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2023-05-30李钰龙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出路媒体困境

李钰龙

关键词:媒体;融合;发展;困境;出路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全面普及,跨界与融合逐渐成为各种传统领域实现超越与突破的切入点。包括媒体在内,融合发展早已不是追赶潮流的时尚举措,而是传统领域实现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之举。尤其是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自媒体的追赶态势下,传统媒体唯有基于融合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中保有一席之地。不仅如此,当越来越多受众逐渐受到各种新兴媒体吸引而不知不觉被分化时,传统媒体更加需要通过深度融合方能应对形势变化。然而,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相反,各种前所未有的困境正在不同程度地干扰或掣肘这一融合进程。新的时代背景下,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突破困境、探寻出路正在成为当务之急。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承担传播职能、履行传媒责任

媒体工作者是社会的瞭望者。多年来,传统媒体始终承担着新闻报道、服务受众的职责,也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积累起日益丰厚的经验,同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模式。然而,进入信息时代后,各种新传播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技术的先进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媒体的体制及架构。不少媒体在感受到越来越强大的危机后开始认识到深度融合发展的迫切性。

然而,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更大程度上体现在形式层面,媒体本质上的职能与使命并不因为技术变革而发生偏移。相反,新时期媒体强调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之一正在于更好地承担传播职能、履行传媒责任。换言之,深度融合是为履职尽责打牢基础、做好服务,使媒体更为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这才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根本。

提升国际传播力、讲好中国故事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其中,“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而媒体恰恰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力军、生力军。

在互联网普及至今短短数十年里,借助更加扁平、透明、创新的传播模式,新媒体获得了长足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只要国内媒体加快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先进技术,秉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基本原则,则国际传播领域必然能够有我们的一席之地。基于更加立體化、全方位的渠道构建,凭借客观、真实、全面的传播与报道,作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文明型国家,中国故事必然能够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认同。这既是新时期我国持续提高国际传播力、影响力的根本途径,也是讲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的机制和模式,还是新形势下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最具时代特色的价值与意义。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困境

四级融合发展缺乏均衡性,区域差异问题较显著

在不断总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中央针对媒体融合提出了四级发展战略,也就是从中央到省、市、县构建起四级相融的整体格局。然而,理想与现实间始终存在差距。特别是区域经济依然存在不均衡、不一致的现状,四级融合发展缺乏均衡性,区域差异问题较显著仍是当前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十分突出的困境之一。

如果说中央和省级媒体在深度融合发展中基本实现了系统性,那么市县两级可以说还远远未取得足够实质性的进展。即便一些基层媒体已然极为努力地尝试深度融合发展进程,然而受到诸如经济基础、工作思想、实践能力等各种因素掣肘,这些媒体中有不少还处于相对空心的状态。

无论是有序传播还是深化融合,媒体的各种活动都在时时刻刻受到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区域经济基础及发展水平时刻左右着媒体深度融合的进程及状态。尤其在内容生产方面,受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资源投入及优秀人才等各种因素制约,不少中西部媒体大大落后于东部、东南沿海地区的媒体。从这一角度讲,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基础的牵制仍会对部分基层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而这也正是这些区域中媒体格外需要下大力气探索和突破的重点与要点。

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力度有限,主动性欠缺

随着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诸如4K、8K等传播新技术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议题。尽管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最强大的助力之一,然而,这些技术中真正为媒体原创者的却寥寥无几。事实上,当前不少媒体在探索深度融合发展进程中更加倾向于依赖第三方企业或公司。原因在于通过外购或引进等方式不仅简单方便,且支出成本等费用消耗亦相对较少、获益更快更为显著。相反,自主研发虽然更为可控、可靠,但研发经费、试验时间等各种无法预估的成本乃至风险成为不少媒体的顾虑。

换言之,部分媒体在深度融合发展中,性价比是其最关心和看重的核心问题。倘若需要将巨额资金、资源、时间、人力等投入相对不确定的原创项目,这些媒体明显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这一角度讲,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遭遇的又一困境就是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力度有限,主动性欠缺。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媒体依然面临着生存挑战。投入与产出是始终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然而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又需要其在深度融合中掌握主动权、话语权。显然,两难的处境产生了困顿,也更加考验媒体在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智慧与全局头脑。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出路

实事求是、因地制直、探索个性化发展道路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当前一些地区遭遇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困境,一个极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较差、实力较弱、速度较慢。特别是广大中部、西部等偏远地区,长期以来本就与东部、东南部等地存在较为显著的发展差距。当互联网与信息技术风生水起,沿海一带迅速抓住了技术创新带来的各种机会,抢先拉开了媒体融合发展的序幕,由此愈发反衬出经济发展较慢地区的落后与陈旧。因此,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不仅不能强求区域一致或同步,而且需要立足本地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探索个性化发展道路。

比如,在经济基础更雄厚、经验更丰富的东部、东南沿海一带,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方向、方式可以是双管齐下。对内,紧紧抓住各种区域舆情热点;及时、快速发布各种权威信息;持续深化媒体+政务、服务、商务等各类创新融合机制与模式构建。对外,利用全方位、立体化传播渠道和手段加强对外宣传与联络,持续扩大区域发展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使本地媒体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又一扇窗口。

