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始于严格的语言训练
2023-05-30孙蕾
摘要:《教育何为?》是尼采唯一的一部谈教育的专著。尼采对当时初露端倪的现代文化和现代教育的批判,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启人深思。其认为媒介的发展对语言有所侵蚀,人文教育始于严格的语言训练。当下的教育,应当重视语言表达的规范化训练,提升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训练表达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人文教育;语言训练;《教育何为?》
《教育何为?》原名《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是尼采唯一的一部谈教育的专著。本书既饱含着一个亲历者的新鲜感受,又贯穿着一个哲学家的成熟思考。我们会发现,即使对照今日的教育,我们仍能产生同感并得到启发。
和尼采的大多数著作不同,这本书是有情境设计的,营造了一種讲故事的氛围:故事里有四个人物,两个年轻的大学生为一方,一位年老的哲学家和他的弟子—一位年轻教师为另一方。一个美丽的黄昏,双方在莱茵河畔一处林中空地相遇,由产生误会和冲突到互相理解和畅谈。谈话的内容围绕教育,分别从学生、教师和哲学家的立场审视当时德国的教育。尼采对当时初露端倪的现代文化和现代教育的批判,在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启人深思。本文抓取其“人文教育始于严格的语言训练”的观点,探讨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一、媒介的发展对语言有所侵蚀
在书中,尼采敏锐地揭露了教育的“新闻化”使教育沦为媒介的附庸的问题。在尼采的时代,媒介不过是数量有限的新闻报刊而已,无法与当今这个全媒体的网络时代相比。但在媒介处于空前强势地位的今天,尼采的超前性认识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新闻业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当下性,着眼于信息的快和新;第二是业余性,话题无所不包,但皆浅尝辄止。因此,尼采把新闻界称作一个寄居在各学科之间的“起黏合作用的中介阶层”。随着新闻业的发展及其对文化影响的扩大,文化也许不可避免地会走向浅薄化。可是,倘若教育能坚守阵地,文化就仍有其牢固的传统和核心。
尼采认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造成的结果是“日报直接取代了教育”,“记者取代了伟大的天才、一切时代的导师、把人们从当下解救出来的救星”。受众的广大和内容的浅薄—媒体的这两个特点正应合了现代教育在受众上的扩大和在内涵上的缩小。
论及新闻对于教育的“败坏”,尼采把中学的语文教学当作一个可供论述的例子。德语课本应引导学生极其认真地阅读德语经典作家,进行极其严格的德语写作训练,借此养成对于母语的良好趣味。然而,实际的情形是,在阅读上,用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态度对待德语经典作家,在写作上,放任所谓的“自由个性”。这种没有经典楷模的所谓自由写作,结果必然是被媒体和时尚同化:
现在,每一个人说和写他的德语天生就如此恶劣粗俗,就像在一个报刊德语时代所能够有的样子……少年人尚未成型的心灵上被印上了我们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我们文学艺术界的全部弊端都将不断重新烙刻在成长中的一代人身上,包括匆忙和虚荣的制作,可耻的赌徒行径,完全没有风格,没有酝酿,表达时毫无特点或可悲地装腔作势,丧失任何美学规范,疯狂的无序和混乱。[1]
语言是一个人趣味和教养的直接体现。在尼采看来,媒体首先是通过语言侵蚀到教育界的。他要求语文教师负起责任,禁止学生使用诸如“占有”“赚取”“盘算”“掌握主动”“无须考虑”之类的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反映了时代急功近利的特征。他向学生提出警告:“假如你们不能自然而然地做到对我们报刊的惯用词语感到生理上的恶心,就应该好好接受教育,因为就在这里,近在眼前,就在你们说话和书写的每个瞬间,你们就有一块试金石,证明现在受教育的人的任务有多么繁重,你们中许多人得到正确教育的可能性是多么小。”正因此,尼采极其重视语言训练,甚至视其为真正的人文教育的起点。
二、人文教育必须要有严格的语言训练
在尼采看来,至少对于人文学科的学生来说,具备哲学的悟性、正确的艺术感觉、古典人文的修养是共同的要求,也是根本的要求。我们不妨看一看他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评述,他所谈论的正是自己最擅长的一门艺术—语言艺术—的严格训练。
尼采极其重视语言训练,尤其强调母语训练在人文教育中的地位。反映在基础教育中,就是中学语文课里的母语训练。他认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母语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
如何进行语言训练?不外乎阅读和写作。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母语经典,一定要极其认真:“必须一行一行指给学生看,如果一个人心中有正确的艺术感觉,完全理解面前所写下的一切,会如何谨慎严格地对待每一个词的用法。”“正确的艺术感觉”—这正是语言训练第一要培养的东西。为此,还需进行严格的写作训练,不断鞭策学生“对同一思想寻求更好的表达”。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阅读经典为写作树立了榜样和标准,而写作实践则为鉴赏力提供了经验的基础。“唯有在一种严格的、艺术上讲究的语言训练和语言习惯的基础上,对我们经典作家的伟大之处的正确感觉才能得到强化。”“一个人必须从自己的经验中懂得语言的艰难,必须在长期摸索和搏斗之后终于踏上了我们的伟大诗人曾经走过的那条路,才能体会到他们在这条路上走得多么轻盈优美,而其余人在他们后面跟随得多么笨拙别扭。”
