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康复措施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机体恢复水平的影响
2023-05-27张免于亚莉杨杰李萌
张免 于亚莉 杨杰 李萌
(1.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二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3;2.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成人康复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3)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目前认为其主要病因为各种疾病引发的高血压,导致脑内小动脉血管壁发生玻璃样或纤维素样变,患者血管壁强度降低,受到情绪激动、劳累等各种诱因的影响下发生的脑部血管破裂,患者主要表现为呕吐、头疼、意识障碍、肢体偏瘫等[1],该疾病具有病死率高、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是我国人口中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2]。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大幅提高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生存率,但相关研究指出[3],术后高质量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意义。目前临床所采用的常规干预措施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护理、饮食指导、引流管管理和康复锻炼等,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但在该模式下,对于并发症的处理均处于被动状态,此时并发症已经发生并造成一定不良后果,极可能导致患者康复过程延长,不利于患者恢复[4]。部分学者指出[5],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提前阻断并发症发生风险或许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康复速度。但目前有关此观点的研究较少,该方法是否高效、可行临床尚处于探索阶段。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康复措施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神经功能、机体恢复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2 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30 例,女16 例;年龄50~73 岁,平均年龄62.15±5.24 岁。观察组男28 例,女18例;年龄52~74 岁,平均年龄63.57±4.93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性脑出血诊断标准[6];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可配合完成相关指标检测。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其他因素导致的脑出血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在术后实施常规干预措施及康复锻炼:包括实时生命体征监测,制定健康食谱,嘱患者遵医嘱用药,密切观察引流管状态,积极处理并发症,康复锻炼于术后第1 d 开始,依据患者状态,由肌肉收缩训练开始逐渐增加强度,10 min·次-1,Bi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康复措施,具体实施流程:①确认并发症类型:在护士长组织下,研究人员查找、翻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既往临床经验分析出患者最易发生的并发症类型,包括压疮、感染性高热、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②研究人员对压疮、感染性高热、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常见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干预措施实施方案。③实施相应阻断干预措施。压疮:将定时按摩、翻身落到实处,着重观察和按摩骨隆突处皮肤,20 min·次-1,Tid,采用软垫对足底和骶尾部进行保护,为患者提供科学、营养的饮食方案,帮助患者增强自身体质。肺部感染:给予患者高质量的翻身、拍背措施,15 min·次-1,Bid,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注意病房通风。感染性高热:密切监测患者体温,指导患者进食营养丰富食物,告知患者注重个人卫生,进行会阴消毒,Bid,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下肢深静脉血栓:为患者提供按摩服务,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上下肢活动,20 min·次-1,Tid,对患者下肢肤色、温度等进行密切观察。
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1 m。
1.3 评估标准
(1)神经功能:于干预前和干预1 m 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
(2)机体恢复水平:于干预前和干预1 m 后,采用Carebo810 型人体成分分析仪(北京凯尔博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肌肉总量、骨骼肌水平、体脂肪、躯干水分和四肢水分。
(3)并发症:记录两组患者干预1 m 内肺部感染、压疮、感染性高热、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工具
数据使用SPSS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²校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校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
与干预前比,两组NIHSS 评分均降低,GC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对比(,n=46)
表1 两组神经功能对比(,n=46)
注:与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2 机体恢复水平
干预后,对照组肌肉总量、骨骼肌水平均明显降低,四肢水分、躯干水分、体脂肪均明显升高,观察组肌肉总量、骨骼肌水平均明显升高,四肢水分、躯干水分、体脂肪均明显降低。
且观察组四肢水分、躯干水分、体脂肪均低于对照组,肌肉总量、骨骼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机体恢复水平对比(,n=46)
表2 两组机体恢复水平对比(,n=46)
注:与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3 并发症
干预后,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感染性高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例(%),n=46)
3 讨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虽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势,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大多为高龄患者,部分患者出血部位较深,在诸多因素影响下手术难度较高,极大程度增加了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恢复的难度[7,8]。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干预后,四肢水分、躯干水分、体脂肪、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CS评分、肌肉总量、骨骼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在常规干预模式基础上联合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康复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机体恢复,提高神经功能。常规干预措施多处于被动状态,患者压疮等并发症发生后再给予重点干预,整体效果欠佳[9]。而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康复措施是指将患者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风险进行前移式阻断,在其未发生时重点进行相应干预措施,可通过积极引导患者科学饮食、按摩、协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等措施改善患者体质,能够有效锻炼患者关节和肌肉功能,提高肌肉总量,降低体脂肪,避免发生关节僵硬和肌肉挛缩等情况,有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状态,提高脑部神经组织营养供给水平,从而促进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恢复[10]。本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在常规干预模式基础上联合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康复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康复措施中注重脑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的预防,采用“确认并发症类型-分析并发症原因-实施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康复措施”的流程,使既往对并发症的被动式干预转变为主动式干预,增强了医护人员的护理意识和操作能力,通过重点按摩骨隆突、骶尾部等易发生压疮部位的皮肤,以及协助患者进行翻身、肢体活动等方式降低压疮发生率。本研究发现,干预后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感染性高热、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与本研究样本量选取不足有关。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康复措施效果明显,能够促进机体恢复,提高神经功能,降低压疮发生率。