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常规分割动态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

2023-05-27李贺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靶区容积放射性

李贺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河南 洛阳 471000)

非小细胞肺癌为肺恶性肿瘤疾病,因机体内致癌物质未及时被清除,导致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又未能及时被DNA 修复系统修复,则会出现增殖信号增强、凋亡信号下降,促使此病的发生,患者多表现为长期无法缓解的咳嗽或不明原因的咳血,若不尽早采取治疗措施,病情向严重方向进展,会大大缩短患者的生存期[1]。

放射治疗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重要的手段,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老年患者肺功能相对较差,常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对放疗耐受性较差,放疗后易并发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纤维化等并发症,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放疗方式尤为重要[2]。

随着医学影像学、计算机技术以及放射物理学的迅速发展,调强放疗技术已在临床放疗中占据主流地位[1,2]。

常规分割动态调强放疗、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均为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的放疗方式,但哪种放疗方式效果较好临床尚未完全阐明。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比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常规分割动态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放疗科2019 年2 月-2021 年12 月期间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及其家属已经认真阅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与《内科学(第9 版)》[3]中肺癌的诊断标准相符,且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认知功能正常,可配合完成研究。排除标准:合并直肠癌、宫颈癌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合并大量胸腔积液;肺功能严重不全;既往有精神病史;合并远处转移。

利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 例。其中对照组男36 例,女15 例;年龄60-82 岁,平均(71.55±3.11)岁;病理类型:鳞癌32 例,腺癌17 例,腺鳞癌2 例。观察组男34 例,女17 例;年龄61-83 岁,平均(71.24±3.04)岁;疾病类型:鳞癌31 例,腺癌16 例,腺鳞癌4 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研究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先进行放疗靶区勾画,仰卧于西门子大孔径CT 模拟定位机上,热塑膜辅助固定体位后行增强扫描,设置扫描层厚为5 mm,扫描部位主要为两侧肺组织。将扫描图像传送至治疗计划系统,由同一位有丰富经验的放疗科医生勾画靶区。临床靶区由大体肿瘤靶区外扩得出:鳞癌外扩0.6 cm,腺癌、腺鳞癌外扩0.8 cm。再以临床靶区为参照,考虑摆位误差、呼吸运动等因素影响,将临床靶区外扩0.6-1.2 cm 获得计划靶区。在此基础上,两组采用不用的放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割动态调强放疗。采用动态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进行放疗,照射野设置6-8个,计划靶区内的放疗总剂量为60 Gy,每次2 Gy,一周5 次,保证90%的处方剂量线包绕计划靶区。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疗。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进行放疗,对四个非共面野拉弧照射,床角角度分别设置为0°、30°、60°和90°。计划靶区内的放疗总剂量为60 Gy,每次5~6 Gy,共照射10~12 次,一周5 次,保证95%的处方剂量线包绕计划靶区,在计划靶区外2 cm 的距离达到处方剂量跌落超过50%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参照相关标准[4]于放疗结束后1 m 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完全缓解:肿瘤病灶完全消失,无新发病灶,并且维持4 w 以上;部分缓解:双径可测肿瘤病灶最大垂直径与横径乘积之和减少50%以上(或单径可测肿瘤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50%以上50%),并且维持4 w 以上,多个病灶时则以上述总和消退为标准,无需全部病灶缩小50%以上;稳定:双径可测病灶最大垂直径与横径乘积之和减少50%以上,或增加25%以下,无新发病灶,并且维持4 w 以上;进展:至少1 个病灶双径乘积或单径增加25%以上,或出现新发病灶。疾病控制率=(总例数-进展例数)/总例数×100%。

1.3.2 血清肿瘤标志物

于放疗前、放疗结束1 m 后,两组患者于清晨空腹抽血3 mL,3000 rpm 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0 cm,取上清液,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试剂盒由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3 不良反应

记录两组患者在放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放射性心脏损害、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收集的数据输入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用Shapiro-Wilk 法进行正态性检验,将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表示,用χ2检验;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双侧检验水准α为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

两组患者放疗前CEA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疗后CEA 水平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CEA 水平比较(,μg·L-1)

表2 两组CEA 水平比较(,μg·L-1)

注:CEA:癌胚抗原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心脏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较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吸烟、放射性物质、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病情进展,肿瘤不断生长,堵塞气管,患者会出现咳嗽、气促、咳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到后期甚至会引发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积极进行治疗[1]。随着放射物理学的迅速发展,调强放疗技术已在临床放疗中占据主流地位[1,5]。常规分割动态调强放疗、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哪种放疗方式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较好临床尚未明确,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疾病控制率对比无差异,说明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常规分割动态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相当。分析原因在于,放疗作用原理主要是利用高能的射线作用于生物体,使肿瘤细胞发生坏死[7]。在放疗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杀灭效果与放疗剂量有关。本研究中的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常规分割动态调强放疗这两种放疗方式的放疗总剂量均为60Gy,均通过CT 照射明确放疗靶区,因而疗效相当[1],该结果与殷海涛等研究结果一致[6]。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CEA 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可有效降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EA 水平。这可能是因为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是利用多个弧度,在其中的任意角度内对肿瘤进行旋转照射,可使照射剂量均匀的分布于靶区内,杀灭癌细胞,从而有效降低CEA 水平。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风险,安全性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常规分割动态调强放疗在照射时剂量率是固定的,多个子野的叠加可使射线利用率降低,因此通常治疗时间也较长,会产生更多的散射剂量作用于肺组织,增加放射性肺炎风险[10]。而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不仅可以使放射线随着肿瘤的厚度增强或调弱,还能根据肿瘤体积各部位的厚薄程度给予最适合的放射线强度,减少对肺组织的损伤,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风险,因而安全性相对较高[1,2,5,6]。

综上所述,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常规分割动态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均较好,但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可有效降低患者CEA 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放射性肺炎发生风险,安全性相对较高。

猜你喜欢

靶区容积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怎样求酱油瓶的容积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MRI影像与CT影像勾画宫颈癌三维腔内后装放疗靶区体积的比较
巧求容积
截断的自适应容积粒子滤波器
不同容积成像技术MR增强扫描对检出脑转移瘤的价值比较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鼻咽癌三维适型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