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好多不相关的事串起来”

2023-05-30曹勇军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1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结构化

摘要:读书不妨“串起来”,在一本书或若干本书的前后左右,留心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把它“串起来”,或联系前后,或比较异同,或贯通表里,在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形成有价值的闪光“节点”,然后再把这些闪光点也“串起来”,整合成结构化的体系。这样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化合生成自己的个人见解,让自己变得敏锐,让读书更有见识。读的书很杂,但因为在“串”字上肯下点功夫,就不再是一地碎片,而成为坚固的思想建筑。

关键词:读书笔记;结构化;思想建筑

“干我们这行的,其实就是把好多不相关的事串起来,串对了,真相就出来了。”这是正在热播的剧版《三体》中大史对汪淼说的一句话。我想借用这句话说说我读书的方法和追求。我读书也喜欢“串起来”。怎么“串”?就是在一本书或若干本书的前后左右,留心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把它“串起来”,或联系前后,或比较异同,或贯通表里,在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形成有价值的闪光“节点”,然后再把这些闪光点也“串起来”,试着用笔记形式把阅读中一个一个的发现和思考,整合成结构化的体系。这样一来一去,两轮或多轮“串起来”,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化合生成自己的个人见解,让自己变得敏锐,让读书更有见识。这是读书思考的“笨”办法,也是创造新知、提升维度的窍门。前辈学者钱锺书先生究把这办法叫作“打通”。

我读书很杂,有古有今,有中有西,有人文社科,还有自然科学;但因为在“串”字上肯下点功夫,就不再是一地碎片,而成为坚固的思想建筑。站在结构化的高维,可以驾驭技术性的低維,就像《三体·死生永生》中人们通过“四维碎片”进入高维空间所感受到的那样,“那一刻,像自由、开放、深远、无限这类概念突然都有了全新的含义”。

一、葛兆光的《中国经典十种》(上海书店出版社)、《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辽宁教育出版社)和《唐诗选注》(浙江文艺出版社)

葛兆光先生名重学林,长于思想史、文化史研究,学术成果丰硕,一直是我追读的对象。曾啃过他的《禅宗与中国文化》《中国思想史》《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等厚重著作,但从专业成长角度说,收获最大的还是他早年写的这三本小书。

《中国经典十种》是他在清华大学开设的选修课讲稿基础上改写而成,介绍了《周易》《论语》《老子》《礼》《淮南子》《史记》《说文解字X黄庭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坛经》十种中国文化基础书。每章一书,介绍各书基本内容以及在历史文化上的流变,合而观之,可说是一部中国文化史简编。

此书可说是对朱自清《经典常谈》的致敬之作,但不是朱作的改写。主要有三点不同。一是侧重点不同。朱自清是依据一般国学理解设计结构的,而葛兆光则是按照中国文化思想史的视野来选择书目的。二是面貌不同。朱作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用的是当时的学术资料和理解,而葛作则吸收更多新的研究资料和成果。三是对象有所不同。朱自清是针对一般读者,写得通俗浅近,葛兆光则是“希望沟通普通读者与虽非当行却有兴致的专业学者两者,因而有的地方不免较深一些”。

两书选目以及取舍“小同”而“大异”,重合之处计有4章,分别是《周易》《论语》《史记》《说文解字》,但详略有异,各有侧重。大体说来,《经典常谈》侧重经史子集的传统知识框架,而《中国经典十种》则突出儒释道的思想文化主线,反映出对传统文化今昔理解的嬗变。至于写法,可用朱先生评价《史记》的话“整齐百家杂语,成一家之言”来概括,只是由于两书对象不同,两人学术趣味有异,又呈现精纯单一和杂多丰富的不同风貌。

汉字如同魔方,既让中国诗歌千姿百态、魅力无穷,也给今人理解带来困难。如何突破障碍,破解密码?在《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一书中,作者提出以语言学为中心,融合阐释学、心理学和文本细读理论的诗歌阐释方法,以克服传统诗学解读过分依赖背景、偏于印象、忽视语言分析的局限,提供一套“有凭据的、为人共同承认的阐释手段”。

