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人选择归乡,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2023-05-30西西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23年1期
关键词:黑猪养猪猪肉

西西

远谷庄园创始人

早上8点,我给黑猪集体喂食后,就把它们从棚舍赶进院子里,然后坐下来看它们满院子地跑,有些自由嚼食着苜蓿草,有些走到苹果树旁卧下,偶尔一颗熟透的苹果掉下来,黑猪就获得了一道“饭后甜点”。

吃草、散步、加餐水果,显然黑猪已经习惯了我规定的每日流程,成为远谷庄园合格的“上班猪”。当然我对它们唯一的KPI就是快乐长膘,吃好、住好、保持运动,不要生病。

2023年是远谷庄园成立的第13个年头了,站在年尾就忍不住回望远方,我看到了这一切的开始。那是2009年我去河北衡水的亲戚家,当时亲戚扩建了养猪场,硬要拉我去看,但我永远也忘不了当时那一幕的冲击:猪仔挤在逼仄的圈舍里,满地都是残渣粪水,阵阵馊臭味直冲鼻腔,我大受震撼。我记得自己当时就脱口而出:“咱们过年寄来的猪肉是在这种环境下长成的?”

亲戚显然被逗乐了,说道:“这些猪都是要拉去市场卖的,放心吧,咱们自己吃的猪都单独养着呢。”虽然亲戚的话让我当下放了心,但自那之后,我对猪肉心生了芥蒂,每当走到肉摊时就会自动联想到亲戚家猪圈的那一幕。我一直有一个信条:人如其食。既然饮食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与生活环境,我自然不愿意得到糟糕食物:我想吃“放心肉”。可我想了又想,要吃上放心肉,似乎只有一种方式:自己养猪。

彼时还是设计师的我做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转行养猪。但幸运的是,当我小心翼翼地跟几个朋友道出想法时,他们都觉得可行并愿意参与。合计一番后,我们就在河北衡水租了500亩地。

在这之前,我跟农业没有半点儿关系,更别说养猪了。全凭当地畜牧局和农科院的专家指导,我才了解到山东的著名猪种莱芜猪,但实践下来,该猪种也不尽完美,因为它的肥肉比例过高,猪肉出成比率较低。第二次,我又将莱芜猪与本地瘦肉型、肌肉型的土猪配种,而我自育的这种黑猪猪种每头可稳定出300斤猪肉,肥瘦相当,油脂和汁水刚好,不柴不腻,达到了品质和经济效益兼顾。这时候距离我决定养猪,已经过去了三年。

猪肉吃起来香不香,一方面由它是否富含蛋白质决定;另一方面在于猪是否养殖足年。我发现苜蓿这种植物是好东西,它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于是我专门将农田辟出一半面积,种植玉米和苜蓿,混合配比作为饲料。如此饲养的远谷黑猪的肌间脂肪含量高达11.6%,是普通豬肉的近4倍,鲜美程度可想而知。

远谷黑猪必养足一年才出栏,对比市场里四五个月就上市的白猪,朋友戏称我的养殖方式可谓“奢侈”。但如此养殖方式让我在面向市场时碰了壁。原本我只是为了让自己“吃得放心”,但当养猪从业余爱好变成事业时,我不得不考虑这件事的经济产出。我作为一个养猪门外汉,从繁育、种植、养殖到冷链,层层把关,力争在产业链的所有环节都亲力亲为,但由于产能有限且成本较高,我们的猪肉价格在很长时间都不具竞争力,这令我受挫。

我索性将流程反过来,先统计愿意买远谷黑猪的顾客人数,以定制的模式扩展销售渠道。好在随着消费者对黑猪肉的价值认知逐渐建立,远谷庄园的口碑也流传开来,我们拥有了6000名会员。2022年,一度供不应求,五花肉和排骨通常最先被抢光,连前腿肉这种相对冷门的部位也被手工香肠坊订购一空。

面对这样的“盛况”,我自然是挺骄傲的,但我始终不愿意进入提高产能的“量贩模式”,实际上远谷庄园的面积最高可有上万的产能,我就只喂1000头猪,最多不超过1500头。

实不相瞒,远谷庄园运作超过十年,只是达到了营收平衡。如果说当初我一头扎进农业,是听取了身体对于健康的召唤;而如今我感到,做农业对我来说不仅是一项事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从轻飘飘的年轻人变成了脚踏实地的成年人,当初我选择了农业,而如今农业成就了我。

1.饲料的选择会直接决定猪肉的品质。远谷黑猪日常饲喂玉米、麦糠和酒糟,散养时自己嚼食苜蓿,余下的苜蓿则被收割晒干后磨粉,补充进日常喂给。苜蓿不像玉米,它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草本纤维丰富,这意味着在增加营养的同时,还能帮助消化。

2.每个阶段的猪,喂食方法也不尽相同,刚出生的小猪崽要喂给精细饲料,成长中的猪喂食要定时定量,临出栏的猪要适当加大食量;而每个季节的猪,饲料配比也要调整,春夏控制肥肉率,所以草料要多,秋冬则提高蛋白质,来帮助长膘。