相比之下,经济发展较慢地区的媒体则应将更多时间、资源、精力等投入深化区域治理中。换言之,这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应将深度融合的视角投向媒体+政务、服务、商务。一方面,媒体深度融合有助于本地政务、服务、商务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这不仅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夯实社会基础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和促进媒体在社会治理领域持续拓展应用的广度与深度,这将大幅提升媒体深度融合的实用性、适用性、可用性。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参与地区社会治理、全力发挥出媒体在引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才能不断夯实基础、提升速度。而这也是在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是媒体实现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

建立健仝合作与联动机制,加快推进技术原创

“深度融合”的理念从诞生至今已近十年,其间各类媒体探索深度融合发展的形式、内容、手段等备有不同,推进速度亦有急有缓。然而,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不少媒体的探索与实践中日渐清晰,那就是深度融合发展的技术应用多于且先于自主创造。换言之,无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所获得成绩或效果如何,其在应用各种先进技术方面往往先于自主原创。不少媒体已经形成了以购买、引进、合作为主的习惯,而相对忽略或忽视了自行研制与开发。

从经济市场化发展的趋势来看,绝大多数经济体都会面临极其相似的境地。一面是极为便捷、高效且成本较低的获取方式。另一面则是耗时、费力且短时间内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漫长等待。若仅仅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讲,购买、引进、合作显然才是最具性价比的途径。然而,媒体与其他多数经济体却有所不同。虽然同样处于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且同样需要关注收益和利润,媒体却始终承担着思想文化宣传的重大责任。过度依赖购买、引进、合作其实是将自身安全的主导权拱手相让,是将传播活动的自主性、话语权等随意抛弃、任人宰割的巨大错误。因此,建立健全合作与联动机制,加快推进技术原創迫在眉睫。

一方面,媒体自身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向地方政府、主管单位等争取更多政策扶持,基于更多政策性倾斜措施持续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有条件的媒体组织更需要尽快成立专门机构或单位,重点针对当前和未来各种深度融合的机制、技术、措施等加紧科研攻关。

另一方面,包括高校、研究机构或智库等都可以成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强大的助力和推手。地方媒体既可以和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起长期协同发展的稳定关系,也可以向更高层级的智库等提交申请,以专题或课题等形式加快自主原创的技术开发。

密切互动交流、保持动态优化、强化品牌构建

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传播载体,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参与对象,那就是传播受众。事实上,时下各种媒体不断强调深度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一正是受众不断分化、需求愈发多元的现实。而受众导向恰恰是新时期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格外关注的重点与焦点。因此,在媒体努力突破深度融合发展的各种困境时,密切与广大基层受众的互动交流不可或缺。

例如,时下无论是中央或地方的媒体几乎全部构筑了线下加线上的社交网络架构。特别是线上社交平台已成为不少主流媒体密切沟通群众、了解受众倾向的核心渠道。更有不少知名媒体早已将受众反馈作为传播内容的风向标,而这种举措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取得更大成功。

与此同时,随着各种新兴媒体形式持续涌现,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渐进与渐变的过程和趋势。因此,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还需保持动态优化。一方面,媒体应积极尝试各种新技术、新模式,基于创新促进自身保持旺盛的活力。另一方面,动态优化也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样有助于媒体在融合过程中持续深化、螺旋式上升。

在此基础上,强化品牌构建、坚持精品引领也是推动深度融合的有益举措。媒体生产的是内容、提供的是传播服务。打造传播品牌与制造业生产产品的营销过程殊途同归。优秀品牌不仅是形象展示,同样可以成为品质与能力的保证。媒体仍然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规律提高深度融合发展的针对性、可靠性、有效性。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遭遇困境并非是一时一刻发生的意外事件,而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断持续且渐变的过程。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渗透,各种新兴传播形式纷至沓来。换言之,新媒体自出现伊始便给传统媒体制造各种各样的困境,差别只是不同时期和阶段下困境的形式、特点等有所不同而已。因此,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阶段遭遇困境实为历史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传统媒体应对困境、寻找出路依然需要立足自身实际,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即,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仍然需要坚守初心使命、履行社会职责。只有时刻不忘自身肩负的思想文化宣传责任,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才能始终确保专业性、严肃性、科学性、权威性。这不仅是防止传播活动过度娱乐化、浅薄化的根本保障,也是促使深度融合发展价值最大化的正确道路。同时,与其他传统领域相似,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突破困境同样需要兼顾思想建设与制度完善。且思想建设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制度完善的可靠性。即,只有在战略高度、全局视角树立科学思想,媒体深度融合才能确保发展定力,才能免于被各种战术手段所迷惑。因此,针对人的教育和培养也需始终伴随先进技术的融合与应用。只有不断夯实优秀人才基础,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才能确保原创性、主体性与自主性。这也是新时期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格外需要关注的核心与重点。

猜你喜欢

出路媒体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