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学生发展指导的“指导”模式

2023-05-30任思瑜张永辉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1期
关键词:指导普通高中

任思瑜 张永辉

摘要:高中是学生不同个性和才能开始显现与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决定自己今后不同生活道路的关键期,高中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尤为重要。以“培养积极的生活者”为指向,创新学生发展指导的“指导”模式,从节点、载体、资源三个方面有序推进:梳理学生成长的重要节点,在关键时刻给予适时适性适度的发展指导;构建学生发展指导实施载体,以“理想信念、生活习惯、学业发展及升学、心理调适与性格完善”为指导内容,让学生发展指导具体化、系统化﹑模式化;开发学生发展指导的丰富资源,形成“家校共育”“三高合作”“朋辈指导”的指导体系。

关键词: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培养积极的生活者”

一、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指导”职能有待完善

高中是学生不同个性和才能开始显现与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决定自己今后不同生活道路的关键期。《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取消了传统的文理分科,通过选科组合让学生在高一时就要大致决定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路径。但是,普通高中的学生大多存在方向不明、动力不足、应对能力弱的问题。而学生发展指导作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三大职能之一,尤为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需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国家教育改革的目标已经十分清晰,即着力凸显人在教育中的地位,强调高中教育的独立价值,要求为学生个体发展提供一种与其成长、成熟和社会化相匹配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的过程和经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人生幸福、融入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责任等奠定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非常重视高中生涯教育。而我国的生涯教育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大多集中在高校。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开始时间相对较晚,重视程度也不够,这造成学生的专业与职业兴趣不匹配、成长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缺乏、生涯规划意识淡薄。高中生的共性成长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方向不明、成长动力不足、社会适应能力不强三个方面。发展方向不明是指学生缺乏对自我深入的了解,学校缺乏针对性的指导策略,学生做不到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从而产生自我发展的迷茫与困惑。成长动力不足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学校对学生个体的个性特征关注不够及时准确,理想信念教育不够具体生动,课程体系不够丰富多元,导致学生缺乏持续的成长动力;其次,是因为学生自身的发展方向不明,缺乏成长内驱力。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是指学生缺乏适应社会必需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情境化的社会生活学习中不能科学理性地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更好地应对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和选择的困惑,学校需要完善其“指导”职能,从“以教学为中心”走向“以学生发展指导为中心”。

二、课题引领下的“指导”模式创新:以“培养积极的生活者”为指向,以“节点、载体、资源”为重点

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普通高中教育研究所霍益萍教授团队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的委托,全面开展“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课题研究,我校成为课题组在全国选定的37所项目合作学校之一。在此基础上,我校依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资助课题“学术性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研究”,运用“学生发展指导调查问卷”,对我校全体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学生需求;组建项目组,组织教师参加华东师范大学关于学生发展指导的专题培训。在课题的引领下,我们逐渐明晰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指导”思路—以学业发展及升学指导、生活指导、理想信念指导、学生心理调适与性格完善指导四大项目为载体,创新学生发展指导的“指导”模式。

第一阶段,通过认真研究和反思目前学生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制定学校工作思路和行动计划,整合、修订、开发指导内容,分阶段、分年级实施,逐步形成相应的工作体系。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建立起立體的、满足多层次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学生发展指导内容体系。第二阶段,依托江苏省首批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培养积极的生活者—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探索”,形成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流程:全校各职能部门全力配合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做好各项辅导工作,提高执行力;建立教师全员指导制度(包括首遇责任制、全员值勤制、导师指导制、课堂责任制等),学生发展指导导师(包括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教师,竞赛、选修、社团指导教师等)切实做好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学校、家庭、社会合作指导,提供各类学习实践体验平台和资源,设立家长讲坛,让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参与,指导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第三阶段,为了解决第一、第二阶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发展指导还没有成为教育工作的指引、学校对学生成长需求的把握尚不全面、指导工作和学校的“管理”“教学”职能交织等。这一阶段的研究,依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资助课题“学术性高中发展指导模式构建研究”,探索学术性高中在“学业发展及升学、生活习惯、理想信念、学生心理调适与性格完善”等方面的指导途径,将学生发展指导的重要节点、实施载体以及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优化学业发展、生涯发展、生活技能指导等学生发展指导活动,建立和完善以“培养积极的生活者”为指向、以“节点、载体、资源”为重点的学生发展指导模式。

