今值国土重光、东迈在迩,言念别离、永怀缱绻。兹虽流寓胜缘,亦学府一时故实,不为镌传以宣昭雅意,则后贤其何述?铭曰:
江山毓灵,人文舒粹。沧海惊涛,九州煎灼。怀我好音,爰来爰托。朝堂振滞,灯火钩沉,安居求志,五年至今。皇皇中兴,泱泱雄武。郁郁名京,峨峨学府。我東曰归,我情依迟。英辞未拟,惜此离思。
碑铭最后,是傅斯年、董作宾、李济、梁思永、李方桂、吴定良、丁声树等五十三位学者的名字。
全所人员与家属,盛装出席立碑仪式,男士穿西装或长衫,女士着旗袍或长裙。板栗坳小学的孩子们齐声朗诵碑铭,音调清新,犹如晨风吹彻春林夏木。最动人心弦的两个句子,一是“灯火钩沉”,二是“则后贤其何述”。当俯首于灯火、钩沉远古,他们偶尔抬头猜想,后世贤良如何对那一代知识者进行叙述。我,贤良否?在新世纪写下的这些文字,能够与他们的灵魂相遇否?似云朵与雷声在惊蛰相遇,万物一新。
自一九四六年秋开始,板栗坳成为旧址和路标,指出一群赤子俊彦的去向:带领文物、思想和传奇,在李庄码头启航,以新行动和新发现,继续勾勒一个国度的肖像。大江东去,船过三峡。董作宾躺在舱底卧铺,隐约感受到下方波浪的动荡。辗转反侧。想起杜甫的《秋兴八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想起小屯村、南阳城、母亲、女儿及其他,泪水盈眶,忙扭转身擦去,免得熊海平、董敏和同仁看见。拂晓,他独自来到船舷四望。两岸悬崖间残存的古栈道,仿佛英雄断肠与傲骨,同这一江一腔的热血相映照。峭壁上,那些雕凿描红的巨阔言辞,犹似龟背牛骨上的苍劲线条,向后世发出呼吁、期待回应。其中,三十年代末期所刻写的两句话语,尤令董作宾心绪难平——冯玉祥楷体的正大誓言:“踏出夔巫,打走倭寇!”孙元良隶书体的抒情短句:“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
夔门伟大,霞光涌动,如一副锦绣门帘被江风浩荡吹卷。
责任编辑 何子英
助理编辑 徐远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