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文本细读,提升语感能力

2023-05-29邓观朗

广东教育·高中 2023年5期
关键词:革命军长青语感

邓观朗

高考二轮复习阶段,很多考生依然对小说文本理解不到位,理解速度慢,理解片面不充分,其本质问题就是阅读语感能力差。语文高考小说题阅读量大、时间有限,考生心理压力大,语感能力差、读不懂,自然就无法落实好答案。

我认为,小说文本阅读二轮复习的突破点是:坚持通过小说文本细读提升阅读语感,准确解读文本,规范落实答案表述。

以下小说类文本阅读题选用了萧红的小说《夜风》:

(1)老祖母几夜没有安睡,现在又是抖着她的小棉袄了!外面风声又起了:刷——刷——

(2)祖母变得那样可怜,小棉袄在手里总是那样拿着。窗纸也响了!是远村的狗吠。祖母灭了烛,睡了。她的小棉袄又放在被边,祖母几夜都是这样睡的。

(3)披着衣裳的五婶娘从里间走出来,用微而颤的声音说:“妈妈,远处许是来了马队,听,有马蹄响呢!”

(4)祖母的小棉袄又在手中颠倒了!她把袖子当了领来穿。她的腿早已不中用了。

(5)马蹄响近了,风声更恶,站在炮台上的男人们持着枪杆。不管哪一个房中都不敢点灯。在浩荡的天空下,南山坡口,游动着的马队蛇般地爬来了。二叔叔在炮台里想,灾难算是临头了,一定是来攻村子的。他跑向下房去,每个雇农给一支枪,雇农们欢喜着,他们想:“地主张二叔叔多么仁慈啊!把我们当作家人看待了!”

(6)往日地主苛待他们,就连他们最反对的减工资,现在也不恨了,都欢喜着提起枪跑进炮台去。尤其欢喜的是牧羊的那个童子——长青。他想,我有一支枪了,我也和地主的儿子们一样地拿着枪了。长青的衣裳太破,裤子上的一个小孔,在抢着上炮台时裂了个大洞。

(7)人马近了!长青在炮台的一角,把住他的枪。

(8)人马绕路去了,数不尽的马的尾巴渐渐消失在月夜中。老祖母欢喜地喊着孙儿们:“不要尽在冷风里,你们要进屋来暖暖,喝杯热茶。”

(9)地主和他们的儿子都转回屋去。长青仍蹲在炮台里,棉裤后身作了个大洞,他冷得几乎是不能耐,要想回房去睡。但是他想起了地主张二叔叔平常的训话:“为人要忠!你没看古来有忠臣孝子吗?”长青觉得这正是尽忠尽孝的时候,他捧着枪,做一个可佩服的模样。裤子在屁股间裂着一个大洞。

(10)长青家的柴门开了,又关了!篱笆上的积雪被振动落下来。

(11)这人是谁呢?头发蓬着,下垂的头遮盖住。穷困的妈妈听得外面有踏雪声,她想这是她的儿子吧!可是儿子十五天才可以回一次家,现在才十天。

(12)妈妈出去把儿子接进来。长青腿软得支不住自己的身子,躺在炕上,脸儿青青的流着鼻涕。妈妈不晓得是发生了什么事,心痛地急问:“儿呀!你又牧失了羊吗?主人打了你吗?” 长青闭着眼睛摇头,妈妈又问:“那是發生了什么事?对妈妈说吧!”

(13)“妈妈!前夜你没听着马队走过吗?张二叔叔说那些人是万恶之极的,专来杀小户人家。 我举着枪在炮台里站了半夜,冻生病了。”

(4)长青抽着鼻子哭。妈妈的心碎了,她想丈夫死去三年,家里从没买过一尺布,和一斤棉。她把儿子抱过来。豆油灯像在打寒战似的火苗哆嗦着。

(15)张老太太又在抖着她的小棉袄了!张二叔叔走过来,看着妈妈抖得怪可怜的,他安慰着: “妈妈!这算不了什么,我们的炮手都很能干呢!没有什么事!”

(16)张二叔叔同弟兄们坐在老太太的炕沿,老六开始说:“长青那孩子怕不行,可以给他结账,有病不能干活计的孩子有什么用?”

