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水彩画创作的多元化表现探究

2023-05-30王莫涵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形式语言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水彩画创作紧跟改革开放步伐,有了重大突破,水彩画家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水彩画创作,使水彩画创作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以水彩画多元化的形式语言为切入点,分析当代水彩画多元化的表现技法,探讨当代水彩画多元化的具体表现,以期促进我国水彩画创作创新发展。

关键词:水彩画创作;形式语言;表现技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彩画艺术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逐渐摆脱传统水彩画创作理念的束缚,积极借鉴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于水彩画创作中,推动了水彩画创作的多元化发展。在保证水彩画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水彩画家更加注重水彩画的内涵、意境、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形成了独特的水彩画风格,打开了我国水彩画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一、水彩画多元化的形式语言

现代中国水彩画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迅猛,积极吸收国内外绘画的形式语言并大胆创新,摒弃传统的绘画模式,打破了艺术之间的界限,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点、线、面

众所周知,点、线、面之间的组合促进了水彩画形式语言的多样化。

点的存在形态多为圆润光滑的小圆点,一般位于画作中特定位置,形状有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点可以呈现出聚焦的效果,焦点的存在和位置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深层次的感受。多个焦点在画作中相互呼应,可以形成渐变或者突变的视觉效果。在水彩画创作中,画家可以借助焦点的位置、形状及其延伸关系等,使画面物象形成相互呼应、相互配合的关系,从而构建和谐画面。

点发生连续性移动会形成线。从几何角度分析,线没有粗细之分,只有长度和方向。在水彩画创作中,线条可以作为重要的形式语言运用于水彩画创作中,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画家可以借助曲线、直线等不同类型的线抒发内心情感,使画面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如曲线给人柔和、流畅、起伏的视觉印象,垂直线条给人一种高耸向上的视觉冲击力,水平线条则给人一种平静、宽阔的视觉感。

面由点向外延伸扩展而成,是线移动的轨迹。面只有长度和宽度,没有厚度,同时受线的界定,产生不同的表面形态。面的形态有很多种,包括几何形的面、自然形的面,还包括实面或虚面。实面主要指形态边界非常明显的面,虚面则是没有实际边界的可以感受的面,多由点和线密集而形成。

画家将点、线、面按照一定的组合形式运用到水彩画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画作的韵律感,使画面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点、线、面是绘画的基本元素,是画家情感传递的桥梁,了解点、线、面这些形式语言的特点并对其进行合理运用,有助于绘画艺术创作,提高画面视觉效果,增强画面艺术性。

(二)结构方法

在水彩画创作中,画家可以灵活运用多元化的结构方法,将点、线、面有机组合,从而使整体画作自然协调,避免落入俗套。

水彩画家常用的结构方法有重叠、渐变、分离等,对整体画面进行总体把控,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下文以渐變为例,分析水彩画创作中的形式语言运用。为了更好地展现画作主体,水彩画家可以通过色彩渐变的方式构建整个画面,从而使画面具有动感,增强画面的节奏感、层次感。由此可见,色彩渐变对水彩艺术表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色彩会影响人类的心理活动,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基于此,画家可以利用色彩渐变形成多元化形式语言,通过不同色彩的组合更好地传达内心情感。另外,除了可以运用色彩渐变的表现形式外,画家还可以借助点、线、面的渐变,如点的大小变化,线条的走向、粗细变化,以及面的层次变化等来抒发情感,进而达到提升画作艺术价值的目的。

(三)肌理

对于水彩画创作而言,肌理也是一种形式语言。肌理是由点、线排列而成的有序纹理,其内部构成具有一定规律性。在水彩画创作中,画家可以借助笔触的变化,通过拓印、加胶、水洗等方式形成独特的肌理效果,从而增强画面质感和层次感,丰富画面视觉效果。现阶段,水彩画的形式语言日益多元化,如何灵活运用多元化的形式语言塑造物象、传达情感,是画家较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水彩画艺术长远发展的关键。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通过将水和颜料有机融合,形成特殊的肌理效果。水赋予色彩以生命,使颜色透明、富有流动性,形成了水彩画独特的审美意味。在水彩画创作中,画家可以借助运笔表现物象形体,通过对笔触的灵活运用,增强画作的动感、层次感,从而更好地传达情感。画家在创作时要对物象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确定创作基调和形式语言,做到成竹在胸,如此才能一气呵成,保证水彩画创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当代水彩画多元化的表现技巧

表现技巧是水彩画形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水彩画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下文从以下方面探讨水彩画创作中多元化的表现技巧。

(一)干画法

干画法指在比较干燥的纸上来回染色,待第一层颜色干了之后再涂上第二层颜色,如此反复,从而产生丰富的层次效果,如图1所示。干画法可以使色彩前后交叉,使物象清晰地跃然纸上,增强物象真实感,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如画家王肇民采用干画法将静物环境细致刻画出来,同时采用冷暖色调错落有致地绘制背景,从而将画作主题展现出来。干画法在作画过程中调色时用水较少,覆盖时用色较厚,用色量较大,适用于表现明暗对比强烈的物体。

(二)湿画法

湿画法指在湿润的纸面上或尚未干透的画面上紧接着上另外一种颜料,使多种颜料相互浸润、渗透的画法,该画法能充分体现画家的绘画功底。湿画法可以使色彩进行流动,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颜色效果,营造独特的画面意境,如图2所示。如果采用湿画法进行水彩画创作,画面通常给人一种柔和、气韵生动的视觉感受,从而提升观者审美体验。画家还可以根据自身创作特点对湿画法进行改进,形成独到的表现技法,使作品别具一格,形成自身的绘画风格。英国画家约瑟夫喜欢采用湿画法进行水彩画创作,通过颜料之间的交叉渗透,使画面达到色彩饱满、形态鲜明的艺术效果,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力。从约瑟夫的水彩画中可以看到,他将湿画法与传统水彩画的艺术表达技巧相结合,将画作的气韵生动传神地展现出来,符合当时人们对水彩画的审美标准。

