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饭桌

2023-05-30江河湖海蔡庆中Daa李若思宁傲王雪愫韩小暖KKC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23年1期
关键词:餐桌食材美食

江河湖海 蔡庆中 Daa 李若思 宁傲 王雪愫 韩小暖 KKC

阳光、水分滋养着高山深谷里的食材,也让黄栩渼感受到自然顽强的生命力。掬一捧溪水、吃一份应季的山野食物,在四季不同的景致里生活着。

让生活慢下来的无水料理

无水料理就是在烹饪的时候不加水的料理。这种食物料理方式起源于摩洛哥。摩洛哥虽然靠海,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国土靠近撒哈拉沙漠,缺水是当地的常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摩洛哥人发明了与尖顶帽子颇为类似的塔吉锅。这种独特造型的锅具使用陶土做成,透气但不透水,三角圆锥的造型可以帮助蒸汽不断循环上升,之后再变成水滴落入食材之中,实现用极少量水甚至不用水来烹饪食物的目标。

形成于一亿两千万年前的雁荡山,在经历四次火山爆发后才幻化出如今这幅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观。从浙江省温州市出发,沿着绵延80多千米的山路驱车一个多小时,便能抵达位于乐清市的雁荡山。崎岖百态的山峰连绵起伏,笼罩在云蒸雾绕之中,让人远远望去便觉壮观和奇妙,很难想象居住在这高山深谷之中的人们有着怎样的生活。

黄栩渼在和先生决定在雁荡山定居之前,曾在很多地方生活过。从福建厦门海边的民宿到西藏林芝的大峡谷,他们一直在四时四景中遵从内心的指引,不断地变换着居住地、不断地感受生活。他们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度过一个冬天后,一个深夜终于迎来了第一场春雨,大雨漱漱落于眼前的画面带给黄栩渼很大的震撼,让她想起热烈的夏天、阳光下的汗水、绵延的溪流,还有内心深处眷恋着的南方家乡,她发现自己很需要阳光和水分。于是,黄栩渼和先生启程回到了老家温州,在雁荡山下择了一个靠近溪流的谷地村落,建起他们的家。

在雁荡山居住一年之后,黄栩渼才对山里有着强烈生命力的大自然产生深刻体会。四季里有各种不同的气候需要适应,住久以后,她反而渐渐喜欢上了。她觉得居住在这样的大自然里,生活会变得更敏锐,这是格外珍贵的礼物。

溪流自山的深处流淌而下,经由小水厂的简单处理,抵达他们的家,最后流入生活细节处。雁荡山里每座村落的一餐一饮都离不开这些溪流,像是他们村子里的屋边桥头就有一座水塔,一天到晚都有人从远处不同的地方专程驱车过来取水。正是甘甜清冽的溪流水,让雁荡山村落里的咖啡、茶、米饭和炖菜都别具清甜的味道。

顺从自然的智慧,黄栩渼一家人的饮食也发生了变化。他们煮起了“无水料理”,将各种蔬菜、菌菇和肉类放入铸铁锅,仅用一点点油和盐进行烹煮,因为这样能让食材自身的水分尽可能地蒸发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每种食材自身的味道。

在黄栩渼看来,她对食物天然性的追求并非一时的刻意而为,而是来自她对童年和家乡味道的追忆。作为温州本地人,他们对日常食材非常讲究“鲜”和“新”,只有应季的食物配以简单的烹饪手法,才能将自然的纯粹味道激发而出。小时候,黄栩渼的爷爷开了一家中药铺,家里的食物都由奶奶制作,每年每个节气吃应季食物。譬如,春天吃芥菜饭,端午家里包粽子,去山上采摘杨梅;夏天午后喝绿豆汤、南瓜汤,七夕吃巧食;八月中秋做薄饼,秋天还有桂花和柿子;冬天最是热闹,打年糕、晒红薯干,冬至做汤圆。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遵循四季的轮转,在一方餐桌之上感悟着大自然的本真之味。

如今,黄栩渼也和先生践行自然所馈赠的美味智慧。他们坚持无水料理,不同于中式炒菜,无水料理不需要太考虑每天吃什么,山里有什么蔬菜就用什么蔬菜,将精力更多放在蔬菜如何切和摆放,还有盐、黑胡椒的使用习惯,以及对火与时间的控制。只要长久吃下来,人们就会明白无水料理的健康所在,孩子们也喜欢。

山里没有外卖,所有食物都要自己制作,她尝试每日用尽量简单的方式制作一家人吃的吐司面包,用低温一次发酵,利用少量的时间,就可以让家人每日都吃上新鲜制作的面包。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黄栩渼让手作食物融入生活日常,而这恰恰是家庭餐桌美味的奥义。

在阿勒泰简单寒冷的冬季,那热腾腾的手抓肉、奶茶、奶块等食物是幸福感最直接的来源。我们在哈萨克族大叔米尔别克一家的餐桌上,体会到大自然最朴素的美好与希冀。

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纬度与东北漠河相近,全年冬季时长达7个月之久,1月、2月的平均温度甚至低于-20℃,平均积雪厚度为1.5米。进入漫长的冬季,铺天盖地的雪让整个牧区褪去多彩的霓虹,变成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深山中,皑皑白雪之中,一条马车轧出的窄道便成为到达“与世隔绝”的美丽峰村的必经之路。

行驶在北疆弯曲、纯净的雪路上,目之所及是白雪、密林以及与我们一同行路的马匹。密林像是这个冬季牧场上的行路标,指引着前行的方向。从禾木村出发大约一小时,迎着西伯利亚的冷风,翻过美丽峰,美丽峰村由原木搭建的一排排木屋、栅栏映入眼帘,牛、羊的叫声也渐渐地响亮起来。寒风肆虐,从“冬窝子”中升起的徐徐炊烟给这片寒冷的大地带来暖意。这些由松木搭建而成的“冬窝子”便是牧民在冬牧场的固定居所。他們在这片旷野的冬季牧场中,过着简单寂寞的生活。