(一)学生发展指导的价值追求

“培养积极的生活者”是我校提出的学生发展指导的价值追求。所谓“积极的生活者”,是指具有经营幸福人生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愿景与能力,能信守健康、乐观、进取的生活原则的人。在实践中,我校提炼了“积极的生活者”的个性特质—卓越思维、宏观视野、积极人格、济世情怀。“卓越思维”即具有“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考、系统性思考、预见性思考”等创新思维,能在新的教育文化中掌握新的学习方式;“宏观视野”即具有广博的认知领域,关注多元文化,增强国际理解,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加深对自我以及周围世界的理解;“积极人格”即始终拥有美好的愿景,始终保持卓越的沟通能力,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济世情怀”即具有高度的爱国精神,对人类的关爱、对人类命运的普遍同情以及强烈的道德感,正直、诚信以及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二)学生发展指导的重要节点

首先,是问题解决导向的重要节点。高中三年,每一年都有起到关键作用的重要节点。高一年级:新生录取、入学军训课程、适应期调整(包括生活和学业两部分)、远足、选科分班等;高二年级:适应期调整、学业水平测试、社会实践、成人仪式等;高三年级:适应期调整、学长课堂、百日励志、高考与自主招生、毕业典礼等。以高一新生初入学校为例,其发展节点是熟悉校园生活学习,通过入学军训课程和新生适应性课程,帮助学生快速便捷地“无缝”融入校园生活。

其次,是关键能力导向的重要节点。不同的学科教学,对学生的能力都有各自的特殊要求,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又都有其发展的重要节点。一是基于学科的,着力培养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二是基于社团和主题活动的,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中英友校月坑研究”为例,该研究的关键能力是合作探究,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拓展国际视野。

最后,是价值引领导向的重要节点,包括卓越思维、宏观视野、积极人格、济世情怀四个方面。我校依托“垂直轴风力发电”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思维能力,致力于卓越思维的锻造;通过“阳光心理社”系列活动滋养学生,培育积极人格;“模拟联合国”主题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宏观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剖析热点;“弘扬民族精神月”活动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济世情怀,践行核心价值观。

在学生发展的每个重要节点,都可以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学生在该节点主要面临的问题困惑、指导诉求等,形成相应的指导策略。针对共性问题,开展专题会议,综合各方建议,形成系统的指导策略;面对学生个性化的指导需求,由专职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

(三)学生发展指导的实施载体

根据普通高中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学生成长需要,我们确立了理想信念指导项目、生活指导项目、学业发展指导项目和学生心理调适与性格完善指导项目这四大实施载体。

理想信念指导项目主要包括理想、信念、人生目标指导,积极的人生态度指导,价值观和是非标准指导,生涯规划指导,环境道德指导等。该项目通过活动课程、名人课堂和主题班会实施,例如,在一些班级活动、社团活动中注重强化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在自主、自助中提升自我;通过远足拉练、外出考察、研学游历等形式,促使学生坚定信念,拓宽视野,丰富人生梦想,追求更高志向;通过引导学生组织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培育社会情怀,让学生走进社区,关注社会,从事公益慈善事业。

生活指导项目主要包括日常行为指导、问题解决指导、独立能力指导、卫生与健康指导、人际交往指导、团队合作指导、领导和组织技能指导等。以宿舍生活指导为例。我校是寄宿制普通高中,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受到极大的挑战。高一入学时,学生工作处会牵头其他部门和高一年级组,利用《新生入学指南》指导学生处理宿舍生活中遇到的共性问题;针对个性化的问题,班主任利用班会课、一对一指导等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校园生活,实现问题解决能力、独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的提升。

学业发展指导项目主要包括学习目的与态度指导、学业计划与时间管理指导、学习方法与考试技巧指导、选课与选科指导等。该项目的实施主体是学科教师、班主任、学生发展指导教师和教务处,通过课堂教学、班会、社团活动、天一科学院等平台载体和学生成长档案、周记等文字载体实现指导职能。