(三)干湿结合

在水彩画创作中,画家们还喜欢运用干湿结合的绘画技巧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干湿结合的绘画技巧可以使画面呈现清澈明朗的视觉效果,充分发挥干画法和湿画法的优势。

水彩画的创作技法有很多,采用不同的技法可以使画面呈现不同的效果,即便同一画家采用同一技法,如果对水和颜料的调和比例不同,创作出的作品给人的感受也会不一样。在水彩画创作对象中,不管是人物、景色,还是其他物象,都存在一定的主次关系,画家可以通过线条的长短,以及下笔的疏密、虚实等进行凸显。干湿结合的画法可以很好地将物象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使画作层次丰富、意境饱满。在水彩画创作中,画家通过运用干湿结合画法,以及颜料、画笔等工具,将画作主题表现出来,经过不断创新实践,从而形成自身的绘画风格。

(四)其他表现技巧

撒盐法也是水彩画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技巧。撒盐法指趁上了色的画纸未干时,在上面撒盐,盐融化时会将颜色化开,干后产生雪花状的肌理,从而提升画面视觉效果。

撒盐法在水彩风景画中运用得比较多,适用于画雪景、水滴、花草、树木等。在运用撒盐法进行艺术创作时,要严格把控盐的用量及盐的粗细,这些因素会对画作的最终呈现效果产生影响。另外,还要结合画作的干湿状况运用撒盐法,过干或者过湿也会影响绘画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当画面颜色干透后,需要将画作未溶解的盐粒清理干净,以避免潮湿天气使画作颜色发生变化。

除了撒盐法之外,喷洒法、流淌法、冲流法也是水彩画常用的表现技巧。水彩画表现技巧的运用和画家创作时的下笔过程息息相关。为了提高水彩画的视觉效果,畫家需要对水彩画的表现技巧进行深入研究,灵活运用丰富的表现技巧,进而提高水彩画的创作水平。

三、当代水彩画创作多元化的具体表现

(一)题材的多元化

总体来看,水彩画题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水彩画家在题材选择上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做出了重大改变,更加注重人物题材的创作,并进行了重大题材的创作。如许多画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通过水彩画表现我国社会的变化,将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现实情况通过画作展现在人们眼前。重大题材和水彩画创作也是相辅相成的。重大题材为水彩画创作提供了多元化发展的基础,而水彩画也将时代发展变化进行了记录,便于后人通过画作感受国家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水彩画的题材选择上,还有一部分画家喜欢将现代水彩画的表现形式与传统的水彩画题材相结合,赋予画作以现代化气息和时代感,既保留了传统水彩画的部分特征,又创新了水彩画的表现形式,为水彩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风格的多元化

在过去,我国水彩画多为写实主义风格。在水彩画创作过程中,画家将生活环境生动还原,充分展现生活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水彩画创作中只运用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不对水彩画进行深入探索,融入新的时代元素,会使水彩画创作的思维趋于固化,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从而阻碍水彩画的长远发展。

如今,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升,审美需求发生变化,使得我国水彩画风格趋于多元化。很多画家在水彩画创作过程中,结合人们的审美特点不断进行形式创新,如将抽象画中的一些元素运用到水彩画创作中,运用抽象的线条和夸张的手法进行艺术创作,推动水彩画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新时代,画家不仅要关注社会现实,利用绘画作品反映社会,还要运用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创作出不同风格的水彩画作品,推动水彩画的可持续发展。

(三)媒材的多元化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需求的满足,一些新兴技术的出现,给人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在此背景下,若想使水彩画创作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画家需要转变传统的创作理念,求新求变,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介、新材料加强水彩画创作创新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水彩画多元化发展。

我国许多水彩画家意识到水彩画媒介和材料创新的重要性,他们结合时代发展需求,不断打破创作束缚,大胆尝试新型绘画材料,如丙烯、塑型膏等;一些画家打破传统绘画手法的限制,在实际创作中积极进行三维立体画作的绘制,尝试用拼接布置的方式进行创作,让绘画更加灵动,充满韵律感;还有一些画家尝试在新型纸张上进行绘画,使水彩画呈现出别样的视觉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纸张和绘画技巧产生,对水彩画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四、结语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水彩画创作也要积极求变,不断创新,但是任何形式的创新都要基于时代发展要求和水彩画的艺术规律。画家要运用多元化的结构方法,将点、线、面有机组合,灵活运用干画法、湿画法、干湿结合画法、撒盐法、喷洒法、流淌法、冲流法等表现技巧,使画面呈现出丰富的肌理,促进水彩画题材、风格、媒材的多元化,推动我国水彩画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彩芬.浅谈水彩画“即兴”创作的价值与影响[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4):31-33.

[2]蒋聘煌.当代中国水彩画多元化发展的现状[J].艺海,2010(6):84-85.

[3]孙珺.倡导保持传统鼓励多元发展:中国水彩画发展之我见[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1):86-87,74.

[4]牛向阳.试论新中国水彩画的发展:1949—1966[J].电影评介,2008(8):83-84.

[5]张军.中国水彩画语言中的造型因素探析[J].艺术科技,2017(6):68.

作者简介:

王莫涵,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彩画艺术。

猜你喜欢

形式语言
浅析赖特作品中的形式语言设计手法
视觉传达设计中综合材料的运用研究
风景写生感悟
浅析野兽派的艺术影响
浅析陕西土布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浅析马蒂斯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
蒙克的油画形式语言分析
论中国当代意象风景油画的形式语言
浅析信息可视化在用户体验研究中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