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影响的研究

2023-05-30兰倩玉

家长·中 2023年1期
关键词:教养性格家庭

兰倩玉

幼儿阶段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家庭教养方式会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长。为了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康心理,则要采用适宜的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的种类较多,但其中存在一定的弊端,所以,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正家庭教养方式中的不足,为幼儿形成良好性格奠定基础。本文从以下方面入手展开详细阐述。

一、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一)家长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在孩子性格形成过程中,家长的性格是不可忽视的一种影响因素。孩子在最初时会将家长当成榜样,并深受家长的影响,从而导致孩子的性格会与家长一方相类似。比如,若孩子的母亲比较善良且开朗,父亲也非常通情达理,孩子或多或少会具备这些优良的品质。若孩子家长的脾气都比较暴躁或者忧郁,孩子通常会比同龄人更加暴躁。虽然不可以一概而论,但是经过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孩子通常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家长日常言行影响孩子性格

在孩子性格形成过程中,家长的日常言行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家庭和谐美满可以促使孩子形成健全的性格,当孩子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可以获得良好的安全感,从而为孩子形成健全性格提供保障。当前离异家庭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当孩子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由于家长忽略该方面的影响,就会让孩子产生不稳定且漂浮感,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三)家庭教养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在家庭这种特殊环境之中,家长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产生决定性影响,即家庭教养与幼儿性格形成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当家庭教养具备积极性和安全性时,幼儿也会形成积极向上、活泼的性格。若家庭教养相对消极且不稳定,这样幼儿形成自卑、消极、孤僻等性格的概率会明显增加。由此可知,家长所采用的家庭教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和对幼儿性格产生的影响

(一)专制型

部分家长会严格限制幼儿的所有行为,幼儿做的所有事情都要与家长心里预期保持一致。家长利用强制性的方式来要求幼儿的所有作为,导致幼儿产生严重的束缚感,从而对幼儿性格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这种教养方式被称为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日常生活中,家长安排幼儿的所有活动,但是在安排活动的时候,并未参考幼儿的兴趣爱好,而是站在自身角度来为幼儿未来人生进行全面规划,这样存在明显的功利性。幼儿无法获得选择权,处于完全被家长摆布的状态,无论心理是否喜欢都要接受。虽然家长出于良好的初衷,但完全不聆听幼儿的想法,只是一味地对幼儿提出要求,不仅限制幼儿的自由,而且会增加幼儿出现过早叛逆的概率,导致幼儿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感越来越大。对这种教养方式下所长大的孩子而言,由于一直处于家长的压制,导致幼儿性格相对胆小怯懦且相对冷漠。当其长大以后,通常也无法独立自主地进行决定,而是过度依赖于别人帮助做出选择,这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民主型

对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家长来讲,通常会平等地对待幼儿,并给予幼儿自主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同时不会逼迫幼儿按照自身的意愿来进行选择。这样当幼儿面临选择时,就会有独立的思考判断,且不会受到家长的限制。另外,家长给予幼儿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和空间,幼儿在开展相关活动时,也不会受到家长的严密监视。家长和幼儿之间处于一种平等的沟通交流状态,使幼儿感受到一定的尊重。这样不仅会加强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还能够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三)溺爱型

当前的一些独生子女,通常由爷爷奶奶来带,就会将幼儿视若珍宝,当幼儿提出什么要求时,都会得到满足。同时在家长眼中,幼儿提出的所有要求都合理,即使存在过分行为,也将这种行为当成幼儿的小任性,由于不断纵容幼儿,导致幼儿形成蛮横任性、自以为是的性格。

(四)放任型

对于放任型的家长来讲,通常对幼儿不管不顾,并且认为无须对幼儿进行过多管教,幼儿身上存在的小问题或小毛病在长大以后就会消失。但是如果幼儿长期得不到家长的关注或管教,幼儿就会觉得家长对自己不关心,导致性格逐渐变得冷漠。当幼儿犯错时,家长未能及时有效的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会让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另外,若幼儿取得成功时,家长也未对幼儿付出的努力进行肯定或认可,使得幼儿缺乏成就感,从而会越来越不期待成功。在这种方式下成长的幼儿,通常性格不成熟,并且缺乏团队意识或责任感,无法容忍别人对自己提出负面评价。