美麗峰村的常住居民有12户30多人,以被誉为“草原上的雄鹰”的哈萨克族人为主。他们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甚至为草原上经过的每一处密林、每一片草场都起了名字。我们从寒冷的马车上下来,快步躲进哈萨克族大叔米尔别克的木屋之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他在20多年前亲手用桦木制作的餐桌。大叔乐呵呵地迎我们进门,妻子拾掇着手里的茶碗,一双儿女有些害羞地看着我们。茶壶发出“咕咕”的声音,热腾腾的手抓肉与奶制品承载着他们的热情,在这一家一日三餐围坐的餐桌之上,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作为游牧民族的哈萨克族,常年起居生息于自然中,食材大多来自牧场,包括牛、羊、马、骆驼等。在寒冷的冬季来临之前,哈萨克族人还会将当地白头牛的肉,制作成风干肉,存放到冬季食用。吃手抓肉前祈福是哈萨克族最重要的餐桌礼仪之一,无论是一家人自己享用还是宴请客人,就算肉已上桌,祈福之前,不会有人上手开吃,都要等到在座的人当中年龄最大的,或者最尊贵的客人进行祈福礼之后,才能正式开动,将幸福、朴素的愿望分享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牧区,牧民可以说是喝着牛奶长大的,奶茶是用砖茶加牛奶或羊奶、盐等煮成的,而各式各样的奶制品,如奶疙瘩、奶皮子、奶酪,也是哈萨克族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在长期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哈萨克族人了解并顺应了大自然,就像作家李娟在《冬牧场》中写的:“人类在这种巨大的寒冷中,在无尽的荒野与漫长的冬天中,用双手撑开了一小团温暖与宁静。虽然微弱,却足够与之抗衡。”

灵韵秀美的大理白族生活

当金色的朝阳穿过苍山洁白柔软的云层,这抹晨光也落在洱海边的村庄里。坝子边世世代代居住着白族人家,作为定居的农耕民族,白族长期保持着和乐悠然的民居生活。

在冬日的云南大理,从西伯利亚迁徙而来的海鸥如约而至,悠闲地停留在碧蓝的洱海之上。海边的杉树还带着深深浅浅的红色,映着水色斑斓,清淡的风夹杂着草木气息轻轻吹过,苍山的峰顶也在这时悄然积下晶莹的落雪。

穿行于山水田野间,我们前往大理银桥镇的一个村庄,访问居住在此的甘叔一家。小小的村落背倚苍山,白族人唤它作“稍乌奏”,指的就是这个周围长满了栗木树的地方,这个村庄也因此得名“沙栗木庄”。

推开甘叔家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家里正厅客堂古朴的木质格子门,村中家家户户的堂屋都使用这样的传统木门,中间玲珑剔透的三层“透漏雕”上,孔雀、牡丹、荷花等纹样栩栩如生。格子门前摆着一个以大理石板为桌面的木桌,这是甘叔家使用了10余年的餐桌,也是甘叔家的新房落成后还保留着的旧家具。“桌子的木头还不错,换了一块大理石板就继续用了。”甘叔这样说道,“其他家具都被劈了当柴火烧了,可是我对这张桌子还是有些感情的”。餐桌是家里人每天都会围坐交谈的地方,一张四四方方的桌子,就这样凝聚了三代人日复一日的岁月,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中盛满了家的百味。

餐桌上的食物由甘叔的妻子赵姨掌管,酸辣鱼是她的拿手好菜。与其他地区用醋调味不同的是,白族人喜爱用乌梅、木瓜等植物自带的酸涩来入味,辛香的藠头是赵姨做鱼的秘诀,酸辣鱼也是全家最喜欢的一道佳肴。“我们是靠时节吃饭的。”赵姨说。甘叔在家中庭院边上开了一方小菜田,赵姨会随着季节变化种植不同的蔬菜。近日,家里就种上了白菜,家中小辈会做一些松土翻土的重活,老人则浇水施肥。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农耕故事就这样被写进家的日常。

火把节是大理白族人的隆重节日,每逢此时,家中都要备上一桌丰盛的饭菜。赵姨会做上土八碗中家人喜欢的几碗,如添加红粬米的红肉炖、挂蛋糊油炸的酥肉……飘香的饭菜将一方大理石面木桌摆满,一家人细叙家常的话语绵绵入耳。村中的其他白族人家大多也有这样一张大理石面木桌。大理素有“地以石而名,石因地而灵”的说法,白族人早在唐代就开始了大理石的开采,这种温润而花纹丰富的石头在白族民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到照壁、厦廊,小至灶台、桌椅,处处都有大理石。一块大理石板,既是民居与自然相融的灵韵秀美,也是白族人世世代代对这方水土的爱。

也许,关于一个白族家庭的记忆就是在一方大理石上慢慢生根发芽的。小小村庄的屋檐下,餐桌记录着关于滋味、关于烟火、关于那片水土最清晰的脉络。

人们居住在山海水城最大的幸福,大概就是能够尝到人生的百种滋味。土生土长的台州本地人水草用一道小时候并不理解的菜,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乡。

在浙江台州经营一间民宿的水草,可以因为味道在一座城市一待就是7年。尽管水草是台州本地人,但对她来说,选择在一个距家较远且完全不熟的临海村落定居,也算得上背井离乡。

一家三口初到这个村落时,人生地不熟,几乎无法融入当地村民的生活。很多村民不理解为什么水草要来这样一个小地方开民宿,甚至比她更疑惑:“会有人来住吗?”谁都不会想到,“ 外来村民”水草居然一住就是7年。但在水草看来,并不是他们一家人融入了村子,而是当地村民主动接纳、包容了他们。

这种最为质朴、宽博的品质正是当地文化和饮食的魅力所在。位于长江三角形中心区的台州东濒东海,北靠宁波,南接温州,西临金华,三面依山,一面傍海,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山海水城。多样的地貌决定了这里物产丰盛富饶,在这里,你可以吃到最鲜美的海鲜、河鲜,也能品尝到地道的山货、野菜。每一种食材的本真纯甜之味都被释放到极致,即便每天吃都不嫌腻。

在水草自家的餐桌上,一道妈妈亲手做的饺饼筒不仅包容了台州的百味,更满载着她的童年回忆。离开父母,居住在山里的这几年,水草常回忆起这道小时候并不理解“为什么可以从年三十吃到年初二”的饺饼筒。

