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低音提琴演奏实践中音色的把握技巧
2023-05-29范洁
◎范洁
低音提琴自身体积相对较大,演奏时发音显得低沉,用于独奏时可以获得特殊的音响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演奏当中,低音提琴的音色很容易受到姿势、速度、指法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音色效果与心理预期发生偏差。因此,演奏者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掌握正确的技巧,并在实践当中加以运用,才能通过低音提琴演奏更好地展示音乐作品的魅力。
一、低音提琴发音特点
(一)音量特点
由于低音提琴音色偏低,因此很容易被人忽视。事实上,在运用西方乐器进行演奏时,音高变化与乐器表现效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演奏时,首先要注意固定好把位,然后再固定接触点,若演奏时音高变化太过频繁,还需要快速地切换把位。在运用低音提琴演奏乐曲时,需要通过弓子对发音点进行控制。发音点一旦改变,音量同样也会变化。通常情况下,发音点离琴码触弦越近,音量也就越大,演奏出的音色也会愈加明亮;反之,发音点离琴码触弦越远,音量就越小,音色听上去便更加低沉。低音提琴的发声点应当位于指板与琴码之间的1/2 处,演奏时需要结合乐曲表现的需求,对发音点进行调整。当采用低把位进行演奏时,发音点的位置需要尽可能靠近指板;把位较高时,发音点的位置则应当尽可能靠近琴码,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对音量进行调节。[1]
(二)音准特点
与其他种类的西方弦乐器相比,低音提琴换把演奏难度较大。因为低音提琴体型更为庞大,琴弦较粗,而且更长,采用低把位进行演奏时,每根琴弦上最多只能发出一个全音。所以在演奏过程当中必须快速地换把,从而导致演奏难度增大。因此,对低音提琴演奏而言,换把是一种重要的技巧,会直接影响乐曲的音准。此外,低音提琴的琴弦通常都比较坚硬,必须用力拉紧才能发出琴音,从拉动琴弦到发出琴音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换把时速度一定要快。换把时如果距离太大,或者音程跨度较大,演奏时音准方面容易出现失误,演奏者必须合理地运用手指加以控制。比如可以通过手指的张弛和拉琴时的力度,更好地调节音准,确保演奏出的乐音符合要求。
(三)音色特点
低音提琴一般包括四根琴弦,即“G、D、A、E”四弦。琴弦不同,则音色效果也不一样。其中,“A”弦发出的声音类似于铜管,音色浑厚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E”弦音色饱满,但偏弱,让人感觉较为神秘,更容易与其他乐器进行组合。“D”弦音色比较黯淡,具有更强的附属性。“G”弦音色明亮,具有较强的质感,适合演奏富于变化的音乐旋律。低音提琴演奏者要认真分析每一根琴弦的具体发音特征,实际演奏时才能结合乐句本身的需求,选择恰当的琴弦进行演奏,以便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的内涵。
二、不同演奏方式下低音提琴音色效果
(一)拉奏音色效果
拉奏即通过弓毛与琴弦之间的摩擦发音,也是低音提琴最基本的演奏方法。[2]在拉奏时,不同的弓及用弓方式都会导致琴音出现差异。通过拉奏发出的琴音优美动人,丝毫不显滞涩,具有极强的穿透性。但在演奏的过程当中,演奏者还需要结合乐曲特征及情感表达的需求,挑选恰当的弓进行拉奏,才能通过低音提琴更好地展现乐曲的精髓,获得完全不同的音色效果。此外,演奏者还要注意,特殊音色与优美音色一样重要,都能够塑造出鲜明的音乐形象。因此,演奏者一定要熟悉拉奏时弓的类型,以及用弓方式对音色的影响,才能在演奏时灵活地运用。
(二)击奏音色效果
击奏即在演奏低音提琴时,通过手指或者弓把敲击琴板发音,这种方式发出的琴音一般较为嘶哑,急促,但是富有节奏感。在演奏音乐时,演奏者可以结合歌曲的特点及需要呈现的音乐效果,恰当地运用击琴的方式。以《行星组曲》为例,在演奏时通过弓杆击弦的技巧,来表现激昂的情节,营造出极度紧张的氛围,表现战争等激烈的场面时,音乐演奏的效果能够达到最大化,给人一种热血贲张的感觉。
(三)拨奏音色效果
