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神仙角色设定的真身因素在网络仙侠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2023-05-30孙欣然

今古文创 2023年6期
关键词:神仙

孙欣然

【摘要】 本文就现代网络仙侠小说的神仙角色在设定上往往拥有异兽真身的特点展开分析,列举了九尾狐、龙、凤凰等时兴的设定,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学价值,揭示其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再创造,也能为小说影视化增添趣味性,更是满足了读者的猎奇心理的意义。

【关键词】神仙;角色设定;真身;网络仙侠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6-003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6.011

从古至今的典籍中,神话传说的谱系相当纷杂,既没有统一的发展主线,也会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出现各种偏差,人们对异兽鬼神一类的认知也一直无法系统化,不同的小说往往有不同的神仙设定。在涉及各路神魔鬼怪的小说中,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西游记》。《西游记》中的异兽形象往往被划分到妖魔一类,而今天网络小说存在大量以《山海经》等古籍为蓝本的女频仙侠小说,这类书中所刻画的神仙,常常伴随着真身。

一、真身

真身,即本来面目,也就是书中神仙或是妖魔的本体。涉及神仙妖魔的小说创作往往离不开真身或者原型。“中国的神话传说庞多繁杂,并未形成一个公认的规则自治、整合各路神仙鬼怪的统一宇宙”,小说创作依托的蓝本不同,真身的设定呈现出的特点也不尽相同。神魔小说《西游记》和现在许多网络仙侠小说所提及的神仙有很大不同。近几十年来,以《西游记》为本创作的影视、动画、戏剧、电子游戏等,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影响力上都是其他同类文学作品难以比拟的,可以说,它影响了大部分人对神话体系的认知。《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唐僧是由金蝉子转世的凡夫俗子,而孙悟空则是娲遗石,属于天庭神仙群体眼中的异类,曾经被各路神仙称为妖仙甚至妖猴,猪八戒和沙僧原本都是遇到真人点化才修炼上天的。猪八戒是“忽然闲里遇真仙,就把寒温坐下说”的经过,才“功圆行满却飞升”,沙僧是“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接着“三千功满拜天颜,志心朝礼明华向”。不过二人出场时都被凡夫俗子认作妖怪。原著十八回描述猪八戒: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二十二回描述沙僧:河当中滑辣的钻出一个妖精,十分凶丑: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书中有大量情节提到,凡人见到了唐僧三个徒弟都说是妖怪。而书中的妖邪往往是一些异兽或者是植物,比如通天河灵感大王本是观音莲花池中的金鱼,再比如荆棘岭的各种树木成精。由此可见,在书中的神仙或是凡人眼中,异兽形象首先被划分到妖魔一类。且许多神仙是由凡人飞升的,并不会像书中的妖怪一类有自己的“原型”。

纵观几年来风靡网络的女频仙侠小说,其中主角设定大多倾向于《山海经》等传统经典背景下的异兽设定,神仙拥有某种动物或植物真身已成为当下流行的创作样板。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女上神白浅,虽然呈现的是人的样貌,但是真身是九尾狐,在某些重伤或是逃跑这样特定情节中呈现的是九尾白狐的形象。不过无论什么形象,他们始终带有真身的特定属性。

二、当前仙侠小说中的真身设定

仙侠小说中可以存在多种不合理,神仙真身为各种异兽或是植物更是令小说创作具有更多想象力发挥的空间。不同仙侠小说的蓝本不同,或者说不需要确切的蓝本。例如唐七公子的“三生三世”系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三生三世枕上书》《三生三世步生莲》)以《山海经》为蓝本,君子以泽“碧落华缘”系列(《奈何》《月都花落,沧海花开》)的以《史记》《山海经》和中国上古神话为蓝本,《香蜜沉沉烬如霜》则是没有确切的蓝本,而这些书中的非人群體常常有自己的“真身”。值得一提的是,非人群体的划分各不相同。“三生三世”系列里除了人族,还有神族、魔族、梵音谷的比翼鸟族,神族中包括但不限于青丘九尾狐族,九重天的天族。“碧落华缘”系列中含有灵界、九州、仙界与鬼界,香蜜沉沉烬如霜中除了人界,还提及了天界、魔界和花界。所属的族种和真身设定有很大关联,例如在《香蜜沉沉烬如霜》中,有真身为胡萝卜的老胡和真身为牡丹的长芳主,他们属于花界,因此真身都是植物。