摊饺饼筒皮是一个技术活,台州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奶奶都以能摊一手漂亮的饺饼筒皮为自豪。它的馅心更是丰富而讲究,把煮熟的五花肉、猪肝切成极薄的片,用鸡蛋皮打底,加上调好味的粉丝、绿豆芽、冬笋、豆干、青菜、胡萝卜和芝麻碎,包裹成一个硕大的“春卷”,想放什么都可以,饺饼筒皮一裹,卷起来,再放在鏊上油煎至两面金黄即成。繁杂的饺饼筒制作过程在水草的记忆中至今鲜活有趣“, 那个时候我妈做这个食物就很隆重,要准备很多食材,去洗,去切,都是巨大的工程。我们小孩子就会围到旁边去看”。多年之后,这个画面连同对妈妈的情感和家乡的思念留在她的脑海深处。

不久前,妈妈生病了,担心的水草瞬间想起了妈妈做的饺饼筒。她按照记忆里的画面去尝试做了这道食物,从和面到擀面皮,再到准备一种种繁琐的菜馅,最后糊好面皮,将爱吃的菜馅卷进去,放到锅里快速煎一下,一道充满童年味道的饺饼筒就出锅了。水草和先生品尝完,味道居然很是不错,她兴奋地拍照告诉妈妈,自己终于也会做这道家乡菜了。

小时候,父母总会让孩子们只需要好好读书,但经历过生活万般滋味的水草如今觉得,学会好好生活才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人生课题。对水草来说,这道小时候让她感到迷惑、不怎么爱吃的食物,如今已经成为她生活里的一份记挂。在山里居住的这几年,更让她开始懂得饺饼筒所包容的生活百味,万物万味均可包纳其中,就像当地的村民包容了水草一家,让她的民宿能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

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四川省阿坝县,世代居住着一群藏族人。雪山、河谷和草地赋予了他们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想象,围绕着几张藏族特有的木质方桌,多样的家庭生活与美食故事由此展开。

凌晨4點,屋中的灯亮起,照亮了客厅,也唤起了家中热闹的氛围。邻居亲戚们纷纷忙活起来,拿出提前备好的牦牛肉,将其捏成一个个小巧的“和尚包子”。就着鲜美醇厚的手抓肉,亲朋们围绕在几张大红木桌前把酒言欢。这一天是措吉姑姑的婚礼,也是她由家中几张藏桌最先联想到的画面。

措吉的家庭是阿坝县的一个传统藏族家庭,每逢节庆和家族团圆,家人们便会摆出家中七八张大桌子欢聚一堂。藏式餐桌的主色调以红、黄为主,常有雕花木纹作为装饰,涵盖了藏族文化的多种符号。既有雪狮、白象、菩提树、香橼等动植物,又有更能凸显文化特色的金刚杵、宝伞等器物,以及卍字符、云雷纹等意象与字符。强烈的色彩和富有神秘感的图案构成了藏式餐桌的底色,而围绕餐桌展开的宴享美味与家庭生活描摹出藏族特有的人文内涵。

美食是餐桌的主角,人依水土而生,饮食风味也因水土各异。糌粑是措吉家最重要的主食之一,措吉的爷爷年轻时在阿坝县做骑警,巡卫草原,身上常装几块糌粑,工作之余用来充饥。酥油是藏族人家常用的调味品,用牦牛奶制成的酥油不但可以做酥油茶,还能被用来制作一种叫“藏族巧克力”的甜品。一口糌粑,一口酥油茶,便支撑起藏族人的日常生活。

阿坝县的人家尤为注重食物本味,会将各种肉类用最朴素的方式炖煮,以基础的调味品调味,这是对食材本质的尊崇,也是对自然雨露的爱戴。好肉要配好酒,餐桌之上,“第一杯酒要敬天地,第二杯酒要敬父母,第三杯酒要敬在场的朋友”,这是措吉从爷爷那里知道的礼仪。在爷爷八十大寿的寿宴上,宾客围坐在一起喝杂酒、唱祝酒歌,措吉和兄弟姐妹们跳起锅庄舞,再一齐将哈达献给爷爷,用最热闹和开心的气氛把美好的祝愿传达给爷爷。

在高原寒冷的环境下,植物多以松树、柏树等为主,它们成为藏式家具的材料来源。在阿坝县,新婚夫妇常会请专门的工匠打造藏式餐桌,祈愿在新一辈的家庭中将美好热闹的生活延续下去。当餐桌进入藏族人的家庭后,有关团聚欢庆、家族成长的故事便有了诉说的源头,一张古朴的藏式餐桌,在一次又一次的盛会中见证了藏族人对生活最真挚的期许,包罗着他们生命中所有平淡美意和澎湃高昂的时刻,继而将和和美美的祈愿代代相传,让高原上的生活充满亮色。

在古徽州黄山脚下的一个自然村落里,每当白墙青瓦间的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时,一种最为朴素的乡土情怀被唤起。20年前便来到村子里的寒玉用一道道妈妈味道的美食保留住这份难得的农耕记忆。

自古徽州的黟县向西,一路沿章水而上约4千米,你就能看到一片盘绕在云雾之间、连绵不绝的群山像屏风般横亘于眼前,这便是位于安徽省黟县的碧山。在20多年前很多人还不知道民宿的时候,寒玉就辞去白领工作,从上海移居到这里开起了民宿。

作为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小镇,时光似乎对这里格外眷顾。一座座明清老宅、一幕幕原汁原味的农耕生活景象,让历史停下脚步,这些古朴简素的生活画面,几乎在瞬间触碰到寒玉内心的柔软之处。那时,心无定所的她很爱飞来飞去,去很远的地方旅行来放松自己。时间久了,她开始想有没有一个让她不用飞那么远,但能让她的心灵得以栖息的地方。在几经寻找之后,寒玉来到了古徽州黄山脚下的碧山村落。

她至今记得当年进村子时的画面,20多年前颇有些闭塞的碧山村完全没有外地人,连路都不通,寒玉只能搭上一位村民的拖拉机终于进村。没被开发过的建筑、村民忙着农耕的身影,还有村落里的牲畜纷杂的声音,生活的模样并不像书上写的那般诗意宁静,反倒是嘈杂和琐碎的。但恰恰是这种原生态的农村生活触动了寒玉,她感觉自己的心灵和这片古老的土地很接近。20多年过去了,寒玉的客栈吸引着越来越多城市人前来探访,而她也变成了地地道道的“村妇”。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是寒玉很喜欢的李白的一句诗,她住在这里的日子像极了诗中的画面。苍劲秀丽的青山绿水之中,不仅有古人的风雅情致,更有青瓦白墙的乡村生活。春天的时候,她能看到农民在播种、手工育秧。到了秋天,整座村子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每一个日常里,她穿梭在古街巷中都能感受到街坊四邻的心心相印。如今,返璞归真多少有些难得,但这恰恰成为碧山独一无二的魅力。从一座座历史老建筑,到每家每户餐桌上的老味道,朴素的文化和饮食蕴藏着农耕文明对生活最为质朴的理解。原汁原味,因地制宜,每一个村落都遵从着生存法则并衍生出自己的古老传承,像碧山村就尤爱用艾叶烹饪。早上在田边采一把新长出的野生艾叶,然后在里面打上土鸡蛋,再放入红糖、生姜煮熟,吃下去饱腹又养生。

