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是创造者还是寻找者

2023-05-28采铜

北方人(B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陈晓卿底层财务

采铜

我们平时接触事物,常常是用一个固定的视角去看,因为这对大脑来说最为省力。但久而久之,我们看问题会越来越狭隘。那么如何获得多元视角呢?首先,当然是吸收更多知识,特别是不同学科的知识。其次,我们需要改变一些隐性的、根本性的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常常表现为某种“底层叙事”。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常常被表达成一句话:“我要找到对的人。”在这句话里,用了一个动词“找”,也就是他对爱情用了一种“寻找”的叙事模式。又比如,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的时候,他会问“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做的事”或“怎样找到人生的意义呢”,这里同样用了一个动词“找”,也隐含了“寻找”模式。

心理咨询师陈海贤在一档综艺节目中遇到过一对关系特别融洽的夫妻。男生原本是個浪子,喜欢吃喝玩乐,但是遇到那个女生以后,渐渐成了一个非常顾家的男人。而女生原来是一个非常有计划性的人,比如,她会提前一年计划一场旅行,但是认识那个男生以后,也渐渐接受了某些没有计划性的生活片段。他们本来是非常不一样的两种人,却出奇地合拍,这是为什么呢?

陈海贤分析说,他们在相处中,把两个人的差异变成了惊喜。女生说自己是“找到了对的人”,可陈海贤说这个女生谦虚了,“不是她找到了对的人,而是她用欣赏和包容的态度,把对方变成了对的人”。这些话非常有智慧,里面包含了一种模式的转变,首先,“差异”的模式变成了“惊喜”的模式,然后,“找到对的人”变成了“把对方变成对的人”,而这种改变并不是靠单方面的要求和期待,而是靠“欣赏和包容”。这太有启发性了。

人们不知不觉中就会采用“寻找”模式,不能说“寻找”不对,但如果你认为“寻找”是唯一的途径,那思维就被限制住了。因为“寻找”模式有两个陷阱:一是不知道怎么面对“找不到”的情况。如果一直找不到想要的,会让人产生一种无力感。二是存在“一山望着一山高”的情况。它让人总想找到更好的,就会使人对现在拥有的不满意,但又不知道要寻找到何时才是止境。

如果把“寻找”模式转变为“创造”模式,会发生什么呢?你可以想象自己不是一个“寻找者”,而是一个“创造者”,通过合适的方式,你就可以“创造”与你最合拍的“人生伴侣”,“创造”能充分发挥你才能的“工作”,“创造”属于你自己的“人生意义”。当你用“创造”模式,你会发现人生的可能性一下子打开了,你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掌控感。

还有一种流行的观点也需要我们反思,那就是所谓“财务自由”。一个人拼命工作挣钱,付出很多代价以后,终于实现了财务自由,然后他就可以不再工作,从此坐享人生了——这种叙事被许多人接受并向往。

可是,我们真要接受这种叙事模式吗?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大概什么时候能实现财务自由?”陈晓卿回答:“财务自由是不可能的。”在回顾了自己的职业历程后,陈晓卿又补充说,“我觉得人应该服从自己的内心,你干什么快乐,你就干什么。”陈晓卿根本没有认同为了“财务自由”干自己不喜欢的事,他讲得明明白白,“什么快乐干什么”,而不是“什么挣钱干什么”。

如果说赚到足够的钱就可以停止工作,那是不是说,现在的工作除了能赚钱之外根本不值得做呢?难道一个人“努力工作”仅仅是为了将来有一天“不工作”?这样的话,工作岂不是像在给自己“赎身”?进一步推理,如果一个人是以财务自由为目标,那么他大概率会选择一份自己不喜欢但收入高的工作,并强迫自己日复一日地去做不喜欢的事,这是一种多么拧巴的状态啊!

打破既定的底层叙事,从根本上转换思维,才有获得多元视角的可能。正因为追求财务自由不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我们才可以去选择不一样的人生,才可能尝试做各种事情。现今社会里,有些不怀好意的人,会利用大家笃信的底层叙事来制造骗局。比如,他们会推销一些课程或理财项目,号称能让你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财务自由。要是你像陈晓卿一样根本没有采纳这种底层叙事,那么你受骗上当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摘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精进3:找到你的潜在生态位》)

猜你喜欢

陈晓卿底层财务
航天企业提升采购能力的底层逻辑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吃货的权力
陈晓卿的“筐”
回到现实底层与悲悯情怀
中国底层电影研究探略
略论“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