(17)张老太太说:“长青是我叫他来的,就算我们行善,给他碗饭吃,他那样贫寒。”老太太觉得困了似的,合起眼睛抽她的长烟袋。

(18)长青的妈妈——洗衣裳的婆子来打门,温声地说:“老太太,上次给我吃的咳嗽药再给我点吃吧!”

(19)张老太太也是温和着说:“给你这片吃了!今夜不会咳嗽的,再给你一片吧!”

(20)洗衣裳的婆子暗自感谢张老太太,退回那间靠近草棚的黑屋子去睡了!

(21)第二天天将黑的时候,在大院绳子上挂满了黑色的白色的,地主的小孩的衣裳。洗衣裳的婆子咳嗽着,她实不能再洗了!于是走到张老太太的房里。

(22)“张老太太,我真是废物呢!人穷又生病。”一面说一面咳嗽,“过几天我一定来把所有余下的衣服洗完。”

(23)张老太太扭着她不是心思的嘴角问:“我说老李, 一定要回去吗?明天不能再洗一天吗?”

(24)“老太太,我实在做不下去了!”长青妈说。

(25)“穷人的骨头想不到这样值钱!昨夜给你那药片,为着今夜你咳嗽来吃它。现在你可以回家去养着去了!把药片给我,那是很贵呢!不要白费了!”

(26)老李每月要来给张地主洗五次衣服,每次都是给她一些萝卜,或土豆,这次都没给。

(27)两天过后风声又紧了!×军真的要杀小户人家吗?怎么都潜进破落村户去?李婆子家也曾住过那样的人。

(28)长青真的结了账!背着自己的小行李走在风雪的路上,好像一个流浪的、丧失了家的小狗, 一进家屋他就哭着。吃饭妈妈是没有米的,他越想越没路可走,用哀惨的声音呼着他的妈妈: “妈妈,我们吊死在爹爹坟前的树上吧!”

(29)可是这次出乎意料的,妈妈没有哭,只是说:“孩子,不要胡说,我们有办法的。”

(30)奇怪,怎么妈妈会变了呢?怎么变得和男人一样有主意呢?

(31)前村消息传来,整个前村的人和×军混成一团了!张二叔叔放探出去。回来报告是这样: “村民安静着,鸡犬不惊的不知在做些什么。”

(32)张二叔叔问:“你们看见些什么呢?”

(33)“我们是站在山坡往下看的,没有马槽,那些恶棍们和家人一样在院心搭着炉,自己做饭。”

(34)全家的人挤在老祖母的门里门外,好像窒息了似的。关闭的大门外面有重车轮轴的声音。 可不是吗,敌人来了!方才吓得像木雕一般的张老太太也扭走起来。

(35)张二叔叔和一群小地主们捧着枪不放,希望马队可以绕道过去。马队比上次的马匹更多。 使张二叔叔纳闷的是,后半部的马队也夹杂着爬犁小车!并且车上也像有妇女们坐着。更近了!张二叔叔是千真万真看见了,李三,刘福,小秃……一些熟识的佃农。张二叔叔气得要动起他地主的怒来大骂。

(36)兵们从东墙回转来,把张二叔叔的房舍包围了!开了枪。

(37)这不是夜,没有风,这是光明的朝阳下,张二叔叔第一个倒地。在他一秒钟清明的时候,他看见了长青和他的妈——李婆子也坐在爬犁上,在挥动着拳头。

一九三三年八月二七日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婆子三年“没买过一尺布,和一斤棉”,低三下四求来治咳药片又被收回一片,平淡的叙写中暗藏着阶级矛盾。

B.张家老六提议要把生病的长青撵走,张老太太却可怜他的贫穷,要行善赏他碗饭吃,可见张老太太的心地善良。

C.长青的忠心换来的却是贫病交加和遭解雇,他哀惨地要到爹爹坟前吊死,表明他的生活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绝境。

D.佃户们从起先帮着张地主家守炮台,到后来参加革命军,这一立场的变化反映出广大底层民众的逐渐觉醒。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标题为“夜风”,文中多处写到风声,风声既渲染了环境氛围,也有象征意味,暗示着革命风暴的到来。