书中,作者依次从“意脉与语序”“格律”“典故”“虚字”“诗眼”5个方面展开论述,收罗丰富的作品和评论资料,举例分析作品的语言肌理,尝试构建古典诗歌语言学解读的框架,对我们古代诗歌作品教学,具有很强的方法论示范价值。如在《论虚字》一章中,作者辨析古典诗学“无虚字方雄健”的传统认识,指出虚字用好了不仅可以充分表意,更能够使诗意曲折、使节奏变化,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直说“伤心”“落泪”,无法打动人,可是说“欲哭无泪”“欲说还休”,虚字“欲”“还”构成的转折吞吐,更能让你感受作者心中的哀婉与悲伤。同样,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联中,“渐欲”二字“显得繁花纷纷扑面而致使诗人越来越产生眼花缭乱的感受”,“才能”则“表现春草初生使得诗人有一种欣喜和怜爱之情”。如果去掉虚字,改为“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读者还能体会到多少诗人的感觉呢?

如果说《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是作者提出的比较系统的古典诗歌语言学解读策略的话,那么《唐诗选注》就是他理论思考的实践。这本唐诗选本也是致敬之作,它借鉴了钱锺书先生《宋诗选注》的做法,主要表现在作品前的诗人小传和作品后的注释上。这些小传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求面面俱到,而是各如其面,各具特色。一讲到李白,我们便想到“豪放飘逸”之类的标签,而作者却用一个“快”字来概括李白诗思和诗艺的特点。“李白身上浓重的诗人气质和豪爽的天真性情使他不愿意像其他诗人那样字斟句酌,涵泳体味,把心头的意思掖掖藏藏,也不愿被诗律声病捆手绑脚,弄得磕磕绊绊,他的心思和他的话语之间仿佛没有闸门,心头的冲动总是那么急不可耐、争先恐后地从喉咙里奔跑出来”,他“嗓门大,喉咙粗”,“再加上他把从道学那里学来的五花八门的神话仙话鬼话一股脑写在诗里,把自己幻想到的种种奇幻谲诡的幻象、自己膨胀得无边无际的自信和古往今来各种句法语词统统捏在一块,于是使眼花缭乱的读者不得不被他的想象所震慑”。[2]

这部诗选不仅疏通字义词意,更在注释中加入帮助欣赏的文字,或指出诗句的沿袭,或比较意境的拓展,或分析句法的特点,有点“比类合谊”“就例发凡”的趣味,随手组成“小专题”点拨,嘉惠读者不浅。我书架上有多种唐诗注本,可是每每备课时总要翻翻这本书,也常从中获得教学思路的启发和灵感。

二、刘晓蕾的《刘晓蕾》《红楼梦》《十二讲》(译林出版社)、蔡义江的《<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中华书局)、邓云乡的《<红楼梦>导读》(河北教育出版社)

刘晓蕾老师是我在带学生读书的过程中结识的朋友。当初在《文汇报》上读到她的《红楼梦》系列,眼睛一亮,心生共鸣,便向丁视帆老师打听。很巧,她竟是丁老师的高足。于是,认识了晓蕾,还多次邀请她来学校讲《红楼梦》。

晓蕾讲《红楼梦》与一般人不一样。她把《红楼梦》看成是生命之书、成长之书,立足于普通读者的身份和立场,理解学生的阅读困惑,珍视学生的体验感受,让学生“看见美、爱和青春,领略大观园里的遍地芳华以及人性的丰富和幽微”,也看见更好的自己。

她讲红楼,别有一种现代眼光和思考。她眼睛很毒,又快人快语,每每说到书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内心活动、生存处境,常一语破的,抓得又准又狠。她说黛玉“仙气飘飘”,熙凤“生机勃勃”,晴雯是“罪与美”,袭人是“俗世之爱”,而宝钗是“复杂的现实主义者”,“她身上的“复杂’是中国人和中国生活的“复杂’,在她身上有中国式的人情世故,也有中国式生存的全部奥秘”,“隐藏着我们中国人的焦虑和恐惧”。这背后有她现代人的眼光在,所以才会有如此敏锐的发现和概括。

她讲红楼,关注书中的日常生活和细节之美。说到红楼,我们最先想起的是书中那些著名的桥段,比如“绛珠仙草”“警幻指迷”“可卿春困”“凤姐弄权”“元妃省亲”“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撕扇”等等。它们是书中情节的枢纽、关键事件和人物定格,是全书的精彩华章。晓蕾通过这些桥段的赏析,示范了《红楼梦》的读法,那就是有耐心,细加鉴赏,通过细节和空白处,把握人物的精神世界。这样的示范,对我们师生也是善意的提醒。