尼采再三强调语言训练必须严格。教师“应该提供真正的实践指导,使他的学生习惯于进行语言上的严格自我训练”,“在这个领域中培育最认真、最一丝不苟的习惯和眼光”。他用学步作譬喻,来说明严格的语言训练之必要性及其从必然到自由的艰难过程:
教育正是从语言的正确步法开始的……在这里,对于每个认真从事的人来说,情况就像必须学步的小孩或士兵一样……这是异常艰难的一段时间,人紧张得生怕弦会绷断,对于那些刻意学来的步法和站法,每次都无望轻松自如地完成;他惊恐地看到自己一脚脚迈得多么笨拙生疏,害怕自己学错了每一步,永远学不会正确地走路了。然而,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人为地练会的那些动作已经变成新的习惯和第二天性,从前步伐的稳健和有力得到了加强,并且作为训练的结果,增添了若干优美,现在又回来了。[2]
经过这种严格的语言自我训练,一个人就会获得正确的艺术感觉、良好的艺术趣味、真正的审美判断力。尼采认为,拥有此种能力的可靠标志是,在面对报刊上的“时髦”风格和文学匠人们的“漂亮文体”时,会感到一种“生理上的恶心”,并且只需凭借这种恶心就不再读那些平庸之作。
尼采批判的,是缺失训练过程。正因“人们从不学习走路”,结果只是产生出了一些“步法粗糙的经验主义者”或者“迈着时髦步子的业余爱好者”。一方面,语文教学中盛行的是“用博学的、历史的方式处理母语的趋势,人们对待它犹如它是一种已经死去的语言”,“以至于语言的活的身体也成了对它的解剖学研究的牺牲品”。另一方面,在写作练习上,却又全面放任所谓的“自由个性”,“为令人恶心的不负责任的滥写做了准备”。这种做法的荒谬和危险在于,“在这种为时过早的激励下,真正独立的东西原本只能表现得笨拙、尖锐,呈现可笑的面貌”,因而会“被教师出于非原创的平均合宜的考虑予以拒绝”。
结果便是“那个年龄唯一可能的原创性”遭到了拒绝,“千篇一律的中等货色”则受到了赞扬。总之,无论是僵化刻板的阅读,还是放任自流的写作,都不是把语言当作一门艺术,所缺失的都是严格的语言艺术训练。
三、教育启示:重视语言表达的规范化训练(一)提升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稍加关注就会发现,语言文字规范在今天是一个社会性问题。随意用字、提笔忘字、网络语言泛滥、话语空洞、语言杂糅等不规范现象,大面积侵蚀着当下的语文学习与生活。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年轻的学生群体,在复杂语言文字环境的影响下,规范意识日益淡薄,不规范用法比比皆是。
语文水平是一个时代人文教育的晴雨表。客观地说,语文规范意识弱化、语文应用能力下降,不是个人的原因。网络时代,语文环境日益复杂,新的语言现象层出不穷。如何在活力与成规、发展与规范之间达成平衡,在今天要艰难得多。吕叔湘先生曾对基础语文教育发出“少慢差费”的感叹:“十年的时间,两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3]经过多年的规范化建设,各层级都出台了日益完善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但是,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贯彻与普及,至今仍不尽如人意。在基础教育中,往往以教师经验性的语文示范为主,而未能自觉地强调、专题讲授语言文字规范知识;在高等教育中,相关专业教育则多注重语言文字本体的理论研究,而忽视实际运用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所知甚少,不能在实际运用中培养自觉的规范意识。
语文教学理应着眼于加强理论知识与社会语文应用之间的对接与磨合,使学生当下能够切实掌握基本的、具体的语言文字规范,走向社会后能够高效地从事相关语文工作。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高远的文化理想与人文追求,固然是心向往之的“上线”;但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规范,则是切实的、必要的底线。这是人文教育中无法忽视的应有之义。
(二)训练表达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训练内容。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汉字汉语的专项学习,可在“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的基础上,就汉字或汉语的一些问题加以归纳、梳理,让学生加深对汉字、汉语的理性认识。如研讨汉字的表意性质,理解汉字的构成和运用规律;以分析句子结构、辨析修改病句能力为基础,研讨合理地选择使用长句、辨析病句等问题。再如,讨论语境对于表达和理解语义的作用,了解制约语言使用的条件,提高对言语行为的理解能力,从而积累言语经验,遵循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可對应“学术论著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开展专题研读,如科普文章的深入浅出、科学文化类文章的跨界融合、社科论文的逻辑实证、实用类学术文中的信息整合等。在理解重要概念、把握关键语句、梳理论证思路的基础上,还应关注问题发现、事实分析、论述角度、探索过程等,体会语言表达的客观性。
正如尼采强调的母语训练的重要性,“一切所谓的古典教育都只有一个健康自然的起点,即在使用母语时艺术上认真严格的习惯”,借此得以“开启对形式的感觉”,而母语经典作家在这方面做了最卓著的努力。对母语没有正确的艺术感觉,就绝不可能真正领悟作品。在中学里,如果放弃对经典作家作品的研读和对母语写作的严格语言训练,就难以实现真正的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2]弗里德里希·尼采.教育何为?[M].周国平,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96,106.
[3]张国功.规范是人文的底线[J].高中生之友,2022(9/10):5—6.
(孙蕾,山东省邹平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