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结合艾灸治疗小儿腹泻验案3例
2023-05-30郭琴
郭琴
【摘要】 小儿腹泻,中医称为小儿泄泻,是儿科常见的消化性疾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率高,进展快,容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严重的会危及到生命。西医主要以抗菌、抗病毒等对症支持治疗。近年来抗生素的副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加之儿童用药的依从性较低。因此中医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小儿推拿结合艾灸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小儿腹泻;小儿推拿;艾灸
中图分类号 R2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01--03
Three cases of infantile diarrhea treated by massage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Guo Qin. Bijie Medical College, Bijie 551700, China
【Abstract】 Diarrhea in children is a common digestive disease in pediatrics.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increased frequency of stool and fecal thin. The incidence is high and the progress is fast, which can easily lead to water and electrolyte disorders and acid-base balance disorders. Western medicine mainly uses antibacterial, antiviral and other symptomatic support treatment.In recent years, the side effects of antibiotic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apparent, coupled with the low compliance of children. Therefore, th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more and more favored by everyone. The author uses pediatric massage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pediatric diarrhea,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the treatment experience is summarized as follows,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Infantile diarrhea;infantile massage;moxibustion
小兒腹泻是种消化道常见疾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要特征。本病好发于6个月到2岁婴幼儿,是导致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阶段在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急性腹泻的人数超过150万;在我国,5岁以下的儿童腹泻病的年发率是20.1%,因患腹泻而死亡的比例是0.51%[1]。西医认为其主要由病原体及多种因素引起,治疗主要根据病原体采用抗菌、抗病毒等对症治疗,但临床上有时抗生素等治疗难以见效,而且冬春季节的小儿腹泻并发症较多,兼邪各有不同,治疗颇为困难,往往易发展成阴伤阳脱的严重后果[2]。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则依据基本病机—脾虚湿盛而论治,因其病机的关键在大肠主液、小肠主津的功能失常。因此,治疗上以健脾利湿,调理大小肠为治则,选用推拿、艾灸、穴位贴敷等治疗手段来治疗,价廉效优,深受广大家长及儿童的喜爱。笔者在临床中,以小儿推拿手法结合艾灸治疗多例腹泻患儿,疗效显著,故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1 ; 案例1