读《红楼梦》要不要读这类解读、赏析类参考书?专家多是反对派,认为老老实实读原著即可,不必节外生枝。而我们中学老师多是赞成派,希望教学中有所借鉴,让自己和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原作的精彩。只是这类解读赏析应不避痛点,挠到痒处,确有干货。我自己就有这样的经验。

中学时代我就读《红楼梦》,可几乎是跳着读,一看到书中的诗词曲赋联谜就跳,因为读不懂,不跳怎么办?说起来读过,也只是模模糊糊知道书中几个人物和大概故事,理解有限。下放时隔壁大队有位上海知青,手上有一本《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我借来读过。我现在还清楚记得,书的扉页上印着“最高指示”,落款是“杭州师范学院革委会”,作者是蔡义江。每篇原作均有注释和评语。我读了好多日子,一边读一边抄(认识了好多字),还一边背。对这些诗词曲赋联谜有了初步的语文理解,回过头来再读《红楼梦》,那理解完全不一样,不再是跟着报刊说时髦的大词。也因此悟出,读《红楼梦》还是要从语文的角度,把原作基本读懂,这是“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一直把这本书当作真正帮助自己的知己之书,以至于后来收了好几本作者修订的版本。

《红楼梦》中诗词到底写得好不好?有人说好,也有人说不好。邓云乡先生说:“如果没有《红楼梦》,只有那些诗词,用纯诗词的标准来看,那些海棠诗、菊花诗等等,也不过是一般诗词而已”,“但是作为《红楼梦》中的诗词,作为《红楼梦》故事的组成部分、有机体,是林妹妹、宝姐姐的诗,那就是惟妙惟肖的绝妙好词……好就好在它是《红楼梦》中的诗词”。木心曾用一个聪明的比喻说透了这层意思:“《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比如香菱学诗中作者代香菱拟写的三首诗,孤立地看,很难说好到哪里,但结合故事,尤其是她的身世和命运,就不由人不赞赏了。

三、黄梵的《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吴军的《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新星出版社)

我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痴迷现代诗歌,读过不少介绍现代诗歌读写的书。说实话,其中多数不值得读,因为它无法让我真正入门,把握现代诗歌的趣味和真髓。黄梵的《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这本书不同,一口气读完,解答了心中长久以来的困惑,特别解渴。

作者开宗明义倡导现代写作观念。何谓现代写作观念?强调写作是“面对未知的探索”,是“面对未知边想边写”,“及时捕捉即兴涌现的念头和想法”,因此,要求养成初稿意识和修改习惯。这样既与理性为友,又尊重内心的野性,两个自我配合,获得写作的解放和自由,叩开现代诗歌写作的大门。

作者是當下活跃的诗人,他依据多年的诗歌创作经验,提炼出一套个性化的现代诗歌学习课程知识。全书始于现代写作理念的辨析,继而区分了诗中的客观意象和主观意象,指出现代诗歌更青睐于主观意象的特质,以及现代诗歌写作相当程度上局部难于整体的真实状况,带领读者走进现代诗歌的内部和细部,破译现代诗歌背后的密码,探讨运用主观意象写作的方法、抵达好诗境界的路径,以及诗歌整体建模的技巧。可贵的是,作者不是抽象地告知现代诗学的知识,而是通过作品示例和习作点评的方式,用一种手把手的工匠学习的耐心和热情的方式,让读者进入写作现场,领略诗艺的分寸和精妙,培养现代诗歌审美意识和读写策略,开辟更广阔的心灵建设道路,克服现代诗歌审美上普遍存在的狭隘和盲区。

跟着作者走一趟,最终也许不会成为诗人,可这有什么关系呢?学到对生活的敏锐、创意潜能的开发,以及对语言优劣的内心标准,对我们语文老师来说,比成为诗人更有意义。

一位硅谷投资人、人工智能专家怎样看待语文?又如何教阅读和写作?带着好奇心,我翻开这本《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