(一)仙侠主角最常见的真身

1.九尾狐

《山海经》在《南山经》中首次提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大荒东经》和《海外东经》分别再次介绍:“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其狐四足九尾”。在今人的观念中,狐狸的形象似乎不太正面,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妖形象。狐妖的形象常常被定性为貌美的女性。而九尾狐作为狐狸中最有灵性的一种,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形象不断嬗变和丰富。早期九尾狐有象征王权政治和象征战争胜利的祥瑞意义,也有子嗣繁盛的寓意。“九尾狐的祥瑞意义兴盛于汉朝,短暂复兴于南北朝时期,在北周武皇帝时期开始转变,沉寂于唐朝,宋朝转变为妖邪。”直至明代,九尾狐所带有的妖邪意义被接受并广泛传播,明代之后,九尾狐的意义徘徊在祥瑞和妖邪之间,九尾狐的心地善良、感情丰富也会存在小说的各种描写中。狐妖这一形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一步步丑化,即便清朝的《聊斋志异》呈现了许多美丽善良的狐妖形象,也不能改变多少她在人们心中的负面形象。近年来爆火的仙侠小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则将九尾狐的形象刻画得比较正面,不同于以往小说中狐妖的书写,青丘的九尾狐是神仙一类,且属于非常尊贵的神仙。可以看出,三生三世系列对九尾狐的书写并没有按照以往小说的设定,而是取材于《山海经》。三生三世系列中的白浅(《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女主人公)和白凤九(《三生三世枕上书》女主人公)就是来自青丘的九尾狐族,真身分别为九尾白狐和九尾红狐。书中设定的青丘占了整个四海八荒的五荒,除此之外,青丘狐族还是能与天族比肩的尊贵一族。“远古神祇大多应劫,消失的消失,沉睡的沉睡。还活在这世上的,左右数来,不过九重天上奠君一家、隐在东海之东十里桃林的折颜上神、及青丘之国的白止帝君一家而已。”青丘的九尾狐族地位受到整个四海八荒的尊崇,这些设定或多或少能使得读者心中九尾狐形象更加正面一些。

2.龙

龙这一神异动物,自古以来便是我国神话故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它与凤、龟、麟一起并称"四灵",是祥瑞的象征,也是专制皇权的象征。中国人一直被称为龙的传人。在原始社会,图腾崇拜非常常见。龙图腾的出现、被改造和逐渐被广泛接受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最终龙图腾成为了中华大地共同崇拜的图腾。在仙侠小说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真身设定,即以龙为真身的都是神仙中和皇权有关的角色,这样的主人公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天族太子夜华(黑龙),还有《香蜜沉沉烬如霜》润玉(应龙)。夜华的身份是天族太子,“他那原身本是威风凛凛的一条黑龙”,且他所在的家族是“天上的龙族”。润玉的身份是太微天帝之子,太微天帝的真身是金龙,也算是龙族。这两本仙侠小说虽然不同,但是天上主宰的真身都是龙族。值得一提的是,天族天帝主宰众多神仙,真身为龙,和民间观念中的玉皇大帝有很大出入。真身为龙的设定体现的是书中人物身份的高贵,这和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背后的含义如出一辙。主角拥有高贵的出身,更方便他们打开金手指,让读者获得阅读上的爽感。近年来,主角背景强大,头衔动辄天下第一、上古顶级的仙侠小说主角设定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而真身为龙的设定则是这一潮流的体现。