拨奏即以手指拨动琴弦的方式演奏发音,这种方式获得的音色效果比较明亮,余音能够持续较长时间,能够产生较强的共鸣感。[3]但在弹奏高音部分时,发出的音色稍弱,厚度明显不足。拨奏一般用于演奏交响乐,具有稳定乐曲节奏的作用,还可以丰富音响效果。比如演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这首曲子时,恰当地运用拨弦,可以让听众脑海中浮现出马队缓缓从远处走来的景象,从而更好地通过音乐展现出生动的草原风光,使听众充分感受乐曲的魅力。
(四)特殊演奏音色效果
低音提琴与其他弦乐器一样,都可以通过加装弱音器的方式来改变音色效果。弱音器是一种安装在琴码之上,使音色发生变化的装置,在乐谱当中通常标注为con sordini或者avecsourdines。比如威尔第所创作的音乐歌剧《奥赛罗》,其中有一幕戏是主人公因为嫉妒心作祟,完全失去理智,出手杀害了自己的妻子。乐曲主要采用低音提琴演奏,并且需要加上弱音器。经过弱音器调整之后的音色显得更为深沉,给人一种强烈的压抑感,营造出紧张、愤怒、悲伤的氛围。再比如歌剧作品《阿依达》,其中有一段低音提琴的独奏,需要加上弱音器。经过弱音器调整之后,音色略显滞涩,弥漫出无法形容的悲惨氛围,充分地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绝望。此外,在低音提琴演奏当中,还有一些技巧也能演奏出特殊的音效:比如,通过弓子摩擦用手捏住的琴弦,可以发出类似于女子哭泣的声音;通过琴弦击打指板可以发出马鞭的声响……以上种种特殊音效对低音提琴的音色运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器乐艺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演奏者开始不断探索新的演奏方法及不同的音色效果。他们成功地打破了低音提琴在声音方面的限制,在乐队合奏及独奏当中尝试运用新的音色效果,极大地增强了低音提琴演奏的活力。[4]相信随着声乐理论的完善及低音提琴演奏技术的进步,低音提琴的音乐表现力也会不断增强,从而挖掘出更多新的音色效果。
三、低音提琴演奏实践中音色的把握技巧
(一)通过运弓方式控制音色变化
在运用低音提琴演奏乐曲时,握弓姿势与音色效果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演奏者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握弓:一是德国式握弓,二是法国式握弓。采用法国式握弓姿势时,右手手掌一般朝下,手指要保持自然放松,拇指的位置应当放在与中指相对应的1/2 处,其他四根手指呈横向并排放置。在演奏时手腕可以沿着水平方向快速地移动,还可以通过食指增压的方式提高音量。握弓时不可太紧,也不可太松,太松就会导致杠杆力失去控制,难以振动琴弦发声;太紧手部会显得僵硬,一段时间后右手就会感觉酸痛,而且难以完成高难度的动作,包括顿弓、连续顿弓以及跳弓等。演奏者在通过运弓控制音色效果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右手手臂要尽量保持自然,力量从大臂过渡到小臂上,手腕的部分不能朝下压。二是当运弓进行到弓根的位置时,手臂所有的力量都会集中在弓根处,容易导致音量突然增强,而处于弓尖位置时,音量会明显下降,当弓子逐渐转移到上半弓时,需要恰当地借助杠杆力,增大食指上的压力,使音量保持平衡。
(二)通过触弦控制音色变化
在演奏实践当中,如果想获得比较稳定的音色效果,弓子和琴弦之间应始终保持90°左右。但是由于低音提琴自身的构造不同于其他乐器,弦与弦之间的距离较大,特别是在演奏一些比较复杂的乐段时,需要迅速地转换把位。因此要想保持稳定的音色确实存在难度,演奏时要注意结合乐曲的特点,不断调节发音点,才能获得理想的音色效果。由于不同的弦其粗细也不同,演奏时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在采用拇指把位进行演奏时,需要根据音区的变化调整触弦点,演奏的音区越高,触弦点离琴码的位置就越近,余振的效果也就愈显著,从而获得更好的演奏效果。
在实际演奏过程中,弓毛接触琴弦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音色效果,接触面增大时,音量会升高,音色听上去更加浑厚,所以弓杆应当尽可能朝着上方倾斜,弓毛叠加的数量会因此增多,从而增强音色的效果。要想运用低音提琴充分地展现乐曲内涵,不仅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准,还要注意体现乐曲自身的特色。即使是演奏相同的音,也要考虑乐曲表现的实际需求。通过不同的触弦方式,表现出或浑厚或缥缈的音色,从而灵活地运用触弦的技巧调节音色效果,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三)通过运弓速度控制音色变化