作者痛感学生中学毕业就不再学习读写的现状,依据自己在中西求学和职业生涯的体会与观察,倡导大语文学习理念,认为“语文不是学校里的一门功课,更不是高考之后就可以扔掉的课本,而是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需要的基本技能”。读写的核心就是八个字:理解他人,表达自己。这样的读写,是人人必备的“底层通用能力”。这本书讲阅读和写作,与我们熟悉的内容不大一样。它重点讲解生活中需要学习的读写知识和技能,解答遇到的真实问题,用作者的话说,是引导读者“学习那些在学校里没有讲授的语文内容”,“补上所欠缺的语文教育”,比如,如何突破阅读的瓶颈,如何兼顾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如何通过阅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如何写日记、邮件、简历、评论、论文等,如何听讲座、作报告,如何汇报工作,如何用PPT更好地呈现内容,等等。

作者有一个观点,我很欣赏。他认为:阅读和写作中最重要的是结构、逻辑和故事,其次才是语言和修辞。这与我们许多教师的认知迥异,而与国际上的读写理念契合。讲到结构和逻辑的重要,作者倡导以构建知识体系为目的的深度阅读。进入陌生的领域,如何快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作者介绍了阅读正统文献、权威综述和学术专著的“三步阅读法”,帮助读者成为真正的阅读者。

讲到故事,我们可能立马想到记叙文的阅读和写作,可作者讲的故事,是运用故事的要素和技巧,如顺叙倒叙、设置悬念、有张有弛、管中窥豹、画龙点睛等,帮助我们写报告、作汇报、做论文—“无论写什么,都要像说故事一样”,吸引人,打动人,达到最佳效果。

作者也不是简单地把修辞看成手法,而是看成“让外行理解陌生的东西”,是传递思想的方式和过程。比如,认为比喻远不只是为了表达生动、亲切自然,还是传递思想、方便读者理解的工具,可以用比喻创造新的概念,浓缩人类的认知。这些观点让我们认知迭代,臻于读写的新境界。

四、单之蔷的《中国景色》(九州出版社)和《李白没见过的风景》(九州出版社)

两本书的作者是单之蔷先生。喜欢读《中国国家地理》的朋友都知道他是这本杂志的执行总编,《中国景色》是他撰写的卷首语的精选本。他的文章有文采,有知识,有思考,有见识,开卷有益,别有趣味,读来真是享受。

我更喜欢《李白没见过的风景》这本书。初看标题不免觉得“标题党”,读完才知道作者并非夸张,而是有其深刻的意图在。作者有篇有名的长文《看山要看极高山》,指出一个现象:国人自古以来欣赏的山都是我国东部的一些中低山,如五岳、黄山等,可是西部那些高山(海拔3500米以上)、极高山(海拔5000米以上),却无法进入我们的审美视野。

杜甫客居成都数载,留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句,却无缘欣赏川西巍峨天地间的高山和极高山;李白的故鄉江油西北不远处就是岷山主峰、海拔5588米的雪宝顶,可他却视而不见,诗中难觅这座冰川的踪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作者认为,原因之一是“古人没有绝对高度即海拔这个近代科学建立起来的概念”,而“欣赏雪峰、冰川要有现代科学知识背景”。我觉得还有一个深刻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文化缺少对异质陌生美的欣赏力,缺少一种对雄浑博大的美的追求精神。

这本书精选作者发现的国人应该欣赏的14种新景观,如蛇曲、云瀑、环礁、冲积扇、天生桥、潮汐树等,不仅描绘景观,更介绍景观的类型、特征、成因、演变和价值,给人美的享受和知识的启蒙。尤其是书中大量照片,来自旅途和现场,不仅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更是独特的视角,让人获得认知的拓展和迭代。这些照片不仅展示了景观史诗般的意境,而且经过实证考察,命名分类,概括思考,与文字有机组合在一起,构建了“中国新形象”。

怎样欣赏这些新景观?作者认为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构建,去命名,去学习欣赏。书中介绍了许多相关的现代知识,更主要的是,展示了作者探索发现的过程,给人启示。作者走遍全国找“柱子”,发现石柱群很神奇,每一根石柱的截面大多为六边形,他联系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发现城市的结构也多是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比如北京的几个县围绕着城区构成六边形,河南以郑州为中心的城市六边形,甚至成都平原上的民间集市也隐含着六边形……为什么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如此相似?经过探索思考,作者找到了两者的共同之处或统一性,那就是自然界遵循的“最小作用量原理”,这与人类社会“最小努力原理”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因为六边形生成了,结构才趋于稳定,无论是自然界的蜂巢、雪花、树叶表皮细胞,还是生活中的铅笔、球网和螺帽,莫不如此。读者随着作者思路走,思维得到启迪,精神得到解放,对自然和人生有深入的理解。