B.小说描写在炮台的防御情景时,多次写到长青棉裤后身的大洞,表现了他的贫穷状况, 也为后文写他生病做铺垫。

C.张二叔叔说革命军是“万恶之极”的,但革命军驻扎的村庄鸡犬不惊,这种反差反映了张地主家不了解真实情况。

D. “我们有办法的”“李婆子也坐在爬犁上,在挥动着拳头”,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塑造了长青妈妈的形象。

8.小说多次描写张老太太的那件小棉袄,作者着意安排这一细节有什么用意?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分)

9.作为革命题材的小说,本文对革命和革命军的着墨却不多。有评论认为,作者采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下面以阅读这篇小说和完成相关题目为例,说说如何运用语感快速读懂小说文本,精准思考并回答问题。

一、什么是语感?

語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其实是一种融合了知识、方法、经验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

如果语感能力较好,阅读时就能快速、敏锐地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有效的信息,感知语义,体味感情,领会意境,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比如《夜风》开篇4段,写老祖母(即地主张老太),“几夜没有安睡”,“几夜都是这样睡的”,多次用“又是”“总是”等词写她抖、拿、放小棉袄,写风声用“又起”,(15)段还有“又在抖着她的小棉袄了”一句。既有细节描写,也有环境描写。我们揣摩其内在联系,就能发觉作者潜藏的表达意图,从这种刻意的反复手法的运用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这样用字、组词、连句的用意是通过这些细节的描述和这些词的组合,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和烘托气氛,突出作为地主阶级的张老太对革命力量的恐慌和脆弱,也为下文写地主张二叔一家因对革命力量、民众觉醒的恐慌而欺骗民众的情节作了铺垫,从而深刻揭示了地主阶级的无耻和伪善。

这种对小说文本中的词语、句子使用特色的准确理解和对文本蕴含的情感心理的快速领悟,就是小说阅读语感好的体现。

二、语感训练要细化阅读过程,多读、多听、多表达

阅读小说时坚持圈点勾画和批注,让阅读过程细化。不动笔墨不阅读;考试阅读时更需要边读边思考,调动阅读经验,圈画出关键的字词、别有意味的句子、人物刻画的细节、环境描写的用语、表情节结构的词句、一些修辞句等。

要多看多读一些小说文本。特别是遇到那些感觉比较好的,一定要多看几遍,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特色、人物塑造的方法、情节处理的技巧、语言蕴含的丰富含义等。认真听老师讲如何理解分析小说,尤其是如何读懂小说文本的一些方法、技巧、思路;多听老师讲答题思路的分析、答题方法的总结、答案表述的方式和术语。

三、语感的基础是知识和方法

高考二轮复习要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深化理解小说文本语言的主要特点及其运用规律,进一步学会揣摩分析小说文本的基本方法,将小说文本语言和知识方法进行结构化的总结和积累,将小说文本阅读的一些经验、具体的答题方法和策略更加清晰化。尤其是能将具体的小说语言和问题置于小说文本之内和文本之外的特定语言情境、历史文化情境中去理解、分析和评价。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二轮复习可以重点深化理解以下小说基本知识和技巧:

1.掌握小说情节结构特点,重点分析线索与结尾的作用

小说的线索,有的是单线,有的是复线;阅读小说,要明确线索是什么,复线线索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关联的;线索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解构情节故事,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如何揭示小说主题等。

从理清线索开始,有助于快速梳理故事情节和理解人物形象。比如《夜风》,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地主张二叔叔对佃农的欺骗和利用,串起了下文一系列事件,直接揭示了地主阶级的伪善和孱弱,表现了佃农的无知和最后的觉醒。暗线则是革命军队的发展壮大。

理解到本篇小说明暗线索特色,结合对情节的梳理,可以判断选择题第7题选项C“张二叔叔说革命军是‘万恶之极的,但革命军驻扎的村庄鸡犬不惊,这种反差反映了张地主家不了解真实情况”中的“反映了张地主家不了解真实情况”是曲解文意,应是“反映了张地主家谎言诬蔑的丑恶”。