在跨越时空的错觉和传承之中,寒玉家的餐桌上仍然保留着她童年的味道。“青菜豆腐平安锅”,这是她念念不忘的一道家常菜,小时候妈妈一年四季都会做。在经济条件并不好的童年时光,寒玉家里几乎日复一日都是这道简单的菜,有时会再放点儿粉丝,她就会觉得美味十足。菜品的用料没有多复杂,仅仅用最简单的食材就能喂饱家里的小孩子们。

如今,寒玉把“妈妈的味道”带进了自己的民宿,后厨的阿姨们都是碧山村村民。阿姨们在服务时总会有些害羞,但她们将古徽州最地道质朴的家庭味道带给更多远方而来的客人。譬如,用当地村民自己種出来的南瓜和从深山里采摘的板栗一起清蒸出的南瓜粒粒香,吃起来清甜可口又软糯;对于很受欢迎的土鸡汤,选用自家养的新鲜土鸡,再用炭火炖足时长,完全不用加任何调味料……每当走进寒玉家的厨房时,各种各样久违了的小时候的味道似乎都能在这里找 到。

许多人千里迢迢赶来,可能就是为了这一口满载着回忆的家的味道。忙碌期间阿姨们朴实、开心的面孔,总能让人感受到幸福和归属感。在寒玉看来,一桌好的饭餐,不仅要有风花雪月的浪漫,更要有柴米油盐的朴实烟火气,以及餐桌对面一个可以谈心的人。在碧山居住了这么多年,寒玉越来越懂得珍惜身边的人,珍惜每一个习以为常的日子,还有那些不被我们察觉的生活细微处。

丹麦探险家亨宁曾说:“蒙古包神圣的火焰是家庭与部落生活的中心。”如果说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永恒的家园,那么蒙古包里的矮木桌就承载了一个蒙古族家庭最质朴的生活,家人在这张木桌旁用餐、交谈、待客……那些围绕在餐桌旁的古老的语言和氛围被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绵绵不息,成为沟通古与今的桥梁。

如果在夏秋季节,你到青海德令哈辽阔的草原上看一看,广阔无垠的天地间一片勃勃生机,骏马奔腾,毡房点点,袅袅炊烟升起之处便是蒙古族人居住的地方。“我是出生在草原上、居住在蒙古包里、成长在羊群边的孩子。”乌· 席勒先生说。一座蒙古包就是一个家,蒙古包是蒙古族人移动的家园,他们的家庭生活随着游牧在草原间迁徙。

一方矮木桌是蒙古族人迁徙时必定会带上的家具,蒙古语亲切地称之为“蒙古勒盖日尹席热”。这方矮木桌在时间变迁中串联起蒙古族人的日常生活,客人到来时是待客的茶桌,孩子们在桌上学习时便是书桌,最重要的是,这是一家人吃饭时围坐的餐桌,香甜的酥油饼、酥软的羊油馍馍、热腾腾的炖牛肉,加上一壶酥油茶——这是真正的牧人之味。不断迁移放牧,游牧民族的饮食与草原上原汁原味的牛羊肉和奶制品密不可分,风味独特的美食是广袤的草原上独属于蒙古族人的记忆,也是游牧民族世世代代流传的智慧结晶。

在乌· 席勒先生一家的游牧生活中,四季流转的迁徙是他最深刻的幼时记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是逐水草而居,在大地上随牛羊不停地行走。春天,暖风解冻,积雪融化,雪线从河谷逐渐向深山退去,牧人知道是该出发的时候了,他们赶着瘦弱的牛羊,追逐着融雪后长出嫩草的草原。当太阳来到北回归线时的蓬勃夏季,也迎来了蒙古族人最重要的节日——那达慕大会,蒙古族人会准备全羊席来庆祝这个盛会。全羊、托德、须弥尔和酒是宴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人们把酒言欢,用难得的佳肴赞美这一年的丰收。

在秋天来临之际,瑟瑟寒意催促着牧人将膘肥体壮的牛羊赶往河谷,好在冬季找到温暖的地方扎下蒙古包,这时的草原生活宁静安详,呼啸的风雪吹不进蒙古包厚实的毡帐。当夜幕降临后,点上昏黄的煤油灯,孩子们围坐在矮木桌旁,听老人们慢叙草原上流传的一个个悠长传说和一部部壮美史诗,英雄、草原、骏马在冬夜里化为酣美的梦。

“春季到来,草根吐新芽,我们要迁徙到春营地去。哦,路途遥远,牧场又如此辽阔。”古远的民歌還传唱在辽阔的草原上,蒙古族牧人跟着四季的脚步迁徙,与一个个牧场相聚又告别,毡房中温暖的灯光却始终指引着归家的方向。

鄂托克旗的冬季寒冷而静谧,草原沉寂在雪色之中,一方温暖的炕桌承载了北方人对于春天的遐想和期待。一家人团团围坐在炕桌边喝茶、聊天,是北方村居生活最踏实、熨帖的记忆。

冬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明亮而温暖,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枯黄的草原盖了一层金色的毯子,晒化了乌兰镇上小院里的寒意。“早上,太阳照在炕上,暖暖的,特别舒服。”高阿姨讲述着细碎的日常生活。每天早晨一家人醒来之后,高阿姨会摆上炕桌,端来热气腾腾的手把肉,再煮上一壶添了炒米的蒙古族早茶,食物的香味就这样随着热气氤氲在空气之中,与院中的阳光交织出一个家庭冬日的晨景。