(五)忽视型

对这种教养方式来讲,通常会出现在关系冷漠的家庭之中。当家长的关系相对紧张,并时常出现争吵,无法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幼儿身上,这样就使得幼儿无法获得足够的家庭温暖,导致对人相对冷漠,从而形成自卑、内向的性格。同时不仅不在乎别人的态度,而且缺乏兴趣爱好或理想。长大后,在与他人进行共事时,不在乎他人感受,完全凭借自身意愿行事,容易与他人之间产生矛盾。除此之外,幼儿的自控能力相对不足,对人对事都比较消极,易出现行为失调的问题,甚至对人产生一定的敌意。同时还会出现明显的叛逆,他们将精力都投入网络游戏中,形成较多的不良习惯。

三、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

(一)改变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方法

首先,尊重幼儿。当家长学会尊重幼儿,才能够赢得幼儿的信任与尊重。在开展家庭教育时,家长要对幼儿的人格进行尊重,并肯定幼儿的选择。同时引导幼儿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此来有效培养幼儿与其他人之间的交往能力,从而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此外,家长需要通过行为示范,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辅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观念,从而更好地与他人展开人际交往。其次,与幼儿做朋友。家长要放低自身的姿态,利用平等的态度与幼儿进行相处,争取和幼儿成为知心朋友。在和幼儿进行沟通时,家长要对幼儿的学习及思想状态等进行全面掌握,以此来更好地解答幼儿的疑惑,并引导幼儿走向正确的方向,有利于加强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该过程中,家长要耐心聆听幼儿的想法,并给予一定的肯定和尊重,让幼儿感受到家长的尊重和爱护,以此来不断增强幼儿自身的自信心。

(二)改变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的方法

首先,爱要具有一定的适度性,尽量做到有的放矢。过度溺爱以及缺乏关爱都不可取,只要确保爱的适度性,才能够使得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当前,独生子女的比例相对较大,家长将全部的感情都投入孩子身上,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甚至对孩子言听计从。这样不仅会让幼儿丧失自主学习的机会,也不利于幼儿以后的健康发展。所以家长在关爱幼儿时,要保持一定的适度性,尽量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以此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其次,家长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要引导幼儿自主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杜绝出现“包办主义”的现象,这样使得幼儿丧失自主学习的机会,无法有效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从而导致幼儿对家长过度依赖。由此可知,家长需要从小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引导幼儿独立完成相应的事情,进而使得幼儿形成独立的性格。

(三)改变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方法

首先,奖惩分明,用心呵护幼儿。当幼儿做错事时,家长要及时纠正幼儿的行为,并阐明这样做的道理,让幼儿意识到自身的错误,避免相同问题的重复出现。若幼儿屡教不改时,家长要制定相应的惩罚机制,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当幼儿在某件事或某方面表现优异时,家长要及时表扬和肯定幼儿,并为幼儿提供一定的小奖励,如拥抱幼儿或给幼儿购买一个小礼品,从而不断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其次,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或偏差,这样在展开家庭教育时,可能会限制幼儿的思想,对幼儿性格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此时幼儿园要有效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可以通过宣讲会或教育培训等方式,让家长接触到全新的教育理念,以此更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观念,从而对幼儿展开科学合理的教育。

(四)改变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的方法

家长之间要有效改善彼此的关系,尽量不要在幼儿面前出现争吵或打架等现象,及时有效地关注幼儿的心理状态,不要让幼儿产生被抛弃感。另外,家长即使处于分开的状态,也要定期与幼儿见面,并与幼儿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同时关注幼儿心态变化,有效地引导幼儿与别人进行沟通交流,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幼儿对他人的敌意,从而与他人展开良好的人际交往。除此之外,家长要陪伴幼儿开展游戏或学习活动,引导幼儿独立自主完成任务。当出现错误或挫折时,要正向引导幼儿疏解压力,以此来培养幼儿的独立和坚强的性格。

