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交叉融合趋势下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自主盲审系统建设的探索

2023-05-27彭佳丽邹旭谭学莲江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双盲博士学位学位

彭佳丽 邹旭 谭学莲 江潞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研究生部,四川省 成都市 610000)

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是服务国家健康战略部署和全面发展医学卫生事业的重要举措,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1-2]。学位论文是衡量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的重要依据,学位论文的质量反映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与成效,学位论文评审是控制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下,提升学位论文水平、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重点关注的主题[3]。

在科学自身发展动力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多学科的前沿交叉汇集在医学领域。医学学科从学科单一向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蓬勃发展,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生物学、材料学、机械工程学等多学科相互整合渗透。其研究生培养也从单一学科模式向多学科交叉模式转变,这使得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任务加重[4],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复杂问题和挑战。涉及学科交叉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及其论文质量管理备受关注,由于学科交叉学位论文涉及不同的学科研究领域,既往从单一学科角度出发的评审标准不能满足这类论文的评审需求。因此,构建科学、严谨的学科交叉学位论文评审体系是实现评审工作效率提高、完善学科交叉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本文探索构建符合学科交叉需求的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自主盲审信息系统,应用信息手段构建学科交叉动态评审专家库,建立学科交叉论文分类评阅、完善申诉渠道等方式,探索构建学科交叉论文评审机制,为评审专家和作者搭建学术沟通交流的平台。

1 我国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实施现状

1.1 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

2014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及《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基本规范》。提出“健全学位论文评阅制度,论文评阅要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外单位同行专家参与,加强匿名评阅等适合本单位实际的论文评阅制度建设[5-6]”。目前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已全面推行[7]。高校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工作一般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校学位办)组织实施,并委托教育部学位中心平台盲审[8]。

近年来,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一些培养单位在博士学位论文送教育部平台盲审前,由学院先开展自主双盲评审[9]。将学位论文送同行专家双盲评审,评审过程中隐去学位论文作者及其导师、评审专家姓名、单位等信息,在双方互不知晓信息的情况下进行评审。评审专家从论文选题、课题设计、写作及语言表达力、文献综述、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科学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给予意见[10]。通过学院自主盲审的学位论文,方可进入教育部盲审环节。学院自主双盲评审是在教育部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前开展的论文质量把关工作,双盲评审形式可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学位论文质量,提高研究生对学位论文的重视程度,有助于更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和研究者对论文给予专业指导,利于对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督和提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是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的有效措施。同时也对自主双盲评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2 目前学院自主双盲评审工作存在的不足

1.2.1 评审工作效率低下

现有执行双盲评审工作的效率较低。高校自主盲审工作多为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收集学位论文后联络评审专家,通过寄送纸质版学位论文或发送电子版论文的方式,待评审意见返回后再转交至研究生及导师手中[11]。教务管理部门分配论文工作量大,送审流程中消耗大量的人力、时间等,导致评审周期较长,送审工作任务繁重[12]。同时,线下送审模式无法实时掌握学位论文评审进度,评审结果等数据均通过手动收集,能够收集和获取的信息有限。

1.2.2 双盲评审形式难保证

学院开展自主双盲评审工作一般会建立较为固定的评审专家清单,在一些相同学科门类或学科系内的专家之间送审。同行之间又熟知各自的研究领域,即使学位论文隐去个人及导师信息,也能从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等推测出作者,因此存在评审专家和导师提前联络的情况,影响评审结果的真实性[13]。

1.2.3 学科交叉论文与评审专家匹配程度欠佳

并购整合,是提升行业规模集中度的一种企业行为,目前正在物流业中不断上演。随着快递、城配的异军突起,诸如阿里收购饿了么、顺丰收购DHL中国业务等大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高,中国物流业正在走上类似美国上世纪90年代初物流发展的道路,即核心企业将通过并购整合来扩张网络和实现业务综合化和规模化。

自主双盲评审的论文匹配环节一般是由培养单位根据学位论文的专业领域或研究方向,找到相关领域的评审专家评审,在评审专家的选择环节存在一定主观性。当评审专家的研究领域在拓展和变化时,固定专家库难以实时更新信息。浙江大学开展的一项关于博士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的问卷调查显示,89.01%的博士生认为“评审专家对学位论文研究领域的熟悉程度对评审结果影响较大”[7]。此外,国内目前尚未专门构建学科交叉论文专家库。涉及学科交叉的学位论文,尤其学科交叉范围较广并具备突破性创新时,因其研究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复杂,此类论文往往难以遴选到合适的评审专家,研究领域的匹配程度欠佳,从而影响评审结果[14]。