患儿刘某,男,3岁,2020年1月1日初诊。其家人代诉:患儿2天前因吃玉米后出现腹泻,5~6次/日,大便酸臭,夹有不消化玉米粒,自行口服 “妈咪爱”,无明显好转。现症:水样便,臭如败卵,腹部胀满,不思饮食,晚上哭闹,舌红、苔白厚腻,指纹滞。中医诊断:小儿泄泻(伤食泄)。予:①推拿手法:手部穴位:补脾经2分钟,清胃经2分钟,清大肠200次,从板门推向横纹2分钟,清小肠1分钟;腹部穴位:点揉中脘穴、天枢穴、气海穴、神阙穴各两分钟,从中脘自上而下揉腹3分钟,顺时针揉腹3分钟;背部穴位:点揉龟尾2分钟,上推七节骨2分钟,上捏脊7遍。②艾灸神阙、龟尾各15分钟。经2次治疗后患儿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次数基本正常,质地稍稀,色黄,量多,含少量未消化食物,腹软。将处方调整为:清补大肠经3分钟,推上三关200次,顺时针揉腹2分钟,逆时针揉腹2分钟,继续艾灸神阙、龟尾。2天后,大便成形,色黄,量可,腹部柔软,纳眠可。
2 案例2
患儿高某,女,1岁半,2022年5月4日初诊。其家人代诉:患儿6个月时,因添加辅食后出现呕吐腹泻,5~6次/日,大便酸臭,夹有奶瓣,自行口服 “妈咪爱”无明显好转。后求诊于多家医院,疑为乳糖不耐受,长期口服益生菌,腹泻反复发作。就诊时症见:大便清稀,带有食物残渣,不思饮食,形体瘦小,舌淡、苔白微腻,指纹淡滞。中医诊断:小儿泄泻(脾虚泄)。予:①推拿手法:手部穴位:补脾经2分钟、补大肠200次,从板门推向横纹2分钟,补肾经2分钟,揉二马2分钟;腹部穴位:点揉中脘穴、天枢穴、气海穴、神阙穴各两分钟,从中脘自上而下揉腹3分钟,顺时针、逆时针揉腹各3分钟;背部穴位:点揉龟尾2分钟,上推七节骨2分钟,上捏脊7遍。②艾灸神阙、龟尾、关元各15分钟。经2次治疗后患儿症状明显改善,1周后,大便每日2次,大便成形。但进食油腻后会出现腹泻,不用药自行好转。将处方调整为:清补大肠经3分钟,推上三关200次,顺时针、逆时针揉腹各2分钟,补脾经,揉板门,补肾经,推四横纹。继续艾灸神阙、关元、龟尾。上述操作2~3次/周,连续治疗3周后,患儿饮食可,大便黄软,量可,腹部柔软,纳眠可。
3 案例3
患儿高某,男,4岁,反复腹痛、腹胀2个月,加重伴腹泻1天。患儿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曾在当地市级医院行腹部CT检查,无异常(具体不详),未经系统治疗,患儿腹胀腹痛反复发作,进食后明显。1天前,患儿腹胀腹痛再次出现,在进食韭菜炒鸡蛋后出现腹泻,4次/日,大便呈水样便,其味臭,口渴,小便少,眼眶无明显凹陷,精神稍差。大便常规:白细胞2~4个/HP。舌红,苔黄,脉滑。中医诊断:小儿泄泻(湿热泄)。予:①推拿手法:手部穴位:补脾经2分钟、清胃经2分钟、清大肠200次,从板门推向横纹2分钟,补肾经2分钟、揉二马2分钟;腹部穴位:点揉中脘穴、天枢穴、气海穴、神阙穴各两分钟,从中脘自上而下揉腹3分钟,顺时针揉腹3分钟;背部穴位:点揉龟尾2分钟,下推七节骨2分钟,上捏脊7遍。②艾灸神阙、龟尾各15分钟。经2次操作后患儿症状明显改善,出现水样便1次,量多,不臭,饭后出现轻微腹胀腹痛,无恶心呕吐。将处方调整为:补大肠经3分钟,推上三关200次,顺时针揉腹2分钟,逆时针揉腹2分钟,补脾经,揉板门,补肾经,推四横纹,揉外劳宫,揉一窝蜂各3分钟,上推七节骨。继续艾灸神阙、龟尾。治疗2次后,患儿大便正常,纳食可,无明显腹痛腹胀。
4 讨论
4.1 中医对小儿腹泻的认识
小儿腹泻早在《内经》就有记载,称其为“飱泄”“濡泄”“洞泄”,并对其发病季节有一定的描述。中医认为小儿腹泻是因为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等导致胃不能受纳、腐熟水谷,脾不能运化水湿及水谷精微。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幼幼集成·泄泻证治》:“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3]。李超梅[4]认为小儿产生腹泻的主要原因在于脾胃功能受损,如果饮食不规律,或者消化不良,就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导致腹泻。总之,其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大肠传导失司。泄泻的基本原则为分清别浊,治疗重点在脾胃,吴玲玲等[5]认为:“泄泻之因,皆与脾胃功能失調有关”。
4.2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方法
4.2.1 推拿法
张嫱等[6]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三大期刊中有关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常用穴位分布进行分析,形成小儿推拿治疗腹泻的核心穴位,为脾经、大肠、七节骨、腹、龟尾、脐、脊七个穴。