小说的结尾类型主要有突转式、自然式、留白式、以景结情式,要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记住相关的专门术语;分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作用,可从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主题、运用手法、读者感受等方面进行解读分析。

《夜风》的结尾属于自然式结尾,写长青母子加入革命队伍,表现了当时那个年代农民的觉悟,刻画了被欺骗、被奴役而最终醒悟的农民形象,揭示了当时底层民众觉醒、奋起反抗压迫的革命形势。对结尾的关注和理解,可以判断选择题第6题D选项“佃户们从起先帮着张地主家守炮台,到后来参加革命军,这一立场的变化反映出广大底层民众的逐渐覺醒”的说法是正确的。

2.重视从心理描写方面理解人物

人物心理描写,有的是直接描写,比如心理剖析、内心独白、回忆、梦幻等;有的是间接描写,如通过人物神态、动作及所处环境等细节来反映人物心理。心理描写的作用主要有:展示人物内心,展现人物性格;展示情节变化,推动情节发展;突出、深化主题。

如何分析心理描写呢?首先阅读时要注意文中常出现的有关心理的一些词语,如愤恨、哀伤、希望、思虑、恐惧、欢快、嫉妒、挣扎等;另外要学会结合前后语境,紧扣情节发展变化,关注描写方法,联系作者情感倾向去分析人物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比如第8题:“小说多次描写张老太太的那件小棉袄,作者着意安排这一细节有什么用意?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小说特定细节作用的能力。《夜风》开篇4段,写老地主张老太“几夜没有安睡”,多次用“又是”“总是”等词写她抖、拿、放小棉袄,(15)段还有“又在抖着她的小棉袄了”一句。结合前后语境理解可知,作者在间接通过人物的动作、环境等细节来烘托环境氛围,表现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这道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回答:①表现人物特点。暗示张老太太封建土财主的身份 ,活画出其在革命到来时的心虚与慌乱;②推动故事情节。每当有革命军队临近的消息 ,张老太太就慌乱地穿她的小棉袄 ,小棉袄成为人物紧张心情的标志,为下文写地主张二叔一家污蔑革命军、欺骗佃农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3.重视鉴赏小说的语言特色

品味语言艺术,可从描写技巧的角度判定分析,分析语言如何描摹人物动作、神态和内心世界,展示人物个性的特色;可从语言运用的手法角度判定分析,分析语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锤炼、句式(长短句结合、整散结合等)特点及效果。

《夜风》中,作者是如何刻画地主张二叔叔这一人物形象的?可以从语言特色方面加以分析。(1)用词准确。革命军第一次到来时,“张二叔叔在炮台里想,灾难算是临头了,一定是来攻村子的”,这是心理描写,写出了地主张二叔对革命力量的恐慌。这里用了“算是”“一定”二词,突出了人物内心恐慌已久及惊惧之深,遣词造句上非常准确、到位。(2)语言上侧面描写人物形象。张二叔给每个雇农一支枪,雇农得枪时很“欢喜”,内心还称许张二叔“多么仁慈”“把我们当作家人看待”;长青挨冻守村时想起了地主张二叔叔“为人要忠”“古来有忠臣孝子”;长青转述张二叔叔说革命军“万恶之极的,专来杀小户人家”。作者借用次要人物的心理独白和语言描写,侧面上表现了地主张二叔对雇农的伪善和欺骗,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写雇农的觉醒张本。(3)语言上直接描写人物形象。面对革命军即将到来的形势,张二叔叔安慰其妈妈说“我们的炮手都很能干”“没有什么事”,轻松的语言下反映的是人物内心的恐慌和侥幸心理。而面对佃农觉悟加入革命军的情况,张二叔叔“气得要动起他地主的怒来大骂”,动作、心理描写细腻生动,表现了地主阶级的脆弱和必将失败的命运。本文在人物刻画时,语言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和内心世界。

小说文本阅读,从线索分析、人物刻画、语言鉴赏等多角度进行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文意和内涵,反复揣摩文本,调动融合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对文本进行理解、判断、联想。这就是语感运用的过程。