3.凤凰

中国传统的龙图腾崇拜常常伴随着凤鸟崇拜。至今我们常说的“龙凤呈祥”,就是中华民族“龙凤”崇拜的真实写照。《山海经·山经·南山经》有云:“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凤凰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一直是比较祥瑞的存在,象征着天下太平。仙侠小说中,拥有凤凰真身的通常为正派。《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折颜是“开天辟地以来大洪荒时代孕出的第一只凤凰”,《香蜜沉沉烬如霜》中的旭凤真身也是凤凰,身份是天帝之子火神。从其他相关的设定来看,火神旭凤所在的宫殿名为栖梧宫,体现了凤凰和梧桐之间密切的联系。《诗经·大雅·卷阿》里,就有关于凤凰栖息于梧桐的记载:“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除此之外,《庄子·秋水篇》也有“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的说法。立足于传统典籍,可以给主人公衍生出的更多的设定。

总的来说,真身为凤凰的设定和真身为龙的设定背后意图基本一致,都是尊贵的象征。凤凰和龙本身的属性差异也会让设定不同,比如凤凰涅槃有火的属性,龙则是更偏水的属性,这些往往体现在神仙的各种技能法术上。

(二)其他仙侠角色

1.穷奇

《山海经》中多次出现穷奇,《西山经》提到“有兽焉,其状如牛,蝟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海内北经》提到“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由此可见,穷奇外观像老虎,有翅膀,凶猛的程度肯定高于老虎,再加上吃人的属性,更显得它凶残可怖。在《月都花落,沧海花开》中,穷奇名为玄月,她的主人洛薇一直以为他是一只普通的老虎。穷奇首次出现的章节末尾有相应的尾注,出自《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有兽焉,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而在《香蜜沉沉烬如霜》中,穷奇作为反面形象存在,危害六界,力量强大。被制服后的穷奇被困在御魂鼎中,在之后的剧情中,润玉吞食穷奇以致法力大增,但润玉也毒入膏肓,痴癫疯狂。穷奇是真正的邪恶的代表,乃至邪之物。坊间流传“身纹穷奇必死无疑”的说法,可见穷奇的凶恶程度。作为恶的代表,穷奇往往给了代表正派的主角提供和恶势力斗争的机会,在推动剧情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

2.迷谷

《山海经·南山经》里有相关信息:“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有这样几处描写:“迷谷树天生黑色木理,孕出的迷谷花五色芳华。不过那花除了夜里用来照明,没有半点旁的用处”“迷谷的树桠子,只要佩一枝在身上,就万万不会迷路”“迷谷老儿本体便是一株迷谷树,鸿蒙之初就长在南荒的招摇山上。”“这迷谷树沐日月精华、顺四时之气,三千年之后竟修成了人形。”由此可见,小说中的介绍基本符合《山海经》的设定。角色设定时借助古籍,就可以展开一系列想象,丰满相应角色。

3.巴蛇

《山海经·山经·中山经》有云:“其东有谷,因名曰蛇谷,上多少辛。”“三生三世”系列中的一位女性名为少辛,真身就是一条巴蛇。少辛本是一种草本植物的名称,蛇谷上多少辛这一草药,而名叫少辛的少女真身是一条巴蛇。除此之外,蛇多子,少辛的子嗣众多,符合她真身是巴蛇的设定。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后来比喻人心贪得无厌。而小说中的巴蛇少辛则是有为了追求高位而背叛恩人的情节。这样的设定和古籍记载联系在了一起,有一定的巧妙之处。

