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下乡调查的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

2023-05-30杨洪芹刘卓钰罗玲

老区建设 2023年3期
关键词:挑战杯乡村振兴大学生

杨洪芹 刘卓钰 罗玲

[提 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下乡调查的育人功能。“挑战杯”驱动的项目调查是大学生进入乡村开展调查实践的一种路径。大学生下乡调查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政策意识、践行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在“挑战杯”驱动的下乡调查过程中,大学生加深了对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农村社会现实的了解,锻炼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激起了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感。大学生下乡调查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包括实践项目、实践平台、大学生自身、指导教师、辅导员等进入和成长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大学生;下乡调查;挑战杯

[作者简介]杨洪芹,井冈山大学讲师,硕士;

刘卓钰,井冈山大学本科在读;

罗玲,井冈山大学本科在读。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研究”(22YB115);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改项目“新文科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校-政-社区”协同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XYJG-2022-188)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倡导青年人投身乡村建设事业,各地也出台相关政策推动青年人才助力乡村振兴。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倡导广大的志愿者特别是专业志愿者积极投身乡村建设事业。《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强化社会实践教育,并提出“广泛开展大中专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的重要群体,当前国家主要通过“三下乡”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大学生“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主要是借助灵活的项目和稳定的组织[1]。借助项目有多种形式,其中通过“挑战杯”等项目形式开展下乡调查是其中一种。相对来说,这种方式由于依托项目,调查主题、内容、方法等相对更為灵活。自设立以来,“挑战杯”在推动广大高校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高校素质教育、引导和激励大学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不断增强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调查研究是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的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科学的探究活动,有利于我们了解真实的社会世界,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和方案,并推动社会世界的改变。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方案中的“调查内容”有关于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等主题,这些主题内容与乡村振兴有密切的关联。结合当前党和国家对调查研究的重视,以及国家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本文主要置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以“挑战杯”驱动的项目调查为例,探讨大学生下乡调查的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

(二)文献综述

现有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下乡调查的研究主要是聚焦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的研究,且主要是关于大学生下乡进行社会实践的功能及改进策略研究。张颖珊、袁尔纯通过实证调查认为,大学生“三下乡”在乡村治理中的成效会受到大学生关于“三下乡”与乡村治理的认知,以及“三下乡”的活动策划质量的显著正向影响[2];景耀强指出高校团学“三下乡”项目具有实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提升高校育人水平、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等思政作用[3];唐智、董文明认为高校暑期“三下乡”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增强“三下乡”使命感、增强“三下乡”的针对性等方面改进“三下乡”的现状[4];李茂平等认为大学生“三下乡”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在农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作用[5];陈瑜等认为大学生可以通过项目化实践活动、岗位实习、课题研究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6];时伟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常态化的校地协作平台、完善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等推动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7]。

当前关于“挑战杯”大赛的育人功能研究,主要聚焦于“挑战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科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杨云,易江格认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8];薛凤蕊等人认为,“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建议让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9];姜婵通过调查指出,参加“挑战杯”促进了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以及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研热情等[10];叶荔辉等人认为“挑战杯”项目教学有利于培养青年“四维”创新人才[11];张鹏等人认为“挑战杯”不仅能丰富专业知识,同时还能促进大学生团队协作、逻辑思维、写作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提升[12]。

以上研究指出了大学生下乡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并提到大学生可以借助项目化的社会实践进入乡村开展社会实践,相关研究也提到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也有项目化路径,但是对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依托这些项目开展下乡调查的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的研究却有待深入,而对于高校实践育人来说,调查实践育人也需要进一步重视。同时,已有研究也指出“挑战杯”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值得肯定,但是对于“挑战杯”实现育人功能的路径研究有待深入,特别是聚焦于“挑战杯”驱动的项目调查育人功能和路径,值得进一步挖掘。本文选择“挑战杯”驱动的项目调查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大学生下乡调查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二、个案介绍:“挑战杯”驱动的项目调查

“挑战杯”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目前在国内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本文所提到的“挑战杯”项目主要是指后者。“挑战杯”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高校学生的探索精神,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发现和培养一批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本文以J大学“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关注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项目组实践为个案。该项目组有1名指导老师,前后共有15名学生参与,核心成员有7名,项目组的成立是为了让学生在参与“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的过程中借助项目进入乡村开展调查。该项目组自2021年7月至2022年11月期间,一共进行了两次下乡调查。第一次下乡调查是借助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提供的社会实践机会,第二次下乡调查则是由调查组自己联系调查地点开展调查。在这两次下乡调查过程中,学生对国家政策及农村社会现实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以及对农村的情感也有了改变。本文以项目组的学生为具体对象,采用访问调查法、观察法、文献调查法收集资料,访问调查法主要是拟定访问提纲对学生下乡调查的感受进行访问,一共形成12份有效的访问记录;观察法主要是由指导教师全程参与下乡调查过程,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形成了两份观察记录;文献调查则是指导老师要求下乡调查的学生每日撰写调查总结,经过收集整理形成15份调查总结。