对于一个传统北方家庭来说,炕桌是必不可少的家具。高阿姨家中的炕桌是她20年前找当地木匠制作的,呈结构均匀的正方形,桌面溜光锃亮,敦实地立在炕中央。这个小小的炕桌记录了家庭生活的点滴,承载了最真实质朴的幸福:一日三餐,家人围坐在桌边共叙家常;茶余饭后,孩子们聚在桌上读书学习;逢年过节,家中长辈“上炕子”,家人间互相分享着对新年的期望祝福。团圆是过年永恒的意义,新年在鞭炮声中如约而至,守岁一整晚的孩子们累了,横七竖八地睡在烧暖的炕上,无须担心窗外的寒风,只需期待明天端上炕桌的细烩菜。

这道细烩菜是高阿姨的拿手好菜,她的餐馆也借这道美食,结交了许多蒙古族牧民朋友。随着祖辈走西口来到乌兰镇,食物的味道还是和家乡一念相连,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中的风味在这里交融,生活也在烟火气中有了南北的奇妙呼应。冬季休牧时,牧民会在耕地里种上蔬菜,等待丰收的喜悦,孩子们坐在村边高高的草垛上,望着远处天地相接的草场,这是草原最安静秀美的时候;夏季放牧时,阳光静好,青草繁茂,轻柔的风抚摸过草原,牧民唱起牧歌,牛羊成群点缀在广袤的草场当中,这时的夕阳烧得橘红,挂在天边不肯落下。高阿姨回到打扫干净的院子里,搬出炕桌,放上一圈儿板凳,从菜园里摘一颗熟透的西瓜切开,一家人围在炕桌边,就着凉爽的傍晚微风,品尝幸福的味道。

“一家人坐在一起,心就在一起。”高阿姨说。无论迁徙了多远,无论身在何方,当家人们围坐在炕桌边时,炕桌就会连接每一个存在的瞬间,岁岁年年,家的味道就藏在这里。

对于热爱山野、渴望走入自然的旅行者而言,离开城市、奔赴山川湖海,早已成为他们旅行度假的心头之选。2020年,一个名为“食野山桌”的“流动性餐桌”将厨房和餐桌置于大自然里,没有固定场所和菜单,通过餐桌上的一道道料理,展现山河辽阔,呈现四季轮回的食物之美。

“去最美的地方,摆最野的桌子。”对于“食野山桌”而言“, 野”绝不是一个网红词语或有钱即可复制的体验,而是真正走到荒无人烟的野外,通过全身心的探索与感受,一同构建立体、丰富的旅行体验。于是“, 食野山桌”的主理人哼哼也吸引来一群有着相同热爱的伙伴,并一次次与能够“同频共振”的客人、朋友走入山野,遇见自然。

他们沐浴着云南大理温柔的阳光,在看得到苍山洱海的无人山顶,看光影投映在湖面上,与山野为伴,品尝一顿野趣与滋味共存的佳宴;雨天,一群人围着炭火坐在老宅院里,汤“咕噜、咕噜”地翻滚,传来带有幸福气息的温度,衣服也被烘烤得热乎乎的;某个早晨,背上鱼生酱油走入山里,寻觅树林深处最新鲜的松茸,摘下几朵做成刺身,以叶为碟,品尝鲜甜脆爽的珍稀味道……这些难能可贵的瞬间却是“食野山桌”的日常,利用国内独一无二的山川湖泊风景资源,在置身于野外环境时,甄选山野当季的新鲜食材,将关于美好生活的想象打造为独具特色的综合性旅行体验。

说起成立“食野山桌”,哼哼说:“一切都是机缘巧合,大概这就是缘分吧。”曾经的她,在重庆的供电局每天望向“水泥色”的天空,偶尔旅行,协助当地的餐饮品牌做一些餐饮产品的研发。因为太渴望辽阔的天空,她毅然放弃“金饭碗”,移居大理,并机缘巧合地将天南海北旅行时到处逛市场、摆桌子的经历迁入云南的山水间,这也成为“食野山桌”诞生的前奏曲。

“食”讲究食材与烹饪技法,哼哼通过自己对烹饪的理解,令食物得以呈现本身的魅力。前往每一个目的地时,她都巧妙地运用在地食材,并用烹调艺术令美食的形、色、味俱全且兼具美感。“野”是带来户外与野趣的动人体验,置身于山野之间,通过游览天地、品尝美食,体验一方水土的自然之美。自然的壮美风光与当地的饮食文化,令每一次“擺桌子”都浓缩着文化与民俗。在打造“苍山十九峰”的菜单时,哼哼发现,即便只是大理十九峰脚下的19个村落,也各有饮食特色、独特食材,不同的时间、自然风貌都令“本地”与“ 应季”构成一条清晰的线索。所以,哼哼走街串巷、和当地人坐在一起探秘真正地道的食谱,并就此梳理出餐品背后的文化脉络。这也令此后为“食野山桌”打造的每一套目的地专属菜单都仿佛连贯成一个故事,娓娓道来美食与风光的风云际会。

当知道逐渐有人开始模仿“食野山桌”时,哼哼笑着说“没关系的”,因为食行合一的体验,由山水至风物构建的旅程并非哼哼及团队单方面的呈现,而是要与用餐者、旅行者共同完成:一起走过的路、变化的天气、遇到的惊喜或惊吓……每一次经历都无法被复 制。

在宁夏的沙漠里,沙尘暴连续刮了两日,却在晚宴前悄然消散。哼哼为一对庆祝九周年结婚纪念日的夫妻偷偷准备了蛋糕和烟花,在沙漠的银河下,原本并不擅长浪漫的男人竟瞬时泪流满面。哼哼说:“你看,在传递和分享爱意的时候,这顿饭不再只是一餐饭,而是永生难忘的体验。”

川西的雪域高原中,哼哼在雅拉雪山和贡嘎雪山的温柔注视下,站在高原草甸上摆起桌子。那一刻,近在咫尺的神山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带来了强烈的震撼。静待日暮与银河时,举杯致敬冷峻山川和身旁的伙伴们,哼哼暗下决心:“要一次次走入这样的地方,在令我泪流满面的每一个山野里摆桌子。”这样的念头来自辽阔天地的感召,也是“食野山桌”深入人心、拥有动人力量的原因。

在未来的旅途中,哼哼将带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对食物的理解,把食野山桌带到更多地方。但无论去哪里,她知道只要铺开桌子,就会开启崭新的相遇,就会迎来新的故事,讲给未来听。