五、切特·雷莫的《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丹尼尔·利伯曼和迈克尔·E.朗的《贪婪的多巴胺》(中信出版社)

暑假期间,我应邀主持《中国教育报》的读书会,与来自全国近千位老师共读《瓦尔登湖》。老师们读得投入,我也满怀激情,走完21天的共读之旅。读书结束,我怅然若失,一时竟然走不出高峰心态。这时我遇到《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这本书,一读之下竟沉迷其中,大呼过瘾。

最初找到这本书是受腰封上广告语的诱惑—“科普版《瓦尔登湖》,让天文学浪漫如诗”。初以为不然,读完觉得有些道理。这本书带领我们进入充满星系和天文数字的宇宙,触碰宇宙的极限,抵达时空的边界,获得瞬间的顿悟、神赐的启示,认识宇宙人生的奥秘。阅读本书是一个人进入黑暗和寂静中探索人生意义的心灵之旅、朝圣之旅,从这一点看,还真有《瓦尔登湖》的意趣。

本书原题直译过来是“夜之魂:一场天文朝圣”。作者从生活中一幅幅天文观察的现场入手,描绘黑暗、寂静、微光、群星、星空图案等,突显夜空的自然与科学文化意境,展开想象,穿插介绍神奇的宇宙奥秘,如宇宙大爆炸、奇点、宇宙膨胀、红移现象、黑洞、类星体、光年等,并与我们周遭的生活类比联系,发现新的人生秘密。文章中有丰富的天文学知识,但作者主要不是介绍这些冰冷的知识,他重点写的是超越天文知识的现代人星空下的感受和思考,写的是现代人独特的视野和情怀,写的是一种面对浩瀚宇宙的态度、一种以博物为底色的浪漫诗意,写的是“夜之魂”。

本书原是作者在报纸上专栏文章的结集,由20篇文章组成,每篇4000—5000字,又分3—5部分。其结构模式多从生活场景入手,然后引入天文现象和知识并加以解说,最后是生命的顿悟和启示。

本书读起来有些烧脑,可作者说烧脑是一切伟大科学的基本要求:“如果这些内容让你觉得头晕目眩,那我要恭喜你了,烧脑,是所有伟大科学的基本要求。在哥白尼发现地球只是众多行星之一的时候,在牛顿告诉我们太阳只是一颗恒星的时候,在哈勃证明了旋涡星云就是另一个银河系的时候,他们的大脑也会因剧烈运行而眩晕。”[3]当然,烧脑更是一种享受。作者把天文学与诗歌、小说、电影、博物学、神话学和日常生活组织在一起,编织成隐喻,构成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拓展我们的想象,打破我们的认知局限,让我们在这种全新的科学美文中获得享受。

人类为什么一代一代如此迷恋仰望星空,仿佛是刻在基因里的程序?可从不同学科出发作出解答。如果你问《贪婪的多巴胺》的作者,他们从神经心理学角度解答会这样说:人类“低头看”和“抬头看”是不同的神经物质和通道决定的两种思维方式。“低头看”,你的大脑被一些称为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催产素、血管升压素、内啡肽等)控制,它让你把握当下,体验满足,享受拥有的一切;而“抬头看”则是由另一种物质—多巴胺控制,它能激发能量,让你渴望、想象、计算、热爱,寻找遥远的东西,创造生命的诗意和远方。《贪婪的多巴胺》是一本客观全面地介绍多巴胺的优秀科普作品,作者以多巴胺为主线,介绍它在人类生活中的多样表现,如愛情、毒品、天才和疯子、自由与保守等,讲述其与当下分子配合如何塑造我们的行为和情绪,影响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让我们认识多巴胺的创造性和破坏力,对人类和自我有深度认知。读这本书不仅增长新知,而且在2022年满足了自己的现实关怀,让自己在纷乱的当下还有不失智性生活的追求。

六、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科学出版社)、伽莫夫和斯坦纳德的《物理世界奇遇记》(科学出版社)、拉巴图特的《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