(1)手部穴位操作:补脾经(以左手拇指固定内劳宫,其余四指固定患儿手腕,右手食、中、无名指固定穴位,拇指顺时针旋推操作3~5分钟);清胃经(以左手拇指固定内劳宫,其余四指固定患儿手腕,右手食中无名指固定穴位,拇指指腹从第一掌骨桡侧缘,从上往下推,操作3~5分钟);推板门(以左手拇指固定内劳宫,其余固定穴位,右手食中拇指指腹从板门推向横纹,操作3~5分钟);大肠(实证的用清大肠—从指根推向指尖,虚证的用补大肠—从指尖推向指根,调理用清补大肠—来回推)。
(2)腹部操作:点揉中脘穴、天枢穴、气海穴、神阙穴(用食指、中指指腹顺时揉相应的穴位,每一个穴位操作2~3分钟)、揉全腹(可用多指揉、大鱼际揉、小鱼际揉、掌跟揉,对出现结节、异常响声的地方重点揉,以通为度),有关揉腹疗法治疗小儿疾病的记载见于《幼科推拿秘书》, “中脘在心窝下, 胃腑也, 积食滞在此, 揉者, 放小儿卧倒仰睡, 以手掌按而揉之, 左右揉则积滞食闷, 即消化矣。”详细论述了腹部揉法的部位、适应证、以及揉腹的方向和作用[7]。揉腹的手法与补泄有关,从传统手法来看,补泄与左右方向有关,向左为补,向右为泻;现代手法主要以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此外,补泻还与操作力度与频率有关,力度轻、频率慢为补,力度重,频率快为泻。在临床中,我除了用上述方法以外,对于实证的,还加上从中脘揉到气海,消食导滞效果比较好。
(3)背部操作:龟尾(可点、可揉、可振,共1~3分钟);七节骨(可推、可揉,可振1~3分钟,擦之令局部潮红)、脊(擦脊—全掌或食、中、无名指紧贴脊柱及两侧,快速直线往返擦之,透热为度;再以两手拇指置于脊柱两侧,从下向上推进;边推边以拇指与食中二指拿起脊旁的皮肤,操作3~5遍,或以皮肤潮红为度)。
4.2.2 艾灸法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艾柱或艾条,通过燃烧产生近红外线和热量,作用于人体穴位和特定的部位,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自然疗法,它的温经通络、祛寒除湿、调节阴阳作用恰好能调节大小肠和脾胃的功能,李萌等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等多家数据库,采用RevMan5.3软件分析数据[8]。得出艾灸可有效缓解小儿腹泻相关症状,疗效显著。李国娜、王奕娴等对近十年国内外艾灸治疗腹泻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9],通过统计,总结出灸法在治疗腹泻时可发挥独具特色的功效。在治疗慢性腹泻方面优势显著。他们在收集文献时,还发现有部分肠道湿热型的泄泻也采用了灸法治疗,效果显著。他们还指出肠道湿热型泄泻虽有湿热之候,但病机基础在脾虚,脾失运化,生湿化热,湿热蕴结,清浊不分,夹杂而下,则生泄泻,采用艾灸之法标本同治,健脾和胃、化湿和中。以上案例通过艾灸神阙、天枢、龟尾,有利于加速肠道的感染物质、积滞物质、过敏物质的排出。从而达到邪尽,泻止的目的。
5 结语
小儿泄泻,属于西医腹泻(包括伤食性腹泻、过敏性腹泻、感染性腹泻),治疗均以脾经、大肠、七节骨、腹、龟尾、脐、脊为主穴,经过中医辨证论治,采用补泻等不同手法作用于同一或不同的穴位上。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采用的手法与穴位也不尽相同,并结合艾灸进行调理,具有高效、绿色、安全及简便的优点,深受广大家长的青睐。
6 参考文献
[1] 蔡士云.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6):175-176.
[2] 梁佰寿.小儿腹泻的病因与中医治疗探讨[J].宜春医专学报,2000(3):197-198.
[3] 秦艳红.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81.
[4] 李超梅.综合护理措施用于小儿腹泻的效果观察[J].中国煤炭医学杂志,2016,19(1):85-88.
[5] 吴玲玲,钞建峰,刘小凡.小儿泄泻的中医研究进展[J].中国儿科杂志,2010,6(5):54-57.
[6] 张嫱,彭玉,冷丽.基于数据挖掘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用穴规律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9,41(2):88-92.
[7] 王丽,洪曹栋,张瑞萍.探讨小儿揉腹疗法及其在积滞中的临床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8,24(11):50-51.
[8] 李萌,盖海云.艾灸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的Meta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3):37-40.
[9] 李国娜,王奕娴,蒯仂,等.近十年艾灸治疗腹泻的临床应用规律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21(8):1589-1605.
[2022-07-08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