四、运用科学教养方式促进幼儿形成良好性格

(一)教养方式一致性

家长要保持协调一致且相同的教養态度,避免出现前后不一等现象,这样会导致幼儿不知道听谁的。尤其是家长和爷爷奶奶之间需要保持一致,部分幼儿由爷爷奶奶带,这样出现过度溺爱现象的概率明显增大。家长要杜绝这种现象,并引导幼儿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以此来培养幼儿独立的性格。同时要与爷爷奶奶达成一致,不可以对幼儿言听计从,并且当家长管教幼儿时,爷爷奶奶不能出面维护并反驳家长的观念,从而为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提供保障。

(二)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形象

家长以幼儿启蒙老师的形式存在,并且幼儿和家长长期待在一起,所以幼儿会受到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当家长在幼儿面前,要对自身的行为举止进行有效规范。另外,家长自身的素养也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家长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身,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并培养幼儿的良好美德,从而为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奠定基础。此外,家长要严于律己,自身先达到相关要求之后,再对幼儿提出要求,避免幼儿出现“为什么家长做不到却要求我做到”的心理。家长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来对幼儿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以此来促使幼儿形成良好性格。

(三)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家庭是幼儿主要的成长环境之一,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对培养幼儿性格具有重要意义。家长是幼儿最亲近的人,家长的言行要让幼儿感受到温暖,使得幼儿能够主动亲近家长。另外,家长要对家庭环境进行科学有效的布置,从视觉上让幼儿产生温馨的感觉。同时要统一育儿观念,家长与爷爷奶奶在育儿方面会产生一定的矛盾,此时应该对民主原则进行遵守,彼此之间共同商议。这样才能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以此来使幼儿积极乐观且活泼自信的面对生活。换言之,当牢固的亲情关系得到确定,才能够让幼儿更加信服家长,并与家人之间有效形成情感共鸣,从而为幼儿日后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四)密切关注幼儿心理变化

幼儿处于不同成长阶段时,当接触的事物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对幼儿心理进行全面掌握,同时开展科学引导,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助力。因此,家长要明确自身职责,即使工作繁忙,也要抽出时间来与幼儿进行交流,并与幼儿展开良好的互动,以此来更好地维系良好的关系。当幼儿面临难题或出现困惑时,家长要耐心倾听,并引导幼儿有效解决困难。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平等对话,这样能够了解幼儿真实心理,并为幼儿提供方法,以此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总而言之,在开展幼儿教育时,要对幼儿心理引导加强注意,并对幼儿的想法进行尊重,帮助幼儿逐渐构建优良的性格思维,确保幼儿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五)尊重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和自信是一个人的心理支柱,当幼儿表现欠佳时,家长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并不断给予幼儿鼓励,以此来激发幼儿内心的潜力。每个幼儿都值得被尊重,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之中,尽量避免出现打骂孩子或严厉批评孩子的现象,这样的行为会让幼儿丧失自信,甚至让幼儿心理产生阴影。因此,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关注,尽量以鼓励为主,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信心,从而让幼儿形成健康的性格和心理。

(六)培养幼儿学会分享的行为

当前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这样导致幼儿形成自私、不合群的几率偏大。比如幼儿在玩玩具的时候,只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并且不会与其他人分享,导致幼儿因争夺玩具而大打出手的现象屡见不鲜。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家长要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培养幼儿主动分享的习惯。像是在吃饭过程中,幼儿不可以霸占自己喜欢吃的菜,要主动与家长进行分享,并向幼儿讲解这种行为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地教育与影响,让幼儿形成友好且乐于分享的习惯。

五、结语

综上所述,家庭教养方式会对幼儿性格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的种类较多,部分教养方式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不良性,致使幼儿的性格出现一定的缺陷或问题。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则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优化完善家庭教养方式,以此来使教养方式的作用或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从而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进而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家庭教育专项课题“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影响的研究”(项目编号:GS【2019】GHBZX112)成果论文。

猜你喜欢

教养性格家庭
猫的性格爪知道
家庭“煮”夫
教养方程式
恋练有词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