学生心理调适与性格完善指導项目主要包括学生入学适应指导、人际交往指导、心理拓展训练、情绪管理、自我概念发展指导、生涯心理指导、压力管理、考前心理指导等,旨在帮助和指导学生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处理学业或生活上遇到的压力,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主要的实施载体包括系统化的课程,面向共性问题和同质化群体的团体辅导,一对一的个体指导,以及针对学生阶段性心理需要的专题讲座和每年专题性的心理健康月活动,等等。

(四)学生发展指导的丰富资源

在学生发展指导的实践探索中,我校对各类资源进行统整融合,逐步形成了“家校合作”“三高协同”“朋辈指导”三个方面的资源开发路径。

“家校合作”资源开发,即充分发挥优质的家长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解不同职业、个人成长及行业发展前景等信息,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思考与探索。我们设立特邀家长周末讲堂、请家长提供合适的场所组织寒暑假社会实践或社区服务等,逐步建立起家长资源库。

“三高协同”资源开发,即普通高中、联合 国内外高校、高新企业合作开设各类课程资源,包括高校各类先修课程、生涯体验活动、名人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等。例如,2022年春学期,我校开设了“南大·天一地空”探究课程。这一课程的推进,有利于加强普通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大学专业设置和相关学科发展的了解,还系统学习了相应的理论知识,掌握了相关的研究技能,形成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大前提下,有助于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朋辈指导”资源开发包括在校学长指导、高校学长指导、校长小助理等。朋友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其成长发展和适应以后的成人社会都有重要意义。“朋辈指导”主要依托同伴互助和学长课堂推进。同伴互助是指同伴之间的互相支持、相互影响,实现共同成长;学长课堂则由学校邀请大学生学长回母校与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高中阶段的学习心得,这是学生在高中生涯的“必修课”。

三、思考与展望

(一)关于指导工作的评价反馈

我校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开展十年有余,大部分的课程和实施平台早已成为学校常规。如果想实现进一步的整合和跃升,一方面,需要重新给学生“画像”,了解现阶段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个人成长需求;另一方面,要引入科学的评价机制。过去,大部分的指导工作做完就结束了,没有太多的反馈和指导效果的检验。通常是看学生有没有因为同样的原因再次找到老师或爆发冲突,以此来确定初次指导是否有效果。还有一种可能性,学生认为老师的指导是没有效果的,所以不想浪费时间来第二次。因此,开发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必要的,一方面,可以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发展,保证并进一步提升指导工作的成效;另一方面,通过反馈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工作。现阶段的学生接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身边能利用的资源也越来越多,学生的反馈能帮助教师节约时间,更好地统整资源,改进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建立科学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评价体系。

(二)关于指导职能的合理边界

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属于学校的全局性工作,与学校教务处、团委、年级组等部门存在职能交叉。学校虽然已经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委员会,对每学年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由指导中心和各职能部门负责具体实施,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各部门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是相互割裂的。如何更合理地利用学校资源,避免职能重复,建立各部门的联动机制,是学校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关于指导教师全员化、专业化的推进

虽然我校在建设指导教师队伍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不断强调学生发展指导的教师全员化的理念,但是目前真正参与其中的教师只有专职教师和部分对此工作感兴趣、有热情的教师。有效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需要渗透到学校整体的文化氛围中去,需要全体教师树立“人人都是指导者”的理念,促进学生发展指导教师全员化,以形成学校发展指导工作的合力。除此之外,专(兼)职教师的专业成长、物质保障等也需要学校的助力。学校应当规范工作流程,形成制度化的管理,积极支持专(兼)职教师的专业成长、职业发展,这样可以加快指导教师队伍的组建和成熟,以保障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科学、规范和有效开展。

(任思瑜,江苏省天一中学。曾获无锡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比高中组一等奖。张永辉,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干部,无锡市德育先进工作者。)

猜你喜欢

指导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普通高中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管理与实施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开设医学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探讨
普通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