基于以上这些资料,结合当前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挑战杯”育人功能、大学生下乡调查实现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围绕大学生下乡调查的育人功能、大学生下乡调查的实现路径两方面展开分析。

三、大学生下乡调查育人功能的具体呈现

(一)有助于了解乡村振兴的最新政策,培养责任感

大学生下乡调查一般是立足于某项政策背景开展实地研究实践,所以大学生在下乡调查过程中通常会提前了解当前国家及省市有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政策。学校及指导教师作为大学生下乡调查的组织者也会积极推动大学生在下乡调查之前了解相关政策,并在下乡调查过程中提出一些建议,推动大学生以自己的力量参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建设美丽乡村的使命感。本文作者在访问过程中了解到,大学生在下乡进行项目调查的同时也会宣传解读一些政策,特别是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一些最新政策,比如近两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粮食安全、农民专业合作社發展的政策等,学生需要提前了解并熟悉这些政策。有学生在接受访问中表示,通过宣传当前乡村振兴的政策,以及结合自己看到乡村发展的情形,激发了他们投身乡村建设的责任感。

(二)有助于将课堂知识运用于实践,践行“知行合一”

当前大学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重视将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项目形式推动大学生下乡调查,可以将大学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调查实践之中,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对大学生借助“挑战杯”项目下乡调查的过程进行观察发现,这个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有学生反映在课堂中所学的社会研究方法、社区工作方法,一旦进入到调查实践中进行应用,才发现课堂知识与实践之间存在差距,然后反思课堂知识并再次实践予以缩减差距。通过调查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地贴近经验事实,而不是“照本宣科”或者“空谈义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勉励农技人员时叮嘱,“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大学生在下乡调查过程中也体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三)有助于感知当前农村社会现实,激发改变意识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双重推动下,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农村社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与此同时,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农村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大学生在下乡调查过程中,对于粮食生产、乡村教育、农村人口等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有了非常直观的感受。在访问大学生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到,当前在农村看到的主要是老人与小孩,除了这些留守群体,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与此同时粮食生产也面临“老年农业”的尴尬境地。还有学生提到,在借助“挑战杯”下乡调查过程中“坚定了我为百姓服务的意识,也在我们心里埋下了为强国富民而努力的种子”。这是新时代大学生在下乡调查之后所表达的感受,有了这种直观感受,改变的意识也随之孕育。

(四)有助于促进团队成员精诚合作,训练创新思维

大学生下乡调查需要团队合作,而不是单打独斗,这种团队合作有利于大学生之间相互支持,提升调查的效率,当然前提是团队成员具有团队意识,且相互之间合作默契。大学生借助“挑战杯”项目驱动的下乡调查,也需要团队成员做好分工合作。对于大学生这一青年群体来说,每个人思维都很活跃,在调查过程中的合作交流有利于进一步训练创新思维,从而形成有效的方法帮助解决现实问题。作为“挑战杯”项目的指导老师,观察到这个项目团队经历了从不知道如何合作到默契合作的转变。在第一次下乡调查过程中,由于项目团队来自不同专业,大家彼此交流较少,且团队之间埋怨情绪较多,遇到问题团队成员间也缺少交流。而在第二次下乡调查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分工明确,且能够在交流过程中碰撞出新的想法,这也反映了“挑战杯”蕴含的锐意创新精神。在访问团队成员过程中,有成员表示,“我也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和懒惰,和大家一起完成任务,同时各种新的想法也不断冒出来”。

以上分析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下乡调查所呈现的育人功能,这些育人功能表现在政策意识、学习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通过下乡调查,大学生对于当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社会面貌、投身乡村建设等方面的认识具有明显改变。

四、大学生下乡调查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为了使大学生调查育人功能能够进一步呈现,需要建立大学生下乡调查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一)借助实践项目,整合调查资源

大学生下乡调查分为个人调查和集体调查两种形式,从现实来看,集体调查通常是借助于一个具体的项目,使用这种方法的群体较多。“挑战杯”驱动的项目调查就是由团队构成的集体调查。在本文中,“挑战杯”驱动的项目调查依托了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借助实践项目,特别是针对农村的社会实践项目,有利于整合来自学校相关部门及学校团委、指导教师、调查经费等方面的资源,从而便于项目团队进入乡村开展调查实践。比如有的学校每年在寒假及暑假期间会组织“返家乡”“三下乡”等实践活动,借助这些实践项目机会,可以获得来自学校及地方团委部门的支持。此外,还有一些来自政府、社会等下乡调查的项目,以及来自高校教师关于农村社会的研究项目,通过与项目支持方获得联系,也有利于整合相关调查资源。

(二)依托实践平台,实现深入调查

项目通常具有灵活性、周期性等特点,如果要借助项目实现可持续的深入调查,可以依托高校与地方合作建立的实践平台,或者地方建立的实践平台,比如高校与地方建立的乡村实践教学基地、乡村振兴学院,以及地方建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通过借助项目进入到相关的调查地点,然后依托平台开展深入调查,这是实现当下大学生下乡调查育人功能的重要路径。从高校的角度来说,推动校—地合作,强化实践育人成为一种发展导向。而从地方的角度来说,也需要通过搭建平台引入人才资源,以及通过实践平台研究和宣传乡村振兴的相关成果。“挑战杯”驱动的项目调查,通过依托乡村实践教学基地,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组织学生围绕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农民合作社等主题开展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从而使得学生在调查过程中能够集中精力、追求真知。