1.2.4 学科交叉论文的评价标准差异较大

目前,我国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未针对学科交叉论文构建专门的评价体系。当评价标准不能全面、客观的反应学位论文的实际情况时,即便通过了学院自主盲审,教育部盲审可能仍不能通过,这使得学院质量把关失去意义。尤其学科交叉的学位论文,这类论文涉及多学科专家评审,评价的复杂性超出了单一学科,其评价标准更是难以设立。因不同领域评审专家的学术倾向、学科认知和评价标准均有所不同[15],因此对学科交叉学位论文评价差异较大。当学科交叉研究难以得到认可,许多博士生因担心评审不通过,因而在学位论文选题阶段就难以去挑战创新性的研究,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1.2.5 学科交叉论文评审申诉机制欠缺

学科交叉论文因其评审专家处于的学科角度和学术观点的不同,评审过程中专家面对论文缺乏有效的指引和反馈,致使评审结论的争议较大,此类论文无法简单地根据评审结果持反对意见就轻易给予盲审不通过的结论。马玲等人的调查研究表明,评审专家会因为对学科领域熟悉程度的不同,从而产生误判、错判现象[15]。浙江大学调查研究显示,67.63%的博士生很担心学位论文在双盲评审中被误判,而表示“面对学位论文评审争议时其申辩权利需要受到尊重”者高达94.22%[7]。目前现有的双盲评审制度未针对学科交叉论文制定专门的申诉对接机制,当论文作者对评审意见或结论持不同意见时,作者与评审专家之间缺少有效沟通和交流的渠道。

1.2.6 论文安全性存在风险

目前的学位论文送审机制是由学院研究生培养部门将学位论文纸质或电子版传递至评审专家,部分学位论文的成果尚未发表,成果隐私难以保证,培养部门往往承受了较大的工作压力。

总体而言,目前开展学科交叉博士学位论文自主双盲评审工作具有局限性,评审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不能完全适应高校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院自主双盲评审保障体系。应结合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工作实际,基于信息化平台,构建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自主盲审系统,建立学科交叉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体系,能够良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优化完善双盲评审制度,提高送审工作效率,并进一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2 探索构建学科交叉自主学位论文盲审信息化平台的要素

2.1 建立数据集成的信息化系统

系统支持数据的同步集成,建立统一的登陆管理、身份认证、功能和数据权限管理、安全和接口管理、服务消息管理,形成数据闭环,实现管理平台一体化。具备网页端和移动端两个登录端口,网页端通过浏览器登陆,作为开展论文评阅的主体;移动端作为查阅、发布信息的主体。从先前的委托送审或线下联络方式,改为通过线上平台送审。平台建立学位论文上传通道,申请人可自行上传学位论文至系统,经导师审核无误后即可送审,不仅统一送审环节,还节省送审环节人力、物力,提高学院自主盲审工作效率。

2.2 规范评审工作流程

系统送审逻辑关系见图1。

图1 学科交叉自主盲审评阅系统流程

图2 学科交叉学位论文评审框架

2.3 构建学科交叉动态评审专家库

依据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依托信息化平台构建学科交叉动态评审专家库。入库专家信息依据学科方向分类,同时细化研究方向及学科交叉方向类别,管理部门定期更新维护或由评审专家自行更新信息。系统将论文根据研究方向自动遴选评审专家,避免因评审专家遴选不当而影响评审结果。研究方向字段库应由培养部门统一制定和导入,每位专家的研究方向以下拉列表方式勾选,其研究方向字段库设置应与博士论文研究方向字段库保持一致,以提高学位论文方向匹配的一致性。通过细化评审专家的专业领域,提高评审专家对评审论文在研究领域上的匹配程度,确保评审的专业性[17]。