分享收获CSA项目创始人

早上10点,我先去半地下大棚看看番茄的生长情况,那可是最受会员喜爱的蔬菜之一。多亏了中国农民的古老智慧,利用物理方式保温,让冬季餐桌上也能出现番茄的身影;再转去库房查看订单详目,忙完这些已是中午,得赶紧回家。吃过午饭,回来跟进会员反馈的配送延滞问题,幸好有成熟的物流管理流程,解决起来就不棘手了。不过处理完这些,已经是晚上6点。

说到农场的供应管理,还得感谢团队成员曾在电商行业积累的经验。就说库管,他曾在华为工作,用大企业经验将农场的仓库系统搭建起来,包括农场的“食物社区”微店。说出来可能大家不太相信,农场里一半都是“90后”的“新农人”,另一半是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人”。

我深知当一个年轻人决定入乡时,他会经历什么。即使他自我认同,来自家人的反对也会让他倍感孤独。如果可能,我希望“农民”和教师、医生、律师等职业一样,不仅成为让他们自己感到骄傲的职业,也成为令他们的亲友羡慕的职业。在分享收获农场,我们不仅生产食物,也加工食物,我们举办亲子活动、职业培训,也提供劳动教育、民居住宿,团队里的新农人履历多样,专业不同,就像刚刚提到的物流管理流程,就是物流专业的同事搭建的,他们归乡后仍在学以致用。

我始终记得读博期间,当我去美国的“地升农场”学习CSA(Community SupportedAgriculture,即社区支持农业)模式时,我开始思考中国农村跟美国农村有什么不同。我过去在学术论文里书写宏大议题时,从未面对一个简单却也现实的问题:你如何能要求那些连生计底线都难以维系的农民,去承担生产更好的食物同时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

CSA模式提倡的是食在当地、食在当季和本地生产、本地消费,但它的困难在于怎么教育人们放弃“便利性”,而去重拾“附近性”,遵循“季节性”,重建对作物的认知。有机作物的生长期长、形状各异、不尽完美,作为商品,确实不如工业化种植高产、标准和高效,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正如CSA模式的核心,它关心的是农场和消费者的关系,而非简单的购买行为。

在CSA模式下,农场和消费者构成一个“社区”。消费者为了支持农场种植,不管未来收成如何,都与农民共担风险,基于互相信任,提前预付款项,购买农场的未来收成,愿意的话,还可以参与种植;而农场则遵守承诺,不使用化肥农药,生产过程保证透明。CSA模式带来的是供求双方的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承担了对环境的社会责任。为了提供更好的食物,农场必须科学种植,而消費者支付的溢价又填补了他们的科学种植成本。

尽管如今仍有人问我,读到博士后去搞农业是否值得,但我恰恰认为,是博士的身份让我感到自己应该去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过去,我没有途径长久追踪我的研究对象,不确定如果放在更长远的时间轴上,我的方案是否还能产生积极影响。我意识到关在屋子里做学术是不够的,只有把自己作为案例,亲自投身土地才能确保积极影响延续下去。就像有一次,我在农场里挖土,一挖就能看到蚯蚓,6年的土壤改良结果已经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上反映出来了,那一刻我很感动,决定要坚持做“对的事情”。

晚上正好有一个直播活动,我打算再好好谈谈有机农业。尽管在大众层面,随着食品安全意识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有机蔬菜,但我觉得那还不够,因为这本质上不是一个消费问题,而是人和土地脱节的问题,大部分人对食物的来源仍然了解太少。

“重建人和土地的连接”是农场的一句标语。我想告诉大众,有机农业不是让人回归传统农业,而是利用科学的生产方式,做到无农药、无化肥、无除草剂的结果,这个过程包括恢复土壤肥力、施用有机肥料、利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轮作间作休耕休养土地等,通常需要至少10年。至于为什么耗时那么久,原因在于有机农业的目的不仅是生产出安全健康的食物,有机农业关注的是整个食物体系。

我认为传道授业也是一件“对的事情”,可喜的是新农人普遍愿意采用科学的生产方式,他们不缺热忱和技术,只是缺乏经验和历练。而我能做的不仅是提供工作岗位,更是提供一种生活方式,但正如分享收获农场的名字一样,我们从两个人到一群人,从我分享我所知,到你收获你所想,我相信未来的新农人都会以自己的事业为傲。

利用自然界中的食物链体系来防治病虫害是生物技术中很重要却也最简单的方法,例如我们从小就知道鸡吃虫的谚语,所以农场通常散养鸡去吃菜青虫,而鸡的粪便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回到土地滋养土壤;又比如青菜爱长蚜虫,但一旦在附近看见瓢虫我们就放心了,因为不出几小时,瓢虫就能把蚜虫吃得干干净净,留下一棵漂亮的青菜;还有令农人感到无聊且很累的除草工作,不妨放鸭子入田吃草吧。

猜你喜欢

黑猪养猪猪肉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养猪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黑猪
猪肉卷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小黑猪
小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