大理柴米多餐厅的院子就像大理人家的小院,温馨而日常,在这个季节会生起火炉,大家围炉翻豆腐、喝茶、晒太阳……院子里最显眼的便是那张能容纳12人的长餐桌。餐桌由一整块木材打造,这块木材是刀劈板,至少有100年了。

“我觉得对于所有人来说,餐桌都是很特别的一个独立空间,它能够带给人们对美食、对生活的愉悦感。”来自柴米多餐厅的琦琦说。因此他们找到大理做旧家具的朋友,由其打造了这样一张特别的餐桌,铁艺的桌腿也是用废弃的旧铁加工的。“老旧的东西本来就附着时间和岁月的痕迹,很多东西其实是用不坏的。”这块木板作为刀劈板的使命结束了,又以餐桌的形式继续为人们服务。

在这次大理柴米多餐厅重装开业活动上,琦琦还突发奇想跟朋友借来一个古旧的独木舟作为自助餐台,“就是洱海、泸沽湖里会使用的那种独木舟”。它完成了舟船的使命,又被拿来作为餐桌使用,放置美味。柴米多餐厅充满了这样时间和生活的印记。二楼包厢的桌子中间是镶嵌大理石,外围有传统的剑川木雕工艺。院子里还有几张小桌,“中间可以放炭火,是云南人家都会用的火塘桌”。连建造咖啡厅的石头都是从村里旧房子上拆下来的,“我们就想尽可能地就地取材,在古城中保留出一处大理村舍的感觉”,让每个客人都能感受到大理生活的日常。

所以不管是食器还是食材,大都取法自然。琦琦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到云南各地为餐厅探寻美食,比如诺邓的火腿、西双版纳的冬瓜猪、红河的木姜子酱、香格里拉的松茸、玉溪的酸汤……最终这些都成为柴米多餐厅的食材,并在其供销社售卖。云南美食博大精深,哪怕同样是酸辣口味,大理的酸来自酸木瓜,而西双版纳的酸来自柠檬。琦琦说:“即便我在这里待了快20年,还是觉得大理的美食是寻不完、吃不尽的。”每年,柴米多都会举行“漂流餐桌”活动,比如每到松茸季,就带客人去香格里拉的高山牧场爬山、采菌、烹饪、品尝……“在那样的地方,我们不可能背着桌子去,于是我们会就地跟牧民借他们的桌子,然后用野外的植物,比如鸢尾花来装饰它。”琦琦觉得“漂流餐桌”是一种精神餐桌,“我们希望可以去源头接近土地,去看最原始的食材,然后用最简单的方式烹饪,用最质朴的餐桌来呈现……这样,大家也会有更好的感知”。

最近,琦琦还把自己家的长方餐桌换成了圆桌。因为在她的记忆中,最特别、最温馨的餐桌就是小时候外婆家使用的八仙桌,一家人可以围坐在一起吃饭,拉家常,那种家的感觉伴随她成长,贯穿她的一生。“之前的长方桌也是用村里的老门板改造的,现在我又让师傅把它改成了圆桌,我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圆桌的亲近 感。”

琦琦说:“因为说到底,食物不只是食物,它是从你的视觉到嗅觉,到触觉,再到味觉……一长串由你感知的旅程。”

一道家乡味,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给人安定、从容和内心深处被疗愈的感觉。在迷惘不前的时候,科科从城市回到家乡小镇,将自家农院改造为一个可以放松身心的地方,将家的味道带给更多远方的人。

在距离四川成都一个多小时车程的什邡市,有一个宁静的小镇湔氐镇,终年不竭的泉水让这里的四季变得温润清丽。对省外很多朋友来说,这是他们从未听闻过的偏僻乡村,但对土生土长在这里的科科而言,这个带着泉水般柔和气质的小镇,是无论何时都愿意敞开怀抱、笑着对他说“欢迎回来”的家。

多年在外学习和漂泊,并没有让科科找到他最喜欢的生活模样,反而让他在固定的日常模式中,渐渐地感到身体的疲惫和内心的迷惘。直至他决定回到湔氐镇,将自家的农院改造成一个真正能让自己放松下来的地方后,居然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窗。

在科科的小院里,他接待过许多不远千里驱车前来的人,他们大多在社交媒体上相识,知道有这样一个闲适美好的地方,想着能够暂时脱离日常忙碌的生活,来到科科的新家,在雅致的民居和“好辛香”的地方味道中,感受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生活滋味。

科科给新家取名为“误会庭院”,前后共两个院子,一部分空間用于父母居住生活,另一部分用来举办下午茶或是开展艺术授课。最开始许多城里来的朋友会上上课,放松心情。但渐渐地科科发现,他们家的“餐桌”颇有人气,不管是简单却足够四川的茶食,还是他家小厨房炒出的各种家常菜,吸引许多其他市区的客人专程驱车来到他的庭院,只为在餐桌前品尝这一口。

其中很受欢迎的菜品是一道家常小菜“酸泡菜炒萝卜干”。这道菜没有复杂的技法讲究,只需用泡了两三天有些过咸的酸泡菜,加入萝卜丁,用清油、花椒和干辣椒翻炒即可,清辣微咸,搭配白粥最是下饭。凡吃过这道菜的朋友总会像小时候的他一样,不管在多远的地方都记得这一口。科科至今还记得,有一位客人,从成都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来到他家时已近太阳落山,他们一家人正围坐在餐桌前吃着酸泡菜炒萝卜干配白粥。因为没有其他饭食,科科只好端上这道小菜,客人竟然吃得很开心,没过多久又专程带来了朋友前来品尝。在科科眼里,农居里的小菜虽不起眼,但浓缩了很多人对于家的理解和向往:简单、温暖有人情味。

这种简单却温暖的滋味正是科科喜欢湔氐镇生活的原因。在这里,人们不会有太多纷扰,每一天的日子都是具体的。他开始更认真地思考生活本身的模样,从一道道家里的小菜开始,应季的四川食材配上最地道的辛辣调味,在软、脆、麻、辣、香的百种味道之中感悟幸福的滋味。

除了自家的庭院小菜,科科还特别爱带朋友、客人去当地的夜市一饱口福。已成规模的小镇夜市从晚上五六点开始就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尤为热闹。在这里,科科总能重新找回童年那些最爱的味道,每天早晨上学前校门口的什邡米粉,盼半个月才能吃到的腌卤板鸭,不管多大都爱的麻辣烫、烤鱿鱼……小小的什邡夜市中不仅有着科科记忆中的美味,更浓缩了整个什邡的美食智慧。

