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引领到自主——活动单导学模式实践

2023-05-30朱智颖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小组长课文活动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其生动、灵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提高学生合作、剖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实践出真知,反思促提高。笔者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具体的体会如下:

一、教师引领

1.发挥学习小组长的领导作用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的过渡阶段,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听老师的讲解,也不满足于只接受課堂所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爱看课外书,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都很感兴趣。同学之间在学习上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差异,兴趣爱好也有所不同,但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仍然比较单一,对复杂的事物常常会分辨不清,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虽然知道,但往往不能自觉执行,自控能力较弱,容易开小差。在课堂实践中,有的学生不能够准确读懂活动单的要求,往往需要依赖教师的提醒,这样课堂就会被打乱,显得破碎、无序,课堂任务也因此难以如期完成,学习效果也就不尽如人意。

在这个过渡阶段,教师要选定好学习小组长,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主要引导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活动开始时,教师可以让小组长先熟悉课堂流程,在他们头脑中确立“我是课堂的主人,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思想,当好小老师,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学习小组长要负责组织协调、引领示范、监督管理、维持纪律、评价反馈等任务。但被动的管理也只是权宜之计,归根结底还需要学生自觉地行动起来。

2.唤醒学生的参与热情

许多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学习时需要鼓励,需要点拨。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学习时,由学生产生内在的奋发向上的动力,比单纯的说教更易产生效果。特别是当他们靠自己的努力为集体争得了荣誉时,教师要积极地赞扬学生,让他们明白:他们是班级的主力军,班级的荣誉属于他们。

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写字、习作、对对子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学习产生主观期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可采用激励性的措施,如张贴星星等,在小组间形成竞争。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成功的意念和力量。

3.催发学生的前进动力

对待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要多采取激励措施,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小组、班级内形成民主、宽松的氛围,形成不讽刺、不嘲笑的学习风气。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宣布一条铁律:在同学出错的时候,不允许其他同学嘲笑。告知每一位学生:每个人都会有失误,失误也是一种财富。

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进步,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进步。教师在板报上可以设立进步榜,每天由小组推荐,被推荐者自己去写上名字。这种形式对学生的促进是巨大的。

不仅如此,教师还要用优秀的书籍充实学生的生活。教师从图书馆借来大量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让学生自己挑选,不感兴趣的也不要强求,要让学生读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书籍。教师要保证书籍真正成为他们欢乐的源泉,成为学生个人的财富。学生读书越多,其思路就越清晰,思维就越活跃。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当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爱上阅读。阅读是对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实践告诉我们: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的智力与语文素养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生进步过程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教师的耐心疏导。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二、学生自主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走向自主学习。

首先,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教师要牢记:活动单是为学生学习而设计的,必须要加以简化,去掉华丽的辞藻,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让学生明白该做什么,该达到什么目标。如生字教学,活动单上写着:“读生字。1.看谁读得准。2.比谁记得快。”简明扼要,并且传递出一种竞争的信息。又如阅读教学时,活动单上的要求是:“1.读课文,比谁读得正确。2.读课文,读懂课文大意。3.读课文,理解文中的道理。”教师要紧紧围绕“读”这条主线不放松,不陷入烦琐的语辞分析,否则学生要花很长的时间去默读,有的要求还需开动脑筋才能想明白,费时费力,枯燥乏味。

其次,活动单要让学生真正地读懂,易于操作。如在《诚实与信任》第二课时的活动单中,有两个活动:“1.读懂事故的起因,体会‘我’的诚实。2.分角色读电话内容,体会车主的信任。”教师做了如下设计:①自己练习读对话(第4—11节),探究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语速。②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③“点将台”(我点你读):你想听哪两个同学读?这样,教师紧紧围绕“读”这一主线去设计内容,加强了语感的训练,又采用了灵活的形式,不至于枯燥乏味。

再次,充分发挥预习活动单的作用。学生刚接触活动单时,不知从何处入手,教师可以进行合理引导,细化预习要求。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预习水平有关系,教师设计的预习活动单要求一般包括:1.读准生字音,读通每句话,读顺整篇文章。2.田字格中的生字,你记住了哪几个?3.你理解了哪些词语,写下来。4.文中写了哪些人物,你觉得他们如何?这样,学生有章可循,就可以为课堂学习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课堂上要有适当的留白和耐心的等待。活动单不宜过细过严,要求固然要明确,但在具体的思考和探讨过程中,教师不宜限制学生。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时,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赏识的眼神,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足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综上所述,以活动单的方式引领教学,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朱智颖(如皋市吴窑镇江中小学)

猜你喜欢

小组长课文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分餐小组长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背课文的小偷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