伽莫夫是世界一流的物理学家,他的《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和《物理世界奇遇记》两本书更是享誉世界的科普经典。可当我把书推荐给语文同行时,看得出来,他们兴趣不大,有畏难情绪,担心看不懂。其实,这类书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难懂。以我的经验判断,反复读几遍,大致可以理解。这两本书当初作者就是为没有多少理科背景的读者写的,虽然各章节难易程度参差不齐,有的章节难一些,“要费点劲,集中精力去阅读才能完全理解”,但只要抓住阅读要领,读进去,完全可以领略这类书的精髓和魅力。

两本书都很精彩,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本书是“按照宇宙呈现在今天科学家眼中的模样,从微观和宏观方面为读者们提供一幅宇宙的总的图景”。全书各章依次科普了计数法、时空弯曲与相对论、微观世界与量子论、宇宙学最新进展等知识,内容看似信手拈来,却有内在逻辑。题中的“一”和“无穷大”,不仅指代书中介绍的数学知识,还喻义全书从微观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到宏观世界(如太阳系、星系等)的结构,以及借着具体的“一”一窥科学“无穷大”的立意追求。“事实”和“臆测”则提醒我们,科学的认知中既包括客观事实,也藏着天才的想象和“臆测”,而科学发展不就是不断追问、不断用新“臆测”去突破旧事实,从而发现新世界的过程吗?

作者抓住读者的困惑,不断提出问题,不仅讲知识讲结论,而且讲方法重思考,全书环环相扣,如侦探小说一般好看,让读者品尝思维的乐趣。作者用一个又一个“脑力操”,带领读者展开“奇想”,理解新的知识和世界。比如全书结尾用“倒带回放”的方式,回顾宇宙诞生的惊心动魄的神奇过程,给人想象力和好奇心的无限满足。恰如刘兵老师在序言中说的,读这类书“未必需要在一开始就读懂所有的内容细节”,关键是能否意会到一种独特的东西:一种新的观念,一种思考的方法,一种独特的视角,一种科学的品味,一种人文精神。也许这才是本书最有价值和魅力的地方。

我还特别喜欢书中百余幅极富科学趣味的漫画插图。这些充满创意的漫画插图均出自作者之手。它不是简单展示书中的文字内容,而是全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与生活事例、科学轶事、科学发现和思想实验配合,不仅使全书充满妙趣,更把人带入多学科融合的奇妙境界,给人思维跃迁的快乐和满足。比如讲到四维空间的弯曲性质时,作者用一个莫比乌斯带展示了它神奇的特征,让文字难以表达的内容变成瞬间直观的领悟,让想象飞翔起来。把书中这些漫画插图连缀起来,就能把全书的内容拎起来,增加对内容的理解。

我常想:如果把科学家的天才的创造还原到他的人生中,放到时代和个人命运的纠缠中,会是怎样一幅图景?2022年,我还真读到一本这样的书,就是智利作家拉巴图特的短篇小说集《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这是一本内容相对边缘、小众的书,可思考一点也不边缘和小众。小说集题目《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原是文集中一篇小说的标题,写的是海森堡、薛定谔、德布罗意、爱因斯坦、玻尔等量子物理学大师理论创造的艰难、曲折甚至隐秘、诡异的过程,描绘了近代科学黄金时代的思想画卷。作者用一种介于虚构和非虚构之间的独特叙事手法,揭示出故事背后知识与毁灭、天才与疯狂的共生纠缠。“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这是新的量子力学理论推翻经典物理的教条后,面对全新的世界,现代人发出的困惑的喟叹,更表达了面对困境的勇气,联系小说集中其他作品,这样的“不再理解”获得丰富的能指:如制造出神经毒气和氮气造成万千生灵荼毒的化学家哈伯和他荒谬的人生(《普鲁士蓝》);在战壕写出论证奇点的论文,获得爱因斯坦赞誉却被战火吞噬的物理天才史瓦西和人类疯狂的精神黑洞(《史瓦西奇点》);在事业高峰抛弃地位和家庭、隐居僻壤的数学家格罗滕迪克和他觉醒的曲折心路历程(《心之心》)……这些故事展示了时代的荒谬和命运的无常,引发我们思考什么才是科学背后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葛兆光.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164.

[2]葛兆光.唐诗选注[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146—147.

[3]切特·雷莫.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M].高爽,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64.

(曹勇军,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著有《语文,我和你的故事》《曹勇军和他的语文理想国》《中美写作教学对话十五讲》等。)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结构化
高中语文阅读之“读书笔记”应用探究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