鲜活而热烈的人情味让什邡的小镇生活变得灵动、有趣。将香料与油混合在一起,烹炒本地的食材,借着缓缓上升的烟雾和香气,心灵与身体也感受到一种难得的松弛。曾经对未来感到迷茫的科科在家乡的味道中重新找回方向。如今,科科的小院开了近一年,他正在筹划着将另一半空间改造成民宿,让更多远方的朋友们不仅能在这里饮茶、吃饭,还能歇歇脚,在简单温暖的人情味里好好地感受什邡的美好。

走进辛寺胡同,寻找东南亚料理特有的香料香气,如今的MULU仿佛一座桥梁,通过美食连接着东南亚文化,也为胡同注入崭新的活力,令食客得以体验胡同深处的南洋风情。

带着从小跟妈妈学做菜被激发的浓厚兴趣,主厨Addison在高中面对专业抉择时毅然放弃了地理科目,走入烹饪领域。作为马来西亚第四代华人,Addison的太爷爷在20世纪初便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故乡广东客家菜的味道成为纾解乡愁的唯一寄托。家族对美食的热爱与传承令Addison耳濡目染,他的身上也传承着来自祖母、母亲的美食家基因。

遇见MULU之前,Addison正在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2017年,他来到北京担任北京华尔道夫酒店法餐厅鸢尾宫厨师长。相比行政总厨的职位而言,如何打造具有匠心又能传承文化的餐品更令Addison心动。最开始,Addison作为食客在这里品尝美食,并结识了创始人Jasmine。这次相遇不仅带来了工作的机会,也带来了一份关于人生的答案。理念契合、审美相近,同样来自马来西亚的两人,在北京的胡同深处因美食而相知、相爱。如今,Addison作为MULU的主理人,将传统法式烹饪技术融入自己的文化根源,以传统技术与当代创意相结合的方式,在MULU研发出一道道充满文化底蕴、情感背景的创意融合料理,把令自己魂牵梦绕的家乡味道、童年记忆就此传递。

Addison从小深知美食是文化交流的纽带,是要被分享和传递的。他说:“我希望客人来到MULU,就像来我和Jasmine的家里做客一样。”为此,MULU采用预约制形式,只为呈现更完整的用餐体验,将仅有的空间开放给熟悉MULU、接纳MULU理念的客人。在酒店工作时,Addison常常看到人们仓促用餐、匆忙离开,他说:“品尝美食,不应该赶时间。”所以,在MULU的大部分用餐时间需要90~120分钟,在感受东南亚料理的馥郁香气、奇妙食材时,应该慢下来,像和家人吃饭那样,享受时间、享受美食。

在MULU的菜单里,常常会有一些菜名与长辈有关,如“曾祖母香烤鸡腿”“ 阿嬷九层塔炒饭”……Jasmine将这些来自奶奶、亲戚祖传,甚至几近失传的配方都加入MULU菜品,也探寻有故事的食谱。在20世纪70年代自己家乡古晋的戏院外卖现烤沙嗲串的魏伯伯过世后,她也获得了魏伯伯儿子的支持,获得了独家的菜单,并将其呈现给MULU的食客。

走得再远,只需要一道菜,就能让人感受到家乡味道。在前行的每一步背后,家都是心底最踏实的根基。正因如此,MULU的菜品连接Addison和Jasmine的情感,也创造崭新的回忆。

在一众创意南洋菜之中,Addison認为,背离传统的创新是没有任何支撑点的,也难以推行。所以你不会在MULU见到任何一道为了创意而创新的菜,这里有的都是文化的融合、情感的表达。正因为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MULU的此番重修也请来了古建师傅团队,令自清代保留至今的两栋相邻老宅院重焕新颜,也让南国记忆与百年胡同文化相遇。Jasmine还将十年前于安徽农村淘到的清代书法桌留在了MULU,她说:“好东西应该留在它的家乡。”这张遍布“岁月痕迹”的古桌如今也见证着食客们与MULU每道料理的相遇,将岁月与情怀不断延续。

在社交媒体上,有人这样形容Dine Amic Bistro:“这可能是今年我吃过最有温度的上海Bistro。”这家2022年年初刚刚在田子坊深处开业的小酒馆,只有14个用餐位,却悄然成为许多用餐者心中的宝藏小店。它串联起6个好朋友“玩味”的初心,也通过一餐餐料理,营造温暖的氛围,分享美食与情感。

在拉丁语里,Amic是“朋友”的意思,谐音也令人联想到英文的“yummy(好吃)”。几年前,来自四川的主理人Adrian在和来自台湾的好朋友Jill一同开启欧洲美食之旅时,在米兰的餐厅里认识了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大厨Daniel。因为有着对美食无尽的好奇心和实验精神,他们便相约一同旅行。几年后,拥有首席调酒师身份、洋酒公司从业经验的Adrian受到好朋友的召唤,6位分别带着法国、意大利、马来西亚,中国台湾、上海、四川味觉记忆的好朋友,汇聚在上海,成立了这家缘起友情、也适合与朋友共享的Bistro,“玩”有趣的味道,并创造关于风味的崭新可能。

每三个月上全新菜单的Amic,将灵感和创意转化为餐桌上的一道道料理。在挖掘新的菜单主题时,几位主理人便会坐在一起随心所欲地聊天,从旅行中的美食记忆到家乡菜的温暖回忆,如同没有标准答案的命题作文,交由大厨Daniel尝试,直到确认适宜的搭配。

因为热爱阅读, Adrian还喜欢为菜品增加文字说明,她会将食材及烹饪的注解、厨师对这道菜的情感阐述随菜式一并呈现,也会用记号笔在亚克力菜牌上亲手绘制食材的图像,并将果皮等夹入其中,令食客可以闻到食材本身的味道,通过感官的全方位体会,去完整品味菜品的奥妙。

凭借着酒水行业资深从业者的专业背景, Adrian也肩负起Amic的酒水搭配工作。从酒单中不难发现,她对来自中国的红酒有着格外的偏爱,将来自中国不同产区、具有鲜明风土特色的红酒与Amic的菜品相衬托。Adiran说:“随着近几年中国葡萄酒生产生态体系的愈加完善,能够将中国味道通过Amic传递出去,是我们的初心之一。其实不只餐酒,中国文化或传统中国美食特色也是我们想要以味觉进行表达的重要主题。”