在低音提琴演奏实践当中,通过合理地控制运弓速度的快慢,也可以对音色效果进行调整。不同音符所对应的时值也不同,演奏时的弓距自然也存在差异,如果演奏时不注意控制弓速,就会影响弓弦,音色也会发生变化。在实际演奏中,表演者很难让音符时值和弓距从始至终保持一致。所以,演奏时还需要恰当地控制弓速,这样音色的效果才能显得高度统一。即使是同一首乐曲中音高相同的乐音,也可以通过调节运弓的快慢来突出差别,从而更好地表达情感。比如在演奏慢速的吟唱部分时,可以适当地放缓运弓的速度,从而获得缥缈的音色效果;而当运弓速度加快时,音色也会变得高亢,从而给听众带来更强的冲击力。演奏者只要掌握了速度控制技巧,就能通过分配弓段以及控制速度,来丰富音色表现的效果。
(四)通过调节弓子的压力控制音色
演奏低音提琴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握弓,分别是德式与法式。其中德式握弓类似于平时握锯的动作,掌心朝上,大拇指应当放在弓杆上,采用法式握弓姿势时,掌心需要朝向下方,这种姿势和演奏其他弦乐器基本相似,除大拇指以外的各个手指则可以呈水平方向放在弓杆上。但不管采用哪种握弓方式,都要控制好压力。演奏时如果想获得更优美的音色,手臂部分就不能紧张,力量的传达一定要自然,演奏出的音色才会充满弹力,如果手臂状态不够自然,音色就会让人感觉华而不实,穿透力明显不足。但如果施加的压力过重,音色又会显得过于晦暗枯涩。因此,力度控制是低音提琴演奏的关键,只有力度恰到好处,才能通过富有弹性的演奏确保音乐稳定地输出。
(五)通过换把控制音色
在换把的过程当中,从手臂到手指必须配合协调,因为演奏时手部的状态会显得极为紧张。乐器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演奏时手部状态一定要保持舒适,否则就无法灵活地向听众传递作品情感。因此,演奏时手型是否正确极其重要,也是影响音乐表现效果的关键因素。开始演奏时手部一定要自然放松,轻轻握住琴颈,臂部微微抬高,手掌以及小臂才能够灵活地动作。然后,手指需要立于琴弦之上,通过指腹触弦,就像是轻轻地握住水杯,指距要合理。演奏开始之后要注意保持好手型,手指要尽量放松,不能过于紧张,按弦时不能只依靠手指部分拨动琴弦,而是要通过掌关节发力带动手指,这样才能避免由于按弦力度不足而导致手指移动受到影响的情况发生。手掌也要具备一定的弹性,才能演奏出饱满的乐音,音色才会显得更为清澈。换把时手型要稳定,要合理地借助手臂的力量去带动手腕。不能因为过于自信而采用跳跃式换把的方法,因为当手指离开琴弦,音乐就会变得不再流畅,一旦掌握不好,就会影响乐曲的音准。对音色效果而言,音准同样极为重要,只有确保音准正确,才能获得最理想的乐器共鸣效果,否则音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在演奏低音提琴时,唯有正确地运用换把演奏技巧,才能展现出乐曲的动人魅力。
(六)通过揉弦技巧控制音色
在低音提琴演奏实践当中,揉弦能够帮助演奏者更好地表现作品的情感。这种演奏技巧主要通过大臂的力量带动整个手部,使演奏出的乐音呈现出相应的波动。相比于其他乐器,低音提琴的琴弦比较粗,揉弦时需要注意幅度,否则演奏出的音色无法满足要求。但揉弦的具体运用还需要结合乐曲情感表达的需求。在演奏不同乐曲时,律动也有所不同,只有两者相互匹配,才能更好地诠释作品的内涵,比如在演奏作品当中的弱起时,通过运用揉弦技巧,可以获得相应的延迟,此时放慢揉弦的速度,加大揉弦的幅度,可以营造出相应的意境,从而奠定乐曲的整体基调。如果乐曲本身律动感较强,演奏时可以通过揉弦增强音乐旋律的张力,还可以增大揉弦的力度来强化旋律,使音色变得更加丰富。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作品变得更为完整,从而赋予乐曲更生动的表现力。
四、结语
低音提琴自诞生至现在,已历经长时间的发展与演变,无数前辈们耗费大量的心血,改进低音提琴的演奏技法,使音色效果变得越来越丰富。低音提琴能够增强音乐的感染力,营造出浓厚的氛围,还可以赋予乐曲极强的律动感。但在演奏实践当中,由于体积、构造等因素的影响,演奏者还是会面临一些技术上的难题,比如换把不够灵活,力度控制难以掌握等,因此,要想灵活地运用低音提琴展现不同类型乐曲的魅力,还需要演奏者认真分析低音提琴发音的具体特点,掌握不同演奏技巧与音色效果之间的关系,在演奏时结合乐曲表现的需求,选择恰当的技巧进行演奏,从而让听众真正感受到低音提琴演奏的特殊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