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学理论修养培养探究
2023-05-30王军勇
王军勇
史学理论是每一位研究历史的人需要掌握的,也是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基本载体。史学理论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史学理论学习模式,将一些枯燥的知识点通过形象的图片、史学资料化繁为简,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结合高中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教师可巧妙地将现代全球中国史观、文明中国史观、近代中国史观等与教材内容进行关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笔者在本文结合史学理论概念和融入相关知识点的意义,浅谈具体的融入方式,希望对高中历史教学带来帮助。
一、运用全球史观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全球史观是一种研究世界历史演化的方法,重视由低级、局部向整体转变,成为史学家研究的方向之一。科技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国家已经不是单一的个体,应该具有命运共同体意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普及全球历史的演化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文明,将中国各个时期的发展与世界进行联系,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全球史观,不断开阔他们的历史视野。为了达到这种教学要求,教师就要進行全球史观的教学设计,在讲解中国史的时候,巧妙地融入其他国家的现状,引导学生反思国家之间的联系,形成全球化视野。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讲解全球史的时候,教师除了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外,也可以将历史学家提出的观点、史料、影像资料等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全球史的意义,在学习中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可以说,全球化史观的形成对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在有关中国史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中国传统历史,更要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内容,同时设定一定的探究任务,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满足新时期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要求。
二、利用文明史观进行教学,加强学生史论修养
整个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史,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世界文明创造了宝贵的财富。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文明史内容,让学生接受系统化教育。为了提高历史教学效率,教师要以人类文明史为基础构建新的历史教学体系,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类型,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互动,融入更多情境性的历史要素,让学生多反思和总结,使其树立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目前,高考历史命题思路也发生了变化,融入了文明史的考查内容。为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明史,而且要将世界文明史与中国文明史进行关联,鼓励学生就某个时期的历史构建思维导图,将自己掌握的文明史内容分项填入导图中。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导图思路进行针对性的文明史讲解,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加精准化。此外,教师要让学生就历史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如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有哪些异同点,从而开阔学生的文明史视野,更好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因此,加强学生史学修养是每位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向之一。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史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真正提高学生的文明史观。
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教学目的及方法,重点考虑如何加强学生史学理论修养。只有充分加深学生对于史学理论方面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本文是笔者对于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加强学生史学理论修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方法与建议,希望能够对其他教师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