2.4 构建学科交叉论文评价标准

论文评审应依照教育部学位论文盲审评价标准,按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分别制定评阅细则。并在参照教育部博士学位论文盲审评阅标准及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学科交叉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书。根据论文研究所处的学科角度,可按主要学科(或为侧重学科)方向和学科交叉方向来划分。主要学科重点展示该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学科交叉部分主要展示应用的创新性。例如,数字化技术在头颈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是以口腔颌面外科学为主要学科背景,探索应用数字化技术以提高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和治疗的精确性。学科交叉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书应将评审要素按主要学科(或为侧重学科)和学科交叉方向分别列举,请评审专家从多个学科角度审阅论文。再者,针对学科交叉的学位论文,由于其涉及专业领域不同,博士研究生应在提交学位论文的同时,提供论文自述。阐明论文研究的学科交叉范围、说明学科交叉主次,即说明该研究涉及的主要学科(或为侧重学科)和交叉应用的学科门类名称,并详细阐述该研究在理论、方法或实践中学科交叉应用的创新性,便于专家充分了解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系统将论文学位论文自述和学科交叉评阅书均提供给评阅专家,以便评阅专家充分了解论文的评判标准,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学位论文。

表1 学科交叉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书

2.5 健全学科交叉博士学位论文申辩制度

对特殊情况下不满足系统盲审条件,但实际业务仍需要送审的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制定处理非共识性意见的应对措施。本文已提到,学科交叉论文容易引起文评阅意见出现强烈反对意见或争议,尤其是评审结论之间差异很大时,应给予作者申辩的权利,给予评审专家、论文作者进行交流、研讨学术观点的机会。

因此,应健全博士学位论文评审结果的申诉制度,构建自主评审系统白名单功能。当学科交叉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或其导师对本次评审意见持有不同看法时,需由作者提交申诉意见,阐明研究思路及申诉原因,可在此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对双盲评审意见进行复议,由系统增评1-2 位专家再次进行会审,结合多位专家会审意见判定此次评审结果,并将结果反馈至作者。

设置该模块具备添加备注、备案记录等功能,便于后续追朔和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

2.6 系统安全性设置

为保护研究生和导师的权益,保证学术成果隐私,自主盲审系统应构建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容灾备份、管理安全、密码策略等多种数据加密手段共同维护其系统的安全性。提交至平台的博士学位论文以PDF便携式文件展示,论文不提供下载渠道,界面附加水印。评审专家以在线浏览的方式进行评阅,并在线签署知情同意责任书,承诺保护成果隐私。

所有用户的操作痕迹均可持续追溯,日志内容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操作模块等均有迹可循,实现各环节流程可视化。

2.7 实时监督管理

系统可根据权限随时查看进度,方便预警与提示,有助于对论文质量的全程监管,为论文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并具备数据统计等功能,可根据所属学科系、导师等各类标签分类汇总。同时,建立包括定期提醒预警、实时通知功能,实现研究生培养管理部门及导师实时沟通、实时掌握学位论文情况,提高管理效率,增强沟通互动便捷性。

3 构建博士学位论文自主盲审系统的优势及意义

目前国内对构建学科交叉学位论文的评审环节和评价标准尚未成熟,因此这类学位论文评审工作的完善和优化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本文探索设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自主盲审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实现研究生培养管理的信息化和协同化,是对现有的论文评审运行机制的优化和创新。与依托线下流程的学位论文盲审相比较,自主学位论文盲审系统减少繁重的送审环节,保证了评阅流程的统一,确保评审结果的规范和公正,提高自主盲审工作的效率。在传统模式下信息的持续收集较为困难,自主盲审系统能够辅助研究生培养部门将碎片化的数据信息整合,了解逐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动态变化趋势。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实现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实时监督和管理,为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管理提供决策支持[17]。

本文探索构建动态评审专家库,通过细化评审专家的专业领域,最大限度地保证评审专家遴选与评审论文在研究领域上的匹配程度。

建立学科交叉评价标准并建立申诉机制,为论文作者和评审专家提供交流研讨的平台,以期提高彼此对学科交叉研究理解上的共性,构建一个公正、尊重和鼓励创新的学科交叉论文评审机制,为培养具有一流的医学高层次创新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猜你喜欢

双盲博士学位学位
宜兴市探索“双盲”应急演练提升实战效能
基于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探讨影响肾功能进展的因素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俄罗斯儿童教育:超80%入园率与供不应求的学位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工士学位”不只是一纸文凭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