四、增强语感要强化“关联”思维

关联能力,是阅读的基础思维能力。小说本身是个整体,各要素、各部分都是关联的。有因果关联,也有条件关联;有相似关联,也有相反关联……关联产生意义,不同的关联产生不同的意义。在小说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有“多维关联”的强烈意识和思路,能够发现和识别或隐或显的各种关联,在人物、情节、细节、场景、语言、意象、心理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关联中,发现文本所寓含的意义。

比如,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如何关联?相互有何作用?可以用以下图表示:

如果要理解小说,读懂小说的主题:可以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因为小说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揭示主题、反映社会生活的;可以从梳理情节入手,看看叙述了哪些情节,情节是如何发展、如何表现主题的;可以从分析环境描写入手,看看环境特点如何烘托和强化了主题。

如果要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看看故事情节是如何突出、丰富人物形象的;可以从分析环境描写入手,看看环境描写如何烘托人物、影响人物的心理或命运的;再看作者想通过这个人物形象来揭示什么主题,反映怎样的社会生活。

这种关联的思维,在做小说文本阅读题时很重要,有人归纳为“小说四级概念答题法”。“四级概念”指的是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和主题思想。这四者的内涵、特点、作用是紧密关联的,无论考查哪一点,都可以从另外三点中寻找答题思路和答案重心。

语感中的关联思维有助于快速准确判定选择题选项的正误。

比如,第7题选择题,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A项“小说标题为‘夜风,文中多处写到风声,风声既渲染了环境氛围,也有象征意味,暗示着革命风暴的到来”,小说以“夜风”为标题,文本多次描写“风声”,这是环境描写,象征革命风暴即将到来,再联系本文的故事情节,从而暗示了小说“表现革命力量的壮大和农民的革命意识的觉醒”这一主题。思考时将标题与正文、开头与结尾进行结构上的关联,将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进行关联,很容易判断此项是正确的。B项“小说描写在炮台的防御情景时,多次写到长青棉裤后身的大洞,表现了他的贫穷状况,也为后文写他生病做铺垫”,从人物细节刻画和情节设置方面关联思考可知,此项是正确的。C项“张二叔叔说革命军是‘万恶之极的,但革命军驻扎的村庄鸡犬不惊,这种反差反映了张地主家不了解真实情况”,联系前文的雇农称许张二叔“多么仁慈”“把我们当作家人看待”、长青挨冻时想起了地主张二叔叔“为人要忠”“古来有忠臣孝子”等情节所表现的张地主家的伪善,可知“这种反差反映了张地主家不了解真实情况”的说法是错误的,曲解文意 ,应是“反映了张地主家谎言诬蔑的丑恶”。对这一选项的思考,关联到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的综合思考。D项涉及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可直接判断是正确的。

语感中的关联思维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落实主观题答案。

比如第9题,要求结合文本分析作者如何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表现革命和革命军。本题考查分析探究小说表达技巧的能力。答案是:①实写地主家的慌乱景象 ,衬托革命风暴到来时的巨大威力和声势。(从人物、主题角度表述)②实写地主、炮手和觉醒农民的所见,多视角显示出革命军和群众鱼水般的亲密关系。(从人物、情节、主题角度表述)③实写佃户、长工投奔革命军的行动 ,侧面写出了革命军代表群众利益 ,得到人民拥护。(从人物、主题角度表述)

从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要素去综合分析文本,思考问题,多角度表述答案,这种语感中的关联思维运用,可以有效解决考生对小说文本“读不懂”“想不到”“说不清”“答不准”的老大难问题。

五、小结

高考小说文本阅读二轮复习的核心策略是:在持续培养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加强训练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的能力。在答案表述时,要讲究逻辑,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力求做到观点明确,内容具体,思路清晰,表达准确。

责任编辑廖宇红

猜你喜欢

革命军长青语感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长青开启中马圆梦之旅
参与和被参与:孙中山与黄埔军校早期政治教育1924—1925
长青 迈步环保公益
长青荣耀三十载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Analysis for Transm ission of Com posite Structure w ith Graphene Using Equivalent Circuit M odel*
日本画家彩绘辛亥革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