在一套以“竹”为名的菜单里,Adrian与合伙人选择了中国“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中的竹,并以刚开始流行分餐制、美食文化逐步盛行的宋代文化為时代背景,每道菜品搭配一首宋代的诗词,令颇具中式美感的料理如流畅优雅的山水画,在餐桌上缓缓铺陈开来。以鲜笋、海胆、螺片层层相叠的清汤,将杭椒皮蛋制成酱料辅佐的牛里脊,弥散着浓郁的猪油香气的梅干菜笋干饭……诗、竹、酒在一餐之间相得益彰,流光溢彩。受到《梦华录》及宋代文化的启发, 2023年的全新菜单也将呼应“竹”的主题,以宋代诗词来进行又一次充满妙趣的菜品创作。在传统中国风的文化背景下, Adrian等几位中国主理人会逐步将中国的文化内容讲述给大厨Daniel听,并在他的烹饪审美基础上不断尝试、更新、修正,实现一次次的“玩味”,令中式食材的烹调碰撞出新的表达。

在颇具文化审美的表达下,对祖国及家乡的热爱也萦绕在Amic的菜品设计之间。在Amic广受欢迎的一套菜单里,6位主理人每人通过一道具有家乡记忆的菜品表达乡愁,回忆家的味道。

主厨Daniel选择了牛肋条饭,“我想做一次牛肋骨给我的客人,它是我女儿最爱吃的一道菜。”餐品放在用手工蜡染布包裹的铝制饭盒里,客人亲手拆开、品尝,回忆着童年时带便当上学的时光,也暗藏着家乡马来西亚的民俗里对客人的祝福。对于在攀枝花出生、成都长大的Adrian来说,在四川人的心里,冰粉是从小吃到大的甜品,只有吃到冰粉,才算过了夏天。关于红糖冰粉的文字注解中,Adrian写道:“大街小巷都能找到的冰粉,竟然成了离开成都后最怀念的甜点,它看着很普通,只是对我不寻常。”追溯起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吃任何甜食都会被家长限制,唯独红糖不会,仿佛这是一种获得特殊准许的甜,也成为他长大以后,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尝到,便在心底悄然浮现的温柔与温暖。

异国远方和故土家乡就这样在Amic的餐桌上自然流转。在这里,食物传递着关于幸福的解读,也通过四时三餐带给胃的妥帖,令人内心安静而满足。

Datenbank是一家餐厅, “餐厅”只是它最平淡的一个身份。店里一张用红砖堆砌起来的桌子,既是食客的餐桌,也是厨师研发菜品的场所,让Datenbank多了一重“研究所”的身份。“通过饮食串联起川西的地域研究,通过空间将菜品像在美术馆一样展出”,一张简单的桌子背后是Datenbank的核心经营理念。

位于四川成都桐梓林的Datenbank餐厅有一张很特别的桌子,它是主理人谢帆自己搭的。他将在建筑工地才能看到的红黄色黏土砖堆砌为桌腿,两堆桌腿撑起一块厚木板,一张特别的桌子就制作完成了。“我们餐厅是‘主厨餐桌’形式,这张桌子是主厨的‘主厨餐桌’。”谢帆这样形容这张红砖桌。

作为艺术家,谢帆与美食结缘,食物的美学呈现方式深深地吸引着他。他说:“与其作为一家餐厅,我更希望Datenbank能作为一座艺术馆,为食客提供美食展出的空间。”所以他长期关注食物与器物之间的联系,餐厅里的一碗一碟、一桌一椅都倾注了他的心血,这张红砖桌的原始质感便体现出餐厅对传统和食物本味的追求。

“本质”是谢帆和主厨一直在探索和追求的东西。Datenbank有两位完全不同的主厨,这让它形成了“传统川菜与西班牙菜”双重菜系的独特格局。比起生硬地将不同美食融合,他们更希望能在保持地方美食本味的基础上求新求变。“让中餐更‘中餐’,让西班牙菜更‘西班牙’。”谢帆和主厨如此强调着对传统的回归。为了将西班牙菜系中炭烤的元素融入餐厅,这张红砖桌应运而生。餐厅分为两个区域,原始的红砖桌摆放在外面的炭火区中,沟通着餐厅“外炭烤,内爆炒”的结构,将菜品本身的风格拓展到整体的就餐环境中。坐在这张桌子旁就餐,你能通过窗洞看到餐厅内部——厨师们仿佛置身剧场一般上演着烹饪大戏。不同于其他特色餐厅给人传达出的极致精巧的都市感,谢帆用这张桌子表达出一种铁匠铺般热火朝天的烹饪氛围,给人带来别样生动的就餐体验。

在营业时间外,红砖桌又转换了自己的身份,变成了厨师研究和学习的“课桌”。谢帆会定期拿出一定的预算购买世界美食的图书画册,供厨师聚集在桌边阅读和学习。每天工作结束后,餐厅的厨师和工作人员都会在桌前看书、聊天,抒发自己对美食的见解。除了对美食烹饪工作的基础研究,谢帆更希望餐厅能作为一个支点,研究川西横断山脉的整体物产资源和文化习俗。2021年的冬天,谢帆带领团队前往四川大凉山区域,考察当地的人文地理,苔藓、浆果、菌菇……丰富多样的植物给了谢帆和厨师无限的灵感,正巧漫长的冬天给了酸菜长久低温的发酵时间,就这样,他们发现了一种风味独特的彝族圆根萝卜酸 菜。

谢帆认为,菜品与器皿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合适的介质能衬托出食物更本质的美。比如中餐大部分属于深度烹饪,食材的熟成度较高,导致食物色系偏向褐色系,他就会选择颜色饱和度较低的器皿来突出食物的色相。通过一套细致的视觉表达体系,谢帆实现了现代与传统、地方与世界的交流与融合。回到原点才能打破惯性,寻觅传统才能延展未来“, 食”不仅支撑着人的基本生命活动,也以美为介质展现着有关生活的全部思考。

猜你喜欢

餐桌食材美食
巧用食材铺“地锦”
色彩缤纷的腊月餐桌
每天吃20种食材 可能吗?
大餐桌,小小船
小餐桌上来点“鲜”
有ID的放心食材
美食
美食都被玩坏了
链农:搞定食材采购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