(三)注重自我反思,提升调查效果

自我反思是大学生下乡调查育人功能实现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路径。大学生下乡调查不仅仅是了解和记录在下乡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农村现象及问题,同时也需要结合理论知识及时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深化对现象及问题的思考,不断突破思维的局限,从而实现知识上的进步。这种以反思为导向的实践调查,需要大学生个人及调查团队在调查前做好相关的知识准备,比如收集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及研究资料,在前期进行整理和分析;在调查实践过程中做好资料整理和归纳;调查结束之后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形成初步观点。如果有必要的话,还需要再次进入乡村现场收集资料以进一步印证相关观点,最后形成最终观点。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背后体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以及从实践到理论的螺旋上升过程。通过基于下乡调查的自我反思,大学生个人及团队能够不断提升调查效果,从而实现知识和能力上的增长。

(四)发挥教师作用,指导实践研究

基于下乡调查的自我反思,也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目前大学生下乡调查主要是采用团队集体调查的形式,团队一般会有一名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在“挑战杯”驱动的下乡调查过程中,由大学生发起组建项目团队,然后寻找合适的指导老师,或者由指导教师直接指导大学生组建项目团队。无论是以上哪种路径,都需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予以指引,没有教师的指引,下乡调查育人功能的实现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大学生下乡调查过程中,指导教师一方面给予调查知识和方法上的指引,另一方面也会给予团队管理和合作方面的指引,教师通常扮演同行者、陪伴者、教育者的角色,不断帮助大学生在下乡调查过程中克服困难,找到方向,突破局限,从而实现道德、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成长和进步。

(五)强化辅导员职责,指引育人方向

辅导员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思想理论教育、价值引领、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职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下乡开展调查研究,也是一种社会实践,对于提升大学生的调查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培育担当精神、奉献意识等具有重要作用。与专业教师不同,辅导员在大学生下乡调查中,主要发挥思想理论教育、价值引领等方面作用,而这也正是辅导员的职责所在。对于辅导员来说,首先需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通过介绍“挑战杯”的相关信息,引导大学生组建参与团队;其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指导学生结合“挑战杯”项目要求,积极关注农村发展问题,形成调查主题;再次,在大学生下乡开展调查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了解当前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认识当前农村的发展实践,深化对城乡变迁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以上從五个方面指出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下乡调查育人功能实现的五条实现路径,这五条实现路径主要包含了进入路径和成长路径两个方面,进入路径主要依靠项目和平台,成长路径依赖个人、团队和教师,这五条路径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五、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个人或团队进入乡村开展调查实践逐步成为一种新风尚,田野乡间也出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身影。大学生在下乡调查过程中不仅能更真切了解当前农村社会的现实,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而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下乡调查所具有的育人功能。这种育人功能主要是实践育人,通过下乡调查,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当前农村社会现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促进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激发大学生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生下乡调查育人功能的实现,需要高校、社会等外在制度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大学生具备成长动力,在这两方面的保障和作用下,大学生下乡调查育人功能将不断发挥出来。

(二)展望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提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国家通过出台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助力乡村发展。对于当前乡村发展来说,需要认识乡村发展的现实状况,而大学生在校期间围绕乡村发展某一方面主题开展下乡调查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对农村社会的认识和未来的职业选择。随着国家及高校的推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下乡调查的广度和深度也将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杨洪芹,王才章.项目推动与平台建设:大学生“三下乡”参与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J].北京青年研究,2022,(2).

[2]张颖珊,袁尔纯.大学生“三下乡”在乡村治理中的成效及影响因素探析——基于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2,(3).

[3]景耀强.高校团学“三下乡”项目实践引领的思政作用[J].北京青年研究,2018,(3).

[4]唐智,董文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高校暑期“三下乡”的改进策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0,(2).

[5]李茂平等.新时代大学生“三下乡”的新特点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功能[J].邵阳学院学报,2021,(4).

[6]陈瑜等.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逻辑审视、现实考察与发展建议[J].丽水学院学报,2021,(3).

[7]时伟.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J].人民论坛,2021,(7月上).

[8]杨云,易江格.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6,(21).

[9]薛凤蕊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教学改革研究——基于2017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实践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2).

[10]姜婵.大学生科研竞赛活动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基于“挑战杯”的调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04.

[11]叶荔辉等.“挑战杯”项目教学推动青年“四维”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以《基于青少年调查项目的社会研究方法》课程开发为例[J].青少年学刊,2018,(1).

[12]张鹏等.“挑战杯”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特色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7,(4).

[责任编辑:邵猷芬]

猜你喜欢

挑战杯乡村振兴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创新人才“三级”培育体系探讨
暨南大学第八届新浩“挑战杯·创青春”开赛新浩爱心基金会捐资20万为该赛事助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