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获得性肌无力状况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回归方程分析及护理干预策略

2023-05-27张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肌红蛋白获得性肌无力

张霞

(河南宏力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 长垣 453400)

重症胰腺炎属外科急腹症,病情重,进展快,可致多脏器功能障碍,需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早期主动或被动的长时间制动,加之炎症刺激,神经肌肉迅速消耗,导致获得性肌无力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获得性肌无力为危重症患者常见并发症,早期诊断困难,其可进一步增加患者各系统功能恢复难度及效果,导致危重症患者撤机困难,增加ICU 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病死风险,从而影响影响康复进程及预后。因此,重视ICU 重症胰腺炎患者预防获得性肌无力是其治疗期间重要课题。获得性肌无力症状不明显,其可目前临床尚无获得性肌无力特效疗法,控制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尽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是防止其发生发展的关键。近年,我国重症胰腺炎患病率呈升高趋势,患者康复及预后质量成为目前关注重点[2]。因此,分析探讨ICU 重症胰腺炎患者获得性肌无力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指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研究调查ICU 重症胰腺炎并发获得性肌无力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重症胰腺炎并发获得性肌无力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以我院2018 年4 月至2022 年12 月收治147 例ICU 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3],发病时均有腹痛,伴有不同程度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及全身炎症反应;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 Ⅱ)评分≥15 分;临床资料完整,有详细客观临床数据;意识清晰能配合或虽昏迷但病情缓解后意识能恢复并能配合。排除标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进行准确肌力评估患者;入ICU 前存在原发性神经、肌肉疾病等影响肌力的疾病;严重疾病终末期患者;临床资料不全者;病情恶化导致病死。

1.2 方法

1.2.1 获得性肌无力诊断方法及分组

获得性肌无力诊断[4]标准为:存在原发危重病;除重症疾病外无其他原因导致肌无力;四肢无力及呼吸机撤机困难;医学研究理事会(MRC)评分<48 分(评估时间为入ICU 后14-28 d 内进行,均由高年资医师评估)。

以是否发生获得性肌无力将患者进行分组,将发生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者纳入未发生组。

1.2.2 基线资料收集

取得院方同意后,调取研究对象电子病历的档案,收集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高血压、营养方式(肠内及肠外营养)、APACHE 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制动时间、睡眠质量、肌红蛋白、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入住ICU 时间等相关资料。APACHE Ⅱ评分:包括急性生理学评分、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3 个维度,总分0-71分,分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向;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分值范围为0-21 分,分值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

1.3 观察指标

(1)获得性肌无力发生状况;(2)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3)影响获得性肌无力发生的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以是否发生获得性肌无力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指标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后退法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进行鉴别(α入=0.05,α出=0.05),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获得性肌无力现况

147 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中有53 例出现获得性肌无力,发生率为36.05%(53/147);发生获得性肌无力时间为3-15 d,平均(5.74±0.51)d。

2.2 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营养方式、PSQI 评分、肌红蛋白水平、机械通气时间、制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

2.3 获得性肌无力影响因素分析

以是否发生获得性肌无力为因变表(是=1,否=0),将单因素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Logistic 回归方程分析发现,营养方式、PSQI 评分、肌红蛋白水平、机械通气时间、制动时间是ICU 重症胰腺炎患者发生获得性肌无力的影响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

表3 获得性肌无力的Logistic 回归方程分析

3 讨论

获得性肌无力为危重症患者常见并发症,其可进一步增加患者各系统功能恢复难度及效果,影响康复进程及预后。因此,重视ICU 重症胰腺炎患者预防获得性肌无力是其治疗期间重要课题。本研究数据显示,147 例ICU 重症胰腺炎患者有53 例并发获得性肌无力,发生率约36.05%,明显低于向登琼等[5]调查结果44.53%,这可能与其研究均选取老年人有关。说明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获得肌无力风险较高,临床应高度重视。临床指出,获得性肌无力是一种动态、可逆转的病理生理改变,如能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促进疾病恢复及预后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重症胰腺炎并发获得性肌无力影响因素包括营养风险、PSQI 评分、肌红蛋白水平、神经肌肉阻滞剂应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制动时间等因素。逐一分析。(1)机械通气时间、制动时间:已有相关研究,随着机械通气及制动时间延长,患者获得性肌无力发生风险明显升高,这与本研究论点相符[6]。(2)营养方式:重症胰腺炎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消化道功能障碍,肠外营养无法有效维持患者消化道黏膜功能,增加肠道菌群移位及感染风险,故更易发生获得性肌无力。此外,有研究显示,白蛋白越低,营养启动越缓慢,患者更易发生营养不良,肌肉合成速度不及分解速度,肌肉总量净丢失,出现获得性肌无力,为本研究论点提供支撑[7]。(3)肌红蛋白水平:本研究显示,肌红蛋白水平越高,获得性肌无力发生风险越高,提示抑制肌红蛋白过度表达对预防获得性肌无力发生有着积极意义。(4)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是危重症患者常见问题,本研究数据显示,随着PSQI 评分升高,获得性肌无力发生风险呈11.774 倍增长,认为与以下两方面有关:一方面通过降低合成代谢相关激素水平而导致蛋白质合成下降;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分解代谢相关激素水平而加快蛋白质分解,二者共同作用,导致患者肌肉萎缩,发生获得性肌无力。

临床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制定重症胰腺炎并发获得性肌无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1)制动时间:合理设置制动时间,尽量不要超过24 h,避免发生肌肉废用萎缩;(2)肠外营养:尽量在患者入住48 h 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避免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导致其抵抗能力下降,出现获得性肌无力;另建议对肠道功能部分恢复患者,尽早过渡到肠内营养,以纠正肠道菌群失衡,促进消化功能恢复,提高肠道黏膜防御能力;(3)肌红蛋白水平:针对肌红蛋白水平异常升高者适当补充水分,促进排泄,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降低获得性肌无力发生风险;(4)睡眠质量:建议临床为患者提供安静、黑暗病房环境,促进大脑褪黑素释放,帮助患者入眠。

综上,重症胰腺炎患者获得性肌无力发生风险较高,主要与营养风险、PSQI 评分、肌红蛋白水平、神经肌肉阻滞剂应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制动时间等原因有关,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干预措施,减少获得性肌无力发生,促进疾病恢复,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肌红蛋白获得性肌无力
获得性指状纤维角皮瘤验案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以肌无力为首发症状的肺内结外NK/T细胞淋巴瘤PET/CT显像一例
床旁即时检测仪用于野外军训检测尿液肌红蛋白的应用研究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成人获得性扁平足的治疗进展
Titin抗体检测在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诊断中的价值
以运动迟缓为主要表现的获得性肝脑变性2例报道
牛心氧合肌红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氧化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