三、真身设定的意义和作用

(一)立足于本土经典

小说中的真身设定,一定程度上能体现网络玄幻仙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再创造。类似于《山海经》这样缺乏故事性和连贯性的传统典籍,里面的异兽或因为其中的形象刻画与现实相差甚远,或因为其中的名称特性生僻抽象,尤其是在无神论的今天,面临被时代忘却的可能。而在网络仙侠小说的世界里,传统异兽可以被多次提及并生动刻画,无形中增强了读者对上古神话的认识,这可以说是是经典在新时代以新面貌获得传播和丰富的一个契机。不可否认,小说中的真身有一些毫无根据的想象,但是设定时为了具有更强的可信度,也会严格按照其出处中的设定有意安排相应的特征,这个严谨程度主要取决于作者。“碧落华缘”系列最为典型,作者君子以泽在序中明确提到《山海经》《神仙传》和《史记》对构思小说的帮助,且在每一章的最后都详尽地列下了相关出处,为读者提供了改编的源头。民族的神话传说值得传承,因为它们承载着先人的想象,也和那个时代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有一定的关联。读者阅读立足本土经典的小说,一定程度上能在传统底蕴中获得身临其境之感。

(二)网络小说影视化的需要

小说作者热衷于真身设定也是追随潮流的体现。玄幻仙侠题材的影视剧,往往运用特效呈现灵异兽类的魔幻形象,深受广大网友的喜爱。而这类影视剧的原创剧本较少,大部分改编自网络小说。作者们追求潮流创作时会沿用真身设定,方便网络读者快速理解和接纳,同时也为了有更多机会被影视制作看到,从而走上影视化或者网络游戏化道路,这对作者来说是更加长线的收益。不仅如此,小说创作者以及小说改编后的影视剧、网络游戏都可以打着扎根传统,汲取本土养分的旗号大力宣传,以打造独属于中国人的玄幻浪漫情怀为噱头,借此提升知名度和接受度。

虽然真身这类传统元素只是小说中的依托,很少对剧情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即便沒有真身的设定,神仙都是类似于《西游记》中的正统的仙人,并不会对剧情造成影响。但是在文中多次提到真身以及真身背后的属性,无形中给观者脑海对上古神话带来一定的认识,这也算是一个契机。

(三)娱乐性

当前仙侠小说读者对神魔一类的预设心理产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的人“敬鬼神而远之”,由于认知的有限,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会对其中的神仙、妖怪之类的存在将信将疑。但现在的读者在面对这一类小说中所刻画的异兽真身形象时,内心已经预设了他们并不存在的事实,它们只是一种框架或是依托,单纯地为读者的猎奇心理服务。

网络小说写的是人以现实为基础所假想的故事,仙侠小说更多的是利用读者心理来设计剧情。而对于某些形象有真身的情节,大部分读者只是把它当成人,真身只会在特殊的桥段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网络仙侠小说真身各种异兽背后更多的是等级之分,更多的是“对现实欲望的呐喊”和“对不同的社会心理诉求的满足”。

四、结语

玄幻仙侠世界是对现实社会的折射,或是为作者的理想化世界提供了一处空间。读者在浅阅读中往往不会细究其中神话构想的严谨。但是某个网络小说一旦风靡,就有可能带给人对神魔传统观念的无形的改变。通过艺术创作赋予新的生命力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如果不够严谨,缺乏根据,也会存在一定问题。根植于中国传统特色文化的仙侠小说,在真身的设定上,如果能注重古典意象和诗词典故的运用,再加上通俗易懂和幽默风趣的语言,就能给读者带来一个新奇的世界,并达到内涵性与观赏性的兼顾。

参考文献:

[1]曹书乐,王玥.从《山海经》到玄幻剧——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案例研究[J].全球传媒学刊,2018,5(03):108-120.

[2]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徐瑞.中国古代九尾狐形象流变研究[D].山东大学,2020.

[4]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7.

[5]唐七公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神仙
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是否意味着对Fairies所示的神仙不应小觑?
神仙也要自力更生
“神仙眷侣”炼成记
自主
婴儿水,是哪路神仙?
遇见老神仙
老神仙变魔术
神仙汤
神仙小虎
神仙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